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保赤宮
擁有一百二十多年歷史的保赤宮陳氏大宗祠,經過三年重修工程,已經脫胎換骨,也增添不少雕刻和匾額,希望年輕一代能夠從中認識到豐富的中華文化。
經過三年的重修工程,原本斑駁和岌岌可危的古廟——保赤宮陳氏宗祠,像脫胎換骨似的,已以全新的面貌屹立在馬真路大路旁。
保赤宮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廟宇,創建於1876年,是陳氏宗親奉祀祖先的祠堂。自1975年政府把保赤宮列為古跡保留後,便全面開放給公眾及遊客遊覽參觀。這次重修是建廟以來的第三次,耗資約二百五十萬元,除修復遭白蟻蛀蝕的建築結構和剝落的表面,還增添了不少雕刻和匾額。
很早以前,保赤宮已從陳姓宗祠擴展到舜帝后代的姚、虞、胡、袁、田、孫、陸等姓,因為這七個姓和陳姓一樣都是舜帝的後代。這次重修,董事部特地邀請中國福建惠安的師傅,製作了八幅有關舜帝生平業績的影雕,把舜帝孝順、親民愛子的道德情操呈現在人前。顯然是希望提供舜帝后人一個認識祖先的通俗管道,借此讓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傳統價值觀得以傳承。
這八幅影雕,就鑲嵌在廟宇天井對開的旁門上。影雕線條細緻優美,工藝水準不俗。
八姓同宗的淵源
廟宇左側建築牆上,新掛了一幅匾額,以中英兩種語言簡述八姓同宗的淵源,方便年輕一輩尋根溯源。另外還有幾幅匾額,則記載了陳氏幾位元對保赤宮有較大貢獻族人的事蹟,既有表揚目的,也有教育意義。
建廟以來的百多年裏,保赤宮周圍環境變遷很大,以前新加坡河支流從廟前流過、大
在廟前川行的情景早已不存在。當年就有畫家以此景入畫,這幅畫在這次的修復工程中無意間被發現,現在這幅畫已放大做成影雕,鑲嵌在主建築物的牆上,後人可透過這幅畫窺探百多年前保赤宮初建時的社會面貌。
在廟宇主建築的內牆上,還有幾幅新雕刻,包括兩大幅木雕的九龍八鳳、多幅以中國民間故事及福建新景點為題材的影雕,正門左右的牆壁上還各置一幅石雕像,左為龍右為虎。那是中國傳統廟宇必有的構件。
順應時代演變
據1954年印刷的章程記載,保赤宮的宗旨為祀奉祖先、促進族人之間的和諧、調息族人之間的爭端和辦學,順應時代的演變,陳寬成說:“現在保赤宮也希望在保留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方面盡點綿力,我們準備設立保赤宮基金,以協助那些鑽研中華文化的有志之士實現他們的願望。”
另外,保赤宮也準備設辟圖書室,收藏社團特刊和多種中文書報,並置放刻有旗盤的石桌。陳寬成說,要落實傳揚傳統文化的理想,首先得吸引年輕人到保赤宮來,他相信圖書室能吸引年輕人到保赤宮來活動。
此外,配合保赤宮創建 125周年,保赤宮將出版特刊,把有關保赤宮的各種史料、文獻和將來的發展計畫收錄在內,以便後代子孫有源可溯,從而加強宗族之間文化意識上的認識與認同。
保赤宮的重修工程將於近日竣工,並訂於今年10月14日至17日舉行盛大慶典,到時大家將可親眼一睹保赤宮的新面貌。
推廣文藝記載歷史
除了宗祠和廟宇的功能,早在45年前,保赤宮便致力於提倡文化,兩冊《保赤宮陳氏宗祠月報》合訂本是最有力的佐證。這份月報是這次保赤宮重修所發現的幾件別具歷史意義的文物之一,過去它一直被當垃圾堆放在雜物堆裏。
保赤宮裏的簽詩和靈符刻板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從第一期月報的發刊詞中我們發現,保赤宮為了提倡文化,於1956年設立了一個文娛園地,並每月發行《保赤宮陳氏宗祠月報》。月報為非賣品,主要介紹中國、東南亞及本地有顯著貢獻的族人,本地社團活動,醫藥常識,也有族人的投稿和保赤學校的學生作文和美術作品。
保赤學校是保赤宮於1889年興辦的小學,1963年停辦,為華文教育貢獻了74年。月報的第1期有一篇《保赤學校之概況》,介紹了保赤學校的校務,第2期有一篇《保赤學校史略》,都是保赤宮發展歷程中的重要史料。
保赤宮總務陳寬成說,《保赤宮陳氏宗祠月報》只出版22期,因人手不足而於1957年出版了春節特刊後停刊。月報雖然只是曇花一現,但辦報者推廣文藝的用心卻是有目共睹的。
這次保赤宮重修,還發現了幾片簽詩和靈符木板刻版,陳寬成相信,有保赤宮就有這些刻版,因為那時印刷業還不發達,廟宇唯有木刻簽詩和靈符,塗上顏料印在布上或紙上分發給來求籤或祈福的善男信女。可見,今天看來並不起眼的東西,也可能透露了時代變遷的痕跡。
保赤宮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廟宇,由陳篤生之子陳金鐘和陳金聲之子陳明水合力組織創建於1876年,迄今 130周年,是陳氏宗親奉祀祖先的祠堂。宮內供奉開漳聖王,1974年列為國家文物古跡保護單位。陳寬成是開漳聖王的虔誠崇拜者,他走到哪,都要宣傳先祖開漳聖王的業績風範,並引為自豪。他自20世紀70年代起服務于保赤宮(陳氏宗祠),30多年來,孜孜矻矻,為保赤宮的復興和發展,奔走呼籲。先後於1981年、1998年兩次發動重修,他率先捐款,並四處募捐集資,尤其是第二次的大修,他籌募了 250多萬元新幣,進行全面修復,使保赤宮修舊如舊,堅固堂皇。
由原先斑駁蟻蛀、岌岌可危的古廟,到煥然一新、雕樑畫棟的新宇,保赤宮得以重獲新生和古為今用,有他的一份功勞。儘管走過風雨坎坷,然陳寬成的名字,將像其他先賢一樣,以他的堅韌、努力和貢獻,載入保赤宮的發展歷史,與保赤宮相廝守。他今已年近古稀,大半輩子為保護保赤宮,盡了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