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古今地名對照總表  筆劃《十~十一》

作者: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2月01日

古今地名對照總表  筆劃《十~十一》

十畫

珠崖:  “珠”亦作“朱”,“崖”亦作“厓”。

     漢武帝于海南島東北部置珠崖郡,治今瓊山縣東南。元帝時廢。

     孫吳所置名朱崖,治徐聞(今縣西),在雷州半島,稱海南島為朱崖洲。晉廢。

     隋再在海南島置郡(珠崖、儋耳、臨振),珠崖治所在今瓊山東南。

     唐改崖州,廢州存郡時又曾稱珠崖郡。

敖倉:  秦在中原的重要糧倉,在今鄭州西北邙山上。

秦:   秦城(秦亭)在今甘肅清水縣北,秦始封之地。

     陝西省的簡稱。

秦川:  指今陝、甘秦嶺以北地區,川為平川。

秦中:  指關中平原。

秦鳳:  宋置秦鳳路,秦指秦州(今甘肅夭水市),鳳指鳳翔府(今陝西鳳翔),

     治秦州。金廢。

秦州:  晉置,初治冀縣(今甘肅甘穀東),旋移上邦(今天水市)。

     民國度州,以州治為天水縣。

泰山:  泰山郡,漢初改博良郡置,治博縣(今泰安東南),移奉高(今泰安東北)。

     北魏移博平(即漢博縣)。北齊為東平郡。

泰寧:  明有兀良哈三衛(泰甯、朵顏、福余),泰寧在西拉木倫河以北至洮兒河流域。

     永樂後南遷至今朝陽、阜新西至遼河一帶,後入蒙古土默特部。

泰州:  遼泰州轄今洮兒河上游地。金中葉曾廢,旋又複置,領地擴至下游地區,金末廢。

     治所均在今吉林白城市東南,惟金治所位置更偏東南。

     今江蘇泰州,漢為海陵縣。南唐置泰州,以海陵為治所。

     清泰州不轄縣。民國為泰縣。今有泰州市、泰縣。

泰安:  今山東泰安東南,漢有博縣,唐為乾封縣,宋改乾封為奉符,即今泰安。

     金置泰安軍,改州。清雍正時有泰安府,東平、肥城等縣均屬此府。民國廢府。

起兒漫: 西遼耶律大石即帝位處,在今烏茲別克斯坦克兒米涅。

桂州:  南朝梁置桂州,治始安(唐為臨桂,即今桂林)。

     隋唐為桂州始安郡。南宋升為靜江府。

桂陽:  漢桂陽郡治郴縣,轄今湘南、粵北。

     郡內有桂陽縣,即今廣東連縣,西晉已別屬始興郡。桂陽郡在隋唐時即郴州。

     郡內之平陽縣即今湖南桂陽縣,五代後晉置桂陽監,始有桂陽之名。

     郴州也從此和桂陽之名脫離關係。

     宋郴州治郴縣,鄰境桂陽監(南宋為軍)治平陽。

     平陽自明省縣入州,從此只有桂陽州,民國為縣。

     此外,宋又在今汝城縣地置桂陽縣,屬郴州。民國改汝城。

桂林:  秦桂林郡治所在今桂平西南,今桂林市在郡境北端偏東處,尚未置縣。

     漢改為郁林郡。而以今桂林市為零陵郡始安縣。

     三國分郁林郡置桂林郡,以今柳州為中心。

     隋桂州始安郡轄境較大,今桂林、柳州均在郡境,並即以始安縣為治所。

     唐有桂州始安郡,又以馬平等地置柳州龍城郡,桂柳又為二州(郡)。

     南宋、元為靜江府(路)。明改靜江路為桂林府,治臨桂。

     民國廢府,改府治臨桂縣為桂林縣。今為桂林市。

桂陵:  田忌、孫臏破魏軍處,在今河南長垣西,一說在今山東菏澤東北。

桓州:  遼桓州以高句麗故丸都城為治所,在今吉林集安西北。

     金桓州治所在今內蒙古正藍旗西北。兩桓州非一地。

郴州:  隋置郴州,即洽郴縣(今郴州市)。明為府,後降為州。民國郴縣。

格爾必齊河:《尼布楚條約》以此河及河源以東的外興安嶺為中俄東段國界。

     此河從尼布楚(涅爾琴斯克)東北卓爾納河附近,向南流入石勒喀啊。

桃林塞: 指潼關以東、河南靈寶以西之地。

桃源山: 湖南桃源西南桃源山,下有桃源洞,傳為陶潛《桃花源記》所記的地點。

