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夾中學當年往事之瑣碎雜憶第二篇

作者: 陳清圖老師  來源:仙中校友網  更新時間:2023年10月21日

仙夾中學當年往事之瑣碎雜憶第二篇

仙中有何閃光點,即值得回憶、稱道之處?我以為是“三勤”。雜憶(一)說的是其中一“勤”,即“勤儉”,勤儉辦學,成績斐然。下面談第二“勤”,農民兒子與生俱來的良好品德一一勤勞。試舉三例,其一,70年代公社興修“東里水庫”(那時大名“革命水庫”,因多年才建成,有人戲稱之“老革命”)。其間每學年兩次的農忙假,全體師生早出晚歸,全員參加勞動。缺乏機械,只能用肩挑,將夯土與石子運到指定地點。那時並不擔心怠工,只怕安全出問題。待水庫修完,我校獲評先進集體,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錦旗掛到校辦公牆上!其二,大約75年,縣里開會,要求中小學要學習丶貫徹“朝農經驗”,開闢學農基地,開展勤工儉學。學校後山(白霧山)從下到上有大大小小十多級,種柑橘不適合。於是開展平整,各個班級承包一段,用每星期半天的勞動時間,揮汗如雨,挖山不止,硬是在短時間里完成各自承包任務,並於次年春天積肥並種上全公社最早的百餘株柑,而且在坪緣種上“大窟番薯”。勤勞的精神變成物資,昔山的荒山蛻變為一片美麗的柑橘園。其三,現有校舍的前身是泥地板的平房,潮濕陰暗,為改善辦學條件,公社撥款買水泥與付工匠工資,清理地面、小石子、沙孑概由學校負責。初中同學在水庫邊上撈沙、揀石子,高中同學與部分老師用板車運回。從東里水庫到學校,光走路來回就需兩小時左右,上下坡推車辛苦還危險,林東初副校長推車,到達格上,下面就是一道既長又陡的斜坡。一不小心,板車翻下涵洞外側的排水溝!其隨帶的小男孩坐在車子沙堆上,幸好臨時換車,否則將釀成慘劇,令人驚出一身冷汗,又連呼“道得”(土話)!

以上三例,足資顯示仙中師生難能可貴的吃勞耐勞精神與品質。仙中培養的學生能文能武、文武雙全,非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舊時代文化人所能比肩!

本文系當年瑣碎雜憶第二篇,歡迎指正。

 

  

  

  

歷屆校友 »»»

   

   

 

Copyright©2013-2025 nanchens.com  版權所有:永春仙夾中學校友網

管理員:陳茂圳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