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叢話 卷十一 集句(集字附)
漢碑句皆質重,蔚然古香。余齋所藏頗多,因偶集為楹聯云:
“蘭石之姿,清少之行(魯峻);
珪璋其質,芳麗其華(熹平殘碑)。”
“蹈規履信,立德隆禮(范式);
根道核藝,抱淑守真(景君)。”
“佐時理物,天與厥福(夏承、韓敕);
含和履仁,帝賴其勛(夏承、孔宙)。”
“德惠旁流,鬯芳遠布(劉熊);
雅度宏綽,廣學甄微(魯峻)。”
“敦詩悅禮,藐然高厲(耿勛、魯峻),
琢質繡章,耀此聲香(校官、衡方)。”
“紹聖作儒,貢登王室(孔寅);
鉤河摘洛,象與天謨(史晨)。”
“學為儒宗,行為士表(魯峻);
冠乎群彥,簡乎聖心(鄭固)。”
“聲無細聞,雖遠猶近(張遷);
勞而不伐,有實若虛(孔彪)。”
“純和之德,仁義之操(魯峻);
孝弟於家,忠謇於朝(衡方)。”
“含和履仁,天與厥福(夏承、韓敕);
發號施憲,民說無疆(孔彪、華山)。”
“含和履仁,永享年壽(夏承 孔宙);
應期作弼,入參文昌(食頡、韓敕)。”
“下民康濟,順如流水(尹宙、孔彪);
群公憲章,穆若清風(衡方、魯峻)。”
“溫然而恭,慨然而義(婁壽);
忠以自勖,清以自修(鄭固)。”
近人集句楹帖,有可喜者。五言云:
“山公惜美景,小謝有新詩(獨孤及、李嘉右)。”
“即事已可悅;賞心還自怡(杜甫、劉方平)。”
“腳著謝公屐;身披萊子衣(李白、岑參)。”
“名香播蘭蕙;妙墨揮巖泉(岑參、張九齡)。”
“江山助磅礴;文物照光輝(陸堅、許景光)。”
“深情托瑤瑟;逸興橫素襟(賈至、李白)。”
“閱古宗文舉;臨風懷謝公(盧綸、李白)。”
“跌宕孔文舉;風流賀季真(儲光羲、李白)。”
“誰將佳句並;真與古人齊(楊巨源、李白)。”
“雅琴飛白雪;逸翰懷青霄(杜正倫、高適)。”
“智勇冠當代;卓犖觀群書(盧湛、左思)。”
“結交指松柏,述作淩江山(孟浩然、李白)。”
“朗抱開曉月;高文激頹波(孟郊、韋應物)。”
“學業醇儒富;文章大雅存(杜甫、韓愈)。”
“積照涵德鏡;素懷寄清琴(孟郊、權德輿)。”
“鵬鶚勵羽翼;龍鸞炳文章(儲光羲、李白)。”
“草木含清色;巖廊挹大猶(儲光羲、高適)。”
“知音在霄漢;高步躡華嵩(郎士元、孟浩然)。”
“江山澄氣象;冰雪凈聰明(高適、杜甫)。”
“汲古得修綆;開懷暢遠襟(韓愈、褚亮)。”
“文章輝五色;心跡喜雙清(李白、杜甫)。”
“端居喜良友;獨立占古風(韋應物、孟郊)。”
“披雲煉瓊液;坐月觀寶書(李群玉、李白)。”
“聲華滿冰雪;節操方松筠(高適、儲光羲)。”
“酒香留客住;詩好帶風吟(白居易、姚合)。”
“名香播蘭蕙;雕藻邁瓊琚(岑參、褚遂良)。”
“蘊真愜所遇;振藻若有神(杜甫、儲光羲)。”
“溪靜雲生石;窗虛日弄紗(姚合、李商隱)。”
“心同孤鶴靜;節效古松貞(呂渭、沈佺期)。”
“名香泛窗戶;達岫對壺觴(許渾、錢起)。”
“墨研清露月;琴響碧天秋(李侗;許渾)。”
“地迥雲偏白;亭香草木凡(高適、張右)。”
“接垣分竹徑;微路入花源(張說、儲光羲)。”
“美花多映竹;喬木自成林(杜甫、孟浩然)。”
