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縣蘆田鎮紫雲山龍藏岩
位於安溪縣西南部的紫雲山麓。“龍藏岩”始建於唐朝末年,原名“龍崇庵”;清朝康熙年間,改為“龍崇岩”;乾隆年間(西元1780-1789年),最後定名為“龍藏岩”,至今已逾千年的歷史,曾與清水岩、泰湖岩和泰山岩一起,被稱為安溪四大名岩,在海內外擁有眾多的信眾。現今寺中仍保留著大量明清時代的文物,有雕刻于明朝期間的昭應祖師真身佛像、澆鑄於清朝乾隆戊子年(1768年)的大鐘、宋代的古瓦,以及眾多雕刻精美的石雕等古文物,這些都有著較高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龍藏岩的翻建,總占地面積2.5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7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有門神殿(前殿)、觀音殿(中殿)、祖師殿(後殿)、廂房等。
龍藏岩坐落在安溪縣西南部的紫雲山麓,距縣城51公里,前臨危箐,後倚青山,有護國之幽而無逼甚,有朝陽之塏而無其孤,為此中正地,供奉昭應祖師。
龍藏岩寺歷史十分悠久,始建於唐朝末年,至今已逾千年的歷史,曾與清水岩、泰湖岩和泰山岩一起,被稱為安溪四大名岩,在海內外擁有眾多的信眾。龍藏岩原名龍崇庵,據《安溪縣誌》記載:“龍崇庵,界崇信,還一裏,有奇石,泉鳴林蔚,憩者賞心。”龍藏岩寺至今保存著大量明清時期的文物。所供奉的昭應祖師真身佛像,雕刻于明朝,出自名家之手。傳說雕刻選材時,龍藏岩、清水岩、泰湖岩所選木料為同一棵檀香木、聘請同一師傅雕刻而成。寺廟所用古鐘為清朝乾隆戊子年(1768年)鑄造,鐘面銘刻的“龍崇岩、乾隆戊子年、三鄉眾等仝立”等銘文仍依稀可見。此外,龍藏岩還保存了大量的宋代古瓦,以及眾多雕刻精美的石雕等古文物,這些都有著較高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這座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千年古刹,1949年因村民重修不慎,遭火焚被毀,值得稱奇的是昭應祖師真身佛像完好無損,保存至今。從龍藏岩毀於火患到如今,數十年光陰流逝,期間許多信士發願重修龍藏岩寺,可惜大多力不從心,難以付諸實施。直到楊福山信士、韓文元信士引領地方信眾對龍藏岩寺做了最初的修整工作,特別是大德信士吳土龍發願重修、斥鉅資重建龍藏岩,寺廟的重建工作才得以正式付諸實施。
龍藏岩的翻建,總占地面積 25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主要有門神殿(前殿)、觀音殿(中殿)、祖師殿(後殿)、廂房等建築
。
從龍藏岩毀於火患到應願重建,整整六十年,正是一個甲子的輪回,全靠盛世國泰民安、人心齊聚,龍藏岩古寺才得以古刹重光、菩提再綠,實在是了不起的大功德。
據說韓文元信士修整寺廟之際,在寺後岩洞中連續度過三夜,每至子時均有一條靈蟒出現在身側,而人蟒相安無事,甚至有惺惺相惜之態,實在是一樁奇事。而信士吳土龍名為土龍亦是同此蟒隱隱有對應之象。另外據說,在龍藏岩重修的過程中,三鄉組織人員到龍藏岩原址清理寺廟地基時,大白天一大群蝙蝠從寺廟後面的岩石洞飛出來,繞岩地周圍盤旋。蝙蝠一般是晚上出來捕食,而大白天出現群飛很少見。當時出現此情景預示著寺廟出世的好徵兆,在場人員無不稱奇。
時人謂紫雲山為仙山佛國,而龍藏岩寺便是我們拜謁的第一座寺廟。龍藏岩寺當龍藏岩石壁下,前臨危箐,後倚青山,有護國之幽而無逼甚,有朝陽之塏而無其孤,為此中正地,供奉昭應祖師。
