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居園地 » 茶文化 »

茶與風俗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30日

茶與風俗

中國是世界茶葉的故鄉,種茶、制茶、飲茶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又是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各族人民有著各種不同的飲茶習俗,真可謂“歷史久遠茶故鄉,絢麗多姿茶文化。”

擂茶:

顧名思義,就是把茶和一些配料放進擂缽裏擂碎沖沸水而成擂茶。不過,擂茶有幾種,如福建西北部民間的擂茶是用茶葉和適量的乏麻置於特製的陶罐中,用茶木棍研成細末後加滾開水而成;廣東的揭陽、普寧等地聚居的客家人所喝的客家擂茶,是把茶葉放進牙缽(為吃擂茶而特製的瓷器)擂成粉未後,加上搗碎的熟花主、芝麻後加上一點鹽和香菜,用滾燙的開水沖泡而成而成;湖南的桃花源一帶有喝秦人擂茶的特殊習俗。是把茶葉、生薑、生米放到碾缽裏擂碎,然後沖上沸水飲用。若能再放點乏麻、細鹽進去則滋味更為清香可口。喝秦人擂茅一要趁熱,二要慢咽,只有這樣才會有“九曲回腸,心曠神怡”之感。

龍虎鬥茶:

雲南西北部深山老林裏的兄弟民族,喜歡用開水把茶葉在瓦罐裏熬的濃濃的,而後把茶水沖放到事先裝有酒的杯子裏與酒調和,有時還加上一個辣子,當地人稱它為“龍虎鬥茶”。喝一杯龍虎鬥茶以後,全身便會熱乎乎的,睡前喝一杯,醒來會精神抖擻,渾身有力。

竹筒茶:

將清毛茶放入特製的竹筒內,在火塘中便烤邊搗壓,直到竹筒內的茶葉裝滿並烤幹,就剖開竹筒取出茶葉用開水沖泡飲用。竹筒茶既有濃鬱的茶香,有有清花的竹香。雲南西雙版納的傣族同胞喜歡飲這種茶。

鍋帽茶:

在鑼鍋內放入茶葉和幾塊燃著的木炭,用雙手端緊鑼鍋上下抖動幾次,使茶葉和木炭不停地均勻翻滾,等到有屢屢青煙冒出和聞到濃鬱的茶香味時,便把茶葉和木炭一起倒出,用筷子快速地把木炭揀出去,再把茶葉倒回鑼鍋內加水煮幾分鐘就可以了。布朗族同胞喜歡飲鍋帽茶。

蓋碗茶:

在有蓋的碗裏同時放入茶葉、碎核桃仁、桂圓肉、紅棗、冰糖等等,然後沖如沸水蓋好蓋子。來客泡蓋碗茶一般要在吃飯之前,倒茶是要當面將碗蓋揭開,並用雙受託碗捧送,以表示對客人的尊敬。沏蓋碗茶是回族同胞的飲茶習俗。

婆婆茶:

新婚苗族婦女常以婆婆茶招待客人。婆婆茶的作法是:平時將要將去可的南瓜子和葵花子、曬乾切細的香樟樹葉尖以及切成細絲的嫩醃生薑放在一起攪拌均勻,儲存在容器內備用。要喝茶時,就取一些放入杯中,再以煮好的茶湯沖泡,邊飲邊用茶匙舀食,這種茶就叫做婆婆茶。

 

茶與婚禮:

茶與婚禮的關係,簡單來說,就是在締婚中應用、吸收茶葉或茶葉文化作為禮儀的一部分。其實,茶葉文化的浸滲或吸收到婚禮之中,是與我國飲茶的約定成俗和以茶待客的禮儀相聯繫的。

男娶女嫁時,男方要用一定的彩禮把女子交換或買過來。

由於婚姻事關男女的一生幸福,所以,以大多數男女的父母來說,彩禮雖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但更重視和更多的還是那些消災祐福的吉祥之物。茶在我國各族的彩禮中,有著特殊的意義。這一點,明人郎瑛在《七修類稿》中,有這樣一段說明:“種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則不復生也,故女子受聘,謂之吃茶。

又聘以茶為禮者,見其從一之義。”從字面上看,好似只講茶在婚禮中的意義,與茶葉的列入締婚彩禮無關。其實,只要稍加分析,還是能夠理出茶在婚姻禮儀中的一個發展過程的。

《七修類稿》是明代嘉靖、隆慶年間的一部作品,從中可以看到當時彩禮中的茶葉,已非像米、酒一樣,只是作為一種日常生活用品列選,而是賦予了封建婚姻中的“從一”意義,從而作為整個婚禮或彩禮的象徵而存在了。這就是說,茶在我國古代的婚禮中,經歷過日常生活的“一般禮品”和代表整個婚禮、彩禮的“重要禮品”這樣兩個階段。作為生活用品的列選,如《封氏聞見記》所載:古人亦飲茶,“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窮日盡夜,殆成風俗”,大致最遲不會遲於這本書成書的唐代中期。至於作為首要的彩禮,俗稱“女子受聘”,謂之“吃茶”,這極有可能是宋以後的事情。因為,據查考,在唐代以前的婚禮物品中,有反映男尊女卑的東西,但沒有要求婦女“從一而終”的禮品。

