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原因
引起失眠症的原因和因素很多,不同類型的失眠症有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環境、個人性格、心理及精神、疾病等緣故。疾病、不良睡眠習慣、晝夜輪班工作、焦慮以及個人和家庭生活上重大變化都可以導致睡眠不好。一般來說,最常見和最不能忍受的症狀是入睡困難,早醒和睡眠中間歇性多醒也是病人最煩心的症狀。失眠的成因是很複雜的,如果失眠的情況直持續著或已逐漸影響生活,請勿自行購買安眠藥使用,因為安眠藥只能幫助入睡對失眠的特定原因並無冶療效果且長期不適當使用會有依賴性甚至成癮,應儘速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忙做專業的診察、評估和最適切的治療。解決失眠的威脅,最積極的做法,莫過於查出導致失眠的原因,然後盡力鏟除障礙,從此安安樂樂進入睡鄉。
徹底的體檢和瞭解心理發育史有助於慢性失眠症的診斷,並且可以針對失眠症的基礎病因進行有目的性的治療。專家認為,失眠是一種心身疾病,只有通過心理、軀體的綜合治療、自我調節、才能達到康復的目的。
短暫性失眠症:小於一週
其原因往往是急性的緊張或環境突然變化。這種情況下的失眠是繼發而不是原發的睡眠疾病。加重這種失眠的因素包括:環境壓力、刺激、興奮、焦慮、陌生的睡眠環境(如度假和旅行,或時差)、急性病(如過敏、伴發熱和疼痛的疾病)、輪班工作、到高海拔的地方、服用酒精或尼古丁等。一些藥物也會誘發失眠症,如皮質類固醇的急性副作用。
短暫性失眠症病人往往能指出他們失眠的原因。他們一般不會去看醫生,除非失眠的情況反復出現。大部分這方面的失眠會隨著事件的消失或時間的拉長而改善。但是短暫性失眠如未接受適當的處理有部分的人亦會導至慢性失眠。
短期失眠症:一週至一個月
原因比短暫性失眠的原因嚴重,主要是生活事件、心理壓力、環境問題引起,包括親人去世、感情創傷、住醫院或疼痛,或結婚、離婚、搬家及工作環境中的長期壓力。此種失眠與壓力有明顯的相關性。上述因素消失或時間一長病症自然就會消失。
短期失眠症患者看醫生的情況比一過性失眠稍多,這些病人的治療可以結合睡眠指導和適當的藥物輔助。和短暫性失眠一樣,短期性失眠如未接受適當的處理有部分的人亦會導至慢性失眠。
慢性失眠症:大於一個月
剛開始可以是任何原因,身體的、心理的、甚至環境上的。原因一般包括身體因素和感情因素,例如心血管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亢進、哮喘、巴金森氏病和抑鬱。慢性失眠症也可能是長期用藥的結果。涉及睡眠能力的條件性焦慮往往是加重慢性失眠症的因素。如這些因素一直未改善,或未能接受適當的治療,使失眠持續下來,患者每晚睡前就開始擔心睡不好,這種擔心讓他的焦慮度及情緒張力增高,反而讓他睡不著。如此形成惡性循環,睡不著更擔心,擔心更睡不著,以致長期失眠。
比起短暫性和短期性失眠,慢性失眠的原因是很複雜的且較難去發現。而許多的慢性失眠是多種原因合在一起所造成的:
因身體方面的疾病會導至失眠?
因精神疾患或情緒障礙而導致失眠?
因使用藥物、酒精、刺激物、或毒品等而與失眠有關?
因睡醒週期障礙或不規律而導致失眠?
因睡前小腿有不舒服的感覺或睡覺中腳會不自主的抽動而導致失眠?
因睡覺會打呼、不規律的呼吸或其他呼吸障礙而導致失眠?
屬原發性失眠?
