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古今地名對照總表 筆劃《九》

作者: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2月01日

古今地名對照總表 筆劃《九》

九畫

春明:  都城的別稱,因唐長安城東面正門春明門得名。

春申江: 即申江,指上海市境的黃浦江。

     舊傳楚春申君黃歇疏浚此江,其實並無其事,上海亦非黃歇封地。

貳師城: 古大宛貳師城,在今吉爾吉斯坦西南部馬爾哈馬特。

城父:  古城父在今安徽毫縣東南。亦稱“夷”,先為陳地,後入楚,漢置縣。

     南朝宋併入浚儀,隋改浚儀為城父。五代曾名焦夷、夷父,旋復原名。明廢。

城阻:  漢城陽郡治莒縣,旋為國。東漢初廢,末年再置。

     漢又有成陽縣,在今鄄城縣境,為濟陰郡屬縣。

     晉以漢城陽郡為東莞,而以成陽為城陽縣,北齊廢。

     金又於今莒縣一帶置城陽軍,旋改莒州。

城潁:  春秋鄭城潁在今河南襄城東北。

城濮:  晉文公破楚子玉處,在今山東鄄城西南臨濮集,一說在今河南舊陳留附近。

垓下:  在今安徽靈璧以南的沱河北岸。

項縣:  在今河南沈丘。古項國,秦置縣。隋改名項城。

     明移項城于沈丘西南,仍以故地為沈丘縣。今項城則在沈丘西北。

胡裏改: 金代地名,在今黑龍江依蘭。徽、欽二宗囚處。

柘縣:  秦漢魏有此縣,在今河南柘城北。

柘林:  西魏北周有柘林,先為郡,後為縣,在今河南唐河西南。

     上海市奉賢縣南有柘林鎮,明倭寇曾屯此。

相:   在今河南內黃東南,曾為商代國都。

相州:  北魏分冀州置相州,治鄴(今河北臨漳西南)。東魏都鄴,以相州為司州。

     北周再為相州。北週末,楊堅毀鄴城,遷州治於安陽,本在今安陽南,隋移今市。

     自此安陽亦有鄴城之稱。金為彰德府。

相國寺: 河南開封相國寺,北齊天保六年(五五五年)始建。

     唐宋均擴建。明末毀於洪水。清重修。

柏人:  漢柏人縣在今河北隆堯西。

柏舉:  楚柏舉在今湖北麻城境,吳破楚軍於此。

柏海:  青海紮陵湖古名。松贊干布至此迎文成公主。

柳中:  在今新疆鄯善西南魯克沁,東漢班勇駐此。

柳州:  唐改南昆州置,治馬平(今柳州)。明清有柳州府。

柳林:  在今北京市通縣南。元末毛貴軍進至此地。

柳城:  西漢柳城縣在今遼寧朝陽南。北魏併入龍城縣。

     隋改龍城為龍山,再改為柳城,在今朝陽。遼為興中縣。

柳條邊: 清順治至康熙時陸續建成,用柳條築籬,禁止邊內人民越籬采參放牧。

     分老邊、新邊。老邊從今遼寧鳳城南,北經新賓、開原,向西南到山海關。

     新邊從開原向東北至今吉林市北。

抱罕:  古袍罕在今甘肅臨夏東北,北魏遷今臨夏。向為河州洽所。隋有河州袍罕郡。

櫟陽:  秦漢櫟陽縣在今陝西臨潼北渭水北岸。

樹敦城: 吐谷渾舊都,在今青海西寧西北。

荊:   古楚國別稱。因楚初建國于荊山(今湖北南漳西)得名。

荊州:  《禹貢》九州之一。

     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轄今兩湖全部及豫、黔、兩廣各一部。

     東漢治漢壽(今湖南常德東北),漢末劉表移治襄陽。

