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碑文記載安溪種茶史
寺廟碑文記載安溪二百年種茶史
小寺廟裏一塊不起眼的石碑,卻見證了安溪鐵觀音茶葉二百多年的種植史。近日,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泉州普查人員慧眼識珠,在安溪縣劍鬥鎮發現了這塊清朝乾隆年間的石碑,揭開了一段茶葉種植不同尋常的身世。
在當地山上一座供奉清水祖師的寺廟左廂,普查隊員們發現了一塊高二.三米、寬一.一米、厚〇.四五米且保存完整的石碑,石碑上的刻字已經有些模糊。經過對碑文的辨識和抄錄攝像後,泉州市博物館的吳藝娟主任表示,石碑的落款處透露出立碑時間是乾隆五年,即西元1740年,至今已有二百六十多年的歷史。
碑文記載大致內容是,這座寺廟原本已經因為戰亂荒廢,康熙戊戌年(1718年),有一個禪師從永春到此重建寺廟。碑文中“租茶竹等項重修岩”,介紹說禪師在這種植茶和竹,賣錢後修繕寺廟。
在石碑的左半邊六行共三百多字的碑文中,則道出寺廟擁有近三頃,包括茶園在內的各種田地。而根據《安溪縣誌》的記載,清雍正三年前後安溪人發明瞭鐵觀音。那麼這塊碑文提到的茶葉,年代與此記載較為接近,又說明什麼呢?
對此,吳藝娟認為,這塊石碑是目前安溪縣茶葉種植史上有較早明確紀年的實物資料。石碑的發現還有兩個重要的意義,一是清水祖師、馬氏真仙等民間信仰傳播的見證;第二,它明確記載了清代康乾盛世時期,閩南一帶特別是安溪縣的物價、地價、田租等數據,是最真實的社會經濟史材料,有助於文史專家們對當時閩南社會形態的全方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