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蓬萊清水岩沿革
一、清水祖師建清水岩
清水祖師原名普足。宋仁宗二十二年(慶曆四年,西元一〇四四年)正月初六日誕生於永春縣小姑鄉。生有道骨,幼年出家於大雲院,持齋戒殺,講求經懺。及年長法明,乃結庵高太山。聞大靜山長老明公禪師法慧高超,道行圓滿,即旨山參拜,以師事之。在大靜山有年,聆明公禪師講求大小乘妙諦,道既通靈,辭歸高太山。明公禪師授以衣缽,戒之曰:“非值嚴重大事,毋著此衣。”並囑其後行事,須捨棄萬緣,一以利物濟人為志。師在高太山廣行施濟,旋移住麻章庵,屢募捐修築路橋,及施醫藥符水以沿人疾病。遇旱疫,為人祈禱,輒著奇效。由是名大噪,遠近聞麻章上人至,無不肅然起敬焉。
神宗元豐六年(一〇八三年)癸亥,清溪大旱,鄉人素聞麻章上人所行多神跡,公議延其蒞鄉祈雨。法駕初至時,即住張岩之石宮。其地與映月池相近,取其幽潔也。越日,設壇祈雨,果著奇驗。鄉人大悅,敦留在蓬駐錫。師亦慕蓬萊風景幽雅,願意留駐,遂由眾集資,于張岩之側開闢草萊,構庵數櫞以居之。師睹是處石泉清冽,因改名為清水岩。考余令寶塔記載,師是年三十九歲。
二、祖師圓寂葬真空塔
鄉人有劉公銳者,家資頗富,素吃長齋,堅持戒行。感大室道行清高,祈雨多應,遂將張岩山林田地,悉數充作寺業。後立公銳為檀樾主,特祀東廊,不出家而成證果,此亦好施之報也。
師錄楊道、周明為弟子,主持岩事。已遂雲遊汀漳各地,募造通泉橋,今已傾圮,不知在何處。或曰:蓬萊山下茂林澗邊之廢橋基即是。又造穀口橋,在金谷街後小溪畔,乃縣城到湖頭必經要路,今橋亦崩壞。師以岩宇狹隘,再為改建,舊時岩東只有棗樹一株,因再種樹木以成禪林。又募建蓬萊洋中亭,並修道路,常在該亭施濟醫藥。又造汰口橋;不知何處,無從查確。師自結庵蓬山,至此十年,又改營清水岩。命弟子楊道、周明,築二 堵於岩隈。自初建以來,至此經二次改建,始臻完整。
徽宗建中靖國九年(一一〇九年),師年六十五歲。五月十三日公銳至岩,師囑以後事,謂形骸外物,漆身無益。說偈訖,端然坐逝。遠近聞知,雲集瞻禮。越三日,神色不異,鄉人葬師於岩後,運石建塔,築亭其上,名真空塔。遺囑立大弟子楊道為住持。鄉人刻沉香木為師像,供岩殿中。
三、宋朝皇帝四次敕封
孝宗隆興二年(一一六四年),父老姚添等以大師幼年出家為頭陀苦行,亢旱祈雨,靈跡顯著,乞縣轉司奏達,蒙敕賜「昭應大師」。
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年)以顯應事蹟頗多,如南安縣焦坑保張廷幹兩眼失明,其父來岩請水點洗,遂獲光明。南安雙坑等保瘟疫流行,林贈等百餘人到岩燒香,請大師香火前往鎮靜及請法水救治,均蒙感應。惠安縣金相院前保何佛兒,尤溪縣大田保溫大立,德化縣貴湖裏劉德崇等,均旨岩投疏,乞求降雨,果蒙感應。邑人林時彥等聯名狀請,蒙敕增加二字,宜賜「昭應慈濟大師」。
甯宗嘉泰元年(一二〇一年),以雨澤衍期,祈禱靈應,加封為「昭應慈濟廣惠大師」。
甯宗嘉定元年(一二〇八年)正月,安邑苦旱,邑令到岩祈雨有應。夏四月,泉屬苦旱,太守鄒公遣南安縣令迎師像入城,方及州門,陰雲四起,當晚降雨,委實靈驗,有功於民,遂飛章入朝,請加封號。嘉定三年(一二一〇年),奉敕宜賜「昭應慈濟廣惠善利大師」。
嘉定十年(一二一七年),泉州府太守真德秀迎大師像入梵宮,投疏祈雨有應。時住持僧為惠清上人,惠清邑儒家子,棄儒為僧。募捐改建岩樓、大藏樓及複閣。邑令趙彥侯又建來憩亭于蓬萊南頭阪上。自開始築岩以來,曆一百六十餘年,至是而規模始光大焉。
四、元朝派員設齋致祀