精神疾病引起的失眠:
大部份受失眠困擾的人,或多或少因心理、精神上的影響,才會有失眠徵狀,焦慮、憂鬱、適應障礙常是失眠的主因,而內因性的嚴重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鬱症等也常造成失眠。
恐懼心理:有些人對睡眠的期望很高,認為只要睡得好,身體就百病不侵,精神狀況、工作效率樣樣稱心;相返,假如睡得不好,就覺得身體有一處妥當,不是肌肉疲倦,便是精神不振同總之全身都不舒服,都歸咎於「失眠」所致。這種對睡眠過分「迷信」,不但不能讓人好好享受睡眠,更對當事人造成極大的壓力。
神經衰弱:工作的壓力、家庭的壓力、朋友的壓也、學業的壓力,形形色色,總之要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到了精神不能負擔的地步,便會演變成神經衰弱。患有神經衰弱的人,總是覺得生活上不如意的時候居多,日間的煩惱到晚上都不能消除,於是順理成章帶到床上,盡是躺著想不愉快的事情,這種心情自然影響睡眠。
煩躁、憂鬱症:煩躁和憂鬱症,是眾多精神疾病之中,極之容易影響睡眠的。煩躁症患者在精神上,時常呈現興奮的狀態,更會較一般人急躁和緊張;憂鬱症是一種腦部機能全體出現低落現像的疾病,患了這種病的人,精神毫無活力,思考能力亦會遲鈍起來。無論失眠是因為煩躁歷症還是憂鬱歷症而起,都一定要先治好疾病,才有機會睡得正常。若長期失眠,極有可能令病情惡化--晚上睡不著,日間的精神自然更差,心情也會越憂鬱;而情緒越憂鬱,便又使患者更難以入睡--這種惡性循環假如持續下去,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自我要求過高:凡事都要求做到盡善盡美,但人的能力有限,容觀環境亦多限制,那又談何容易呢!假如一個人不能接受「現實世界根本不完美」這個事實,心情自然是極苦惱的。
生活太嚴謹:一些過分嚴謹的人,一旦遇到不合規律的事情,便會非常抗拒,情緒大受影響。生活有規律,自然是好事,但過於被規律限制,卻變成了生活的負擔。這類人對睡覺必定也有一套嚴格的規律,萬一出了甚麼差錯,自然很易導致失眠了。
沉默寡言:我們在生活上,難免會遇到挫折或困難,由此而起的不安情緒,其實很需要一個宣洩的出口。但一個性格沉默寡言的人,卻多數只會把不順利的事情埋藏心裏,而不喜歡找人分擔。假若內心的憂慮越積越多,自然會引致失眠。
情緒化:這類人的心情變化要比常人複雜和激烈得多,通常不能好好控前自己的情緒,即是說,他們簡直是在放縱自己的心情。情緒化的人,通常比較敏感,對微小事情返應很大,也很執著。這種人的敏感性格,使他們一旦遇到打擊,或是身體有甚麼不適,便會出現情緒低落的現象,因而引致失眠。
強烈自卑感:有自卑感的人,通常喜歡與人比較,常作無謂的比較,易產生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理的人,也會較其他人更介意失眠的問題,誰知道越在意的話,失眠情況可能會更嚴重。
身體疾病引起的失眠:
很多身體疾病會影響睡眠,最常見的是疼痛,如頭痛、胃痛、心絞痛、關節痛等,這些疼痛性的疾病常讓病人痛得睡不著,或半夜痛醒。心臟衰竭、呼吸道疾病、睡眠呼吸暫停症及肥胖的病人則常因呼吸困難而醒來。甲狀腺功能異常、腎功能異常、巴金氏症等疾病也常伴隨失眠。生理上的疾病也會導致失眠,患者必須找出病因,經治癒以後,失眠徵狀也會隨之消失。
疾病症狀引起失眠:所謂疾病症狀,是指痕癢、疼痛、發燒、呼吸困難等,這些徵狀毫無疑問會讓人感到不適,因而引致失眠。
