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晨景

作者:林江文  來源:散文網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16日

鄉村晨景   2013-12-31

  每次天剛濛濛亮的時候,太陽在東方露出會心的笑,有時照得雲彩羞紅了臉。萬里晴空豐富的表情,倒映在故鄉的溪水裏。雲兒飄飄,有的團團簇簇;有的就是一塊讓孩童流口水的棉花糖;有的宛如魚鱗片片,有的似天狗吼叫,有的似熊貓坐立……

  小鳥在嘰嘰喳喳地叫著,歡慶又一天幸福日子的到來。它們拍著撲騰騰的翅膀,在竹子上,在樹枝上,在小路上,開心地跳躍著,盤旋地飛翔著,時而在低處徘徊,時而沖向高空,各有各的姿態,各有各的活躍,把新鮮的早晨渲染得熱鬧非凡,一片動中有靜,一片靜中有動,伴隨著暖洋洋的微風,吹動得樹葉沙沙沙地響著。

  樹林裏,葉子在搖曳。淺綠色的模樣惹人憐愛,小巧的外觀可愛之極。它們在太陽底下為大地喝彩,閃爍著活潑的影子。它們在陽光之中為白天增色,唱出了婀娜的情歌。小草在搖頭晃腦。它們意氣風發地與清晨打招呼,與勤勞的婦女們揮手示意。新的一天的到來,它們表示祝福;它們為早晨的風情萬種,塗抹衷心的歡慶之意;它們仿佛也為婦女們的早起耕耘、浪漫的豐乳肥臀和玲瓏剔透的曲線雀躍歡呼,拍手鼓掌。

  遠處望去,鄉村迷人的景致,披著朦朦朧朧的面紗。煙霧輕輕彌漫,輕盈纖美。在家鄉,溪水裏,水波渺茫,在太陽底下,波光閃閃,顫悠悠地向西而去,一路哼著自然生動的歌謠,自由自在而去。岸上的水草豐盈,多了一些大自然的景致,多了一些翠綠色的希望,多了一些彎彎曲曲的展望。

  故鄉霧鎖煙迷,如絲如縷,快刀斬不斷,微風吹不散,把整個故鄉籠罩在親切的懷抱裏,霧吻鄉村的容顏,煙繞鄉村的秀髮。房子屋簷延伸,裝點著故鄉的古香古色;豆腐塊的樓房一座又一座,顏色各異,形態相仿,點綴著美麗的鄉村。鄉村宛如神仙勝景,妙不可言,訴說著古老的故事,吐露著歲月的滄桑。

  嘻嘻的風聲,兒童上學的走路聲,一邊走路,一邊講話的聲音,在清晨演繹著一幅幅動人心魄的畫面。校園裏,朗朗的讀書聲,以童趣般的味道,傳進耳裏,飄出文字的清香,飄出文章的韻味。鄉村清晨早景,如詩似煙,飄渺嫋繞,纏綿繚繞,薄霧輕籠。遠山,景色朦朧,山色淡淡;近岡,山草叢生,蔥蔥蘢蘢;屋旁,竹林多姿多態,節節上升;視野裏,幾棵盤龍遒勁、歷盡風霜的樹木巍然屹立,展示著岩石般的陽剛之氣。它們歷經千錘百煉,百折不饒……

  聽,那一聲聲吐字準確,唱腔圓潤的棒槌聲遠遠傳來。它富有豐裕的的節奏感,一聲,一聲,敲在衣服上,也仿佛敲在心坎裏。一些婦女們腰裏攜著一盆盆衣服,走著款款的步伐,一扭一扭地走向溪水岸邊的石頭上。在石頭上,幾個婦女們話家長里短,說三道四;一陣陣歡聲笑語,一片片言語似嬌鶯恰恰啼,渲染著早晨靜靜的氛圍。