“丘壑趣如此;鸞鶴心悠然({錢起、李白)。”
“柳深陶令宅;月靜庾公樓(李白、杜甫)。”
“苔石隨人古;山花拂面香(張九齡、李白)。”
“長笑對高柳;貞心比古松(李頎、李白)。”
“願持山作壽;常與鶴為群(武三思、杜甫)。”
“荷鋤修藥圃;煮茗就花欄(王維、喻鳧)。”
“澗松寒轉直;碧海闊逾澄(王績、杜甫)。”
“誰知大隱者,乃是不羈人(王維、韓愈)。”
“詩思竹間得,道心塵外逢(元稹、岑參)。”
“暗水流花徑;清風滿竹林(杜甫、崔峝)。”
“從來多古意;可以賦新詩(杜甫)。”
“徑隱千重石;園開四季花(杜甫、周繇)。”
“隔沼連香芰;緣巖覆綠蘿(杜甫、李德裕)。”
“琴將天籟合;幔卷浪花浮(趙冬曦、杜甫)。”
“野翠生松竹;潭香聞芰荷(李亦、孟浩然)。”
“頗得湖山趣;不知城市喧(劉長卿、吳筠)。”
“短歌能駐日;閑坐但聞香(宋之問、王維)。”
“高松來好月;野竹上青霄(李白、杜甫)。”
“松風清耳目;蕙氣襲衣襟(孟郊、張九齡)。”
七言云:
“川原繚繞浮雲外;臺榭參差積翠間(盧綸、薛逢)。”
“松間明月長如此;身外浮雲何足論(宋之問、白居易)。”
“窗含遠樹通書幌;風飐殘花落硯池(李賀、高九萬)。”
“五野綠雲籠稼穡;一庭紅葉掩衡茅(杜荀鶴、雍陶)。”
“常愛此中多勝事;更於何處學忘機(劉長卿、周樸)。”
“松持節操溪澄性;山殿屏風花夾籬(李洞、李白)。”
“閑看春水心無事;靜聽天和興自濃(皇甫冉、劉禹錫)。”
“陽羨春茶瑤草碧;蘭陵美酒郁金香(錢起、李白)。”
楹帖中亦有所謂臺閣體者,五言集句云:
“大賢秉高鑒;上德表鴻名(孟郊、虞世南)。”
“天與三臺坐;儒開百代宗(張九齡、司空曙)。”
“謀猷歸哲匠;詞賦引文雄(王維、唐玄宗)。”
“羽儀呈鸑鷟;藻思煥瓊琚(劉禹錫、權德輿)。”
“麟筆刪金篆;霓裳侍玉除(盧綸、王維)。”
“一經傳舊德;八座起文昌(張說、唐玄宗)。”
“雲山起翰墨;星斗煥文章(王據、杜甫)。”
“三光懸聖藻;一氣轉洪鈞(沈佺期、杜甫)。”
“道為詩書重;心緣啟沃留(杜甫、高適)。”
七言云:
“功名待寄淩煙閣;霄漢常懸捧日心(杜牧、錢起)。”
“千秋箓紀朱鸞浩;五色光生彩鳳毛(李義府、聶夷中)。”
“瑞氣迥浮青玉案;清名合在紫微天(耿湋、白居易)。”
“仰賀斯文歸朗鑒;惟將直道歷崇班(齊己、張籍)。”
“聖代科名酬誌業;中朝品秩重文章(方干、羅隱)。”
“勛業定應歸鼎鼐;文章誰得到罘罳(徐寅、貫休)。”
“三千士裏文章伯;十二樓前侍從臣(戶綸、許渾)。”
“彩筆只宜天上用;五雲多繞日邊飛(貫休、鮑溶)。”
“瑞草惟承天上露;繡衣卻照禁中花(王建、方干)。”
“萬卷圖書天祿上;四時雲物月華中(李白、許渾)。”
“更傍紫微瞻北斗;還將彩服詠南垓(薛逢、蘇颋)。”
“花迎彩服離鶯谷;閣倚晴天見鳳巢(羅隱、劉禹錫)。”
“七德龍韜開玉帳;三千犀甲擁朱輪(駱賓王、陳陶)。”
“身應山河分嶽瀆;功銘鼎呂繪麒麟(于尹耕、封益紳)。”
梁山舟學士所書楹帖多系集句,有抄輯成本者,今錄其佳者如左。四言云:
“斧藻其德(法言);竹柏之懷(水經註)。”
五言云:
“名隨市人隱;心與古佛閑。”蘇句