都畿道: 唐有都畿道,治洛陽,轄伏牛山以北、中條以北,崤山、熊耳山以東,

     中牟、葉縣等地以西之地。

真州:  宋以建安軍為真州,治揚子(今江蘇儀征)。明初廢。

真定:  漢置真定縣,在今河北正定南,唐移今正定。清避雍正諱為正定。

     漢常山郡、真定國,隋唐恒州,鎮州,五代後唐真定府,

     宋真定府路,元真定路,明真定府均治此。民國廢府。

索:   古有索城,在今河南滎陽,為楚漢戰處。

袁州:  隋置,治宜春(今屬江西,漢即名宜春,晉為宜陽,隋恢復原名)。

     元為路。明清有袁州府,民國廢府。

壺口:  即壺關,在山西黎城東北太行山口。

     山西吉縣西,黃河從北而南,水傾注而下,落差二十米,號壺口瀑布。

     今山西有壺關縣,在長治市東南。兩地界上有壺關山,兩峰夾峙,中如壺口。

萊州:  隋改光州為萊州,治掖縣(今屬山東)。

     屬縣有萊陽(本昌陽,五代後唐改)等。明清為府。民國廢。

莫州:  唐景雲中置,本鄭州,旋改莫州。治莫縣(今河北任丘北)。

     宋移治任丘。明屬河間府。

莋都:  漢一度置此縣,在今四川漢源北。

鹽州:  西魏置,治五原(今陝西定邊)。後入西夏。蒙古廢。

晉:   今為山西省的簡稱。

晉州:  北魏以唐州為晉州,治白馬城(今山西臨汾)。

     宋政和中升為平陽府。

     成吉思汗所置晉州在河北,即今晉縣。

晉安:  晉在今福建東部與南部置晉安郡,治侯官(今福州),隋廢。

     又有晉安縣,本名東安,晉改,在今福建南安東晉江北岸。隋改為南安。

晉陽:  春秋末,趙筒子家臣董安于築晉陽城,在今太原西南晉源鎮。

     秦以為晉陽縣。以後迭為太原郡、並州治所。西晉擴建。

     北齊于汾水東岸增築新城,旋在舊城增設龍山縣。隋以龍山為晉陽,晉陽為太原。

     五代為北漢都城。宋滅北漢,毀晉陽,移並州至陽曲,即今太原。

晉昌:  晉分敦煌郡置晉昌郡,治所在今安西東南。轄今安西、玉門市一帶。

     其地在隋時均屬敦煌郡,唐又析出為瓜州晉昌郡。

晉祠:  紀念晉國第一代國君唐叔虞的祠堂,在今太原西南二十五公里的懸甕山下。

     北魏時已見記載。北齊曾為寺。北宋天聖年間所建聖母殿,有精美泥塑彩色侍女像。

晉陵:  西晉末改毗陵縣為晉陵縣(今江蘇常州);同時,又改毗陵郡為晉陵郡,

     治丹徒(今鎮江東南丹徒鎮),東晉時移治京口,又移晉陵縣。

     唐曾以常州為晉陵郡。晉陵縣于明初併入武進縣。

栗裏:  晉陶潛曾居處,在江西九江南陶村西。

夏口:  漢水入長江之口,亦稱漢口、沔口、魯口。

     孫吳于黃鵠山(今蛇山)上築城,在夏口對岸,號夏口城,實在今武漢市武昌。

     清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在漢水以北置夏口廳。

     民國為夏口縣。漢口本為鎮名,原為漢陽縣地,夏口廳即以鎮為治所。

     國民黨政府于漢口、武昌分別置市,漢陽為縣。今合三鎮為武漢市。

夏州:  北魏改統萬城置。見“統萬城”條。

夏陽:  戰國時,秦改少梁邑為夏陽,後為縣,在今陝西韓城南。

     西魏廢。又唐曾於今陝西合陽東置夏陽縣,宋時併入邰陽。今改合陽。

夏綏:  唐後期在夏州置方鎮,領夏、綏、銀、宥等州。後號定難軍。

原州:  北魏始置,治高平(今寧夏固原),轄今固原、平涼一帶。

     唐後期曾屬吐蕃,唐收復後移治臨涇(今鎮原)。元為鎮原州。明為鎮原縣。

捕魚兒海:元大都的大湖,即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達里諾爾。

     明藍玉敗元脫古思帖木兒處,即今貝爾湖。

振武:  唐後期於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所置方鎮。後地入契丹。遼置振武縣。金降為鎮。

