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民俗與文化象徵意義
吉祥民俗的起源
“吉”意為順利、美好,與“凶”相對。《易.系辭下》有“吉事有祥”之說。關於吉字的早期記錄還有《谷梁傳.哀西元年》中的“卜之不吉則如之何?”現在人們常說吉言、吉兆、吉利、吉日良辰、吉星高照等都是激發人們積極正面的情感和企盼的詞。“祥”本指吉凶的徵兆,現意為吉利,幸福。《左傳.僖公十六年》中記載:“是何祥也?吉祥焉在?”“吉祥”是梵語的音譯,含幸運之意。吉祥的用語見於經典之中,佛經上有吉祥草和吉祥果之說。據傳釋尊成道時即坐于吉祥草上,是由吉祥童子刈割並鋪於釋尊座位之上的。吉祥果,是鬼子母神等用以驅除邪魔的果實。現在人們用“吉祥”一詞時已沒有了佛教的意味,它成了一個通用的民間辭彙。
吉祥民俗表現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吉日慶典等特殊場合的吉祥語、吉祥圖案、吉祥物等等。實際上,吉祥民俗是人們心理觀念的反映。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社會活動的基礎上形成期望福祿喜慶、長壽安康、萬事順利的心理傾向。為了表達這種願望和心理傾向,人們便賦予特定的語言、圖案、自然物和人造物以神秘的光環,並加以區別對待,利用這些特別語言、圖案、自然物和人造物能夠驅災避邪、去穢除魔、趨吉避凶,而且它們能帶給人們平安好運、幸福安康、吉慶祥瑞。
民間的吉祥民俗豐富多彩,涉及人們生產、生活和生命的各個方面。比如“五福”,“五福”在《尚書》中指長壽、富貴、健康安寧、遵行美德和高夀善終;現在的五福多指福、祿、壽、喜、財,這些是人生中的美化追求。根據中國漢字諧音取意的特點,因為蝙蝠的“蝠”與“福”同音,人們便用五隻蝙蝠來比喻五福。中國民間有《五福和合》的吉祥圖,圖上五隻蝙蝠一齊飛進一個帶蓋的圓盒內,“盒”與“和”、“合”同音雙關,這幅圖表達了五福齊到、家庭和諧幸福的寓意。還有以形象的方式表情達意的,比如吉祥喜圖,它是表達與“喜”有關的意蘊的圖案。為人熟知的圖案有“喜在眼前”——雙鵲對飛或對立,共視中間的古錢的圖案;“歡天喜地”——獾子仰頭望天,喜鵲飛空俯地,兩相對望的圖案;“報喜圖”——喜鵲與豹子組合的圖案。這些形象生動且意蘊深長的畫面,表現了人們對吉祥幸福的喜愛與渴望之情。有些吉祥民俗源於傳說附會,比如龍、鳳和麒麟都是神話傳說中的形象,民間的龍鳳祥瑞紋飾和麒麟送子圖一直都很受歡迎。
中國豐富博大的文化中,吉祥民俗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對人們的生活影響甚大,更有其深厚的根源,值得人們細細地考究和品味。
美滿姻緣民俗
喜神:
喜神即是吉祥神,因為人們的願望都是趨吉避凶,追求喜樂高興,因此就臆造出了一個喜神。民間傳說喜神原本是拜北斗星神的一個虔誠女子,修道成仙時,北斗星君詢問其所求,女子以手抿口,笑而不答,北斗星君誤以為她祈要鬍鬚,就賜了她長須,因為她笑時呈喜像而封為喜神,因有長須,不再讓凡人看到她的形象,從此喜神專司喜慶,卻不顯神形。所以,喜神最大的特點是沒有具體的形象,也沒有專門的廟宇,高度抽象,但後世也有將祖先畫像或商紂王視為喜神進行奉祀。對喜神的敬奉在各種禮俗活動中均很常見,尤其在婚禮中。迎喜神時,可在曆書中查詢喜神的方位。
紅蓋頭:
紅蓋頭在中國民間婚嫁禮儀中極為常見,尤其舊時婚禮,新娘出嫁時,不但要穿嫁衣、坐花轎,頭上還要蒙上一塊大紅布,以保佑新娘子平安入洞房。關於這一習俗的傳說很多,有的說是為了防止喜神紂王搶親,有的說是紂王為了懲罰虐待皇叔文重的惡妻,有的說是桃花女為了在出嫁時躲避周公的陷害等等。總體而言,民眾們多以此俗作為出嫁時趨
吉避凶,保佑新娘平安出嫁的方式。舊時,蓋頭多以四五尺見方的紅色綢緞製成,四角綴以銅錢或其他飾物,新娘在上花轎前蓋上蓋頭,遮住整個臉部,直到拜完堂入洞房之後,新郎用秤桿將蓋頭挑去,新娘方才露出真容。
月下老人:
月下老人是中國民間傳說中專管婚姻的紅喜神,又稱“月老”,也就是媒神。關於月下老人定姻緣的傳說很多,流傳較為廣泛的是唐人李複言小說《續幽怪錄·訂婚店》中月下老人為韋固定婚姻的故事。關於月下老人的形象,清人沈三白《浮生六記》中說:“一手挽紅絲,一手攜杖懸婚姻簿,童顏鶴髮,賓士在非煙非霧中。”國內很多地方都有月老祠,成為人們祈求幸福美滿姻緣之所,在著名的杭州西湖白雲庵右側月老閣有一幅膾炙人口的對聯,道出了“月老”的心願,也是民眾們的美好心願——“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是前生註定事,莫錯過姻緣。”
“喜”字:
“喜”字的初文是用一個鼓的形狀加一個喜笑的口形,表示喜慶的典禮。後來,又用一雙手捧著一個“吉”字,下面加一個喜笑的口形。從古至今,“喜”字都是用來表達愉悅情緒的,中國人素有的“喜”字情結使得人們用它代表整個人生中所有的吉祥與快樂,使“喜”成為五福(福、祿、壽、喜、財)之一。“喜”字有兩個圖符,分別“禧”和“囍”。“禧”字多用於諸如春節等節慶場合,表達一切順心、萬事如意之意。“囍”字,又稱“雙喜”,更多用於婚嫁場合,表達婚姻吉祥如意之意。
撒帳喜:
撒帳是中國傳統婚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人入洞房之後將花生、棗子、桂圓、栗子等撒在喜帳中,巧妙地借用“早(棗子)生(花生)貴(桂圓)子(栗子)”的諧音,表達祝福新郎新娘婚姻美滿、早生貴子、多子多福之意。撒帳歌即是伴隨著撒帳儀式吟唱或誦念的喜歌或喜詞,多是吉祥祝福的語言,內容豐富多彩,與撒帳習俗相輔相成。婚禮司儀一邊唱誦撒帳歌一邊進行撒帳儀式,伴隨著賓客的歡聲笑語,一片喜氣洋洋之景。撒帳歌大約在唐代就已初具雛形,幾經流傳,至今仍流行於許多地區,為婚禮慶典添色增彩。
喜娘:
喜娘是舊時婚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在北京被稱為“迎親太太”、“送親太太”,在浙江,則被稱為“喜阿媽”。因為婚姻之事最忌命途不好的人和事,所以,喜娘一般都是“命道好”的女人,不僅配偶、兒女、兄弟姊妹俱全,通常還有公婆子孫,四世同堂。人們認為有這樣的喜娘參加的婚姻必定幸福美滿、吉祥如意。喜娘的主要職責是在婚禮中陪伴、照料新娘,如掀轎簾、攙扶新娘等,另外,喜娘在婚禮中還要隨著儀式的進程唱誦各類喜歌,所以,喜娘是推進儀式過程並渲染氣氛的重要人物。
祈福求財民俗
吉祥喜圖:
中國人素來喜好以形象的方式表情達意,表達與“喜”有關的意蘊的圖案,即稱為“吉祥喜圖”。為人熟知的吉祥喜圖有:“喜在眼前”——雙鵲對飛或對立,共視中間的古錢的圖案;“歡天喜地”——獾子仰頭望天,喜鵲飛空俯地,兩相對望的圖案;“報喜圖”——喜鵲與豹子組合的圖案;“同喜”——喜鵲站立於梧桐枝上,靈鳥棲佳木的圖案;“喜報春先”——喜鵲站在梅枝上昂首鳴叫的畫面,表示人逢喜事精神爽;“喜上眉梢”——梅花枝頭站立兩隻喜鵲的圖案……這些形象生動且意蘊深長的畫面,表現了人們對吉祥幸福的喜愛與渴望之情。