  婦女們,為了清潔的生活,為了淳樸的日子,在不抱怨中,在正視生活裏,一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清純,她令時光婉約從容,一抹希望掛在眼前;她令日子燦爛如日,一股生命的深度叩擊心門;她令視野五彩繽紛,一種時間的長度向前飛進。歲月的刀多情多義,慢慢地雕琢著人生的各個精彩時期,童年的趣味橫生,妙筆可言;少年的懵懂情愫,印下痕跡;青年的風華正茂,留下刻痕;壯年的成熟穩妥,深入歲月;老年的溫馨周到,植入時光的隧道,綿綿不絕,觸摸手心裏的溫暖。

  一切的一切,許多的許多,在隨歲月而改變,只是一顆心,一顆魂系鄉村的心靈,卻刻滿了記憶的豐碑,永不敢忘,永不會忘!那故鄉的一草一木,曾經與孩童的春光相伴,留下了鏽跡斑斑的回憶,有了你的足印,有了你的青蔥歲月,有了你的歡顏笑語,有了你的純淨亮潔。我猶記得,溪尾壩廟宇裏的信誓旦旦;我猶記得,佛前的山盟海誓;我猶記得,風中的豪言壯語;我猶記得,戀愛中的柔情蜜意……

  歲月的大門,一直打開,迎接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心意,充實而收穫甚豐的日子裏,古老的鄉村是一個證明,樸素的木門是一個注解,灰色的瓦片是一個解說。只因為你,鄉村的一切,在晨景裏,都顯得千姿百態,山清水秀,草長鶯飛,風光旖旎,分外妖嬈。

  鄉村裏,眼睛裏,人們隨處可見綠樹成蔭,峰巒疊嶂;在花叢裏,在岸邊,在田野裏,人們不時可見蜜蜂嗡嗡嗡地叫,忙綠地采蜜;人們不時可見蝴蝶飛舞,在空氣中煽動靈活的翅膀,舞態輕盈。這一切,呈現濃厚的風采,鮮活的景象,在鄉村人們的心裏,一縷縷戀鄉、愛鄉的情節一直在延伸,唱著故鄉人的詠歎調。

 

 

老家的村婦   2014-01-12

  在小時候,老家的村婦簡樸又豐富多彩的生活,如一股風,吹進了清醒的腦子。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搜腸刮肚地想一想,與現在的生活相比,我不由自主地發起了感歎。對比以前,現在的日子竟然如此愜意。

  溪水邊,流水淙淙,幾塊條石橫臥水邊。村婦們穿著樸素的服裝,拿著棒槌,擊打衣服。長滿繭花的雙手,用勁磋磨,來回刷洗,不停地洗滌。親切的聲音,與流水聲,與啁啾的鳥鳴聲,一起創作了一曲早晨古樸的音樂之聲。

  春天,細雨紛紛,村婦們戴著斗笠,在溪水邊畫出了一幅富有鄉村氣息的水墨畫。夏天,當天邊露出魚肚白的時候,就有平淡的村婦們窈窕的影子,不露聲色的勞作,任勞任怨。秋天,草黃葉落,蕭瑟的秋風橫掃臉頰,一陣秋風,一陣秋雨,一陣不厭其煩的耐心,經受秋水的洗禮,簡單的竹制三腳架,一根竹竿,經過村婦們的手晾,曬著數量不少又單一的衣服;寒冬的水,冰涼凍骨,刺裂肌膚。村婦們不得不忍受著寒風,忍受著冷水。一旦經過村婦的巧手,村婦會洗出乾淨利索的服裝,穿在家人的身上,暖在親人的心裏……