宋期是我國理學或道學最興盛的時期。元朝統治者也推崇理學為“國是”,鼓吹“存天理,滅人欲”,所以,要求婦女嫁夫、“從一而終”的道德觀,不會是宋朝以前,很可能是南宋和元朝這個階段,由道學者們宣導出來的。我國古代種茶,如陸羽《茶經》所說:“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由於當時受科學技術水準的限制,一般認為茶樹不宜移栽,故大多採用茶籽直播種茶。

但是,也如《茶經》所說,我國古人只是認為茶樹“植而罕茂”,並不認為茶樹不可移植。可是,道學者們為了把“從一”思想也貫穿在婚禮之中,就把當時種茶採取直播的習慣說為“不可移植”,並在眾多的婚禮用品中,把茶葉列為必不可少的首要禮物,以致使茶獲得象徵或代表整個婚禮的含義了。如今我國許多農村仍把訂婚、結婚稱為“受茶”、“吃茶”,把訂婚的定金稱為“茶金”,把彩禮稱為“茶禮”等等,即是我國舊時婚禮的遺跡。下面,列舉一些我國各族婚禮中應用茶葉的習俗。

訂婚,也叫訂親、定親、送定、小聘、送酒和過茶等等,民間稱法很多,差不多一地一個說法。在舊時,訂婚是確定婚姻關係的一個重要儀式,只有經過這一階段,婚約才算成立。我國各地訂婚的儀式相差很大,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即男方都要向女家送一定的禮品,以把親事定下來。如京津和河北一帶農村,訂婚也稱“送小禮”;送的小禮中,除首飾、衣料和酒與食品之外,茶是不可少的,所以,舊時問姑娘是否訂婚?也稱是否“受茶”。送過小禮之後,過一定時間,還要送大禮(有些地方送大禮和結婚合併進行),也稱“送彩禮”。大禮送的衣料、首飾、錢財比小禮多;視家境情況,多的可到二十四抬或三十二抬。

但大禮中,不管家境如何,茶葉、龍鳳餅、棗、花生等一些象徵性禮品,也是不可缺少的。茶葉當然還帶有“從一”的含義。女方收到男家的彩禮以後,隨即也要送嫁妝和陪奩,經過這些程式以後,才算完聘。女方的嫁妝也隨家庭經濟條件而有多寡,但不管怎樣,一對茶葉罐和梳妝盒是省不掉的。

茶葉在婚禮中作為“從一”的象徵,過去主要流行於漢族中間。但是,我國多數民族,都有尚茶的習慣,所以,在婚禮中用茶為禮的風俗,也普遍流行於各個民族。如雲南佤族訂婚,要送三次“都帕”(訂婚禮):第一次送“氏族酒”六瓶,不能多也不能少,另再送些茶葉、芭蕉之類,數量不限。第二次送“鄰居酒”,也是六瓶,表示鄰居已同意並可證明這樁婚事。第三次送“開門酒”,只一瓶,是專給姑娘母親放在枕邊晚上為女兒祈禱時喝的。雲南西北納西族稱訂婚為“送酒”,送酒時除送一罐酒外,還要送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雲南白族訂婚多數和漢族一樣,禮物中少不了茶。如大理區洱海邊西山白族“送八字”的儀式中,男方送給女方的禮物中就都有茶。例如住在洱源的白族男女合過“八字”可以成婚的話,男方要向女家送“布一件,豬肉三塊(一塊帶尾),火腿一隻,羊一隻(宰好),茶葉二兩,銀圈一個,耳環一對和現金若干,並附‘八字貼’一張”。女方把禮物收下,婚事也就算定了下來。居住在雲龍的白族訂婚的禮物為“衣料四包,茶二斤,豬肉半爿或一隻腿”等。