“竹石得幽秉;壺觴多雅遊。”文同句
六言云:
“讀書不求甚解(陶靖節句);鼓琴足以自娛(莊子)。”
七言云:
“我書意造本無法(蘇句);
此老胸中常有詩(陸句)。”
“眉宇之間見風雅;
笑談與世殊臼科。”山谷句
“文章或論到閫奧(梅聖俞句);
笑談與世殊臼科。”見上
“萬卷藏書宜子弟(山谷句);
三田聚寶真生涯。”蘇句
“官如草木吾如土(東坡句);
舌有風雷筆有神。”見上
“胸中已無少年事;
門外猶多長者車。”山谷句
“張顛草聖雄千古;
焦遂高談驚四筵。”遺山句
“名高北斗星辰上(王廷珪句);
詩在千山煙雨中(張孝祥句)。”
“輕鷗白鷺定吾友(山谷句);
綠竹高松無俗塵(劉公是句)。”
“繅成白雪三千丈(荊公句);
凈掃清風五百間(蘇句)。”
“更築園林負城郭(荊公句);
先安筆研對溪山(放翁句)。”
“蹙踏鮑謝跨徐庾(蘇句);
網羅秦漢近唐虞(傅蔡句)。”
八言云:
“行道有福,能勤有繼;
居安思危,在約思純。”左傳
“冰生於水,而寒於水(荀子);
雲出其山,復雨其山(詩疏)。”
“如此風神,惟須飲酒(北史);
既佳光景,當是劇棋(南史)。”
“小窗多明,使我久坐;
入門有喜,與君笑言(易林)。”
“德有潤身,禮不愆器(顏延年句);
玉韞庭照,蘭生室香(庾子山句)。”
“平理若衡,照辭若鏡;
動墨橫錦,搖筆散珠。”文心雕龍
“山水有靈,亦驚知己(水經註);
性情所得,未能忘言(庾子山句)。”
“閉戶自精,開卷有益(任彥升句);
垂露在手,清風入懷(柳子厚句)。”
“碧山人來,幽鳥相逐;
金尊酒滿,奇花初胎。”詩品
“脂粉簡編,冠纓圖文(李義山句);
糠粃禮義,緇銖功名(王績句)。”
九言云:
“如良金美玉,無施不可(張說傳);
非精墨佳筆,未常輒書(裴行儉傳)。”
十言云:
“無江海而閑,不導引而壽(莊子);
乃邦家之光,非閭里之榮(歐文)。”
吳青士郡丞廷榕,自吳中錄寄集句八字聯,皆古雅可愛。今擇錄其尤佳者如左云:
“赤野生姿,青田矯翰(唐婁師德契苾明碑);
白雲怡意,清泉洗心(李邕葉有道碑)。”
“蘊智成囊,含明作鏡(唐劉待價令狐仁政碑);
憑春灑翰,席月抽琴(北魏高湛碑)。”
“如筠斯清,比蕙又暢(唐宋儋報友書);
逢岑愛曲,值石憐欹(魏姜質亭山賦)。”
“器重南金,才橫東箭({高后碑);
辨雕春囿,德瑩秋天(唐太宗訪才能詔)。”
“綴響蘭深,緝言瓊秘(謝莊武帝冊);
沈思泉湧,華藻雲浮(魏卞蘭贊述太子賦)。”
“鳥囀歌來,花濃雪聚(庾信馬射賦);
雲隨竹動,月共水流(陳後主夜庭度雁賦)。”
“春水兩派,晴山數曲(大隱賦);
朱輪十乘,紫誥千篇(幽居賦)。”
“薜引山茵,荷抽水蓋(王勃東屋山池賦);
琴號珠柱,書名玉杯(庾信小園賦)。”
“激揚碩學,誘接後進(南史張融傳);
甄明政術,曉達公方(唐太宗訪才能詔)。”
“經緯區宇,彌綸彜憲(文心雕龍);
抑揚人傑,雕繪士林(契苾明碑)。”
“綴響蘭深,緝言瓊秘(謝莊武帝冊);
秉仁嶽峻,動智淵明(崔敬邕碑)。”
“修風曉逸,德星夕映(謝莊武帝冊);
祥禽輩作,瑞木朋生(鮑照河清頌)。”
“澤雨無偏,心田受潤(簡文上大法頌表);
慈雲既擁,智海亦深(簡文與智炎書)。”