龍藏岩寺歷史十分悠久,始建於唐朝末年,原名龍崇庵,據《安溪縣誌》記載:“龍崇庵,界崇信,還一裏,有奇石,泉鳴林蔚,憩者賞心。”龍藏岩寺至今保存著大量明清時期的文物。所供奉德昭應祖師真身佛像,雕刻與明朝,出自名家之手。傳說雕刻選材時,龍藏岩、清水岩、泰湖岩所選木料為同一棵檀香木、聘請同一師傅雕刻而成。寺廟所用古鐘為清朝乾隆年間鑄造,保存了大量的宋代古瓦,以及眾多雕刻精美的石雕。
龍藏岩傳說
龍藏岩起源傳說
龍藏岩始建於唐朝末年,迄今已有千年歷史,而在其建設歷史中,有一則關於它建設起源的傳說,傳說中一對湯氏夫婦在其中做出了巨大貢獻。
相傳,紫雲山腳下有塊數丈高的岩石,岩石下有個幽深靜謐的石洞,岩石後面有一排古樟樹,三人合圍大小,枝繁葉茂,參天聳雲,遮天蔽日。唐朝年間,有對湯氏夫婦,出於好奇,攀爬在岩石上,並在岩石上小解。突然天黑地暗,岩石崩裂,湯氏夫婦下不得身來,料想是觸犯了神明,遂趕忙下跪,閉目合掌,懺悔許願,若岩石能再度合上,容夫婦下得身來,定在岩石前空地上建造廟宇,供奉神靈。話畢,岩石神奇合攏,只留些許間隙,夫婦下來,驚魂稍定,便四方籌集善款,並說服相鄰王、鄭、餘姓氏三社裏共同建造寺廟,以還心願。這就是龍藏岩的起源傳說,時至今日,在寺廟中廳右畔仍供奉著湯氏夫婦雕像祭祀。
龍藏岩飛來香爐傳說
相傳龍藏岩落成後,當夜突然狂風大作,隨著一道金光閃現,一個金色香爐悄然飄落在寺廟邊的大岩石上,人們認為這是天降祥瑞,佛祖知道寺廟剛建好,需一個香爐,特意賞賜,忙焚香叩謝。但是一年後,不知為何,金香爐突然飛走,然後飛來一個銀香爐,落在石巔上。再過一年,銀香爐又突然飛走,飛來了一個瓷香爐,人們認為這是不祥之兆,忙焚香祈願,希望佛祖保佑,消災避難,使香爐不要飛走。說也奇怪,從此瓷香爐再也沒有飛走,遺留至今,這就是龍藏岩飛來香爐的傳說,也正因為這則神奇的傳說,再加上這塊大岩石形似香爐,人們便把這座山峰取名為“飛來峰”,也叫“飛來石”。
清朝乾隆年間,舉人余邦彥為寺廟撰寫對聯,下聯撰寫“爐飛岩石上,香煙靉靆,暢佛國之長春”,講的就是佛祖賜香爐之事。據說飛爐石石背上每逢晴天下雨會發生警報,如果晴天時要下雨岩背上會發霧,如果岩壁發現噴霧那就要晴天,是個非常準確的天氣預報。龍藏岩“飛爐”的傳說和清水岩的“出米”、泰湖岩的“浮杉”、泰山岩的“出瓦”等傳說有異曲同工之趣,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
龍藏岩遭火焚傳說
1949年,龍藏岩重修,後因村民不慎,寺廟遭火焚,但值得稱奇的是昭應祖師真身佛像完好無損,保存至今。龍藏岩遭火焚這裏還有一則故事傳說。
相傳,在寺廟重修前,龍藏岩的最後一個主持和尚——釋雲開,曾夢見昭應祖師臉上有汗珠,後來祖師托夢給他,授意其辦理一些事宜,並交待:人若不和,欲上太湖(閩南語)。但是雲開和尚卻沒將此事放在心上。後來因修建寺廟需要很多木材,主持修築的木匠東來便就地取材,砍掉了岩石後的一棵樟樹。但是後因東來忙於其他事務,顧不得對寺廟的修建進行監督,最後因為木工用火不慎,引來一場大火,寺廟一夜間化為灰燼。就在寺廟焚毀後,雲開和尚才恍然大悟,後悔沒把昭應祖師的托夢當成一回事,最後只能懷揣經書、岩志回老家黃柏,以指望日後重建龍藏岩。之後幾年,在破舊立新運動中,運動組織者逼著雲開和尚交出經書、岩志,雲開和尚自寺廟燒毀後常懷負疚之心,面對突如其來的運動,保護好經書、岩志更是矢志不渝,最後在他們威逼聲中坐在椅子上仙鶴西去。
“龍藏(崇)岩”寺廟名考究
“龍藏(崇)岩”寺廟名到底是“龍崇岩”還是“龍藏岩”值得考究。
根據考證縣誌記載:“龍崇岩”始建於唐朝末年,寺廟原名“龍崇庵”。明朝林有年主纂的縣誌記載“安溪龍崇庵、界崇信,還一裏,有奇石,泉鳴林蔚,憩者賞心。”可見寺名曾叫“龍崇庵”確證無疑。而寺廟內至今保存下來的清乾隆戊子年(1768年)澆鑄的大鐘也清楚的銘刻:“龍崇岩”、