     三國吳魏各據一部,吳荊州治江陵,魏治襄陽。東晉定治江陵。

     轄境遠小於漢。實僅荊州南部,唐沿隋稱,後為江陵府、江陵郡。

     明改元中興路為荊州府。民國廢府。

荊南:  唐至德間置方鎮名荊南,治荊州(改江陵府),

     轄區比行政區的江陵府大,常兼有川東及湘西北各一部。

     十國的南平高氏,本後樑所任荊南節度使,國號亦有荊南之稱。

荊湖:  宋荊湖路治江陵,轄今湖南全部、湖北大部及桂北一部。

     後分南北兩路,南治潭州(今長沙),北治江陵,因有湖南、湖北的名稱。

荊溪:  清雍正分宜興置荊溪,同城而治。民國合併。

荊紫關: 在河南浙川縣西。

勃海郡: 漢勃(渤)海郡治浮陽(今河北滄州東南),轄今天津市及冀、魯一部。

     東漢治南皮(今縣東北)。隋為滄州勃海郡。治陽信(今山東陽信西南)。

     今滄州市所在地在漢勃海郡中,而在隋滄州勃海郡界外。

勃利州: 唐以黑水靺鞨一部置,在今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伯力)。

勃律:  古西域有大小勃律,均在今喀什米爾。

     大勃律在今巴爾提斯坦,小勃律在吉爾吉特。兩國與唐有交往。

南山:  漢長安在秦嶺以北,故稱秦嶺終南為南山。

     張騫穿過河西走廊,稱南面之山為南山,即祁連山、阿爾金山、昆侖山。

南寧:  唐南寧州在今雲南曲靖一帶,元亦曾以曲靖為南寧州。

     今廣西南寧,唐為邕州宜化縣。元後期改邕州路為南寧路。

     明為南寧府。民國廢府,以府城為邕寧縣。今有南寧市、邕寧縣。

南安:  漢末曾改漢陽郡(西元七四年以前為天水郡)為南安郡。隋廢。

     宋分虔州置南安軍,治大庾(今為大餘)。元為路。明為府。民國廢府。

南陽:  春秋戰國稱南陽的地區頗多。魯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

     晉南陽指太行以南、黃河以北地,戰國為魏南陽,

     一部分屬韓(按西元前二六三年,秦白起攻韓取南陽,韓本部與上黨郡被分隔)。

     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

     秦以宛為治所,置南陽郡。隋唐鄧州南陽郡改良穰縣(今鄧縣)為治所。

     元明清南陽府治南陽,即漢宛縣、今南陽市。

南京:  唐肅宗時一度號成都為南京。

     渤海有南京南海府,在今朝鮮境內。

     遼先以遼陽為南京,後改為東京,而以幽州為南京析津府。

     宋以宋州為南京應天府。

     金先以平州為南京,旋廢。後以開封為南京。

     明成祖遷都北京,乃以應天府(今南京)為南京。

     清為江甯府,習稱南京。民國亦然。一九二七年始以南京為正式地名。

南都:  東漢稱南陽郡治宛為南都。

     唐肅宗時曾以江陵府為南都。

     南唐在北宋初曾以南昌為南都。

     明人常稱南京為南都。

南徐:  南朝宋在京口(今鎮江)置南徐州,轄地本在江北,後改為江南。

南籠:  今貴州安龍,清代曾名南籠。

南康:  晉南康郡治雩都(今江西于都東北),後移贛縣(今贛州)。

     隋唐為虔州南康郡。此為贛南之南康。宋于贛北置南康軍,治星子。