  在廚房裏,村婦們料理一日三餐。山芼、木柴用作燃料,有時煙火嗆人,有時在夏天熱火烤人,汗滴滿身。村婦熬粥煮飯,心靈手巧,保證一家人的主要食物;村婦會炒多種多樣的菜,雖然沒有達到色、香、味齊全,但是,菜肴一樣滋養胃腸。村婦會燉湯,上至鴨湯、雞湯、大腸苦菜湯、豬肚燉養脾散湯……這些湯一樣味道鮮美,仿佛普通廚子一般的手藝,也令人讚歎。在黑色的鐵鍋裏,村婦煮過地瓜、馬鈴薯和麵團等。一些蒜葉,一些蔥花,點綴在白色的粉絲、面線和麵條裏,就成為解決溫飽的難得的食物,為生活增添不易的色彩。

  村婦會種五花八門的青菜,無論是小白菜,還是窩菜;無論是包菜,還是花菜;無論是番茄,還是青椒;無論是生薑,還是辣椒……蔬菜一樣被打理得井井有條,生機盎然,宛如菜農的手,擺弄多滋多味的菜園子,滿足春夏秋冬必需的各種蔬菜。

  有一些村婦會用威猛的牛犁田,一點也不輸給男人。她們駕馭技術熟練。猛牛服服帖帖,在清脆的喊叫聲裏,猛牛馴服地前進,用力地耕田,使勁地耙田,直至田地裏幾乎不高不低,直至一片水光銀鏡。村婦們會播種,養秧苗,秧苗青青翠翠。這裏那裏的長方形的苗圃青青的,散發出一種綠色的光芒。一年兩次耕種,村婦必須給稻田充足的水分。而水分在那時貴如難得的油。她們不得不趁早抹黑地給稻田補充水分。村婦們適時噴灑農藥,施用化肥。稻穀的長勢一般良好。村婦們照顧得像兒女般的稻穀幾乎沉甸甸的,綴滿枝頭。村婦會割稻,曬穀,去碾米,得到雪一樣白的大米。男人不用操心,盡可放心在外打工。他們只需在農忙的時候插手幫一幫忙,與家人聚一聚,樂一樂。

  村婦會制白果。瓷質的、圓形的“印”印出一個個圓圓的、有一些肥厚的白果。程式一樣清清楚楚,味道一樣惹人歡歡喜喜。白果加上剁碎的豬瘦肉,添上味美的蒜葉,一樣清香迷人,一樣醉人心魄。村婦會制菜幹龜。富有地方特色的菜幹,被顏色清新的皮包著,在蒸籠裏蒸熟,成為一個個小麵包的模樣。那種奇特的味道,絕對吸引人,令人食指大動,胃口大開。村婦們會制米粿。她們先加工白米,加水碾磨,然後燒柴加熱,掌握的火候恰到好處,震撼激射;村婦們會炊甜粿,撒上味香的芝麻,柔軟有彈性,令人喜歡的模樣,令人嘴饞的味道。甜粿伴攪碎的雞蛋,在香噴噴的油裏煎炸,鬆軟、甜滋滋和爽口的味道觸及舌尖,一樣舒心,一樣動心。村婦會炊麵包,蓋紅印章,一種鮮活、大眾化和普及化的麵包清心麗人,刺激味蕾。

  村婦們在家,養營養豐富的白鴨,喂湯汁鮮美的雞,有時,她們也養駱賓王詩裏寫過的鵝,“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村婦還養豬,把豬喂得白白胖胖的,把黑豬喂得豬毛油光華亮,賣給屠戶養家活口,增添家用,極是不易。

  村婦會種地瓜。地瓜藤帶著綠葉,插進土壟裏,撒上糞土,澆上糞水,然後蓋上較碎的泥土,就慢慢地靜等。一些時間後,地瓜就長得精神抖擻,意氣風發。村婦挖松泥土,除草施肥。地瓜葉子密密匝匝,藤蔓一直延伸,爬滿土壟上,長滿壟溝裏,甚至向外延伸。村婦摘下地瓜藤。藤上長滿翠綠色的地瓜葉。把地瓜枝除去較粗糙的外皮,在鐵鍋裏炒,加上大蒜,加上食鹽和味精,就是一道得宜的菜肴。