至於迎親或結婚儀式中用茶的情況,有作禮物的,但主要用於新郎、新娘的“交杯茶”、“和合茶”,或向父母尊長敬獻的“謝恩茶”、“認親茶”等儀式。所以,有的地方也直接稱結婚為“吃茶”。漢族“吃茶”和訂婚的以茶為禮一樣,茶在這裏都帶有“從一”的意思;但我國其他兄弟民族結婚時贈茶和獻茶,則多數隻作生活中的一種禮俗。如雲南大理區的白族結婚,新娘過門以後第二天,新郎、新娘早晨起來以後,先向親戚長輩敬茶、敬酒,接著是拜父母、祖宗,然後夫妻共吃團圓飯,至此再撤棚宣告婚禮結束。洱源白族結婚,一般頭天是迎親,第二天正客(正式招待客人),第三天閑客(新娘拜客);新婚夫婦向客人敬茶是在第三天。在接見時,男方還要分別向新娘及其父母、兄弟送禮。送給新娘的禮物,主要是成親當天新娘穿戴用的服飾;送給新娘父母的有布二件,其他主要是豬肉、羊肉和酒茶一類女方謝客用的食品;送給新娘弟弟的禮物為……“酒半壺,茶葉二兩,豬肉一方”。很明顯,洱源白族結婚時,茶葉不送新娘及其父母,只送給其弟弟,這種茶,在婚禮中就不具有漢族那樣的特殊含義。這一點,還可舉滇西北的普米族的婚俗為例。普米族嗜好茶葉,他們從訂婚到結婚也很繁瑣,訂婚以後要二三年才結婚。寧浪地區的普米族結婚,還殘留有古老的“搶婚”風俗。男女兩家先私下商定婚期,屆時仍叫姑娘外出勞動,男方派人偷偷接近姑娘,然後突然把姑娘“搶”了就走。邊跑邊高聲大喊:“某某人家請你們去吃茶!”女方親友聞聲便迅速追上“奪回”姑娘,然後在家再正式舉行出嫁儀式。非常清楚,這裏所謂請大家“吃茶”,和漢族婚俗中所說的“吃茶”,明顯不是同一回事。再如西北的裕固族,結婚第一天,只把新娘接進專設的小帳房,由女方伴新娘同宿一夜。第二天早晨吃過酥油炒麵茶,舉行新娘進大帳房儀式。新娘進入大帳房時,要先向設在正房的佛龕敬獻哈達,向婆婆敬酥油茶;進房儀式結束後,就轉入歡慶和宴飲活動。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向新郎贈送羊小腿的禮俗,實際是宴飲時由歌手唱歌助興的一種活動。儀式開始,由二位歌手,一位手舉帶一撮毛的羊小腿,一位端一碗茶,茶碗中間放一大塊酥油和四塊小酥油。茶代表大海,大塊酥油代表高山,然後說唱大家喜愛的“謠答曲戈”(裕固語“羊小腿”)。這裏,在裕固族的婚儀中,茶又只代表大海的意思。

如前所說,我國大多數民族,都嗜好飲茶;我國各族婚禮,五光十色,在締婚的每一個過程中,往往都離不開用茶來作禮儀。所以,上面所舉的例子,只是滄海一粟,如果把我國婚禮中派生的茶葉文化現象全部搜集起來,則將是一幅極其絢麗的歷史風俗長卷。

 

成都的蓋碗茶:

蓋碗茶是成都市的正宗川味特產。淩晨早起清肺潤喉一碗茶,酒後飯餘除膩消食一碗茶,勞心勞力解乏提神一碗茶,親朋好友會聊天一碗茶,鄰裏糾紛消釋前嫌一碗茶,已經是古往今來成都城鄉人民的傳統習俗。

成都的蓋碗茶,從茶具配置到服務格調都引人入勝。用銅茶壺、錫杯托、景德鎮的瓷碗泡成的茶,色香味形俱配套,飲後口角噙香,而且還可觀賞到一招沖泡絕技。大凡蓋碗茶的茶館中,堂倌邊唱喏邊流星般轉走,右手握長嘴銅茶壺,左手卡住錫托墊和白瓷碗,左手一揚,嘩地一聲,一串茶墊脫手飛出,茶墊剛停穩,哢哢哢,碗碗放入了茶墊,撿起茶壺,蜻蜓點水,一圈茶碗,碗碗鮮水摻得冒尖,卻無半點濺出碗外。這種沖泡蓋碗茶的絕招,往往使人又驚又喜,成為一種美的藝術享受。

 

太湖的熏豆茶:

在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特別是太湖之濱,河流交叉,盛產魚米,更多瓜果豆莢,農家薰制烘豆,製成熏豆茶。

熏豆茶的配製,以烘豆為主,綠茶為輔,有的還佐以其他配料。先將細茶放入茶盅,用95℃開水沖泡,再加放三、四十粒熏豆;也有的把茶葉和熏豆同時放進茶盅,再沖泡開水,這時候茶葉和熏豆就在盅內隨著茶湯翻浮飄蕩,漸漸沉於盅底,便可品飲。

熏豆的烘制是在每年農曆秋分過後,寒露前後,毛豆飽滿而未老之際,選青毛豆肉放在鍋裏用開水煮熟,撈掉豆衣,涼幹後,攤在鐵絲網的篩子上,用炭火焙烘,火熱忌猛,以文火為宜,並須不斷翻拌篩內烘豆,一般經五個小時左右熏烘,青豆水份蒸發微硬,即成熏豆。此時,色澤碧綠如翡翠,藏於罐內,隔年不壞。