     元為路,明曾稱西寧府,後仍為南康府。民國廢府。

南劍:  宋于福建置南劍州,治南平。元為延牢路。

南兗:  南朝宋改東晉僑置的兗州為南兗州,先治京口,後移廣陵(今揚州西北),

     轄地在淮南。北魏也有南兗州,治渦陽(今安徽蒙城)。

     後郡境變動,治小黃(今毫縣),在舊南兗的西北面。北周改為毫州。

南郡:  秦以所占楚地置南郡,治郢,移江陵。

     孫吳曾移治公安。西晉舊治江陵。隋南郡即荊州。

南海:  秦置南海郡,治番禺(今廣州)。趙陀據其地建南越。

     漢武時再置。隋唐有廣州(隋為番州)南海郡。

南越:  古代南方越人的一支,“越”亦作“粵”。秦在其地置南海、桂林、象郡。

     秦漢之際,龍川令趙佗據其地,為南越國。漢武帝元鼎六年(前一一一年)滅南越。

南蘭陵: 南朝宋有南蘭陵郡,治今江蘇常州西北。

南運河: 清代稱從天津到臨清的一段運河(衛河)為南運河,天津以北(白河)為北運河。

草橋關: 在今河北高陽東。五代後晉時入契丹,周世宗複取其地。

滎陽:  古滎陽在今河南滎陽東北,北魏移至今縣。

     曹魏曾置滎陽郡。北齊為成皋郡。隋唐為鄭州滎陽郡。

滎澤:  今鄭州西北有舊榮澤縣,隋改廣武縣置,明中葉曾稍南移。一九三一年廢。

藥殺水: 中亞錫爾河的古名。

趙州:  北齊改殷州置,治廣阿(今河北隆堯東),唐移平棘,即今趙縣。

     明省平棘入州。民國以本州為趙縣。

趙城:  隋置趙城縣。一九五四年與洪洞合併。今為山西洪洞縣北的趙城鎮。

趙郡:  漢趙國在今河北邯鄲一帶。魏趙郡在今趙縣一帶,不包括邯鄲等地。

     以後北魏趙郡、隋欒州趙郡、唐趙州趙郡均同。

硐州:  今作硇洲或匈州,廣東雷州灣外東海島東南海中的島嶼。

     宋末,帝昰、帝昺曾駐此。

咸平:  遼置咸平縣,在今遼寧開原東北。遼咸州,金咸州路、咸平府,均以此為治所。

     元複為咸平縣。明改開原。

咸陽:  秦咸陽在今咸陽東北二十裏。唐再置咸陽縣,在今咸陽東,明移至今縣。

軹關:  軹道的關隘,見“太行八陘”。北齊曾在此築長緘二百里。

臨川:  孫吳在今江西撫州一帶分豫章設臨川郡。

     本治南城(今南城東南),晉治臨汝(今撫州西)。隋唐為撫州臨川郡。

臨邛:  秦置縣,在今四川邛崍。西魏在其地置臨邛郡。隋有雅州臨邛郡。

     唐析雅州,另置邛州臨邛郡(雅州為盧山郡),宋為邛州,治所在臨邛。

臨江:  今四川忠縣,漢為臨江縣。明初將縣併入忠州。

     東晉曾在今江蘇如皋南置臨江縣,北周廢。

     今江西清江縣西臨江鎮,宋於此設臨江軍,轄今清江等縣。

     元為路。明為府。民國廢府。

臨安:  宋建炎三年(一一二九年)升杭州為臨安府。

臨汾:  漢置臨汾縣,在今山西新絳東北,北齊並人太平縣。

     隋再置臨汾,在今市。隋為晉州臨汾郡治所。唐改臨汾郡為平陽郡。

臨涇:  西漢臨涇縣在今甘肅鎮原南,從東漢到北魏,為安定郡、涇州治所。

     西魏廢縣。隋複置,在今鎮原。

     唐元和中在此置行原州,五代、宋、金為原州治所。蒙古併入鎮原州。

臨城:  在今山東棗莊市薛城區。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曾發生土匪孫美瑤劫火車巨案。