乾隆戊子年、三鄉等眾仝立。可見寺名曾叫“龍崇岩”確證無疑。由此可推證“龍崇庵”後改為“龍崇岩”無疑也。
但“龍崇岩”是否改為“龍藏岩”有待考證。
據傳說該廟的對聯由石盤、雲山、湖嶺三鄉中第一個中舉舉人余邦彥和第二位舉人鄭重所撰寫。據有關族譜記載,龍藏岩建後舉人余邦彥曾為龍藏岩撰寫對聯:“龍藏紫雲間牙爪隱現增神光之有赫,爐飛岩石上香煙靉靆暢佛國之長春”;第二位中舉舉人鄭重曾為龍藏岩撰寫對聯:“危石構洞天好向石巔尋勝跡,紫雲呈福地應從此際認龍藏”。從對聯內容可見“龍藏”二字。由此可推測“龍崇岩”是否後改為“龍藏岩”,也有可能。但古人作對聯時常常有諧音,是否為作對聯時為取意,而取諧音改“龍崇”為“龍藏”,如今也不得而知。
但是也有傳聞說在三鄉人提請餘邦彥為寺廟撰寫永久性對聯的時候,餘邦彥認為“龍藏”比“龍崇”更有意義,有“藏龍臥虎”和“龍藏紫雲”之意,因此提議把“龍崇岩”改為“龍藏岩”,而他的建議得到了三鄉民眾的擁護,於是寺廟更名為“龍藏岩”,但是這個說法的真實與否至今也無從考證。
龍藏岩名字的由來
清朝康熙年間,人們重修“龍崇庵”時,把“龍崇庵”改為“龍崇岩”。同時,石盤、雲山、湖嶺三個社裏鄉親(舊稱三鄉)約定:“為勵志後人,凡中舉者或任縣級正堂及以上者方可為寺廟撰寫永久性對聯。第一個中舉者可將對聯題置於中堂,以後中舉者依次排列題之,以此為鄉里宗族贏得榮耀”。在那交通、資訊閉塞的年代,先賢們期待著後人能在為文從政方面有所突破,如此別出心裁的寺廟對聯徵集活動在寺廟建造史上是極富創意的,至今仍為人們傳頌。
乾隆二十五年(西元1760年),半嶺餘邦彥考中舉人,成為三鄉中第一位中舉的人。根據原先的約定,鄉人提請餘邦彥為“龍崇岩”撰寫永久性對聯。後來,余邦彥時任閩侯縣令,功成名就後,回鄉省親,認為“龍藏”比“龍崇”更有意義,取“藏龍臥虎”和“龍藏紫雲”之意,建議將“龍崇岩”改為“龍藏岩”。因餘邦彥當時為三鄉中最有文化和身份的人,他的建議得到了三鄉民眾的擁護,於是將寺廟名更為“龍藏岩”,並為寺廟題寫對聯“龍藏紫雲間爪牙隱現增神光之有赫,爐飛岩石上香煙靉靆暢佛國之長春”,題置於中堂。在餘邦彥中舉二十八年後,乾隆五十三年(西元1788年),湖坑鄭重考中舉人,成為三鄉中第二位舉人。事後,他也根據原先的約定,為寺廟撰寫第二幅永久性對聯:“危石構洞天好向石巔尋勝跡,紫雲呈福地應從此際認龍藏”。以上兩幅對聯遺留至今,成為該寺廟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昭應祖師
昭應祖師又稱“麻章上人”,閩南一帶多稱為“烏面祖師”,臺灣則稱為“祖師公”、“祖師爺”。全省近百座的清水祖師廟中,祖師爺的分身,別稱“三代祖師”、“蓬萊祖師”、“顯應祖師”、“照應祖師”、“輝應祖師”、“普庵祖師”。(昭應為是南宋皇帝賜封的法號)
昭應祖師在蘆田的民間信仰
昭應祖師從人到神,通過不斷的深造修煉,成為一代高僧。它的文化思想發端于佛教的文化思想,就是佛教大乘精神的濟世利人,即所謂“莊嚴國土,利樂眾生”,“廣施善行、濟世利人”,從這個理念出發,在其行的實踐中,逐步體現出祖師的文化思想,反映出祖師文化思想的特有屬性和精神。
昭應祖師一生以利物為本,濟人為志。自小勤勞儉樸,采藥煉丹,修橋造路,祈雨救災,無私奉獻。這些義舉善行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
主要表現為:
一是修路造橋,祖師在生之日,“惟以造橋修路為業,造成石橋數十座,未嘗憚勞”據載其中主建有名的橋樑是通泉橋,穀口橋,汰口橋。
二是祈雨抗旱:元豐六年(1083)、淳熙元年(1174)、宋淳熙六年(1179)、開禧三年(1207)、鹹淳五年(1269)、道光三十年(1850),祖師祈雨均有記述,從宋、元到明、清直至民國,有旱必請,次次有驗,歷代有紀略可證。