熏豆茶,使茶湯綠中呈黃,嫩茶的清香和熏豆的鮮味混為一體,飲了提神,開胃,還能補充溫飽。

 

德清的鹹橙茶:

杭嘉湖平原東苕溪中游北岸的浙江省德清縣三合鄉新興、上、下揚等村的七百多戶農家,是別有風味的鹹橙茶之鄉。

鹹橙茶的沖泡,先將細嫩的茶葉放在茶碗中,用竹爿瓦罐專煮的沸水沖泡;爾後,用竹筷夾著醃過的柳丁皮或桔子皮拌野芝麻放入茶湯,再放些烘豆或筍乾等其他佐料,共有十五種之多,稍頃即可趁熱品嘗,邊喝邊沖,最後連茶葉帶佐料都吃掉。這裏的農家,除了人人天天愛飲鹹橙茶之外,民間還流傳有打茶會、親家婆茶、新娘子茶等七、八種宴茶、品茶、評茶的鄉土習慣,人們以茶待客,談笑風生,熱鬧非凡。

柳丁芝麻茶,吃了講胡話。意思是鹹橙茶有明顯的興奮提神作用,尤其在冬春之交,夜特別長,勞動人民晚上吃了鹹橙茶,頓消白天疲勞,補充夜間溫飽滿。

 

湖南的薑鹽茶:

到過湖南省湘陰、汩羅縣的人,對當地群眾飲用的薑鹽豆子茶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裏的每戶農家都有燒開水的瓦罐,炒黃豆、芝麻的鐵皮小鏟和研磨老薑的薑缽。將清水注入瓦罐,在柴火灶的火灰中燒開,把黃豆或芝麻放在鐵皮小鏟上炒熟。將老薑在缽中磨成薑渣與薑汁,才可以泡茶。泡茶時,要先將茶葉放進瓦罐裏泡開,然後將鹽、薑渣、薑汁倒入罐內,混勻,倒入茶杯,抓上一把炒熟的黃豆或芝麻撒在杯子裏,即可飲用。

薑鹽豆子茶又稱嶽飛茶、湘陰茶或六合茶,即薑、鹽、黃豆、芝麻、茶葉、開水。如果說起它的起源,其中還有一段頗為有趣的來歷呢:那是南宋紹興年間,嶽飛被朝廷授予鎮寧崇信軍節度使,帶領兵馬南下,準備鎮壓楊麼領導的農民起義。但是,士兵一到南方,水土不服,病人增多,不僅影響了作戰,也影響了士氣。岳飛急中生智,便吩咐部下熬含鹽的黃豆薑汁湯當茶喝。果然,士兵中的疾病迅速減少。軍營周圍的老百姓一看,也學著沏這號茶。一時間在湘陰包括今日的汩羅縣流行起來,直到今天。

 

茶與歌舞:

茶歌、茶舞,和茶與詩詞的情況一樣,是由茶葉生產、飲用這一主體文化派生出來的一種茶葉文化現象。它們的出現,不只是在我國歌、舞發展的較遲階段上,也是我國茶葉生產和飲用形成為社會生產、生活的經常內容以後才見的事情。從現存的茶史資料來說,茶葉成為歌詠的內容,最早見於西晉的孫楚《出歌》,其稱“姜桂茶荈出巴蜀”,這裏所說的“茶荈”,就都是指茶。至於專門詠歌茶葉的茶歌,此後從何而始?已無法查考。
從皮日休《茶中雜詠序》“昔晉杜育有荈賦,季疵有茶歌”的記述中,得知的最早茶歌,是陸羽茶歌。但可惜,這首茶歌也早已散佚。不過,有關唐代中期的茶歌,在《全唐詩》中還能找到如皎然《茶歌》、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等幾首。尤其是盧仝的茶歌,常見引用。在我國古時,如《爾雅》所說:“聲比於琴瑟曰歌”;《韓詩章句》稱:“有章曲曰歌”,認為詩詞只要配以章曲,聲之如琴瑟,則其詩也亦歌了。

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在唐代是否作歌?不清楚;但至宋代,如王觀國《學林》、王十朋《會稽風俗賦》等著作中,就都稱“盧仝茶歌”或“盧仝謝孟諫議茶歌”了,這表明至少在宋代時,這首詩就配以章曲、器樂而唱了。宋時由茶葉詩詞而傳為茶歌的這種情況較多,如熊蕃在十首《御苑採茶歌》的序文中稱:“先朝漕司封修睦,自號退士,曾作《御苑採茶歌》十首,傳在人口。……蕃謹撫故事,亦賦十首獻漕使。”這裏所謂“傳在人口”,就是歌唱在人民中間。