臨洮:  今甘肅岷縣,古名臨洮,秦置,西魏與隋末都曾暫改溢樂。秦長城西端在此。

臨晉:  戰國秦漢的臨晉在今陝西大荔東舊朝邑縣東南。東漢末移今大荔。

     晉改大荔。北魏仍為臨晉,又改華陰。西魏為華州(改同州)治所。

臨海:  孫吳分會稽所置郡,治臨海(今屬浙江)。隋唐為台州臨海郡。

臨茁:  “茁”亦作“淄”。在今山東淄博市東北舊臨淄。

     西周、春秋、戰國齊都。初名營丘。子城周十裏,大城四十裏。

臨湘:  從秦至隋,今長沙為臨湘縣。隋改長沙。

臨潢:  西拉木倫河古名潢水,契丹上京臨潢府即因而得名。

     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波羅城。

臨濠:  元曾改濠州為臨濠府,治鐘離(今鳳陽)。明初為中都,旋改鳳陽府,治鳳陽。

臨晉關: 蒲津渡口要隘,戰國魏築關,在今陝西大荔東。後有蒲津關、蒲關、大慶關等名。

臨渝關: 即渝關(山海關)。

哈拉和卓:約元明之際所建城堡,在今吐魯番東南六十裏,堡之西南有漢唐高昌城故址。

峽州:  北周改拓州置,在長江三峽之口,治夷陵,轄今宜昌等地。明為夷陵州,即今宜昌。

峽路:  宋分西川路置,治興元府(今漢中)。後又分為利州、夔州二路。

蟯關:  在今陝西商縣西北。劉邦繞此關進至藍田南。

崢嶸洲: 在今湖北黃岡西北長江中的沙洲。東晉劉毅破桓玄處。

昭義:  唐昭義軍領澤、潞、磁、邢、銘等州,參“澤州”。

昭文:  清雍正分江蘇常熱置昭文,取昭明太子讀書處之意,民國仍併入常熟。

昭關:  春秋時吳楚間要隘,在今安徽含山縣北小峴山,其地兩山對峙。

     傳為伍子胥入吳所經。

昭陵:  唐太宗墓稱昭陵,在陝西醴泉東北五十裏九峻山。

     又清太宗(皇太極)墓亦稱昭陵,在瀋陽北郊。

昭君墓: 即青塚,在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以南。

昭莫多: 蒙古語樹木。在今蒙古烏蘭巴托東南圖拉河上游南岸。清軍破噶爾丹處。

毗沙:  唐在於闐國置毗沙都督府,屬安西都護府。

毗陵:  春秋吳季劄封地延陵,漢置毗陵縣(今江蘇常州)。

     晉置毗陵郡,治丹徒(今鎮江東丹徒鎮)。

     後郡與縣均改名晉陵。隋唐為常州毗障郡。

郢:   西元前六八九年,楚文王都郢,即今江陵西北紀南城,

     至前二七八年,秦白起破郢,為楚都四百餘年。

     中間昭王一度遷若,惠王遷鄢,均暫時性質。

     但二地因而亦稱為郢,江陵之郢亦稱紀郢,以相區別。

     其後楚遷陳,遷巨陽,遷壽春,均稱為郢。

郢州:  隋以前的郢州一般指後來的鄂州,治所在今武漢市武昌。

     南朝宋從荊、湘、江、豫四州析置。隋滅陳,改為鄂州。

     另一郢州以今鐘祥為治所,西魏始置。

     故在隋統一前的數十年間,兩郢州並存,相去亦不遠。

     鐘祥的郢州,元升安陸府。

鄖:   春秋時有鄖國,在湖北安陸或鄖縣,為楚所滅。

鄖陽:  明成化時分襄陽府置鄖陽府,治鄖縣。

     時在荊襄流民起義失敗後,明政府在流民群集處增設府縣,以加強統治。民國廢府。

貴鄉:  前燕曾置貴鄉郡,東魏於其地分館陶縣置貴鄉縣,在今河北大名東北。

     五伏後唐改廣晉,後漢改大名。

貴陽:  明隆慶間改程番府置貴陽府。民國廢府。

貴德:  遼有貴德州,治貴德,在今遼寧撫順北。蒙古廢。

貴霜王國:大月氏貴霜翕侯丘就劫於西元一世紀上半期創立,至二世紀前期迦膩色迦時,

     成為中亞大國,北起花刺子模,東南有印度半島西北部,

     都城布路沙布羅(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其後漸衰,五世紀為懨噠所滅。

顯州:  遼在今遼寧北鎮一帶置顯州,治奉先(今北鎮西南)。金升廣寧府。

昱嶺:  今浙江臨安縣西部天日山要隘,有昱嶺關。

思南:  明土司,後置府,治所在今貴州思南。民國廢府。

思恩:  唐有思思州,明置府,治所在今廣西武鳴北舊思恩。民國初改武鳴府,旋即廢府。

