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那邊 有我的南山陳氏大祖祠

作者:陳宏  來源:東南網  更新時間:2018年03月09日

山那邊 有我的南山陳氏大祖祠

2016.07.22

1999年,剛滿18歲的我,跟隨父親到福州南洋大飯店,參加“南陳宗親聯誼會”。滿耳裏聽著“建設岵山”、“翻修宗祠”的話,第一次,我對宗親、對南陳有了概念。

老人們說,我們是南陳的後代。南陳,指的就是永春小岵南山陳氏。我們的開基祖陳弘元,號校尉公,其祖上陳喜在唐朝後期官居開府儀同三司,由閩南遷居國都長安城。五代十國時期兵荒馬亂,陳弘元於後周顯德三年( 956)南下入閩,屢經遷徙,擇居永春岵山,在古稱桃源小岵南山定居。為了紀念南陳鼻祖陳忠、開宗祖陳邕父子曾居漳州南驛路南廂山,小岵南山陳氏的燈號稱“南陳”,俗稱“南山陳”,屬漳州南院派系。陳弘元下傳至今,已有四十余代,南陳一支人口達三十余萬人之眾。

我們的南山陳氏大祖祠堂位於永春岵山(俗稱小岵南山)北麓,坐東偏西,始建于明建文二年(1400),宣德七年(1432)擴建。這間祠堂,上世紀50年代曾用於辦學,內部結構被改動,上世紀80年代末,在台族親捐資重修。宗祠裏擺放著祖宗牌位,我們家族裏第三十一世祖阿公和阿太的牌位就供奉在那裏,于清明和祭祖的時候接受各宗支世系後代的膜拜。每逢冬至,宗親會就在這裏舉辦大型的祭祖儀式,最惹眼的,就是隊伍前高高舉起的燈,燈號“南陳”。

 

我的祖與我的父

上世紀90年代,宗親聯誼會發動全族編修房譜牒。少年的我,終於見到族譜。

在族譜中,我爺爺是家族第三十二世長子,名文輝,字世光,號高照,生於1925年,於1948年娶周氏寶祝為妻,也就是我奶奶。族譜記載,奶奶生於1930年。

聽說,早年奶奶乘船和娘家人一起到了南洋;而爺爺在去南洋的路途中遇到日本兵轟炸,船翻了,是好心的漁民把爺爺救了回來。奶奶特地回國看爺爺,可當她準備再次出洋的時候,戰爭爆發了,一切交通都被切斷。奶奶留下來,與爺爺相依為命。

自那以後,奶奶與南洋親人所有的聯繫都只靠一張薄薄的信紙。爺爺回到老家,先當了老師,後來考上了農藝師,成為永春縣國營農場場長。

上世紀70年代,爺爺和奶奶在永春岵山鎮茂霞村建起了“餘光樓”,就在這座樓裏,我的爺爺和奶奶辛辛苦苦地撫育了三男五女。

我父親是長子,一心想讀書出人頭地。然而,老天給他的機會卻是1965年——兵工廠下鄉招人。父親填好表格就出發了,去了甯化縣安樂鄉賴佘村,在福建革新機器廠(代號5102廠),一干就是20年。我母親嫁給父親後,就在兵工廠子弟學校當教員。1986年,工廠搬遷到福州馬尾,父親才隨廠離開山區。臨行前,我父母特地把結婚照留在了餘光樓正廳裏。

我的二叔敦厚,留在鄉里種田。我小叔自小個子高大,吃飯總也吃不飽。為了不餓肚子,小叔叔自己緊接著也去了永安水泥廠。為了多賺幾個工分,甚至幹到胃出血,直到成家,生活才算安定下來。

父親雖然人在他鄉,卻心系家中。他親手製作了讀書用的小木桌、小木凳,讓妹妹們安心念書。五個妹妹個個發奮,有三個考上了師範,當了老師。

 

我的家族祭拜

2003年,爺爺去世。如今已87歲高齡的奶奶仍愛住在餘光樓,而我們呢,雖然長住福州,也年年回鄉祭拜。

我的家族祭拜就在福茂寨。南陳的各家各戶,把最拿手的一碗菜擺放在供桌上,還摁上個大紅喜字;燃起的鞭炮把寨子裏裏外外都熏得煙霧繚繞;祭拜時總演出小孩子們最喜歡的木偶戲,大人們若要哄小孩來祭拜,就拉著他們的手說,走,去寨內玩。祭拜的儀式很簡單,在神像前就地一跪,說上幾句吉利話,就表示誠心了。

如今的我,已經成家立業,閒暇時,常在互聯網上搜索“南陳宗親網”,每每看到“永春小岵南山陳氏宗親網”那鋪天蓋地的繁體字記錄的宗祠歷史,看到來自馬來西亞、美國的陳姓後人在此尋根覓祖,頓覺親情在胸中湧動。

 

Copyright©2006 - 2020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 / 微信: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