上面講的,是由詩為歌,也即由文人的作品而變成民間歌詞的。茶歌的另一種來源,是由謠而歌,民謠經文人的整理配曲再返回民間。如明清時杭州富陽一帶流傳的《貢茶鰣魚歌》,即屬這種情況。這首歌,是正德九年(1514)按察僉事韓邦奇根據《富陽謠》改編為歌的。其歌詞曰:“富陽山之茶,富陽江之魚,茶香破我家,魚肥賣我兒。採茶婦,捕魚夫,官府拷掠無完膚,皇天本聖仁,此地一何辜?魚兮不出別縣,茶兮不出別都,富陽山何日摧?富陽江何日枯?山摧茶已死,江枯魚亦無,山不摧江不枯,吾民何以蘇?!”歌詞通過一連串的問句,唱出了富陽地區採辦貢茶和捕捉貢魚,百姓遭受的侵擾和痛苦。後來,韓邦奇也因為反對貢茶觸犯皇上,以“怨謗阻絕進貢”罪,被押囚京城的錦衣獄多年。

茶歌的再一個也是主要的來源,即完全是茶農和茶工自己創作的民歌或山歌。如清代流傳在江西每年到武夷山採制茶葉的勞工中的歌,其歌詞稱:

  清明過了穀雨邊,背起包袱走福建。

  想起福建無走頭,三更半夜爬上樓。

  三捆稻草搭張鋪,兩根杉木做枕頭。

  想起崇安真可憐,半碗醃菜半碗鹽。

  茶葉下山出江西,吃碗青茶賽過雞。

  採茶可憐真可憐,三夜沒有兩夜眠。

  茶樹底下冷飯吃,燈火旁邊算工錢。

  武夷山上九條龍,十個包頭九個窮。

  年輕窮了靠雙手,老來窮了背竹筒。

類似的茶歌,除江西、福建外,其他如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各省的方志中,也都有不少記載。這些茶歌,開始未形成統一的曲調,後來,孕育產生出了專門的“採茶調”,以至使採茶調和山歌、盤歌、五更調、川江號子等並列,發展成為我國南方的一種傳統民歌形式。當然,採茶調變成民歌的一種格調後,其歌唱的內容,就不一定限於茶事或與茶事有關的範圍了。

採茶調是漢族的民歌,在我國西南的一些少數民族中,也演化產生了不少諸如“打茶調”、“敬茶調”、“獻茶調”等曲調。

例如居住在滇西北的藏胞,勞動、生活時,隨處都會高唱不同的民歌。如擠奶時,唱“格奶調”;結婚時,唱“結婚調”;宴會時,唱“敬酒調”;青年男女相會時,唱“打茶調”、“愛情調”。又如居住金沙江西岸的彝族支系白依人,舊時結婚第三天祭過門神開始正式宴請賓客時,吹嗩呐的人,按照待客順序,依次吹“迎賓調”、“敬茶調”、“敬煙調”、“上菜調”等等。說明我國有些兄弟民族,和漢族一樣,不僅有茶歌,也形成了若干有關茶的固定樂曲。

以茶事為內容的舞蹈,可能發軔甚早,但元代和明清期間,是我國舞蹈的一個中衰階段,所以,史籍中,有關我國茶葉舞蹈的具體記載很少。現在能知的,只是流行於我國南方各省的“茶燈”或“採茶燈”。

茶燈,和馬燈、霸王鞭等,是過去漢族比較常見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茶燈,是福建、廣西、江西和安徽“採茶燈”的簡稱。它在江西,還有“茶籃燈”和“燈歌”的名字;在湖南、湖北,則稱為“採茶”和“茶歌”;在廣西又稱為“壯採茶”和“唱采舞”。

這一舞蹈不僅各地名字不一,跳法也有不同。但是,一般基本上是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也可有三人以上)參加表演。舞者腰系綢帶,男的持一錢尺(鞭)作為扁擔、鋤頭等,女的左手提茶籃,右手拿扇,邊歌邊舞,主要表現姑娘們在茶園的勞動生活。

除漢族和壯族的《茶燈》民間舞蹈外,我國有些民族盛行的盤舞、打歌,往往也以敬茶和飲茶的茶事為內容,這從一定的角度來看,也可以說是一種茶葉舞蹈。如彝族打歌時,客人坐下後,主辦打歌的村子或家庭,老老少少,恭恭敬敬,在大鑼和嗩呐的伴奏下,手端茶盤或酒盤,邊舞邊走,把茶、酒一一獻給每位客人,然後再邊舞邊退。雲南洱源白族打歌,也和彝族上述情況極其相像,人們手中端著茶或酒,在領歌者(歌目)的帶領下,唱著白語調,彎著膝,繞著火塘轉圈圈,邊轉邊抖動和扭動上身,以歌縱舞,以舞狂歌。