幽州:  《周禮.職方》九州之一。

     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

     轄今河北北部、遼寧大部、北京市、海河以北的天津市等。

     其後縮小。唐又為方鎮,見“范陽”。契丹為南京幽都府。

幽薊十六州:北宋末又稱燕雲十六州,石敬瑭割給契丹之地,在今河北、山西兩省北部。

     十六州為幽、薊、瀛、莫、涿、檀、順、新、媯、儒、武、雲、應、寰、朔、蔚。

科布多: 科布多城,原在科布多河畔,一七三○年築成。

     一七六三年遷布揚圖河畔,現為蒙古國科布多省省會。

     一七六一年,乾隆派參贊大臣駐科布多,統轄阿爾泰山南北麓厄魯特蒙古及阿勒泰、

     阿勒泰諾爾兩烏梁海部落,受駐烏裏雅蘇台的定邊左將軍節制。

     科布多遂為政區名稱。兩烏梁海被俄割占大部後,清廷設阿勒泰辦事大臣,

     統率阿勒泰烏梁海的剩餘部分(民國併入新疆)。

     一九一二年,科布多厄魯特亦為受俄國指使的喀爾喀封建主所占。

鐘離:  秦以楚邑置縣名鐘離,在今鳳陽東北。

     晉於此置郡,亦名鐘離。隋唐為濠州鐘離郡;參見“臨濠”。

欽州:  今廣西欽州,隋始有此名,治欽江,在今欽州東北。

     宋移治安遠,即今欽州。明廢安選入州。

     民國度州,州治為欽縣。今為欽州縣。原屬廣東,一九六五年劃歸廣西。

複州:  北周置,治建興(今湖北沔陽,隋改今名),唐後期移竟陵(今天門)。

     南末後期再移沔陽。元為沔陽府。

     遼複州治在今遼寧複縣東北,轄今複縣地。蒙古廢。

香山:  洛陽龍門山東之香山,唐白居易居此。

     北京西郊西山有香山,主峰鬼見愁;

     南宋紹興末分東莞縣置香山縣,一九二五年改中山縣。

重慶:  南宋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年)改恭州為重慶府,治巴縣(今重慶市)。元為路。

     明清為府。民國廢府。府治為巴縣。一九二七年設重慶特別市,後改普通市。

保寧:  元升閬州為保寧府,治閬中(今屬四川)。民國廢府。

保安:  宋以延州永康鎮置保安軍,即今陝西志丹。

保定:  元改順天路為保定路,治清苑,即今保定。

     明仍為府,轄境小於元時。民國廢府。府治為清苑縣。今為保定市。

保德:  宋改定羌軍為保德軍,金為州;即今陝西保德。

信州:  南朝梁置信州,治魚腹(今奉節東)。唐改夔州。

     唐乾元時以上饒(今屬江西)為治所,置信州。

     元為路;元末,朱元璋升為廣信府。民國廢府。

信安:  隋改端州為信安郡,治高要(今屬廣東)。唐仍為端州。

     宋澶淵之盟後;改破虜軍為信安軍,在今河北霸縣東北信安鎮。金改為縣。

信都:  秦在今河北邢臺西南置信都縣,項羽改為襄國。

     漢在今河北冀縣置信都縣。又置信都國,後改廣川國、信都郡。

     隋唐為冀州信都郡。這些郡(國)都治信都縣。明撤銷信都縣,併入冀州。

侯官:  福建舊有侯官縣,治今福州。“侯”本為“侯”,漢曾在此置候官。

     西晉因置此縣。隋改閩縣。唐又分出,後與閩縣同城。民國並為閩侯縣。

順天:  明建都北京後,改北平府為順天府,治大興、宛平(今北京市)。

     清中葉後轄境略小。一九一四年始廢。改為京兆地方。

順慶:  南宋後期升果州為順慶府,治南充(今屬四川)。元為路。明清為府。民國廢府。

順昌:  宋政和間升潁州為順昌府,治汝陰,即今安徽阜陽。金仍為潁州。

順德:  元初升邢州為順德府,旋為路,治邢臺(今屬河北)。明清為府。民國廢府。

皇都:  契丹上京初建時稱皇都,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

泉州:  西漢至北魏前期,在今天津武清西南,有泉州縣。

     隋滅陳後,改豐州為泉州,包括今福建全省,以後唐分建數州,轄境縮小。

     景雲二年(七一一年)改原泉州為閩州,轄閩江下游地;