端宗景炎二年丁醜(一二七七年),清水岩發生火災。溯自宋元豐癸亥創建岩宇,曆一百九十五年而罹丙丁厄運,岩宇為墟,大師之像,遷於露地,真浩劫也。時一果上人來岩住持,撥尋廢址,出石佛於瓦礫之中,慘澹經營,募捐建築,即舊基而新之。功甫就,而一果圓寂。頭陀崇遠繼成其事。至元延佑四年(一三一七年),曆十二年而殿閣宮亭一律告成,崇遠又重修中亭廟,募造登仙樓、龍津橋及各處路橋,有大師風格,洵本岩特出之翹楚也。
元成宗大德五年(一三〇一年),安溪縣尹兼勸農使陳均偕泉州路安溪縣達魯花赤禿忽魯,奉朝旨,制文備蔬來岩致祀。(元制每縣置縣尹及達魯花赤各一人,一為漢人,一為蒙古人,達魯花赤蒙古官名。)時朝旨:凡各縣境內有名神,功及生民,載在祀典者,著縣尹具饈致祀。
元文宗天曆二年(一三二九年),泉屬大旱,州縣屢次祈雨無驗,法師楊種以大師靈異聞于太守,遂遣黃差官來安迎大師聖像至郡城,安座祈雨畢,陰雲四起,大雨沛然。太守制匾一方,書「為霖」二字,掛於岩中,並設齋致祀。
五、明代岩事分東西樓
明世宗嘉靖四十三甲子(一五六四年),開元寺僧正隆卓錫蓬萊山,鄉人延主岩事。時岩久傾廢,僅存佛殿一座,破屋三間而已。正隆募資修葺,經營二十四載,殿宇輝煌,超過舊觀。正隆逝後,由其徒日恩主岩事。開元寺三軒派日盈,亦正隆弟子,恐日恩年少未能獨肩重任,來岩襄助,住岩四載,將岩事付其徒曇勳掌理,日恩臨終,岩事亦付其徒曇俊管理,自是本岩遂分東西樓二派。
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戊戌(一五九八年)冬十月,六老同遊本岩,六老者,侍郎江西提督學政晉江莊國禎,知府重宴瓊林晉江林雲程,副使南安歐陽模,榜眼尚書晉江黃鳳翔,副都禦吏貴州巡撫晉江林喬相,刑部尚書安溪詹仰庇。遊覽瞻拜,均有題詩,載在岩志。
萬曆二十七年(一五九九年),邑令廖同春修建覺亭。該亭舊名茶亭,原供遊人憩息飲茶之所,時已傾圮。同春偕邑紳李椿、詹仰憲,捐俸修建,改為今名,泐石于方鑒塘清珠簾頂峭壁上。並撰詩章,載在岩志。侍郎晉江何喬遠作記。
東樓住持僧西心,工詩文,好與官紳遊,官委為本邑僧會計。授徒三人,最著者,為僧沖遐。沖遐亦能詩,好與士紳遊,其清規逸韻。不減遠公之于陶靖節也。
明熹宗天啟二年(一六二二年)春,僧慈悟等四出募化,鑄中殿大鐘、雲板,鐘成而聲不響。思宗崇禎三年庚午(一六三〇年),再為改鑄。崇禎六年(一六三三年),邑令許自表,邑紳李日 李光龍、王正南,捐資刻岩志。福王弘光二年乙酉(一六四五年)春,邑令周宗璧來岩祈雨,見岩無山門,護法神塑在殿旁,因捐俸並集諸檀信新建山門於岩外,塑四大護法神像,立山門內。邑紳李日 、李夢植,捐資重修本岩東西樓。
六、清初二派時興時衰
清康熙十年(一六七一年),岩宇將傾,住持僧擬出募修,請邑令謝宸荃為募捐序,令以稍涉媚神妄佛之嫌,卻之。乃給蔭船為香火費,並改撰岩志。乾隆七年(一七四二年),邑令王植祈雨有應,來岩禮祭大師,並為撰岩志。乾隆二十六年幸已(一七六一年),住持僧滿林,澤峰,募捐重修岩事。滿林字奕茂,系西軒派,澤峰東樓派,均能克承衣缽,整頓佛門。時舊岩志版壞,僅存其記與詩,綴於邑乘,奕茂等募捐重修。奕茂喜文學,夙有詩名,好與士紳遊,因請邑令宋應麟修岩志,裏紳趙元慧,邑紳李侍郎清芳,均為序。
僧勉求住持本岩。勉求,澤峰弟子也,持戒行,善詩文,勤儉經營,寺業豐富,東樓派至此乃光大規焉。僧荷擔繼住本岩,西軒派僧也。荷擔亦善詩文,西軒衰時,值荷擔不在,後荷擔歸本岩,重整舊業,西軒派復興。邑紳彭洙、李清馥,舍租為寺業。嘉慶十七年(一八一二年)壬申,撥貢許玉成,稟生淩翰,裏人武生林大鴻、劉清振、陳仲高,往廈募捐修岩。同年,廈門水師提督王得祿,興泉永道多麟,代廈門分府葉紹 ,同安知縣何蘭汀,安溪知縣夏以槐暨廈門紳商,各捐鉅款充本岩,計銀三千餘元,匯存縣庫備用,後被邑令楊思敬因事虧空,捐款盡沒。
