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閩台移民史:血緣親情

作者:  來源:  更新時間:2012年08月20日

閩台移民史:血緣親情

2011-06-21

臺灣“總統府”

福建和臺灣一衣帶水,隔海相望。海峽兩岸不僅地緣關係密切,更有血濃於水的血緣親情。

上古至秦漢時期的福建,是閩越人的家園。西元前 110年,西漢中央政府消滅了閩越國,“將其民徙往江淮間”。實際上被遷徙的只能是閩越國的上層統治人物以及一部分軍隊而已,而大量的閩越族土著,紛紛流竄山谷,繁衍了下來。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對閩中地區的統治,漢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在閩中設立了實質性的行政機構——冶縣。之後,閩中的行政機構不斷擴大。實質性的行政機構的設立為北方漢人的入閩創造了便利條件。中原士民大量遷移入閩始自西晉,先後在西晉的永嘉年間、唐初的高宗時期和五代時期形成三個高潮。

西晉末年,中原戰亂,北方漢人紛紛南下尋找避亂之所,於是便有了“八姓入閩”的傳說,史稱:“晉永嘉二年( 308年)中州板蕩,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林、陳、黃、鄭、詹、邱、何、胡是也。”南朝蕭梁末年,發生了侯景之亂,江東遭到嚴重破壞,千里無人煙。未遭殺戮的人民被迫四處逃難,福建地近江東,自然成了避亂之所,由今浙東、浙南移入閩地的人很多。唐初福建九龍江流域爆發了所謂“蠻獠”的“嘯亂”,高宗總章二年( 669年),唐派陳政統率府兵3600名入閩平亂。陳元光以鷹揚衛將軍的身份,隨父陳政領軍入閩。初戰失利,唐朝廷又令陳政的兩位兄弟陳敏、陳敷再率府兵3000共58姓前來支援。平叛後,這些府兵將士及其家屬就在漳州一帶定居,這是中原士民遷居入閩的第二次高潮。

唐代後期,中原戰亂紛擾,軍閥各據一方,民不聊生,北方士民再次南遷,形成了漢人入閩的又一次高潮,其中尤以王潮、王審知兄弟率部入閩的數量最大。王潮、王審知原為河南光州固始縣的農民,乘黃巢起義之機組織鄉兵渡江南下,光啟元年( 885年),王氏軍隊進入閩西、閩南,次年八月佔領泉州,景福二年( 893年)入占福州,後來審知被封為閩王,建都福州。閩王審知執政,保境安民,發展經濟文化,眾多北方的政客、文人、僧侶、商賈及一般貧民入閩定居。

除這三次高潮外,從東漢至明清長達1000餘年的歷史中,北方士民入閩時時有之,特別是宋末、元末戰亂之時,均有不少北方宗族遷入福建。他們既有來自河南等中州地區,也有從兩湖、江、浙、江西等地轉徙而來。因此,從近現代福建的居民結構看,福建固有的土著居民完全被中原文明所融化,取而代之的是由中原各地以及大江南北各地遷居而來的士民世家。

福建素有“三山一田”之稱,耕地有限,隨著北方士民的大量入閩,福建由地曠人稀、經濟落後變為地狹人稠、經濟發達的地區,宋代以後人地關係日趨緊張,有詩曰:“水無涓滴不為用,山到崔嵬猶力耕。”人均耕地的減少,使人們難以為生,便開始轉向對外移民,福建因此成為全國輸出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福建對外移民的流向:一是向內地其他省份遷移;二是向海外遷移;三是向臺灣遷移。

早在先秦時期,閩越族已經陸續移居臺灣,成為臺灣島的先民。由於福建與臺灣地理位置毗鄰和關係密切及歷時逾二百年的閩台同省合治制度,形成臺灣漢族移民以福建居多的特殊狀態。福建漢民移居澎湖、臺灣始于宋代,而首次移民高潮,應是明天啟年間,以顏思齊、鄭芝龍為首的海上武裝集團佔據臺灣北港時,適逢福建沿海旱災,三千左右泉、漳府屬貧民競相投奔赴台。崇禎元年(1628年),福建饑荒,鄭芝龍在福建巡撫熊文燦的支持下,招徠沿海災區饑民數萬人移民臺灣墾殖。這是第一次有組織的福建向臺灣大移民。南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收復臺灣,鄭氏軍隊及眷屬約 3萬多人,當時除命各軍分區屯墾外,還大力招徠因清廷“遷界”而流離失所的大陸沿海民眾,“不願內徙者數十萬人東渡,以實臺地”,主體仍是福建沿海泉、漳各縣居民。清代是福建民眾移居臺灣的重要時期。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兵收復臺灣,全國政治統一,自康、雍始,至乾、嘉年間,福建民眾相繼赴台,導致臺灣由南到北、由西向東的墾殖運動全面展開。尤其清政府於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開放臺灣鹿港與泉州蚶江港對渡,五十七年(1792年)又開放淡水八裏岔與蚶江及福州五虎門通航,推動了移民潮的高漲。至嘉慶十六年(1811年),全臺灣的漢族人口已達194.5萬人。光緒元年(1875年),欽差大臣沈葆禎的開禁建議得到清政府批准,歷時200多年對臺灣實行半封鎖的政策宣告結束。為了更好地組織墾殖,清政府在廈門、福州、汕頭、香港等東南沿海各設招墾局,免費運送移民渡台,這樣移居臺灣的福建等地人民又有增加。至1895年全台人口已達 370多萬。日本佔領臺灣後,有些在台移民又返回內地。