“抗心希古,任其所尚;
含毫命素,動必依真(隋姚察名畫記)。”
“溽露飛甘,舒雲結慶(謝莊武帝冊);
貞筠抽箭,潤璧懷山(王融贈叔詩)。”
“壯思風飛,逸情雲上(謝跳七夕賦);
朗姿玉暘,惠風蘭披(宋孫康團扇賦)。”
謝默卿邑侯元淮自梁溪錄寄集句各聯,皆工穩。附錄於左云:
“井竈有餘處;
林園無俗情。”
“揮茲一觴,未知明日事;
遠之八表,正賴古人書。”以上集陶詩
“精義測神奧,清機發妙理;
遠想出宏域,高步超常倫。”集文選句
“謳吟坰野,金石雲階;
棟梁文囿,冠冕詞林(文心雕龍、庾開府集)。”
“芝洞秋房,檀林春乳;
桂深冬燠,松疏夏寒。”庾開府句
“舉頭望明月;
蕩胸生層雲。”集李、杜句
“楓葉荻花秋瑟瑟;
浴鳧飛鷺晚悠悠。”集白、杜句
“家醞滿瓶書滿架;
山花如繡草如茵。”集唐句
“蝶銜花蕊蜂銜粉;
犀辟塵埃玉辟寒。”集李義山句
“碧苔芳暉,如有佳語;
綠杉野屋,良殫美襟。”集司空表聖詩品,下同
“隔溪漁舟,幽鳥相逐;
亂山喬木,奇花初胎。”
“妙機其微,是有真宰;
遠引莫至,忽逢幽人。”
“娟娟群松,上有飛瀑;
蕭蕭落葉,人聞清鐘。”
“紅杏在林,幽鳥相逐;
碧桃滿樹,清露未晞。”
“蓄素守中,所思不遠;
返虛入渾,其聲愈希。”
“神化攸同,控物自富;
性情所至,著手成春。”
“與古為新,載瞻星氣;
其曰可讀,如寫陽春。”
焦氏《易林》中,語多吉祥。有集句為聯語云:
“砥德礪才,為國藩輔;
市政施惠,生我福人。”
“含和履中,駕福乘喜;
年豐歲熟,政樂民仁。”
“論仁議福,保我金玉;
達性任情,樂其安閑。”
“道德神仙,增榮益譽;
福祿歡喜,長樂永康。”
余小霞有集句聯云:
“隨遇而安,因樹為屋;
會心不遠,開門見山。”
又云:
“天半朱霞,雲中白鶴;
山間明月,江上清風。”
予曾集蘇句為聯贈之云:
“勸子勿為官所腐;
知君欲以詩相磨。”
又一聯云:
“筆老詩新疑有物;
水清石瘦亦能奇。”
聞有集前人句題酒家樓者云:
“勸君更盡一杯酒;
與爾同消萬古愁。”
可謂工絕。
黎湛溪河帥廳事,有桂未谷馥分書集句一聯云:
“天根月窟閑來往;
粗沙大石相磨治。”
余每進謁,屢目之,河帥曰:“君賞其書乎?惜集句殊不倫不類也。”余曰:“桂作此時,初不為公。自今觀之,則所集殊雅切。”何帥詰其說,余曰:“上語謂公治《易》,對語謂公治河耳。”同僚尚未喻,余曰:“上語謂作河上《易》註,對語謂辦碎石坦坡耳。”眾始囅然。
吳信辰集司空曙、李頎一聯云:
“翠竹黃花皆佛性;
清池皓月照禪心。”
以題佛寺恰好。
李蘭卿守思恩時,於賓州建聽荷小閣,集句聯云:
“眼明小閣浮煙翠;
身在荷香水影中。”
跋云: “道光丁亥六月,按試賓州,以是月二十四日作荷花生日。”
時阮春畬刺史重葺是閣方成,而申漁溪、陳紫瀾、劉夢庭三明府皆不期而會,一時之盛,眾賓俱歡。余題扁榜曰“荷花世界”,並集東坡、誠齋詩句,懸於閣柱。
達誠齋達三榷稅粵關,喜談文字,頗通易學,有別業在署旁,名“凈芳園”。榷使自為集句一聯云:
“閑坐小窗讀周易;
每依南斗望京華。”
相傳徽州城中有戲臺初成,徽之巨商撰聯,得一句云:“聲為律呂身為度。”久不能對,曰“有能集成語對者,當厚酬之”。時方樸山先生命其子德往對曰:“雲想衣裳花想容。”