     而于晉江縣(今泉州)另置泉州。

     宋元泉州轄晉江流域,並及金門、廈門、澎湖群島等地。明清為府。民國廢府。

禹州:  明萬曆初改鈞州為禹州,即今河南禹縣。

禹王台: 在河南開封東南郊,傳為師曠吹樂處,亦名古吹台。

須昌:  秦置縣。五代後唐改須城。在今山東東平以東的須城鎮西北。

敘州:  宋政和間改戎州置敘州,治宜賓(今四川宜賓東北)。

     元為路。明清為府。民國廢府。

劍門:  唐武則天時於劍閣東置劍門縣。元度。

劍外:  唐人以劍閣以南蜀地為劍外。

劍州:  唐先天間改始州置劍州,治昔安(今四川劍閣)。

     南宋為隆慶府。元仍為州。民國為劍閣縣。

劍南:  唐有劍南道,領今四川大部(不包括東部的南充、重慶等地)

     及雲、貴、甘各一部,治益州(今成都)。

     又為方鎮,從肅宗時起,更分設劍南西川、劍南東川兩節度使。參見“東川”。

獨石口: 在河北赤城縣北,明宣德間移開平衛於此。

獨樂河: 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土拉河。三至八世紀中,鐵勒各部居此一帶。

饒樂:  唐在奚族地區設置的都督府,治今內蒙古寧城西,轄老哈河上游與灤河中上游一帶。

饒州:  隋平陳後置,治鄱陽(今江西波陽)。元為路。明清為府。民國度府。

饒樂水: 西拉木倫河古名。

臚朐河: 見“怯綠連河”。

勝州:  隋分雲州所置,治榆林(今內蒙古准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五代廢。西夏曾置。

朐山:  即江蘇連雲港西南錦屏山。秦於此置朐縣。南朝宋廢。

     梁置招遠縣。東魏改縣。北周為胸山。

施州:  今湖北恩施,古為施州,北周始置。清雍正時為恩施縣。

     又設施南府,以恩施為府治。

哀牢:  今雲南保山怒江以西,古有哀牢國。一世紀中葉,與東漢聯繫,受漢封號。

     漢於其地置哀牢縣,在今雲南盈江東。

帝丘:  在今河南濮陽西南,傳為顓頊古都。

恒山:  隋改恒州為恒山郡,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南)。唐仍恒州,後改鎮州常山郡。

恒州:  北魏遷都洛陽後,改舊都平城的司州為恒州。北周廢。

     河北之恒州,北周分定州置。隋唐為恒州恒山郡。

     後避唐穆宗諱,改“恒”為“鎮”。五代先後為真定府、恒州、鎮州。

恰克圖: 一七二七年中俄訂《恰克圖條約》于此,原本全在我國境內。

     訂約後,以舊市街歸俄,今仍名恰克圖;