  村婦們會許許多多的技術,還包括種茶制茶,那時候,茶香滿屋,令人神往……;技術也包括裁衣制衣,補衣補褲……村婦,老家的村婦,值得人們讚美。在曾經的流年裏,她們幾乎能自給自足,滿足各種各樣的需要,閃爍在每一個家庭裏。村婦,在我印象裏,絕對不輸給各種技術熟練的匠人。她們吸引我的思維,牽引我的筆尖,曾經的歲月裏,她們是那個時代裏手腳靈便、精明強幹的一群老家人。

 

 

燒烤地瓜   2014-01-18

  那天,天空明媚。白雲多姿,仿佛在高空賣弄燦爛的笑臉。永春五裏街真武路一片嶄新景象。一條瀝青路筆直又寬闊地向前延伸。腳步不由自主地跟著前進。突然,在一盞有序的街燈下,一股燒烤的香味一縷縷地傳來,猛烈地飄進鼻孔,刺激大腦神經。

  一下子,思維被香味觸動。記憶裏,兒時燒烤地瓜的情景闖進腦海的浪花,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淳樸、自然和美味的烤地瓜香。那時,幾個孩童純真的眼珠在不時地轉動,一雙雙小手搬來幾塊石頭,疊成一個空洞,留出一個入口,就當作一個灶台。

  大家分工合作,幾個小同伴一起去撿足夠的幹樹枝、乾草、“幹竹衣“,我們把它們當為燃料,興致勃勃地開始了燒烤地瓜的任務。在幾個玩伴裏,我年紀較大一些,就指揮著小弟小妹們,忙東忙西,興奮的臉蛋露出紅色的光暈,彼此感染著,彼此真誠地相處,毫無心機,也毫無虛情假意,就這樣,就這樣胸懷坦蕩,為了共同的目標,與大家一起努力。忙著,忙著,我們有時流出了辛苦的汗水,竟無暇理會,仍然樂此不疲,精神抖擻。

  然後,我們把地瓜放在土上,小心翼翼地點燃乾草。有時候,調皮的風出來搗蛋,把燃著的火柴迅速地吹滅,惹得我們一陣著急,一陣怒氣。我們學著大人的模樣,用雙手護住火柴的火苗,渴望中伴著緊張,緊張裏盼望成功,幾雙眼睛急切地望著火苗,伸向石灶裏,點燃乾草堆。當火苗往上竄時,大家不由一陣歡呼,小小的火苗變成較大的火焰,樹枝居然也燃燒了,持續地在燃燒,給地瓜加熱。

  一段時間後,地瓜的皮還頑固地稍微變軟,我們盼望的心越來越旺盛,繼續給地瓜加熱。幾塊地瓜靜悄悄地,一點也不露聲色。我們時不時剝開柴火,看一看端倪。幾個夥伴一直在忙著撿乾柴,忙著烤熟地瓜。

  終於,地瓜皮慢慢地變黑,就是被烤焦了一樣。這時,我們食指大動,胃口大開,一心一意地忙於吃地瓜。小手一邊被燙著,一邊迫不及待地剝開那一層不能吃黑乎乎的外層。被燙著的小手有時難以忍受,地瓜竟然似乎在手上跳動。最後,我們先後終於剝去了外層,露出裏面紅色或黃色的肉質。一股地瓜香味飄進鼻孔,一口咬下去,燙得舌頭發痛也顧不上,嘴巴在哈氣,手指在舞動。一顆熱心在有感覺地跳動。眼睛裏滿是奢望的眼光。

  吃著熟透的地瓜,滿是歡欣和鼓舞,滿是滿足和熱切。就這樣,在貪心的欲望裏,像豬八戒吃人參果一樣,快速地吃下幾口,一邊稱讚,一邊騰出手來把大拇指比劃著,說不出的愛,說不出的滿足,也有說不出的愉快感。