 

茶與祭祀:

祭祀是我國古代社會中較婚姻更為經常的一種禮制和生活內容。那麼,茶是什麼時候開始用來作祭的呢?一般認為,茶是在被用作飲料以後,才派生出一系列的次生文化的。這也即是說,只有在茶葉成為日常生活用品之後,才慢慢被用諸或吸收到我國禮制包括喪禮之中。我國隨葬用的明器,《釋名》稱“送死之器”,主要是一些“助生送死,追思終副”的物品。至於祭禮,如東漢阮瑀在七哀詩中所吟:“嘉肴設不禦,旨酒盈觴杯”,都是死者生前享用和最喜歡吃的那些東西。在上引詩句中,可以約略看出,我國大致在東漢時,至少這時的北方,還沒有用茶來作祭禮。

我國以茶為祭,是在以茶待客,大致是兩晉以後才逐漸興起的。從文獻記載來看,如唐代韓愈“……禮賢,方聞置茗;晉臣愛客,才有分茶”,我國以茶待客、以茶相贈,最初是流行於三國和兩晉的江南地區。因此,茶葉作為祭品,不會早於這一時期。至於用茶為祭的正式記載,則直到梁蕭子顯撰寫的《南齊書》中才始見及。該書《武帝本紀》載,永明十一年(493)七月詔:“我靈上慎勿以牲為祭,唯設餅、茶飲、乾飯、酒脯而已,天上貴賤,鹹同此制。”齊武帝蕭頤,是南朝比較節儉的少數統治者之一。這裏他遺囑靈上唯設餅、茶一類為祭,是現存茶葉作祭的最早記載,但不是以茶為祭的開始。在喪事紀念中用茶作祭品,當最初創始於民間,蕭頤則是把民間出現的這種禮俗,吸收到統治階級的喪禮之中,鼓勵和推廣了這種制度。

把茶葉用作喪事的祭品,只是祭禮的一種。我國祭祀活動,還有祭天、祭地、祭祖、祭神、祭仙、祭佛,不可盡言。茶葉之用於這些祭祀的時間,大致也和上說的用於喪事的時間相差不多。如晉《神異記》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講余姚有個叫虞洪的人,一天進山採茶,遇到一個道士,把虞洪引到瀑布山,說:我是丹丘子(傳說中的仙人),聽說你善於煮飲,常常想能分到點嘗嘗。山裏有大茶樹,可以相幫採摘,希望他日有剩茶時,請留一點給我。虞洪回家以後,“因立奠祀”,每次派家人進山,也都能得到大茶葉。另《異苑》中也記有這樣一則傳說:剡縣陳務妻,年輕時和兩個兒子寡居。她好飲茶,院子裏面有一座古墳,每次飲茶時,都要先在墳前澆點茶奠祭一下。兩個兒子很討厭,說古墳知道什麼?白費心思,要把墳挖掉,母親苦苦勸說才止祝一天夜裏,得一夢,見一人說:“我埋在這裏三百多年了,你兩個兒子屢欲毀墳,蒙你保護,又賜我好茶,我雖已是地下朽骨,但不能忘記稍作酬報。”天亮,在院子中發現有十萬錢,看錢似在地下埋了很久,但穿的繩子是新的。母親把這事告訴兩個兒子後,二人很慚愧,自此祭禱更勤。透過這些故事,不難看出在二晉南北朝時,茶葉也開始廣泛地用於各種祭祀活動了。

不過,上面講的例子,都是發生在南方的事,至於在黃河流域和北方一帶,廣泛用茶為祭品的時期,一般認為是在隋唐統一全國,特別是唐代中期北方飲茶風行之後。這一點,從唐代的貢茶制度中也能多少看出一點。貢茶是專門進奉宮廷御用的茶葉。我國茶葉作為方物,進貢的歷史甚早;但是,專門設立貢茶基地--貢焙,還是唐代中期才出現的事情。唐朝的茶葉,如鄭穀《蜀中》詩句描寫的“蒙頂茶畦千點露,浣花箋紙一溪春”;由於小氣候的關係,蒙頂山上的茶葉,被譽為“天下第一”,每年也入貢。但是,由於蒙頂茶數量少,蜀道難行,所以,唐代的貢焙,還是設在緊挨運河和國道線上的常州宜興和湖州長興相界的顧渚。其所以把貢焙選定在宜興、長興二縣,與這裏所出茶葉品質較好有一定關係,但主要的,還如李郢的詩句所吟:“一月五程路四千,到時須及清明宴”;要趕在清明前面貢到。“清明宴”,是清明祭祀結束以後的宴請活動,所以,“須及清明宴”是假,要趕上清明的祭祀是真。由此,我們雖不能分辨北方是宮廷還是民間以茶作祭為先,但至少從上述貢茶制度中可以看出,唐代中期時,北方應用茶來作祭禮,也差不多已與南方同樣重視。