     舊市街以南新建之城,清代稱買賣城,今屬蒙古國,名阿爾丹布拉克。

閩中:  秦閩中郡治所在冶縣(今福州),轄今福建全部和浙江寧海、天臺以南。

閩縣:  隋改陳侯官縣為原豐縣,旋又改原豐為閩縣,民國與侯官合併為閩侯縣。

前藏:  清雍正時將西藏的康部寧靜山以東劃歸四川省,以西與衛部為前藏。

     一九一四年建立川邊特別區,前藏僅指衛部。

美稷:  西漢置美稷縣,在今內蒙古准格爾旗西北。

婁江:  即今瀏河。又為江蘇太倉的別稱。

婁縣:  秦於今江蘇昆山東北置婁縣,南朝梁改信義縣。

     清順治年間,分松江府首縣華亭置婁縣,民國併入華亭,華亭旋又改名松江縣。

婁山關: 亦稱婁關、太平關,在貴州遵義北大婁山中。

洪州:  隋滅陳後置,治豫章。南昌稱洪州始此。唐改豫章為南昌。

     南宋孝宗年號隆興,因升洪州為隆興府。元為路,改名龍興。

洪都:  南昌的別稱,因系東南都會。

洹水:  今名安陽河,從林縣隆慮山向東流,經安陽到內黃附近入衛河。

洄曲:  唐淮西拒命,屯重兵于洄曲。指今河南沙河與澧河會流處下游一帶。

洙泗:  孔子講學,在洙、泗二水之間。世因以洙泗為孔子教澤之代稱。

     古洙水在今泗水縣地合泗水,會流至曲阜北,分為二水,洙在北,泗在南。

     後世洙水改道入汶水,與泅水隔絕,故道已湮。

     今洙水在曲阜孔林東,西南流入沂水,其實是另外一條河。

銘州:  今河北永年,古為銘州地。

     掐州,北周置,治所廣年,隋改永年,但故址在今縣東南。

洛陽:  見名城專條。

洛澗:  劉牢之敗前秦軍處,即今安徽淮南市東淮河支流洛河。

     洛澗又名洛水,按史書上常見的洛水有三,

     一即洛澗,一為今河南洛河,一為今陝西北洛河。

洛口倉: 隋洛口倉又名興洛倉,在洛水入黃河之口處,故名。在今鞏縣東北。

洮州:  今甘肅臨潭,古名洮州,北周始置。

濟水:  江、淮、河、濟,-古稱四瀆。濟水有黃河以北與黃河以南兩部分。

     黃河以北部分源出今河南濟源西王屋山,入河處漢時在今武陟縣南,

     後移今溫縣東南,又移至溫縣西南。

     因受河堤阻擋,近代濟水不入黃河,而折入漭河。

     黃河以南部分系黃河支流,古時從今滎陽北分出,

     東流入巨野澤(北朝時從今滎陽東北至巨野澤有南北兩條水道)。

     出巨野澤後向北再向東流入海中,在今濟南附近一段,大體同今黃河,

     從濟南以北櫟口起至海,大體同今小清河。

     隋以後巨野澤以上漸湮,以下則漸稱清水。

     唐宋曾利用濟水南派故道,通東方航運,如五丈河即是。以後又湮。

濟州:  北魏所置濟州,治稿嗷(今山東茌平西南)。

     唐安史之亂以前、州城為河所陷,轄地併入鄆州。

     五代後周分鄆州重置濟州,治巨野(今縣南)。

     巨野本在北魏濟州界之外,所領亦僅一小部分為舊濟州地。

     金移州治于任城(今濟寧,在北魏與巨野同屬兗州)。

     元升路,轄境兼有今蘇皖各一部。明仍為州,轄境縮小。

     清濟甯州僅濟寧、嘉祥、金鄉等數縣,巨野、鄆城都不在州境。民國廢州。

濟陽:  漢濟陽縣在今河南蘭考東北,西晉在此曾置濟陽郡,南遷後廢。

     濟陽縣在唐初併入冤句縣。

濟陰:  漢分梁國置濟陽國,改郡,治定陶(今縣西北)。隋唐為曹州濟陰郡。

濟南:  漢有濟南國。呆楚七國亂後為郡,治東平陵(今章丘西)。

     晉移治曆城(今濟南)。北魏為齊州。

     宋政和中升濟南府。元為路。明清為府。民國廢府。

濟州河: 元在濟州境內所開運河,即今運河魯橋、安山段的前身。

     會通河完工後,濟州河成為會通河的一段。

渾河:  即今永定河。本名盧溝河,因河水渾濁稱渾河;