三是治病驅疫:昭應祖師是位多功能的神。乾道二年(1166)南安瘟疫流行,請大師法水救治即除。隆興二年(1164)南安縣崇仁鄉焦坑保張廷幹雙眼失明,其父詣岩延請法水點洗,未及月餘,遂獲光明如故。淳熙元年(1174)尤溪大田保牛疾災損,乞大師前去保護。乾道九年(1173),開禧三年(1207)蝗蟲為孽,飛則騰空蔽日,下則苗稼無生,恭迎大師驅蟲,不三日即滅。四是采藥煉丹,治病救人。祖師生活過的地方尚遺存著目丹臼、藥砧、藥鋪(洋中亭),讓後人流傳觀賞。以上列舉的功績,地方官員均一一申乞保奏宋代皇帝屢加敕封。這便是敕賜“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八字綸音的由來,也是宋代皇帝對祖師一生法行的肯定和最高獎賞。
蘆田地處內安溪,交通比較閉塞,有的村莊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才通車通電,是一個農耕特點十分明顯的地方。因此人們在生產生活過程中,特別是在與大自然抗爭中,從內心深處呼喚一種精神力量,需要形成自己頂禮膜拜的信仰。昭應祖師生前義舉善行已經在安溪民間得到充分認知和推崇,也就成為人們依稀可見的精神依靠。圓寂後昭應祖師神靈應驗,自然成為庇佑一方的神明。因此明朝年間就有人在龍藏岩舊址後面岩石下簡易設立佛龕,供奉昭應祖師,以庇佑社稷安寧。
蘆田八景
歷代以來,退老官吏、文人雅士對居住地及其遊歷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往往情有獨鐘,在深入仔細的觀察後,大多採用四言偶句對其命名,表達深刻、對仗工整、平仄協調、通俗易記,而得以世代流傳。
安溪有一千多年的置縣歷史,山川環境優美,文化積澱豐富,溪山勝景之名,自宋已見記載。南宋高宗、孝宗年間,大理學家朱熹曾多次遊覽安溪山水,並標題了膾炙人口的“安溪八景”。古代“湖頭十景”亦聞名遐邇。然而,“蘆田八景”今人卻知之甚少。
“蘆田八景”據傳是明萬曆年間因病退休返鄉的進士、刑部左侍郎詹仰庇標題的。清末著名詩人、茶商、安溪蘆田人林鶴年在其撰寫的詩集《山園集》一書中寫道:“余鄉萬山環聳,虛其中,形如香爐峰,初名爐田,又名臚傳,詹咫亭尚書詩作《蘆田鄉中蓮花山》諸勝備詳。”
林鶴年,字氅雲,清光緒八年
(1894年)中舉,翌年考取謄錄。甲午(1894年)之役,獻款助軍需,授工部虞衡司郎中。旋任廣東道員,加按察使銜。告退後,先後在龍岩的寧洋和臺灣的苗栗發展墾殖業,多有義舉,著有《福雅堂詩鈔》等書。在臺灣開墾業成後,鶴年曾在蘆田興建一精緻的山園,並返回家鄉長住。其間,曾創作了大批古近體詩,並以《蘆田八景》為題分景賦五絕詩八首。家鄉的秀美風景和淳樸的民間風情,在詩人鶴年筆下盡顯風采。現輯錄如下,以饗讀者。
蓮洞茶歌
採茶莫採蓮,茶甘蓮苦口。
採蓮複採茶,甘苦儂相守。
新岩梵響
白雲一聲鐘,下界動清響。
即此悟真如,乾坤小方丈。
杯橋泛春
橋石如流杯,傳自仙人鑿。
買得玉壺春,相尋智者樂。
石潭釣雪
落月澹荒山,空潭澄止水。
下有雙鯉魚,世無王祥子。
邊林山瀑
林有仙人瀑,錫名小匡廬。
閑與作臥遊,因風自卷舒。
朵嶺樵雲
古徑入雲深,寒蟬咽暮林。
隔山樵唱晚,黃葉散秋陰。
魚山嘯月
結廬鯉魚山,嘯歌閑自適。
明月下雙溪,觀空萬緣寂。
獅寨品泉
東泛獅子洋,歸帆日已暮。
言念在山泉,清濁應如故。
由於山地的開發建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蘆田八景中的一些景觀今已湮沒。然令人欣慰的是,蘆田鎮紫雲山的旅遊開發建設和環境保護正進一步得到加強,相信不用多長時間,蘆田將成為安溪一個新的旅遊熱點,其秀美風光將使人留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