茶葉作為祭品,無論是尊天敬地或拜佛祭祖,比一般以茶為禮,要更虔誠、講究一些。王室用於祭典的,全部是進貢的上好茶葉,就是一般寺廟中用於祭佛的,也都總是想法選留最好的茶葉。如《蠻甌志》記稱:“《覺林院志》崇收茶三等:待客以驚雷莢,自奉以萱草帶,供佛以紫茸香。蓋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我國南方很多寺廟都種茶,所收茶葉一餉香客,二以供佛,三堪自用,一般都是作如上三用,但更傾心的,還是為敬佛之用。

在古代用茶作祭,一般有這樣三種形式:在茶碗、茶盞中注以茶水;不煮泡只放以幹茶;不放茶,只置茶壺、茶盅作象徵。但也有例外者,如明徐獻忠《吳興掌故集》載:“我朝太祖皇帝喜顧渚茶,今定制,歲貢奉三十二斤,清明年(前)二日,縣官親詣采造,進南京奉先殿焚香而已。”在宜興的縣誌中,也有類似的記載。這就是說,在明永樂遷都北京以後,宜興、長興除向北京進貢芽茶以外,還要在清明前二日,各貢幾十斤茶葉供奉先殿祭祖焚化;祭茶採用焚燒的特殊形式。

很多少數民族,也有以茶為祭品的習慣。如雲南西雙版納的布朗族,五十年代以前,他們雖然受傣族文化影響信仰小乘佛教,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的信仰和祭祀活動,仍超過佛事活動。布朗人的自然崇拜,以崇拜神鬼精靈最為突出,他們認為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林河路,村寨房屋,生老病死,莊稼畜禽,無不都是由神鬼主宰的。據約略統計,他們平時祭奠的鬼名有八十多種。至於農業的祭祀活動,更是頻繁,從燒山開地一直到收穫進倉,都要舉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動。所有上述各種祭祀,一般都只用飯菜、竹筍和茶葉這三種祭品,將它們分成三份,放在芭蕉葉上;只有較大的祭祀活動才殺豬宰牛。再如雲南文山壯族支系的布依人,他們敬奉的神靈較少,主要供奉“老人廳”、“龍樹”和“土地廟”。老人廳設在寨中,供奉神農的牌位。土地廟一般都建在村寨邊上,龍樹則在稍遠一些的山坡上。布儂人的祭祀活動,如祭土地,每月初一、十五,由全寨各家輪流到廟中點燈敬茶,祈求土地神保護全寨人畜平安。祭品很簡單,主要是用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比較獨特的不是祭品的喪俗用茶,居住在雲南麗江的納西族,無論男女老少,在死時快斷氣前,都要往死者嘴裏放些銀末、茶葉和米粒,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死者才能到“神地”。對這種風俗,一般認為上述三者分別代表錢財、喝的和吃的;即生前有吃有喝又有財,死後也能到一個好的地方。

祭祀活動中的以茶作祭品的情況,可以說是茶文化發展過程中衍生出來的一種帶有封建迷信的副文化。茶是在我國祭祀發展的較遲階段上才加入祭品的,而且它在減輕祭祀糜費和適應大眾需要方面,也有過一定積極意義。但是,它畢竟只能是人類生產力和科學、文化都比較低下的一種歷史社會現象。《尚書》等古籍中提到:祭言察也,察者至也,言人事至於神也。隨著社會發展和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社會中的“人事”和人們對“神”的觀念,都在不斷變化。事實也是如此,隨著國家建設的不斷發展,如今我國的祭祀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以至上述祭祀活動已變成了歷史的陳跡。存在決定意識。我們不能預言將來祭祀會不會在社會生活中消失,但是可以肯定,即使將來仍然有祭祀或保留有用茶作祭的禮儀,它過去所帶的那些封建迷信成分,必然會隨著人們頭腦中的封建意識的消除而消除。所以,這裏把已經和正在消失的茶葉祭祀內容重翻出來,為的是全面敘述茶葉文化曾走過的歷史道路。

 

茶葉飲法:

自從我們的祖先發現和飲用茶葉以來,飲茶方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變化過程。在我國古代,茶葉最初作為藥用,是採摘生葉煎服。以後,發展為以茶當菜,煮作羹飲,或與其他食物調劑飲用,到了明代,才發展成為我們現在常用的茶葉沖泡飲用的方法,同時,由於我國地域遼闊,茶類眾多,風怕習慣不一,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飲東方法。不同類的茶葉的飲法雖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一定的差異。這是必須加以區別的。

紅茶飲法:

從使用的茶具來分,大體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杯飲法,一種是壺飲法。一般說,各類工夫紅茶、小種紅茶、袋泡紅茶和即溶紅茶等,大多採用杯飲法;各類紅碎茶及紅茶片、紅茶末等,為使沖泡過的茶葉與茶湯分離,便於飲用,習慣採用於壺飲法。

從茶湯中是否添加其他調味品來劃分,又可分為“清飲法”和“調飲法”兩種。我國絕大部分地方飲紅茶採用“請飲法”,不在茶中加添其他的調料。但在廣東,有些地方要在紅茶里加牛奶和糖,使營養更豐富,味道更好。在我國西藏、內蒙古,這種飲法更為普遍,稱之為酥油茶和奶茶。通常的飲法是:

先將茶葉放入預先燙熱的茶壺中,沖入沸水浸泡約五分忡,然後把茶湯倒入茶杯中,沖入適量的糖、牛奶和乳酪。在茶壺中泡過一次的茶渣,一般棄去不再用。

綠茶飲法:

綠茶在我國南方地區非常流行,是人們普遍愛飲的茶類、其飲法也隨不同茶品、不同地區而異。

高級綠茶(包括各種名茶),一般習慣於用透明的玻璃杯沖泡,以顯示出茶葉的品質特色,便於觀賞。普通的眉茶、珠茶,往往採用瓷質茶杯沖泡。瓷杯保溫性能強於玻璃杯,使茶葉中的有效成分容易浸出,可以得到比較濃厚的茶湯。低級茶葉及綠茶未,又多用壺飲法,以便於茶湯與茶渣分離,飲用方便。

江浙一帶,人們大多喜歡龍井、碧螺春等名茶和高級眉茶。飲用時,十分講究茶具的潔淨和用水的品質。

綠茶茶藝:

用具:玻璃茶杯 香一支 白瓷茶壺一把 香爐一個 脫胎漆器茶盤一個 開水壺兩個

   錫茶葉罐一個 茶巾一條 茶道器一套 綠茶每人2~3克

基本程式:綠茶程式解說

  點香:焚香除妄念;

  洗杯:冰心去塵凡;

  涼湯:玉壺養太和;

  投茶:清宮迎佳人;

  潤茶:甘露潤蓮心;

  沖水:鳳凰三點頭;

  泡茶:碧玉沉清江;

  奉茶:觀音捧玉瓶;

  賞茶:春波展旗槍;

  聞茶:慧心悟茶香;

  品茶:淡中品致味;

  謝茶:自斟樂無窮。

烏龍茶茶藝:

用具:宜興紫砂壺一對 龍鳳變色杯一套 開水瓶兩個 香爐一個 香一支

基本程式:烏龍茶程式解說

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大彬沐淋,烏龍入宮;

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烏龍入海,重洗仙顏;

玉液移壺,再注甘露;

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龍鳳呈祥,鯉魚翻身;

捧杯敬茶,眾手傳盅;

鑒賞雙色,喜聞高香;

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再斟流下,二探蘭芷;

二品雲腴,喉底留香;

三斟石乳,盪氣迴腸;

含英咀華,領悟岩韻;

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茗茶探趣,游龍戲水;

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鬥茶:

鬥茶始于唐代,據考創造于出產貢茶聞名於世的福建建州茶鄉。每年春季是新茶製成後,茶農、茶客們比新茶優良次劣排名順序的一種比賽活動。有比技巧、鬥輸贏的特點,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一場鬥茶比賽的勝敗,猶如今天一場球賽的勝敗,為眾多市民、鄉民所關注。唐叫“茗戰”,宋稱“鬥茶”,具有很強的勝負的色彩,其實是一種茶葉的評比形式和社會化活動。

決定鬥茶勝負的標準,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湯色。即茶水的顏色。一般標準是以純白為上,青白、灰白、黃白,則等而下之。色純白,表明茶質鮮嫩,蒸時火候恰到好處,色發青,表明蒸時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時火候太老;色泛黃,則採摘不及時;色泛紅,是炒焙火候過了頭。

二是湯花。即指湯麵泛起的泡沫。決定湯花的優劣要看兩條標準:第一是湯花的色澤。因湯花的色澤與湯色是密切相關的,因此,湯花的色澤標準與湯色的標準是一樣的;第二是湯花泛起後,水痕出現的早晚,早者為負,晚者為勝。如果茶末研碾細膩,點湯、擊拂恰到好處,湯花勻細,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反之,湯花泛起,不能咬盞,會很快散開。湯花一散,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線)。因此,水痕出現的早晚,就成為決定湯花優劣的依據。

鬥茶,多為兩人捉對“撕殺”,三鬥二勝,計算勝負的單位術語叫“水”,說兩種茶葉的好壞為“相差幾水”。

...上述資料,謹供參考...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