頓丘:  漢置頓丘縣,在今河南清豐西南。晉以此為頓丘郡治所。

     北齊廢頓丘郡。唐五代曾以頓丘為澶州治所。

熱河:  熱河本河名,即武列河,在承德境有溫泉注入,故名。

     康熙四十二年(一七○三年)在其西岸建避暑山莊。五十二年築城。

     雍正置廳,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年)為承德州。

     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年)置承德府。乾隆時置熱河副都統,嘉慶時設都統。

     一九一四年置熱河特別區。一九二八年置熱河省,

     轄今河北東北郎,遼寧西南部、內蒙古東南部.一九五六年撤銷。

柴市:  宋文天祥就義處,今北京府學胡同西口,即文丞相祠所在地。

     一說在明清刑場所在的菜市口,又有在菜市口西舊柴炭市之說。

柴桑:  西漢柴桑縣在今九江市西南。隋改尋陽縣。

虔州:  隋滅陳後置,治贛縣(今江西贛州)。南宋紹興年間改為贛州。

消遙津: 在今安徽合肥東北隅,相傳為張遼敗孫權處。

鴨子河: 遼金時稱松花江為鴨子河,亦稱混同江。女真阿骨打在此大敗過遼軍。

     鴨子河也可能專指今吉林扶餘附近的一段松花江。

圃田澤: 一作甫田。古時在今河南中牟西的大澤。宋代尚存,後淤為平地。

息:   周代姬姓國,在今河南息縣西南。約在西元前六八三年左右為楚所滅。

錢塘:  秦置錢唐縣,在靈隱山麓,隋移今杭州市。

     唐加“土”傍為錢塘。民國與仁和縣合併為杭縣。

鉗盧陂: 漢南陽太守召信臣所築水利工程。

     東漢時杜詩為太守,又加疏浚。在今河南鄧縣東南。

鐵山:  在今內蒙古陰山北。頡利可汗“走保鐵山”即此。

秣陵:  南京舊名。秦始皇三十七年(前二一○年)改金陵邑置秣陵縣,

     在今南京市南的秣陵關。孫權改建業。

     晉分置秣陵、建鄴二縣。隋並秣陵入江寧。

造陽:  在今河北獨石口附近,一說即今懷來。燕長城西面的起點。

皋亭山: 在杭州市東北、臨平鎮西南。

徐州:  《禹貢》九州之一。

     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治郯(今山東郯城)。

     漢末陶謙為刺史,治所尚在郯(見《通鑒》卷六十,初平四年胡三省注)。

     曹魏移彭城(今徐州)。東晉南朝若有淮北,則徐州在彭城,否則在京口。

     十六國及南朝置郡以徐州為名者頗多。均在今魯豫皖境內。

     隋唐為徐州彭城郡,轄境不過豐、沛、宿遷等地。

     元為徐州路。明仍為州。清雍正時為徐州府,於府治置銅山縣。

     民國廢府。原府治仍為銅山縣。今置徐州市、銅山縣。

愛州:  南朝梁分交州置。從隋起,治所在今越南清化。五代後屬交趾(指越南吳朝)。

愛琿:  清末後作“璦琿”。

     有二城,一在今黑龍江愛輝縣(黑河鎮)南七十裏愛輝鄉,亦稱黑龍江城。

     另一城在黑龍江東岸。根據一八五八年《中俄璦琿條約》,

     此城在江東六十四屯內,仍歸中國管轄。一九○○年,俄國以武力強佔。

狼湯渠: 蒗蕩渠、莨蕩渠,即鴻溝,見該條。

狼虎穀: 在今山東萊蕪西南,黃巢自殺處。

狼居胥山:霍去病擊匈奴至此,所在地或雲在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西北至阿巴嘎旗一帶,

     或雲系今蒙古國肯特山。

留縣:  漢張良封地,在今江蘇沛縣東南。

膠東:  秦郡,漢為郡,亦為國,治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

膠西:  漢郡(國),治高密(今山東高密西南)。後改高密國。

     宋以高密縣板橋鎮置膠西縣。元為膠州治所。今為膠縣。

高平:  指今寧夏固原。兩漢、十六國、北魏均有此縣。北周改為平高。

     漢有“高平第一城”之稱,言其險固。

     北魏在這一帶置軍鎮,置郡,皆稱高平。北周改名平高郡。

     從東漢到東魏,在今山東微山縣西北也有高平縣,

     晉又改山陽郡為高平郡,南朝宋曾以高平縣為郡治。北齊廢此縣。隋廢郡。

     北周改高都郡為高平郡。唐為澤州高平郡。郡治在今晉城東北。

     澤州有高平縣,北魏置,本在今縣西北,北齊遷至今縣。周世宗在此破北漢軍。

高奴:  秦置縣,在今延安東北延河北岸。

     《漢書.地理志》謂洧水(即延河)可燃,即關於石油的最早記載。

高州:  南朝梁置,治高涼(今廣東陽江西)。唐移良德(今高州東北)。

     元有高州路,移治茂名(今高州,唐時屬潘州)。明為府。一九一一年廢。

高涼:  漢末孫權分合浦郡置,治安甯(今陽江西)。南朝宋移恩平(今恩平北)。

     齊還治安甯,梁改安寧為高涼縣。隋唐均曾以高州為高涼郡。

高陽:  古有高陽鄉,在今河南杞縣西北。秦末酈食其自稱“高陽酒徒”,高陽即指此路。

     漢桓帝置高陽郡,治高陽(今河北高陽東)。

     晉曾置高陽國,治博陸(今蠡縣南)。北魏只有高陽郡,仍治高陽。隋廢。

高郵:  宋分揚州置高郵軍,即在今縣。

高昌:  古城在今新疆吐魯番東二十余公里哈拉和卓堡西南,亦稱亦都護城,城周約五公里。

     西元前四八年至西元三二七年,為漢魏晉戊己校尉駐地。

     三二七年,前涼張駿建高昌郡於此。四六○年,闞伯周為高昌王,遂為高昌國。

     以後,張孟明、馬儒相繼為高昌王。

     四九九年,麴嘉為王。高昌麴氏立國一四一年,六四○年為唐所滅。

     唐於此建西州,以其都城為高昌縣,為西州治所。

高密:  漢高密郡治高密,即在今高密西南。東漢併入北海國。晉複置。

     南朝宋曾移治桑犢(今維坊東)。北魏仍治高密。隋唐為密州高密郡。

高闕:  陰山山脈在內蒙古杭錦後旗東北有一缺口,狀如門闕,古有此名。

高陽關: 地址見“三關”條。

     宋慶曆間置高陽關路,治瀛州(今河間),轄地除今天津市外,

     尚有今河北白洋澱、武邑、南宮、清河以東及山東一小部。

高雞泊: 在今河北故城西南,隋時蘆葦叢生,湖面周圍數百里,極便於農民起義軍的活動。

高梁河: 古高梁河從今北京西直門外起,向東流至德勝門外,

     東南流斜穿今北京內外城,至今十裏村東南入今永定河河道。

     宋太宗攻遼,至高梁河而敗,戰地在遼南京(幽州)東郊,即今北京外城。

     上游後為長河的一部分。中下游故道已湮。

     今北京城內什刹海等湖泊,即元時圈入城內的高梁河中游的遺址。

毫:   商代故都。今河南商丘東南為南毫,商丘以北為北毫,偃師以西為西毫。

     又偃師二裏頭發現商代宮殿基址。一說以為鄭州商城即湯都毫。

毫州:  今安徽毫縣為古毫州治所。毫州始置於北週末。

唐古特: “特”亦作“忒”。蒙古語稱青藏地區及該地藏族為唐古特。清代文獻常用此稱。

唐徠渠: 唐渠。從寧夏青銅峽附近引黃河水向北流至永甯縣、

     銀川市、賀蘭縣、平羅縣一帶。傳漢鑿唐修,故名。

唐努烏梁海:清烏梁海三部之一,以唐努山得名。

     一八六四年中俄簽訂《塔城界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西北部被割給俄,即今俄羅斯哈卡斯自治州和克麥羅沃州的南部。