     又因下游河道常有遷徙,稱無定河(按陝北有無定河,是正式名字,此系別稱)。

     康熙三十七年(一六九八年)于成龍等疏浚改定河道,命名為永定河。

潯州:  唐分燕州置潯州,治所在今桂平東南。桂平一帶有潯州之稱始此。

     貞觀即移治桂平(今縣西,宋移今治)。清代尚有潯州府。

     明大藤峽瑤族起義,清太平天國金田起義,均在潯州府境內。民國廢府。

潯陽:  即尋陽。又唐以今九江市地為潯陽縣,又曾以江州為潯陽郡。

律門、津沽:均天津別稱。稱門,因系北京門戶;稱沽,因天津本名直沽。

宣大:  明宣府、大同的合稱。

宣化:  清康熙時改宣府鎮為宣化府,轄今河北西北部內外長城間地,民國廢府。

     原府治即今宣化縣。 宣州——今安徽宣城古為宣州治所。

     隋滅陳後改南豫州置宣州。南宋乾道時升宣州為甯國府。

宣武:  唐汴宋的軍號。朱溫于唐末為宣武節度使,治開封,後遂以開封為後樑都城。

宣府:  明九邊之一,總兵官駐宣府(今宣化),鎮守今河北西北部內外長城間地。

宣城:  晉有宣城郡,治宛陵,即今宣城。隋唐有宣州宣城郡。

     (廢州存郡則為宣城郡,廢郡存州則為宣州。

     本表于隋唐常說某州某某郡,都屬這種情形。)

室利佛逝:古國,七——十三世紀在印尼蘇門答臘島。即三佛齊。

祖州:  遼有祖州,治今內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原為耶律氏世居之地。

祖法兒: 古國,即佐法兒,在今阿曼的佐法兒一帶。鄭和曾至其地。

神州:  中國的別稱。

祝阿:  今山東禹城,唐天寶以前名祝阿。

冠軍:  漢以霍去病封地為冠軍縣(今河南鄧縣西北)。唐廢。

胥山:  今蘇州西南有胥山,今杭州吳山一名胥山,

     又嘉興東亦有胥山,原名張山,均因伍於胥得名。

眉山:  今四川眉山一帶,南朝梁置齊通縣(今眉山),又有青州。

     西魏為眉州。隋改眉州為眉山郡。

     唐有嘉州眉山郡(天寶為犍為郡)與眉州通義郡。今眉山縣名通義縣,屬眉州。

     宋有嘉州、眉州、通義縣改為眉山縣,自此眉山之名與嘉州無涉。

     三蘇即眉山人。元廢眉山縣入州。民國廢州,以州治為眉山縣。

晝:   孟子去齊,宿於晝,地在今淄博市臨淄西北。

姚州:  唐於今雲南姚安一帶置姚州。後歸南詔,為弄棟府。元再置姚州。民國為姚安縣。

姚江:  浙江余姚縣別稱,因有姚江得名。

姚源洞: 在今江西萬年西南城廂鎮東。明王浩八等據此起義。明置萬年縣在鎮壓起義後。

勇士川: 今甘肅榆中大營川,又稱苑川。漢曾在此置勇士縣,漢末廢。

     十六國時期乞伏國仁在此築勇士城。

柔玄:  北魏六鎮之一,在今內蒙古興和西北。

柔佛:  一五三○年,滿刺加王子阿拉烏丁在柔佛建都抗葡。一九一四年成為英國殖民地。

駱穀道: 關中與漢中交通要道之一。北口駱穀在今陝西周至西南,南口儻穀在今洋縣北。

     中間通過駱谷水、儻水河谷道,長四百餘裏。

絳:   春秋晉國都城。本在今山西翼城東。

     西元前五八五年遷新田,即今曲沃西南,亦稱絳,即新絳,而以故都為故絳。

絳州:  北周改東雍州置絳州,治龍頭城(今山西聞喜東北)。唐時治正平(今新絳)。

     金為晉安府。元又為州。民國廢州,以州治為新絳縣。

絳縣:  漢周勃封絳侯,封地在今山西侯馬東北。

統萬城: 西元四一三年赫連勃勃築,在今陝西靖邊縣紅攙界公社白城子。

     北魏至唐,均以此城為夏州治所。

     宋初趙保吉(即李繼遷)據此,淳化五年(九九四年),宋破夏州,城毀。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