  一種香味,來自大自然;一種誘惑,來自天然;一種童真,來自心底。地瓜的滋味如此令人心滿意足。童年的歡樂時光,燒烤地瓜的樂趣,剝開地瓜的熱火,吃地瓜的自由自在,就在老家的樟樹底下傳出歡聲笑語,傳來連自己都羡慕的快樂。那種無聲的語言,就在夥伴們中心中說得出;那種情感,也似乎只有我們之間才能感受得到。現在想起來,小時候,那陣子,還是溫馨伴隨親切,驚喜伴隨藍藍的天空。心海無限寬大,心意在極度膨脹,心思在誇張中放飛。

  燒烤地瓜,在農村裏普遍得很。有時,母親特意往家裏的灶裏放幾塊大小適中的地瓜,在山芼裏幾經考驗,幾經煎熬,幾經麻煩,才特意有的一種收穫,才特意帶來的一種美味,就這樣,香噴噴的地瓜帶著祝福,也帶著幸福的味道,陪伴我一起解決饑餓,實現兒時的一次次希望。

  燒烤地瓜,就這樣,就這樣,一時從腦裏跳出來,邁進小時候的童真和童趣,與思維一起沉澱在記憶的杯底,那麼的淳厚,那麼的美好,那麼的暖和,那麼的甘濃……烤熟的地瓜相伴兒時,就深深地藏在如歌的歲月裏。燒烤地瓜給我帶來思考:不經過烈火的考驗,哪來事業的撲鼻香;不經過千辛萬苦的準備和努力,哪來奇跡的產生。

 

 

育兒女,孝父母   2014-02-01

  《孝經》說:“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為人父母者,自然關心和呵護自己的孩子。他們常是盡最大的力量,撫養兒女。一切的供給,養之意,如星星點點,閃亮於無垠的天空,一直與天長,與地久;育之恩,如浪花朵朵,奔騰於浪濤上,不斷洶湧澎湃,奔流不息。十月懷胎,降臨生命,喂乳之行,養育兒女,次次感人,累累動人。對於後輩,對於兒女,應懷理解之意,有包容之心,擁抱感恩之心待之。

  “受人點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父母之恩,怎可用點滴形容?它大如天,寬似海,愛如山。兒女應常懷報答之心。一碗米糊,一杯牛奶,一碗粥,一碗飯,一碗湯,無微不至的關懷,來自心底的愛意。你牙牙學語,奶聲奶氣,蹣跚走路,在父母心中帶來一陣興奮,一陣高興,一陣滿足。

  兒女進幼稚園,父母擔憂過,為你考慮過,殫心竭慮的關心。你讀書,成績好,父母為你驕傲,為你心滿意足;你上學,讀書不好,為你滿懷愁容,鼓勵你,獎勵你上進;你成長,父母心內欣慰;你露出笑容,父母樂開懷;你得病,父母問寒噓暖,常伴左右,一湯匙又一湯匙藥水,為你擔心,為你憂愁……

  司馬遷說:“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凡事,換位思考,多從父母的角度考慮,為人立世,不易;為人父母,亦不易。小則不小,大則如樹,如世界。一種關愛,生命盎然。一些又一些無微不至的關懷,一天又一天的祝福,一次又一次的祈禱,一回又一回的許願,點燃兒女歲月的火花,蹦出長大的成熟。

  父母的關心,燦爛如驕陽,甘甜如蜂蜜。生命的長度,追求的高度,時光的速度,都在一顰一笑之間展現,都在無數細節裏顯示。父母展示的是無邊無際的愛意,投入的是海闊天空的深情。那一種亮麗,生如陽光;那一種色彩,翠綠如樹;那一種體貼,如泉滋潤;那一種擁抱,飽含深意,滿懷萬種深情。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欲恐遲遲歸。”樸素的語言,難以描繪父母的仁慈;生動的形容,難以表達父母的恩情;司馬遷說:“父母者,人之本也。”無父無母,則成孤兒,難以享受偉大的父愛和母愛,難以擁有和諧的友愛,難以長滿幸福的生活。

