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祖師信俗的歷史淵源
清水祖師信俗,歷時900餘年,跨越了古代、現代、當代三個歷史階段。據民國十五年(1926年)版《清水岩志》記載,清水祖師原名陳榮祖,自幼落發為僧,法號普足,又稱麻章上人。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農曆正月初六誕生於永春小岵鄉,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五月十三日仙逝,享年六十五歲。從其崇拜群體、內容與形式的變化看,大體可以分為奠基、形成、發展、穩定、沉潛、復興幾個時期。可以這樣說:清水祖師信俗奠基于祖師生前,形成于宋元,發展於明清,穩定於民國,沉潛于全國解放以後,復興於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
奠基和形成
奠基
清水祖師信俗緣起于祖師生前“營以種種方便”贏得民眾信賴:一是熱心于慈善事業,一生勸造數十座橋樑,實踐了“濟人利物”、“廣種福田”的教義,符合“凡有功德於民則祀之”的原則;二是清水祖師在世時,以祈雨經常“獲應”而聞名,所以百姓賦予清水祖師以神奇甚至神秘的色彩,清水祖師去世後,就被當地百姓奉為神靈,加以崇拜。據宋政和三年陳浩然撰《清水祖師本傳》稱:“麻章上人,道行精嚴,能感動天地”;廣造橋亭、多植竹木、禱佛弭災,足跡遠及汀、漳,聲名廣披閩南。正是“祖師生前,德高道深,多行善事”,故其逝後,“百姓感恩,崇奉為佛,香火旺盛”。在這一奠基階段,清水祖師是現實世界中的人,他予人之“功”是自覺主動的現實行為。而崇敬他的,主要是受惠的和受其善行感功的民眾,他們對於清水祖師的祈求,也是希望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其崇拜的形式,是心中的敬佩,口頭的傳頌,並在流傳中不斷加以神化,許多帶神話色彩的傳說也就在這過程中產生。
形成
據《清水祖師傳略》所載,祖師于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坐化,百姓感恩崇奉為佛,香火旺盛。每逢病疫,鄉人必恭抬佛像,求師法除;每遇亢旱,鄉鄰以至府縣官員,也必迎請佛像,祈雨驅災。於是師名大噪於泉、汀、漳等地。隨著清水祖師信俗的不斷發展,清水祖師成為一名神通廣大的佛祖,他能施藥濟民、祈雨消災、伏妖降魔、救苦救難、護國佑民,無所不能。他的一生留下了許多關於修橋造路、行醫濟民、祈雨祛災、降魔伏妖的動人事蹟和美麗傳說,清水祖師信俗的民眾日益增多。南宋時期,清水祖師的神階大大提高,並得到封建朝廷的確認。據《清水岩志》載:清水祖師曾四次受到宋廷敕封,依加封條法敕賜"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徽號。在道釋神祠中,八字綸音,享譽至極。
發展和穩定
發展
宋代,清水祖師信俗由中心區安溪縣向泉州府各縣及漳州、三明一帶流播,元代繼續發展。元末一度衰微,至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清水祖師信俗逐漸復興,並進一步擴大,福建省各府州都有崇拜者,所謂"爐火遍於閩中"。明清兩代,隨著明末清初鄭成功複台、清廷遷界和後來規避戰亂,大批安溪民眾先後向浙江平陽、閩北崇安和海外移民,清水祖師的崇拜也隨之向內地及臺灣和東南亞地區發展,成為各地安溪移民強根固祖的保護神。這時的清水祖師信俗除了保持宋元以來的內容、形式與官民同祭的傳統外,還在內涵的拓展上有所昇華,從有災請神的被動祈求,到相信他可以保佑賜福的主動進取。這一時期的清水祖師信俗,表現出與道德教化及寓情山水兩個方面結合的發展,促成這一時期對清水祖師的崇拜增加了許多捐資修繕岩宇、亭道的善舉,這是清水祖師信俗內涵向具有造福民眾的現實效益方向的全新拓展。
穩定
鴉片戰爭以後,民間諸神作為一種國家典祀已經不復存在,由地方官吏主持的請神祈雨之類的大規模活動也隨之銷聲匿跡,但清水祖師信俗在民眾之間卻依舊存在,而且進入了更深厚的群眾土壤之中。這一時期的清水祖師信俗最鮮明的特點是回歸民間,地方官吏雖然退出了清水祖師靈應最響的祈雨行列,但這一最主要的崇拜活動形式,卻由鄉紳和民眾繼承下來。據《清水岩志•清水祖師歷代禱雨紀略》所載,從光緒壬寅
(1902)到民國三十一年(1942),還有5次由鄉紳和民眾組織的迎師祈雨活動。
沉潛和復興
沉潛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清水祖師信俗和其他民間信俗活動一樣被弱化。清水祖師信俗進入了又一個底穀期。但此信俗並沒有衰落,而是受政治形勢的約束,在表現形式上消減,而不是善信崇拜心理的祛除。
復興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社會進入了嶄新的發展時期。隨著一個比較寬鬆和寬裕的政治經濟環境日漸形成,清水祖師信俗復興起來。這次復興,起勢較緩,但發展勢頭強勁,崇拜的人數越來越多,來處越來越遠,熱情越來越高,資費越來越大。當代清水祖師崇拜群體人數之多、涵蓋之廣,均為歷史所不及。
但是新時期的清水祖師信俗就其實質而言,雖然仍為閩南民間信俗的一個部分,但無論其群體、內容與形式,對比封建時代和舊中國對清水祖師的崇信,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特別是淡化了清水祖師為善能祈雨消災的神靈,加進了改革開放時代面對劇烈競爭求取心理平衡、增強海內外親情和發展旅遊事業等時代內容。在保留的迎春遊神活動中,也淡化了巡境安民的迷信色彩,更多地以一種民眾春日的民俗活動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