     一九一一年,俄占中部地,受俄指使的喀爾喀封建主占東部。

     東部地後屬蒙古國庫蘇古勒省。

     一九二四年,中部俄占地成立“烏梁海共和國”。

     一九二六年改稱“唐努圖瓦人民共和國”,一九四四年併入蘇聯,

     先為圖瓦自治共和國,又改圖瓦自治州。

朔方:  漢武帝時衛青破匈奴,取河南地,遂置朔方郡,

     轄河套西北部及後套地區,治朔方縣(今內蒙古杭錦旗北)。

     東漢廢朔方縣,移郡治於臨戎(今磴口北)。

     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區南至陝西宜川、寧縣一帶。東漢併入並州。

     唐初改岩綠縣為朔方縣,在今陝西靖邊縣紅絡界公社白城子。後為夏州治所。

     唐方鎮有朔方,開元時置治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

朔州:  即今山西朔縣,北齊置。治所先在今縣西南,後遷今縣。

     縣名北齊為招遠,隋唐為善陽,唐尉遲恭即善陽人。

剡縣:  即今浙江嵊縣。北宋宣和時改今名。

     郯本古國,在今山東郯城北,戰國初亡於越。

     秦在其地置郯縣,唐併入下邳,一度另置郯城縣。元末重置郯城縣,即今縣。

益州:  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

     轄今四川(除折多山以西)、陝南、甘肅一小部、鄂西北隅、雲貴大部。

     東漢治雒(今四川廣漢北),末年先移綿竹(今德陽東北),繼移成都。

     以後今四川以外之轄境既逐漸他屬川境之內,置州亦多。

     北周益州僅轄成都及附近各縣。隋以益州為蜀郡。

     唐為益州蜀郡。宋太宗又曾以成都府為益州。

     宋分西川路為益州路,後改成都府路,此則為大行政區。

     漢在今雲南境內置益州郡,治滇池(今晉寧東)。蜀漢改為建寧郡。

益津關: 見“三關”。

涼州:  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治隴縣(今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轄今寧夏、甘肅及青、陝、內蒙各一部。