徽商酬以百金。先生笑白:“七字百金,李太白惠我無疆也。”按:對句勝於出句。出句“呂”字添出,“身為度”三字亦無著,適成其為徽商本領也。
近人有集句楹帖云:
“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
前身陶彭澤,後身韋蘇州。”
以東坡詩對《禰衡傳》,天然比偶。惜無人能當此語耳。
石墨文字以《石鼓文》為最古,近有集為篆聯者云:
“道藝工於寫華柳;
秀靈時或載淵魚。”
“不華不樸同所好;
既安既寧樂乃時。”
“寧樸毋華,以康我道;
既安乃樂,共寫其天。”
“道旨淵微,深於四子;
詞華工秀,大如六朝。”
桂林城中巖洞以風洞山為最,即疊彩山也。山中座落又以景風閣為最。葉琴柯中丞紹楏集《禊帖》字為聯云:
“林間虛室足觴詠;
山外清流無古今。”
余亦擬集韓句一聯云:
“粉墻丹柱動光彩;
高崖巨壁爭開張。”
余編梓《聯話》將竣,適賀藕庚中丞郵信來,以集句兩聯索書。集《四書》云:
“行不得則反求諸己;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又經語云:
“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清明在躬,氣誌如神。”
因附識之。以下集字
《西嶽華山碑》前明已毀,今海內只有三拓本。余所藏者《華陰》,郭允伯舊物,曾歸朱笥河先生者也。碑為蔡中郎所書。近人有集碑字為楹帖者,如雲:
“漢璧秦璆千歲品;
光風嘉月四時春。”
“和平峻望中書令;
典則高文太史公。”
“歲星仙氣原方朔;
璧月新詞是義山。”
“玉堂修史文皆典;
香案承書望若仙。”
陳曼生郡丞有集《三公山碑》字一聯云:
“老屋三間,可蔽風雨;
空山一士,獨註離騷。”
柳誠懸所書《元秘塔銘》,雄偉奇特,最宜於作楹聯。有集字成句者云;
“山靜日長仁者壽;
荷香風善聖之清。”
“窮經安有息肩日;
學道方為絕頂人。”
“情詞超邁高常侍;
書法清圓趙集賢。”
敬客所書《王居士磚塔銘》,乃褚派也。近人喜學之,姿態橫生,惟以作大字,則規模稍有不足。亦有集字為楹帖者云:
“天然文吐春雲潤,
悟後心如秋月超。”
“明月超然懷遠鑒;
緒風和處覺春生。”
“書求往跡得其化;
文有真宗鑒乃神。”
“風節為貞金樂石;
心神如秋月春雲。”
顏魯公《爭坐位帖》字不及寸,而拓作大字,則有雄偉之觀,勝於臨摹他跡。近有集帖字為楹聯者,語亦岸異不群。七言云:
“身向尺天崇位業;
人從香海望才名。”
“恬然清行同南部;
積有文才是左思。”
“一誠有定同葵向;
百故皆恬若海容。”
“校書長愛階前月;
品畫微聞座右香。”
“清時盛治人同仰;
名世高文眾所師。”
“其書莫廢文明道;
不爵而尊體衛身。”
“畏友恨難終日對;
異書喜有故人藏。”
“月寮煙閣標清興;
文府書城縱古今。”
“書到右軍難品次;
文如開府得縱橫。”
“滿室古香人有會;
當階清蔭月初中。”
“立誌須如三古盛;
為書自起一家言。”
八言云:
“立功德言,有三不朽;
尚齒爵位,無一非尊。”
“功冠淩煙,紀綱文武;
才高畫日,損益古今。”
