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言|關於生死的頓悟
陸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宋代愛國詩人陸游有一首非常著名的《示兒》詩,首句就是:“死去元知百事空”;《紅樓夢》的《好了歌》也有:“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的詩句,揭示了古人的生死智慧。他們深知,無論你生前多麼顯赫、多麼富有,最後都是兩手空空,什麼也帶不走的。
佛經《大莊嚴論經》第三卷中就有一則難陀國王關於“帶不走的財富”的故事:難陀是個很貪財的國王,專心于各種斂財,甚至不惜以親生女兒為工具,詔示民眾,只要有錢,即可見公主。有個寡母,其兒子單相思想見公主,因沒有錢急出病來,寡母擔心之餘,想起亡夫死時口裏銜有一枚金幣,只好喚其兒子去掘墳,以此金幣求見公主。難陀知悉此事後,百感交集,他原以為斂盡天下之財以供來世使用,沒想到人生盡頭卻連一枚金幣也帶不走。頓悟之後,他便散盡庫中金錢,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他也因此得到了福報。
相傳愷撒大帝臨終前,遺命蓋棺之前,要先將其雙手張開於棺材之外,以便讓眾人領悟,既使顯赫如愷撒,死後也是兩手空空,什麼東西都帶不走。此中相通之處,值得世人省思。
人們曾經戲謔道,要好好活著,因為我們會死很久的。活著,就要過好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這也是一種生死智慧。
其實,一個人選擇生的時候,也就選擇了死。生與死就是一個軸心連著的兩扇門,打開了這扇門,也就推開了那扇門。生是起點,死與生相隔的路再長,也有終點。生命可以輪回,但已不是你的靈魂,而是你的後代。因此,我們要在有生之年,追求美好,追求美好精神的傳承。
物質生命會衰老、死亡,但精神生命是不朽的、是可以延續的。當我們追求美好而提煉出某種精神特質時,不僅可以將其作為“傳家寶”傳遞給自己血脈所系的後人,而且可以作為精神顆粒融匯進民族和時代的精神,從而激勵後人去追求新的美好。我認為,最值得推崇的應該如陳嘉庚,一生儉樸,散盡家財,一心一意地為民族、為國家、為教育,他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他的精神得到了延續、傳承,他的精神真正地永垂青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