     曹魏移治姑臧(今武威),乃僅轄河西地區。曾屬吐蕃。五代西夏為西涼府。

     元西涼州。明涼州衛。清雍正時置涼州府,僅轄武威及其周圍數縣。民國廢府。

酒泉:  即今甘肅酒泉。漢武帝時置。隋置肅州,以州治為酒泉。民國廢州。

浙江東道:唐後期所建方鎮,治越州(今紹興),領浙東各地。

     唐末先後有義勝軍、威勝軍、鎮東軍之號。

浙江西道:唐後期所建方鎮,號鎮海軍,治所先後為舁州(今南京)、蘇州、

     宣州(今安徽宣城)、潤州(今鎮江)、杭州;領長江以南,至新安江以北地。

渦陽:  即今安徽蒙城,南北朝常為兵爭要地。

涅陽:  在今河南鄧縣東北。漢置縣,隋改課陽,唐廢。

海門:  在今越南海防省安陽縣北,本為鎮,唐鹹通間,安南都護府與交州曾暫移治於此。

     五代後周在今扛蘇啟東東北置海門縣。

     後以縣境土地坍入海中,明代一再遷治,終於康熙十一年(一六七二年)撤銷。

     乾隆三十三年(一七六八年)以通州(南通)與崇明縣新漲沙地建海門廳。

     民國改海門縣。

     浙江黃岩縣東北有海門鎮,在椒江入海口南岸。一九八一年建椒江市。

海曲:  西漢海曲縣在今山東日照西。縣境呂母崮傳為新莽時呂母起義之地。

海州:  東魏在今江蘇東北角置海州,治龍沮(今灌雲西南),

     北齊移朐縣(今連雲港市西南海州鎮,北周改朐山)。

     明並朐山入州。民國廢州,以州治為東海縣。

     遼於今遼寧海城置海州。金曾改澄州。明置海州衛。清為海城縣。

海陽:  即今廣東潮安。東晉置,時為義安郡治所。

海陵:  即今江蘇泰州。西漢置縣時為海邊高地。海陵縣于明初撤銷。

海蘭泡: 今黑龍江愛輝縣治舊名黑河屯,一作海蘭泡。黑河屯北面隔江亦為海蘭泡。

     先被俄國強佔,繼於一八五八年《璦琿條約》中劃歸俄國。俄名布拉圖維申斯克。

符拉迪沃斯托克:一八六○年《北京條約》劃歸俄國。俄名符拉迪沃斯托克。

浮梁:  唐天寶改新昌為浮梁縣,在今江西景德鎮北。

     一九一六年移治景德鎮。今已併入景德鎮市。

浮圖城: 即可汗浮圖城。突厥所建。在今新疆吉木薩爾北。唐庭州與北庭都護府治所在此。

流求:  隋唐宋元時稱臺灣為流求。

潤州:  隋置,治延陵(今江蘇常州),唐移丹徒(今鎮江)。北宋政和間升鎮江府。

浣花溪: 在成都西郊,為錦江支流。杜甫居溪旁。

浚儀:  西漢置縣,在今河南開封市。宋真宗大中祥符間改為祥符縣。

浩罕:  十八世紀烏茲別克人所建汗國,在中亞費爾幹納盆地。一八七六年亡於俄國。

寬城子: 吉林長春市舊稱。

賓州:  唐在今廣西賓陽縣地置賓州。宋以後州境有所擴大。

     清雍正時一度領四縣,旋又不轄縣。民國為賓陽縣。

     遼在今吉林農安東北之東小城子置賓州。

資州:  今四川資中、資陽兩縣均古資州地。西魏初置資陽,治陽安(今簡陽西北)。

     北周治資陽,即今縣所在。隋移磐石,在今資中北。元末明玉珍時則治今資中。

     明以資中為資縣。清複為州。民國廢州,州治為資中縣。

娑陵水: 回紇族本居娑陵水旁。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北部色楞格河。

諸羅:  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在臺灣置諸羅縣,治佳裏興堡(今台南市佳裏鎮)。

     四十三年移治今嘉義市。乾隆晚年改名嘉義。

祥符:  即今開封,參“浚義”。

朗州:  隋改嵩州置朗州,治武陵,即今湖南常德。宋真宗時改為鼎州。

冤句:  秦置冤句縣,在今山東曹縣西北。宋時改宛亭、金時城為黃河洪水沖毀,遂廢。

弱水:  古人常稱不通舟楫,賴皮筏交通的河流為弱水,故歷代被指為弱水的河流很多。

     如甘肅山丹河與下游山丹、甘州二河合流後的黑河,即《禹貢》所說的弱水。

劇縣:  漢劇縣在今山東壽光南。

陬:   孔子生於昌平鄉陬邑,"陬",在今曲阜東南。

陶:   古陶邑在今山東定陶西北。春秋末屬宋,戰國屬齊。范蠡居此經商,號陶朱公。

娘子關: 在山西平定縣東鄰接河北省處。傳李淵女平陽公主領兵駐此。

     然史籍謂公主起兵關中,似難有駐兵此地之事。

桑落洲: 在九江東北長江中。晉劉毅拒盧循,大敗於此。

通州:  今北京通縣,習稱北通州。金始置通州,治潞縣,即今通縣。

     今江蘇南通,五代後周改靜海軍為通州,治靜海,即今南通市。

     因與北方的通州同名,故習稱南通州。民國廢州,遂以南通為縣名。

驪山:  在陝西臨潼東南。傳為周幽王舉烽火戲諸侯以博褒姒一笑處。

     秦始皇陵、唐華清官均在附近。

綏定:  伊犁九城之一。新疆建省後伊犁府、綏定縣治所在此。

綏遠:  清乾隆初在歸化城東北築綏遠城,綏遠將軍治此。

     二城即今呼和浩特市,民國合併為歸綏縣。

     國民黨統治時期置綏遠省,歸綏為綏遠省會。

     解放後,綏遠省併入內蒙古自治區,歸綏改為呼和浩特市。

邕州:  今廣西南寧舊為邕州治所。邕州,唐改南晉州置。治宣化,即今南寧市。

     元為邕州路,後改南寧路。明清有南寧府。民國廢府,以府治為邕寧縣。

     解放後有南寧市、邕寧縣。南寧為廣西壯族自區首府。

 