  兒女,以水的柔情,滋潤父母的根須,綠葉更綠,果實更豐碩,種子更能刺破泥土,拔牙成葉。兒女的葉子更加肥厚,更加寬闊,生命力更頑強。這是父母的手中情,這是父母的紅心意,也是父母的腦之心。時時刻刻,父母牽掛的是兒女身;分分秒秒,父母惦記的是兒女情;白天黑夜,父母思念的是兒女的心。

  一頓餐,包含父母的準備;一句話,包含父母的愛意,一個親吻,包含父母的親切。只因為,只因為父母的無私,才有兒女的生長發育,青春無限美;只因為,只因為父母的奉獻,才有兒女的吃穿。一線,一件衣服,一件褲子,都有父母的關愛。於是,兒女情系父母,父母溫暖兒女。“兒行千里母擔憂,母在家鄉兒思念。”心在交流,交流的是一種大愛;大手握小手,握住的是一股股難得的溫暖;十指相扣,扣住的是一縷縷難得相通的血緣關係。

  蘇轍說:“慈孝之心,人皆有之。”正是因為父母的親密,才有人間的溫暖;正是因為父母的雨露,才有兒女紅豔豔的心花。父母之恩,兒女應待之和顏悅色,不怒聲相向,不惡語頂撞,不羞辱不應該的過錯,不謾駡彼此的不是,更不能拳腳交加,作出禽獸之行為。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兒女以報答之心,以感恩之意,孝順父母,天經地義。一日善待父母,容易之極;一月善待父母,有些困難;一年善待父母,有些不易;一生善待父母,雖如登天,只是,這一切也勢在必行,毫不誇張。所謂“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聽話,父母寬懷;孝順父母,則父母老懷滿足,老心寬慰。

  《勸報親恩》說:“出入扶持需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兒女平時的禮敬,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應尊親愛親,都應尊母愛母,敬父愛父。對父母的愛,用一輩子回答,用一生一世報答。這就是知書達理的兒女,這就是心有愛心的兒女。

  父母愛兒女,兒女孝敬父母,這是相互的行為,這是互相的愛心。林語堂說:“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母慈子孝,嚴父好兒,彼此的心相互依偎,彼此的情相互傾灑。在父母子女中,心海裏濺起的不僅僅是最美麗的聲音,還是最珍貴的親情。

 

 

生命的良心   2014-02-07

  翠竹青青,葉子在輕輕地搖曳,旁枝在微微地擺弄自己的舞態。常常,在黃昏夕陽紅時,老林挑著畚箕前往竹林。畚箕內裝一些有營養的豬糞和牛糞,撒在刺破泥土的竹筍邊。竹筍微微地探出小頭,與空氣在親密地接觸,也與老林親昵地見面,仿佛在露出甜蜜的微笑,與年老的老林揮手示意。老林不厭其煩,一次又一次施肥,精心照顧竹筍,心裏熱盼著竹筍快速地長大,成熟。

  竹筍,鄉村裏一種常見的菜肴。在馬峰村裏,翠竹隨處可見,婀娜多姿。在奉獻裏,翠竹靜靜地與密切的土地交談,在親切地與鄉村的人們敞開胸懷地交流。一日又一日,竹筍在這裏那裏,在這邊那邊,點綴著樸素的大地,帶給大地一片又一片生命。他們也給老林一個個希望,一個個渴盼的希望。

  那天,老林午睡後,荷一把鋤頭,把柄上套著一隻畚箕,滿懷希望,從家裏出發,踏上挖竹筍的路上。來到竹林裏,出乎意外,原本的六個竹筍竟然被他人挖走。泥土剛剛被新翻過,剛剛裸露在空氣中。這一見,自己精心照顧的竹筍居然被他人偷偷地挖走。也許就在光天化日下,也許就在月高風清裏,竹筍不見了,老林的好心情也不見了。