從前述福建民眾移居臺灣的簡單情況可看出,臺灣和福建有十分密切的血緣關係。1926年,日據當局對臺灣漢族祖籍地進行調查,臺灣在籍漢人達 3751600人,其中祖籍地為福建省者3116400 人,占人口總數的 83.1%。從福建省籍移民的具體府縣看,泉州府籍 1681400人,占總人口數的 44.8%;漳州府籍 1319500人,占總人口數的 35.2%;汀州府籍 42500人,占總人口數的1.1%;其他福州府籍、永春州籍、龍岩州籍和興化府籍則各占總人口數的0.7%、0.6%、0.4%和 0.25%。這些具體數字充分反映出福建和臺灣間血濃於水的血緣親情,經過幾百年的開發,祖籍福建的臺灣民眾為臺灣的開發和繁榮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福建和臺灣之間在血緣上的密切關係從海峽兩岸宗親折譜牒和來自兩岸的調查資料中可得到充分印證。據美國猶他家譜學會的調查,臺灣民間存有新舊譜 20000多種,其中有 10613種記載大陸24個省市 251個姓氏向臺灣移民開墓祖的資料,祖籍福建的姓氏譜有4730部。儘管海峽兩岸已經面世或收集到的譜牒記載的向臺灣移民開基祖名字僅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但現有譜牒已足以證明臺灣和祖國大陸特別是和福建間血緣關係的密切。下面舉幾則個案資料:

臺灣諺語曰:“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陳姓是臺灣聲名赫赫的第一大族,有二三十個支派,如開漳聖王派、南朝派、漳浦派、浙江嵊縣派等,其來源有三種情況:一是來自福建的泉州、同安;二是來自漳州所屬的漳浦、南靖、平和等縣;臺北縣《清源陳氏家乘敘》記載,“入台始祖”是跟隨鄭成功收復臺灣的陳水華、陳澤,而他們的“入閩始祖”就是河南光州固始的陳政、陳元光父子。《武榮詩山霞宅陳氏族譜》上說:“我祖自穎川分派于河南光州固始,以抵人閩。至一郎公卜居武榮詩山霞宅。”陳姓自清初至民國 300多年間,遷台的人數達2000餘人,為第一大族,散居於臺灣各地。至於林姓,雖然在人數上不如陳姓多,但是在臺灣開發史上則貢獻良多。著名的霧峰林家,福建祖籍是漳州府平和五寨鄉,清代中期遷移到臺灣之後,耕讀傳家,田產遍佈台中地區,子弟陸續中舉仕進,聲名遠播。臺北板橋林家,福建祖籍是漳州府龍溪縣,清代乾隆年間遷移臺灣,家族事業得到迅速發展,成為清代後期臺灣北部地方的首富。尤為難能可貴的是,當臺灣遭受外敵侵犯之時,霧峰林家和板橋林家都能挺身而出,捐家抒國難。當日本佔據臺灣後,板橋林家的許多子弟紛紛內渡回到福建,體現了臺灣族人忠貞家國的可貴情懷。

李姓也是臺灣的大姓之一。從廈門市集美鎮兌山村遷移到臺北蘆洲的李氏家族,蓽路藍縷,事業蒸蒸日上。光緒年間建造的祖厝,宏偉精緻,至今成為臺北地區的重要文物古跡之一。而當日本侵略者佔據臺灣之後,許多族人奔赴祖國抗日的最前線。著名的李友邦中將,在抗戰中與中國共產黨結成親密的戰友,成為抗戰期間軍階最高的臺灣人。李友邦將軍的愛國主義精神,是福建和臺灣人民的驕傲。

福建西北部山區的客家人,也是現在臺灣居民的重要來源之一。再如李氏,其中一支是從福建永定遷去的。根據永定湖坑李氏族譜、奧香樓下李氏族譜和《樓下李氏家族史簡表》:火德公的曾孫三五郎在元朝末年遷到永定湖坑鎮開基,其曾孫李德玉(萬九郎)移居湖坑奧香樓下村,成了樓下自然村的李氏一世祖。德班公傳下第13代李榮顯,生於雍正辛亥年(1731年),中年移居臺灣淡水。其他如臺灣濁水溪畔的詔安客屬群落,分成七大部分,稱為“七嵌”。據臺灣學者調查,七嵌之所以要分為七塊,是因為該地最大宗族“張廖”有七條祖訓,後代子孫謹遵祖訓,事業發達,子孫繁衍日益增多,終於遍佈於七嵌地方。

福建移民在臺灣土地上繁衍生息,但他們普遍未數典忘祖,聚族而居,修祠建廟,對祖宗及故土迎來的神祗頂禮膜拜,蔚然成風。臺灣學者尹章義先生在《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爭論》一文中明確指出:在檢閱的數千部族譜以及對臺灣若干大族的研究報告中,都有記載與大陸家族的聯繫活動,有的家族與祖籍地祖祠的交往還十分密切。林其泉教授在《閩台六親》一書中也談到:“以前,凡大陸去台人員,每年清明節前後,多派人回祖籍與留在祖家的同族房的人一起到山上祭拜祖宗墳墓,在清代幾乎都這樣做。”這正如台中簡家祠堂的一副對聯所表達的精神:

  千秋煙祀永在前,遠可追,流可溯;

  百世子引能繼武,木有本,水有源。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