十一畫

撣國:  古國,在今滇緬邊境,東漢時有使者來中國。

理番:  今名理縣,在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中部偏南。

     清嘉慶時改雜穀直隸廳為理番直隸廳。民國先改理番縣,後於一九四五年改為理縣。

琅邪:  春秋齊有琅邪邑,在今山東膠縣南琅邪台西北。

     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在此置琅邪縣,並以之為琅邪郡治所。

     郡境為山東半島東南部。漢治東武(今諸城)。

     東漢琅邪國改治開陽(今臨沂北)。北魏治即丘(今臨沂東南)。

     隋唐有沂州琅邪郡。從魏晉琅邪國起,琅邪台及秦琅邪郡治均不屬琅邪郡(國)。

舂陵:  秦在今湖南甯遠東北置舂陵。後廢。孫吳複置於今寧遠西。隋併入營道縣。

     這一帶地方唐宋等代為道州,故昔人有“春陵古之道州也”之語。

     西元前四五年,改以今湖北棗陽南之地為舂陵。東漢改章陵。

     隋以棗陽為治所置郡,即以春陵為名。唐為昌州舂陵郡,天寶改郡名為淮安。

梧州:  今廣西梧州古為蒼梧,唐置梧州,以蒼梧為治所,始有此名。明清有梧州府。

梅李:  一作梅裏,即泰伯城,在今江蘇無錫東南。傳為泰伯所居地。

     西元前五六○年諸樊遷吳前,此為吳都。

     又江蘇常熟東北亦有梅李,傳為五代吳越梅、李二將戍地,漸成市集,即以為地名。

梓州:  隋改新州為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宋分西川路置梓州路,以梓州為治所。

     徽宗重和時,以梓州為潼川府,梓州路為潼川府路。

梓潼:  漢末劉備分廣漢郡置梓潼郡,治梓潼(今屬四川)。

     隋廢。唐有梓州梓潼郡,即上條所述。

     舊梓潼縣,西魏改名巴西,隋唐時為綿州巴西(先名金山)郡地。

乾州:  今陝西乾縣一帶,唐末置有乾州。北宋後期廢,旋置醴州。

     自金代起仍名乾州。民國以本州為乾縣。

     清康熙時曾在湖南置乾州,民國曾改乾縣,旋為乾城鎮,屬吉首縣。

乾陵:  唐高宗與則天后合葬墓,在陝西乾縣梁山。

     已發掘的永泰公主、懿德太子、章懷太子諸墓都是乾陵陪葬墓。

鄄城:  本春秋衛邑鄄,漢置縣名鄄城,在今山東鄄城縣北舊城。明併入濮州。

營丘:  周封呂尚于齊,建都營丘,後改臨淄。見該條。

營州:  北魏置營州,治所在今遼寧朝陽,所轄之地均在今遼寧境內。

     唐末地入契丹,改置營州于廣甯(今河北昌黎),五代後唐時又為契丹所取。

蕭關:  在今寧夏固原東南。此系關中與塞北間的交通要衝。

     北宋又在寧夏同心南築蕭關以禦西夏。地在原蕭關北偏西二百里左右。

薩爾滸: 今遼寧撫順東渾河南岸有薩爾滸山,為努爾哈亦破明軍處。

     努爾哈赤戰勝後在山下築城,名薩爾滸城。

黃:   春秋時楚所滅嬴姓國,在今河南潢川西。

黃州:  今湖北黃岡,南朝齊為南安縣,隋改黃岡縣。

     隋置黃州即以此為治所。明清有黃州府。民國廢府。

黃池:  在今河南封丘西南,春秋宋地,夫差與中原諸侯會盟處。

黃浦:  上海市內黃浦江舊稱。本為吳淞江一支港,明初已很寬廣。

     後經疏浚改流東北會吳淞江,代吳淞江為太湖下游入海幹流。

黃天蕩: 今南京市東北一段長江,古有黃天蕩之名。韓世忠阻擊金兀術於此。

     今蘇州東南隅葑門外也有黃天蕩,“黃”一作“皇”。

黃龍城: 契丹黃龍府在今吉林農安。

     宋嶽飛“痛飲黃龍”之語,論者或以為嶽飛誤以燕京為黃龍城。

黃金台: 燕昭王招賢所築,在今河北易縣東南的北易水南。

     今北京市、徐水、滿城、定興均有黃金台,乃後人依託。

黃陵岡: 在今山東曹縣西南廢黃河北岸,元明時最為黃河險工所在。

黃鵠山:即今武漢市武昌蛇山,傳為仙人子安乘黃鵠而過之處。

     孫吳時在此建黃鶴樓。歷代修建。建長江大橋時拆除,遷其塔至高觀山。

黃歇浦: 上海市內黃浦江別稱。楚春申君黃歇與上海無關,黃歇疏鑿黃浦事純系後人誤傳。

焉耆:  西域古焉耆國都,在今新疆焉耆西南。唐在其地置羈縻督府,為安西四鎮之一。

     清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曾建焉耆府。民國廢府。

焉支山: 即燕支山、胭脂山,在甘肅永昌西、山丹東南,為山丹河與石羊河的分水嶺。

曹:   周同姓國,都陶丘(今定陶西南),後為宋所滅。

曹州:  北周改西兗州置,治左城,隋改名濟陰,在今曹縣西北。

     隋唐或稱曹州,或稱濟陰郡。

     金因治所受黃河影響,遷至北面的乘氏,亦稱濟陰,即今菏澤。

     自此言曹州即指菏澤。清雍正時為曹州府。民國廢府。

曹國:  西域古國,在今蘇聯烏茲別克撒馬爾罕以北和東北一帶。

瓠子河: 古瓠子河,從今河南濮陽南分黃河水,先向東南到古巨野澤,

     幹流在澤的西北面向東北流去,注入濟水。

     漢武帝時,河決瓠子,即濮陽方面的河堤決口,

     大量洪水經瓠子河灌進巨野澤,由澤向東南溢出,通於淮泗。

     河決在西元前一三二年,堵塞決口在西元前一○九年。

盛京:  清以留都瀋陽為盛京,關外東北地區由盛京管轄,故又為大行政區名稱。

盛樂城: 北魏祖先所居在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即西漢定襄郡治。