  老林在可惜裏痛心,在痛心裏可惜。一番心血向東流去。一番艱辛白白浪費。其實,良心是人生的根本。可恨的竊賊,在如此和諧的社會裏,就是違背良心的黑心人。

  竹筍販子來收購竹筍。鄰居的老陳夫妻兩各挑了一擔重重的竹筍,竹筍裏熟悉的幾個外表,撲入老林的眼簾。老林對愛人說:“那六個竹筍就是咱家的。”老林與老陳理論。老陳信誓旦旦,說絕對沒有偷挖岳父的竹筍。他甚至說:“我若挖你家的竹筍,不得好死,定遭天譴!”老林說:“我即使人老眼花,也不會認錯自己家的竹筍。”兩家各執一詞,各不互讓。

  且不論誰對誰非,在裏面,與心底的良心有密切的關係。馬丁•路德說:“昧著良心做事是不安全,不明智的。”且不論誰對誰非,做人總得有良心吧?是的,人人都應該有良心。良心恰是一朵花,散發著迷人的香味,引人入勝,惹人欣賞。良心也仿佛是一座山。有良心的人說話有分量,言語令人信服。背著良心做事,那就是缺德的壞事,理應受到人們的譴責。

  今日,偷竊者沾沾自喜,貪圖小利。從小來看,偷竊者有違道德,讓人不齒;從大來看,影響自己的孩子,侵蝕下一代。下一代的孩子受到不良影響,甚至幹出大壞事也不無可能。違法亂紀,可能成為後一代的名言正順,這簡直糟糕之極!“良心的覺醒就是靈魂的偉大。”盧梭還說:“良心是靈魂之聲,而情愫是肉體之聲。”人若無良心,則如行屍走肉,待人處事沒有根本的標準。風俗敗壞,不良之氣橫行霸道,不良之風溢滿人心,社會將如何?和諧哪里來?歪風邪氣,占滿人生的道路。試問,這將怎樣?

  高爾基說:“人如果沒有良心,哪怕有天大的聰明也活不下去。”顯然,人們可以沒有天大的聰明,切不可沒有良心。老林和老陳若都有良心,事情不會僵持不決,且會順利地、圓滿地和令人滿意地解決。矛盾將會不在,問題將會迎刃而解。

  偷六個竹筍是一件小壞事嗎?不是,這是良心的滅絕,這是良心的黑暗一面。良心,始終站在正義的一邊。霍姆林斯基說:“良心是信念的感情哨兵。”良心,時時刻刻雕琢著正義的人生,分分秒秒打理著美好的生活。只要人人都有良心,行為是美好的,思想是潔淨的,大地是一片淨土。

  司各特說:“每個人的良心就是為他導航的最好導體。”人們有了良心,才有德美、智美、體美和勞美。良心,就如一粒粒水滴,一眼眼泉水,日日夜夜,匯成行為的江河湖海。有了良心,社會才如此的安定,待人處事才如此的公正。害人之心不可有,芬芳良心不可無。良心,必須長存於天地人間,純淨透徹,晶瑩剔透,如綿綿細雨向人間灑滿平安,灑滿智慧。

  喬•華盛頓說:“要努力讓你心中的那朵被稱為良心的火花永不熄滅。”良心之難得,貴重猶如金子一般。一個有良心的人,就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富有語言美,富有行為美,富有思想美,富有品格美。

  良心,沉浸在每一個人的心底之河,染透了每一個人,佔據了每一個人,成為一棵棵念念不忘的榮譽之樹。這一棵棵樹木,長滿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護佑天地之間的所有人們。一個個人有了良心,勤勞、善良、友愛和和睦,將存在於如歌的歲月裏,讓日子和美,生活安穩。

 

  

  

  

  

校友活動 »»»

  

校友風釆 »»»

  

  

Copyright©2013-2025 nanchens.com  版權所有:永春仙夾中學校友網

管理員:陳茂圳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