“立德立功,居之以敬;
友直友諒,尊其所聞。”
有集顏魯公《多寶塔碑》字為楹帖者,近刻成板聯,墨拓亦頗可觀。句云:
“天然深秀檐前樹;
自在流行檻外雲。”
“脫俗書成一家法;
寫生卷有四時春。”
顏魯公書《東方朔像贊》,字莊嚴合矩,在《多寶塔》之上。有集字成聯者云:
“德星人是東方朔;
雄辨文如石曼卿。”
“作者多大方家數;
望之如神仙中人。”
“清而不矯心無滓;
儉以為節家之肥。”
“學以精神通廣大;
家從清儉足平安。”
《繹山碑》原石已不可考,今所傳本,乃五代鄭文寶重刻。而典型具在,殊可臨摹。近有集碑字為聯云:
“追古思今,道在作者;
登高望遠,時復樂之。”
“為樂及時,令德無極;
去古不遠,直道在斯。”
“日有所思,經史如詔;
久於其道,金石為開。”
“山澤高下理所著;
金石刻作臣能為。”
王右軍《蘭亭序》字,執筆者無不奉為矩型。近人有集字為楹聯者,亦自巧思綺合。
五言云:
“暢懷年大有;極目世同春。”
“室有山林樂;人同天地春。”
“惠日朗虛空;清風懷古人。”
“風竹引天樂;林亭集古春。”
六言云:
“今趣豈異於古;天聽可期諸人。”
“文情生若春水;弦詠寄之天風。”
七言云:
“有足春隨惠風至;無懷人合盛時生。”
“遊春人若在天坐;聽曲情隨流水生。”
“文生於情有春氣;興之所至無古人。”
“情文俯仰懷遷固;述作風流契老彭。”
“流水永無風浪作;春情時以管弦和。”
“絲竹放懷春未暮;清和為氣日初長。”
“寄興在山亭水曲;懷人於日暮春初。”
“遇事虛懷觀一是;與人和氣察群言。”
“與弦作契風生竹;列坐為情水抱山。”
“觀水期於無盡地;生天當是有情人。”
“隨群流觀極盛事;欣樂歲述古初言。”
“得趣在形骸以外;娛懷於天地之初。”
“流水情文曲有致;至人懷抱和無同。”
“極清閑地是蘭若;觀自在春於竹林。”
“追隨永日情殊暢;坐領春風氣不群。”
“坐隨蘭若幽懷暢;遊及竹林躁氣清。”
“靜坐不虛蘭室趣;清遊自帶竹林風。”
“隨所遇時將靜悟;老於文者不陳言。”
“得山水樂寄懷抱;於古今文觀異同。”
“放水流長觀其曲;為文氣盛集於虛。”
“虛懷視水人咸悟;和氣為春天與遊。”
“將合萬類為一己;每以內觀當外遊。”
“知足一生得自在;靜觀萬類無人為。”
“大文間世有述作;至樂在人無古今。”
“山水之間有清契;林亭以外無世情。”
“虛竹幽蘭生靜氣;和風朗月喻天懷。”
“群然和者幽蘭曲;快哉當之修竹風。”
“古與為懷稽作者;興隨所引契天然。”
“風人所詠托於古;靜者之懷和若春。”
“清風有信隨蘭得;激水為湍抱竹流。”
“室因抱水隨其曲;竹為觀山不放長。”
“亭間流水自今古;竹外春山時有無。”
“山有此生未能至;竹為一日不可無。”
八言云:
“畢生所長,豈在集古;
閑情自托,亦不猶人。”
“不次之遷,人同品峻;
及時為惠,情與春長。”
“今古畢陳,趣生一室;
人天興感,文可萬言。”
“誕妄不生,虛無視事;
幽閑自得,清靜為修。”
“林氣映天,竹陰在地;
日長似歲,水靜於人。”
“小有清閑,抱弦懷古;
隨其時地,修己觀人。”
“清氣若蘭,虛懷當竹;
樂情在水,靜氣同山。”
“春水初生,系懷左右;
清風惠及,盛領情文。”
九言云:
“今文與古文,期其一是;
無極為太極,化可萬殊。”
近吾鄉鄭雲麓觀察開喜有《知足齋集禊序楹貼》一帙,刻於粵東,董琴南為之序,亦集帖中字。所稱“既極自然,又有生趣”者,信不虛也。茲擇其尤佳者錄之云:
“生當稽古右文日;老作觀山樂水人。”
“人品清於在山水;天懷暢若當風蘭。”
“世間清品至蘭極;賢者虛懷與竹同。”
“時契幽懷同靜氣;因觀流水悟文情。”
“有時自向竹間坐;無事一從蘭若遊。”
“為人不外修齊事;所樂自在山水間。”
“隨時靜錄古今事;盡日放懷天地間。”
“修己可知有樂地;作文自合舍陳言。”
“作文每期於古合;寄懷時或與天遊。”
“萬類靜觀咸自得;一春幽興少人知。”
“世情豈盡能相合;賢者所為固自殊。”
“人品若山極崇峻;情懷與水同清幽。”
“大賢自合為九列;清風可以流萬年。”
“信之為言有諸己;文亦不外生於情。”
“盡日山遊得風趣;一生浪跡契天隨。”
“老可情懷常作竹;少文樂事在遊山。”
“述古期同彭不作;臨風若遇惠之和。”
“昔時嘗品惠山水;異日期為少室遊。”
“自古在昔有述作;當今之世咸清賢。”
懷仁《聖教序》本,集右軍遺字而成。近復有集序中字作楹帖者,古雅可喜。
五言云:
“鹿門多大隱;花洞有長春。”
“雲霞生異彩;山水有清音。”
“波綠生春早;雲歸註雨遲。”
“有雨雲生石;無風葉滿山。”
七言云:
“黃昏花影二分月;細雨春林一半煙。”
“明月不離光宅寺;清風常渡出山鐘。”
“清華詞作雲霞彩;典重文成金石聲。”
“勝地花開香雪海;妙林經說大羅天。”
“一藏梵聲濤在口;滿林花影月苞山。”
“九萬里風斯在下;八千年木自為春。”
“天機清曠長生海;心地光明不夜燈。”
“承恩湛露三春重;被體香羅九夏輕。”
“機雲才學有天趣;王謝風流本性成。”
“法雨慈雲窺色相;清池明月露禪心。”
“萬里波濤歸海國;一山花木作香城。”
“座攬清輝萬川月;胸涵和氣四時春。”
“人體六書生奧妙;五山十水見精神。”
“松濤在耳聲彌靜;山月照人清不寒。”
“紫薇華省承綸誥;金粟香風舞彩衣。”
“書成花露朝分潔;悟對松風夜共幽。”
“珠林墨妙三唐字;金匱文高二漢風。”
“謝傅心情托山水;子瞻風骨是神仙。”
“燈火夜深書有味;墨花晨湛字生光。”
歐陽率更書《醴泉銘》,字最方整,臨作楹帖尤宜。有集字成聯者,
七言云:
“月沼觀心清若鏡;雲房養氣潤於珠。”
“德取延和謙則吉;功資養性壽而安。”
“西清恩挹三霄露;東觀文成五色雲。”
“一室圖書自清潔;百家文史足風流。”
“巖前煉石雲為質;檻外流泉月有聲。”
“為學深知書有味;觀心澄覺寶生光。”
“功深書味常流露;學盛謙光更吉祥。”
八言云:
“氣淑年和,群生咸遂;
冰凝鏡澈,百姓為心。”
“良玉潤珠,精神流照;
吉金樂石,左右交輝。”
“甘露卿雲,於斯為瑞;
珠輝玉照,蓋代之華。”
“瓊質金相,當時之寶;
頌經風緯,冠世而華。”
近張懈山方伯嶽崧集字書聯見贈云:
“鳳質龍文,光華相映;
景風淑氣,仁壽同登。”
“室臨春水幽懷朗;
坐對賢人躁氣無。”
此姚姬傳先生鼐集《禊帖》字聯,以贈羅子信太史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