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禮儀
我國是茶的故鄉,有著悠久的種茶歷史,又有著嚴格的敬茶禮節,還有著奇特的飲茶風俗。
我國飲茶,從神農時代開始,少說也有四千七百多年了。茶禮有緣,古已有之。
客來敬茶,這是我國漢族同胞,最早重情好客的傳統美德與禮節。直到現在,賓客至家,總要沏上一杯香茗。喜慶活動,也喜用茶點招待。開個茶話會,既簡便經濟,又典雅莊重。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
我國漢族同胞還有種種以茶代禮的風俗。南宋都城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並配以各色細果,饋送親友毗鄰,叫做七家茶。這種風俗,就是在茶杯內放兩顆青果即橄欖或金桔,表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
茶禮還是我國古代婚禮中一種隆重的禮節的。明.許次紓在《茶疏考本》中說: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結婚以茶為識,以為茶樹只能從種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否則就會枯死,因此把茶看作是一種至性不移的象徵。所以,民間男女訂婚以茶為禮,女方接受男方聘禮,叫下茶或茶定,有的叫受茶,並有一家不吃兩家茶的諺語。同時,還把整個婚姻的禮儀總稱為三茶六禮。三茶,就是訂婚時的下茶,結婚的定茶,同房時的合茶。下茶又有男茶女酒之稱,即訂婚時,男家除送如意壓帖外,要回送幾缸紹興酒。婚禮時,還要行三道茶儀式。三道茶者,第一杯百果,第二杯蓮子、棗兒;第三杯方是茶。吃的方式,接杯之後,雙手捧之,深深作揖,然後向嘴唇一觸,即由家人收去。第二道亦如此。第三道,作揖後才可飲。這是最尊敬的禮儀。這些繁俗,現在當然沒有了,但婚禮的敬茶之禮,仍沿用成習。
神農與茶:
中國茶源自神農。傳說中的神農是農業神,也就是炎帝,他能讓太陽發光,讓天下雨,他教人們播種五穀,又教人們識別各種植物,他的肚子是透明的,能看到腸胃和吃進去的東西。為了知道各種草本的性質,神農就親口品嘗,然後仔細觀察它們在肚子中的變化。
有一次,神農吃到一種樹葉,這種葉子吃進肚子裏後,在裏面走來走去,像是士兵在進行搜查,不一會兒,整個腸胃便像洗過一樣乾淨清爽,感覺非常舒服。神農記住了這種葉子,給他起了個名字,叫茶。以後每當吃進有毒的東西,便立即吃點茶,讓它搜查搜查,把毒物消滅掉。
茶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是說的一般勞動工作。茶藝是一種物質活動,更是精神藝術活動,器具則更重要講究,不僅要好使好用,而且要有條有理,有美感。所以,早在《茶經》中,茶聖陸羽便精心設計了適於烹茶、品飲的二十四器:
風爐:為生火煮茶之用,以中國道家五行思想與儒家為國勵志精神而設計,以鍛鐵鑄之,或燒制泥爐代用。
筥 :以竹絲編織,方形,用以採茶。不僅要方便,而且編制美觀,這是由於古人常自采自製自食而特意設置。
炭撾:六棱鐵器,長一尺,用以碎炭。
火夾:用以夾炭入爐。
釜 :用以煮水烹茶,似今日本茶釜。多以鐵為之,唐代亦有瓷釜.石釜,富家有銀釜。
交床:以木制,用以置放茶釜。
紙囊:茶炙熱後儲存其中,不使泄其香。
碾 :碾茶。
拂末:將茶拂清。
羅合:羅是篩茶的,合是貯茶的。
則 :有如現在的湯匙形,量茶之多少。
:用以貯生水。
漉水囊:有以過濾煮茶之水,有銅制、木制、竹制。
瓢 :杓水用,有用木制。
竹筴:煮茶時環擊湯心,以發茶性。
鹺簋:唐代煮茶加鹽去苦增甜,貯鹽花。
揭 :唐代煮茶加鹽去苦增甜,杓鹽花。
熟盂:用以貯熱水,唐人煮茶講究三沸,一沸後加入茶直接煮,二沸時出現泡沫,杓出盛在熟盂之中,三沸將盂中之熟水再入釜中,稱之謂救沸、育華。
碗 :是品茗的工具,唐代尚越瓷,此外還有鼎州瓷、婺州瓷、嶽州瓷、壽州瓷、洪州瓷。以越瓷為上品。唐代茶碗高足、偏身。
畚 :用以貯碗。
紮 :洗刷器物用,類似現在的炊帚。
滌方:用以貯水洗具。
渣方:彙聚各種沉渣。
巾 :用以擦試器具。
具列:用以陳列茶器,類似現代酒架。
都籃:飲茶完畢,收貯所有茶具,以備來日。
用現在人的觀點來看,飲一杯茶有這麼多複雜的器具似乎難以理解。但在古代人說,則是完成一定禮儀,使飲茶至好至精的必然過程。
...上述資料,謹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