     其後又在故城東南兩次築新城,均稱盛樂城。

堂邑:  古堂邑在今江蘇六合北,先屬楚,稱棠邑;後入吳,為堂邑。

     西晉堂邑郡即以堂邑縣為治所。

     東晉安帝時改名秦郡。堂邑縣在隋初併入六合縣。

     隋於今山東聊城西北設堂邑縣。其地今分屬聊城、冠縣。

堂溪:  即棠溪,在今河南西平西。戰國屬韓,以造鐵兵器著名當時。

常山:  今河北曲陽西北的恒山,漢、宋避帝諱為常山(漢文帝、宋真宗均名恒)。

     秦恒山郡,漢亦因而改常山郡(國),治元氏(今縣西北)。

     西晉常山郡治真定(今正定南,唐始為今正定)。

     隋為恒州恒山郡。唐有恆(鎮)州常山郡。

     天寶中曾用平山,後又用恒山之名,元和又以穆宗諱仍改常山。

常州:  今江蘇常州本晉陵郡,隋滅陳,改晉陵郡為常州,始有此名。

     州治本為晉陵縣,唐分出武進,二縣同城。

     明並晉陵入武進,清又增置陽湖,仍為二縣。

     民國合為武進。今有常州市、武進縣。

常德:  宋孝宗時升鼎州為常德府,治武陵。

     鼎州武陵此後一直指今湖南常德。明清有常德府。

略陽:  晉改廣魏郡為略陽郡,治臨渭(今甘肅天水縣東北),

     北魏改治隴城(今泰安東北)。隋廢。

野王:  今河南沁陽,古名野王。

     戰國韓地,漢置野王縣,曹魏野王郡亦以野王為治所。隋改野王縣為河內縣。

野狐嶺: 在今河北萬全西北。

鄂州:  隋改郢州為鄂州,治江夏(今武漢市武昌)。

     從此郢州專指今鐘祥,元改鄂州為武昌路。

鄂縣:  秦鄂縣即今湖北鄂城。孫權改為武昌。

     西晉又分武昌(在鄂城之武昌)置鄂縣,隋再併入武昌。

鄂渚:  傳古時在今武漢市黃鶴山上游三百步有沙洲名鄂渚(渚,小洲),

     鄂州因渚而名,遂以為鄂渚。

崖州:  史籍所載崖州,均在海南島,具體位置多變。

     南朝梁所置,治今儋縣西北,在海南島北面偏西處。

     隋珠崖郡、唐崖州珠崖郡,治所移至東北部的舍城(今瓊山縣東南)。

     宋崖州則以唐振州改置,治寧遠(今崖縣崖城鎮),在島的南部。

     以後明崖州也在此處。民國改崖縣。今縣治在舊崖縣東。

     參見“朱崖”、“瓊州”。

崇:   商代有崇國,為周文王所滅,在今河南嵩縣北。

懸瓠:  在今河南汝南。東晉南北朝時兵爭要地。

     南朝宋移上蔡縣治此。隋唐為蔡州治所。

邏些:  即邏娑,吐蕃國都,即今西藏拉薩。

銅堤:  春秋晉有銅堤,在今山西沁縣南,後置縣。

     歷代多有,宋移治今沁縣。明與沁州合併。

銅瓦廂: 在今河南蘭考西北黃河東岸,一八五五年黃河大決處,地已坍入河中。

銀州:  北周置。唐銀州治儒林(今陝西榆林東南),有今榆林、米脂、佳縣之地。

     以後為黨項拓跋氏所有。

符離:  秦符離縣在今安徽宿縣東北,唐移至今宿縣北符離集,後期移至今宿縣。

     元初併入宿州。

笠澤:  太湖古名,一說非太湖,系今江蘇吳江縣一小湖。後作吳江縣與吳淞江的別稱。

斜穀道: 褒斜道的一部分,斜咎在今陝西眉縣西南,詳見“褒斜道”。

猗氏:  春秋魯猗頓經營鹽業致富,地在今山西臨猗南。

象林:  漢日南郡屬縣,在今越南峴港以南武嘉河之南。東漢末區連起兵建林邑國。

     後西晉複置,北移寄治盧容(今越南順化附近)。東晉後為林邑所有。

象郡:  秦在嶺南所置郡,轄今廣西西部、越南北部中部。

商於:  商在今陝西商縣東南,於在今河南西峽縣境,兩地一帶即商於。

商山:  漢初商山四皓所居,在今陝西商縣東南。

商丘:  商族所居,在今河南商丘南。

商州:  北周改洛州置,治上洛,即今商縣。歷代多有,轄境伸縮不定。民國為商縣。

章武:  西漢黃河人海處,在今河北黃驊西南。北齊廢此縣。

竟陵:  秦漢竟陵縣在今湖北潛江西北。西晉分江夏郡置竟陵郡,治石城(今鐘祥)。

     東晉略為更動竟陵縣治所在,位今潛江西南。梁末撤銷。

     北周再置竟陵縣,在今糊北天門,在舊縣的東北面。

     竟陵郡,隋即郢州,今天門之竟陵縣在複州沔陽郡內。

     唐為複州竟陵郡。五代後晉時,改竟陵縣為景陵縣。清改天門。

望海蝸: 明初築堡防倭寇地,在今遼寧金縣東北。

麻沙鎮: 在福建建陽西。南宋至明以刻印書籍著名,稱為“麻沙本”。

麻六甲: 南洋古國,即滿刺加,見該條。

康:   西藏四部之一。大體即今昌都地區。舊西康省簡稱康。

康居:  西域古國,約在今巴爾喀什湖與鹹海之間。

康國:  西域古國,在今蘇聯烏茲別克撒馬爾罕一帶。

鹿耳門: 在臺灣省台南安平港北,昔為船舶出入之口,後因淤淺而廢。

閼與:  在今山西和順。馬服君趙奢破秦處。

蓋州:  唐貞觀時置,本為蓋牟城,即今遼寧蓋縣。

清口:  即泗口,見該條。

     古汶水入濟水之口亦稱清口,在今山東梁山東南,從此以下的濟水亦稱清水。

清州:  宋大觀間置清州,即今河北青縣。明改青縣。

清河:  漢清河郡治清陽(今河北清河東南)。東漢清河國治甘陵(今山東臨清東)。

     歷代均置。北齊移治武城(今清河西北)。

     隋治清河,即今清河。隋唐為貝州清河郡。

     南宋末置清河縣,在今江蘇淮陰西南。後屢因河患遷移。

     清乾隆時移治清江浦。民國為淮陰縣。今為清江市、淮陰縣。

清源軍: 五代南唐所置軍號,治泉州(今屬福建),