腸胃病引起失眠:有些人因為日間生活緊張,導致胃液分泌失常,因而出現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影響了睡眠。又如腸胃不適,出現肚瀉閒肚痛等情況,均會引致失眠。
吃得太飽:認為吃得越飽便越容易入睡,是不正確的。要知道我們吃東西以後,胃部就會開始工作,假如吃得太多,卻是加重了腸胃的負擔,整晚都不會睡得好,甚至會極容易轉醒。
心臟、血壓高引起失眠:血壓高其中的一個病徵,即為持續失眠。如果常常覺得容易疲倦,心緒不寧、頭痛,再加上出現失眠現像的話,便有可能患了血壓高疾病。除了血壓高以外,心臟疾病也會引致失眠,例如狹心症的人,便會出現心臟痛、四肢繃緊的情況,晚間自然睡得不好。
腦疾病引起失眠:腦袋是與睡眠關係最密切的人體器官,負責管理我們的睡眠。如果腦機能出現問題,就會引起睡眠障礙,例如經常作夢、失眠、容易醒覺的情況。
藥物引起的失眠:
藥物或食物亦會造成失眠,常見的如酒精、含咖啡因的飲料、呼吸道擴張劑、類固醇、某些降血壓藥等。
適當服用安眠藥,可幫忙睡眠,但若長期需依賴安眠藥來入睡,容易引起反後果,一旦停服安眠藥,即無法入睡,陷入更嚴重的失眠症。
原發性失眠:
入睡困難型: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往往一兩個小時才能睡著。緊張、焦慮、或身體不舒服引起的失眠常屬此型。
睡眠維持困難型:睡得不安穩,時睡時醒,醒過來就難以入睡,有些人甚至在半夜醒來就未再闔眼。憂鬱、身體疾病引起的失眠常屬此型。
當您睡眠有障礙時,請先自我評估一下,是否有身心、環境因素,如最近是不是換地方睡?有沒有什麼壓力?有什麼令您很難過、很生氣、或很興奮的事?身體有病痛?……等。
外因性失眠,通常環境改善,或過些時日,即可恢復,無須過度操心。若有身體不適,自當求醫診治。
若自己找不出原因,或失眠持續存在,對生活逐漸產生干擾,則應儘速看醫生,千萬不要自行購買安眠藥服用。必須經由專業的檢查及評估,對症治療,才不會延誤潛在病情,或因處置不當,成為慢性失眠。
環境造成失眠:
外在環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莫大的關係。例如睡眠的環境有所改變,也極容易引致失眠。幸好人的適應力非常強,一開始縱然多麼不習慣,但只需要過一段時間,抗拒心理自然消除,對身邊一切亦會處之泰然。
噪音:一般情況下,人們比較容易在安靜的環境中進入睡鄉。故此,在機場附近或公路旁邊居住的人,受到飛機昇降閒汽車行駛時所產生的噪音騷擾而無法入睡的情況,真可謂屢見不鮮。
其實,噪音之所以擾人睡覺,跟心理因素也有很大的關係,假如我們能對噪音處之泰然,又或者慢慢習慣噪音的存在,便不會無法入睡了。
亮度:光的強弱也會導致失眠。事實上,每一個人對光的感應皆有所不同。有些人睡覺時要求環境完全黑暗;有些人則要求微弱燈光,認為如此才有安全感;一些人卻又在大白天或極光亮的環境下均可安然入睡。正所謂各適其式,睡眠環境的亮度,只要符合個人需求就可以,並沒有必須遵守的原則。
室溫:房間太悶熱、通風設備不足,導致空氣不流通的話,的確令人不容易入睡;假若在寒冷的冬天,沒有蓋好棉被或穿上足夠的禦寒衣物便就寢,也會難以成眠。為了要有舒適的睡眠環境,室溫必須調節得當,自然能作一個香甜的好夢了。
...上述資料,謹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