嘉慶二十四年(一八一九年)己卯,油漆本岩中殿,款系林大鵬捐充。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年)乙未,裏紳陳希實、柯大樑、劉飄芳,捐銀二千余元,重修岩宇。道光三十年(一八五〇年),本裏舉人陳希實,重修岩志。
七、同治年間發揚光大
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年),鳳山寺僧智慧住持本岩,智慧系雲門派,受法戒於天柱岩,有道行。時本岩僧道衰替,奉佛不謹,鄉人延其來山主持岩事。智慧住岩後,重新整頓,百廢俱舉,氣象為之一新。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智慧募捐重修岩宇。凡大殿,釋迦樓,東西樓,昊天口,觀音樓等,一律重新。並修岩路。光緒二十九年(一九〇三年)癸卯,又募捐重修,時得東溪鄉僑商陳天常資助,並代收捐款,建本岩大殿石龍柱,岩面石窗堵,岩庭石獅等,並油漆本岩中殿,油漆費系劉文鳳捐充。
宣統元年(一九〇九年)己酉,僧智慧圓寂,由其徒孫孫妙雲主岩事。智慧持齋奉佛,確守清規,廣募修建,計自主持本岩至圓寂時,收錄釋子徒孫七十余人,分支於鼎仙岩,朝真庵、太山寺、科名庵、大田庵、新豐院、雲從室、延慶堂、水府岩、祈雨堂、契真院,共十一處。
八、海外僑胞捐資重修
民國十五年(一九二六年)重建半嶺亭及覺亭,張典真、張長英資助修建,並為出洋募捐。夏五月,漳平縣長裏人劉餘力,偕裏紳張典龍、劉維美、劉舜宗等,募捐重修本岩殿閣、宮亭、坊路,並重修岩志。時頻年兵亂,人民困苦流離,無暇向名山結香火緣,本岩受此影響,逐漸荒替,不僅覺亭久壞,大殿將傾,即查及岩志,亦因兵燹毀滅不存,即偶有存者,亦殘缺漫沈,不可卒讀。餘力等聚議及此,以為岩不及早趕修,必至岩壞志滅,而八百餘年相承保留之名勝,歷代名人之著作,至此一旦告盡。愛先捐修大殿,一面用住持僧妙雲向廈募收捐款,先建半嶺亭,次第重修岩宇。其於岩志,則搜尋舊本,聘裏紳陳家珍任篡修,張典龍、陳定遠、林向源任繪圖、校對、騰寫等務。六月,總董劉維立(餘力)重清岩界,並就海會塔前建築海會院,倩工住院,開墾該處茶佘為岩業,現已荒廢。
民國三十年(一九四一年),僧禮缽住持本岩。禮缽道行清高,奉佛岩謹,卓錫所到,募修廟宇為志。水湖岩、岱屏岩、清風洞、聚善堂,以及廈門白鶴岩,均其募修募建,遠近聞名。時本岩殿宇傾圮,破漏不堪,鄉人延其來山主持。禮缽住岩後,四出募捐,得僑商柯賢樹,大施宏力,蓬萊諸僑胞熱烈捐助,遠近僑胞亦聞風資助,遂著手興工,將大殿、釋子寺、芳名廳、東西樓、檀樾廳、觀音樓等舊時枋壁,悉換石壁,規模粗具。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秋,岩後山洪暴發,駁數穴,水淹殿中,一大石三萬餘斤,飛越屋頂而下,墜于殿左庭中,若非大師扶護,稍偏尺地,則大殿齏粉矣。西元一九五五年,再次發函向海外僑胞勸募,將屋頂全部封黏,殿內灰廳石壁,一律重新,翻建山門,功在垂成。五七年冬,禮缽圓寂。鄉人延裏人蔡士拔繼任修建,五八年完成山門未竣工部份。五九年建三忠廟,護界宮。六零年塑新中殿佛像及四護法神暨護界宮諸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