     領閩南地區,即留從效、陳洪進統治地區。陳洪進歸宋後廢。

鴻溝:  戰國魏(梁)惠王所開中原運河。

     從今河南滎陽以北引黃河水,向東流經開封以北

     (當時的開封離黃河有相當大的距離),再折而南流到淮陽東南入潁水。

     潁水南流入淮,濟、汴、睢、泗等水都可與鴻溝相通,故以鴻溝為中心,

     黃淮大平原上水道到處可通。開鑿時間約在(或約始於)西元前三六○年。

涿州:  唐大歷時分幽州置。民國改涿縣。

涿郡:  漢涿郡治涿縣,即今縣。隋有幽州涿郡。唐幽州則為范陽郡。

淮西:  唐方鎮,全稱為淮南西道,治蔡州(今汝南),常領申、光、蔡三州。

     李愬雪夜入蔡州,即平定割據淮西的吳元濟。

     宋淮南西路、淮南東路常簡稱淮西、淮東。

     淮西治壽州(今安徽風台),南宋治廬州(今合肥);淮東治揚州。

淮安:  今江蘇淮安縣,漢置射陽縣,晉為山陽縣,宋改淮安縣。

     元又為山陽。民國為淮安。

     南宋後期改楚州置淮安軍,治淮安,即今縣。

     後改州。元為路。明清有淮安府。民國廢府。

     隋以顯州為淮安郡,唐有唐州淮安郡,均治比陽(今河南泌陽)。

淮陽:  今河南淮陽,周為陳國都城宛丘。漢于此置淮陽國,後為淮陽郡。

     隋唐為陳州淮陽郡。民國改原陳州府治淮寧縣為淮陽縣。

淮陰:  東魏置淮陰郡,轄今清江市及淮陰等縣。唐有楚州淮陰郡。

     東魏時郡治懷恩在今淮陰西南。唐時楚州治所在山陽(今淮安),淮陰縣為其屬縣。

     以後亦為淮安府屬縣,明改名清河縣。民國恢復淮陰縣原名。

淮南:  漢曾置淮南國,治六安(今安徽六安北),後遷壽春(今壽縣)。

     魏亦曾置淮南國,後為淮南郡,轄境均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區。

     隋亦以壽州為淮南郡(唐為壽州壽春郡)。

     唐有淮南道,治揚州,自今湖北應山、安陸、應城以東,淮以南、

     江以北,均在境內。中葉以後,置淮南節度使,亦治揚州。

     宋有淮南路,治揚州。後分為東西二路。

     西界在今湖北黃陂、河南光山一帶。東西二路分界約在今安徽鳳陽、和縣一帶。

漁陽:  秦漁陽縣在今北京密雲西南,秦、漢、魏、晉、漁陽郡治此。

     隋末改無終縣為漁陽,即今河北薊縣。隋玄州漁陽郡、唐薊州漁陽郡均治此。

     唐以後漁陽為薊州治所。明省入薊州。

淤口關: 見“三關”。

涪州:  隋唐都有涪州涪陵郡,並非一地。隋涪州原為合州,治石鏡(今合川)。

     唐涪州治涪陵(今縣),地在隋涪州之東。元省縣入州。清涪州不轄縣。

涪縣:  西漢置縣,西魏改名巴西,在今四川綿陽東涪江北岸。

涪陵:  西漢涪陵縣在今彭水,劉備在此置涪陵郡。後廢。

     隋于此置彭水縣。其地在隋唐涪陵縣東南。隋唐涪陵縣即今涪陵。

淡水:  臺灣島西北部滬尾為淡水河口,本為港口,因淤淺衰落。

     從淡水河口循臺灣島西岸而南,今新竹縣,

     雍正時設淡水廳,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年)改為新竹縣。

     是年,又于滬尾東南的艋舯,設淡水縣,為臺北府治所。日占時改為臺北。

深州:  隋深州治安平(今屬河北)。唐先天時治陸澤(今深縣西)。

     宋治靜安(今深縣南)。明移治今縣,省靜安不設。

淄青:  唐寶應元年(七六二年)平盧節度使侯希逸南遷青州(今山東益都)。

     唐授為淄青節度使。其後淄青常有淄、青、登、萊、齊、棣等州。

密州:  隋改膠州為密州,治所在今諸城。明廢。

梁門:  在今河北徐水。五代後周置梁門口寨。

     宋為靜戎軍(澶淵之盟以前名)、安肅軍(盟後改)治所,仍有梁門之稱。

梁州:  《禹貢》九州之一。

     曹魏分益州置梁州,轄地除陝南外,並南伸到川、黔各一部。後世多僅有陝南。

     魏治沔陽(今陝西勉縣東)。晉治南鄭(今漢中)。唐後期升為興元府。

梁郡:  漢建梁國,治睢陽(今商丘南)。南朝宋為梁郡,治下邑(今安徽碭山)。

     隋曾以宋州為梁郡,唐為睢陽郡。

梁溪:  江蘇無錫有梁溪,發源惠山,流入太湖,傳東漢梁鴻曾居其旁。

     今以梁溪為無錫的別稱。

隋:   周時的姬姓國,在今湖北隋縣。春秋後期為楚附庸。

隆興:  宋孝宗升洪州為隆興府,治今南昌。參見“洪州”。

隆中山: 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陽西。東漢末諸葛亮隱此。或傳隆中在今河南南陽。

     南陽漢時為宛,漢末在曹操手中,諸葛亮若在南陽,決非劉備所能羅致。

維州:  唐維州在今四川理番縣。州治薛城在今縣東北。入吐蕃為無憂城。宋為威州。

維揚:  《尚書.禹貢》有“淮海惟揚州”之語,“惟”通“維”,遂以維揚為揚州別稱。

     明初曾稱揚州府為維揚府,後改。

綿山:  傳晉介之推隱綿山,自焚而死,在今山西介休東南,亦稱介休山、介山。

綿州:  隋置,治巴西(今四川綿陽東)。元廢巴西縣入本州。

     清綿州轄有綿竹、德陽、梓潼等縣。民國廢,以州為綿陽縣。

綠林山: 新莽末綠林軍起義處,在今湖北當陽東北。近人又有為大洪山之說。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