喜鵲:
喜鵲古時候被稱為“神女”,民間俗稱為“喜鳥”,因為其體態輕盈、鳴聲響亮,也因其不辭辛勞幫助牛郎織女完成一年一度的相遇,人們將喜鵲看作是代表吉祥的喜鳥。每每看到喜鵲棲枝或聽聞喜鵲鳴叫,人們都認為是喜事臨近的徵兆,故俗諺有雲:“喜鵲叫,來報喜,不是來財就是來親戚。”所以,喜鵲也是“報喜”鳥,俗謂“靈鵲報喜”,它也被人們認為是幸福吉祥生活的象徵。在中國文化中,喜鵲隨處可見。作為吉祥幸福的象徵,喜鵲歷來被文人墨客吟詠,而作為祥瑞圖案,喜鵲則被廣泛應用於書畫、傢俱、器物中,表達喜慶之意。
倒貼“福”:
“福”在中國人心目中是一個吉祥字。福字從示,與祈禱有關,其本意是祭祀時的供品,用於祭祀的供品在民間被認為是吉祥物。把供品分給大家稱為散福,表示把福神所賜之福散給眾人。在中國傳統節日春節,中國人有在門窗上貼上大紅的或紅底燙金的“福”字的習俗,以示“迎春接福”。人們喜歡把“福”字倒著貼。傳說有一個人在春節貼“福”字時不小心貼倒了,頭朝上底朝下,過路的人看了便說,“福倒了,福倒了。”因“福倒了”與“福到了”諧音,人們認為這是個好彩頭,都紛紛效仿,倒貼“福”字。
五福吉祥畫:
“五福”在《尚書》中指長壽、富貴、健康安寧、遵行美德和高夀善終。後世民間則把福、祿、壽、喜、財稱為五福。因為蝙蝠的“蝠”與“福”同音,人們便用五隻蝙蝠來比喻五福。傳說中蝙蝠是長壽的動物,蝙蝠在中國人的傳統中象徵著長壽、福氣、吉祥和幸福。蝙蝠進入家門是“福臨門”的徵兆。中國民間有《五福和合》的吉祥圖,圖上五隻蝙蝠一齊飛進一個帶蓋的圓盒內,“盒”與“和”、“合”同音雙關,這幅圖表達了五福齊到、家庭和諧幸福的寓意。有名的楊柳青年畫《五福臨門》畫了五個朝服天官個拿著一道聖旨,上繪蝙蝠,它象徵了天降五福於門前,飽含祥瑞吉慶之意。
天官賜福:
中國民間多認為三官中的天官是福神。道教中的三官是指天官、地官和水官,道教中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說法。中國民間天官賜福信仰很普遍,人們敬奉天官,祈求天官賜福。所以“天官賜福”的吉祥圖或年畫也很常見。圖上畫著慈祥和氣的天官抱著如意,五個童子各捧吉祥物圍繞在他身旁,或者天官抱著五個童子,童子手中分別捧著石榴、仙桃、佛手、梅花和吉慶花燈。圖畫寓意福星高照、吉祥富貴。也有把天官畫成身穿大紅袍的一品官員,手中拿著展開的“天官賜福”誥命,上面有蝙蝠從天飛來,意指上天降福人間。民間戲班開場必演《天官賜福》,表示天官將賜福來看戲的所有人。
福壽三多:
“三多”指多福、多壽、多子。多福、多壽、多子很長時間以來都是中國人的美好追求和理想。這種願望通過形象的實物得以表達。中國民間的《三多圖》大多由佛手、桃子和石榴三種果實組合而成。佛手的“佛”意味著神佛,又與“福”諧音,有幸福的寓意。民間也傳佛的手能握財寶,有財寶表示有福,所以佛手成為祈福納吉的吉祥物。挑子代表多壽,傳說王母娘娘有蟠桃,吃了可以長生不老,中國民間常以桃來祝壽。石榴是多子的果實,象徵著多子多孫,人丁興旺。年畫中的《福壽三多》畫著三個活潑可愛的兒童各抱著或舉著一種鮮果:佛手、桃子、石榴,表達了人們對理想美好生活的追求。
吉祥如意:
如意是中國人盡皆知的吉祥物。如意是佛教八寶之一,為僧人記錄經文的佛具,而且其名字很吉祥,所以成為中國長期以來的吉祥物。人們創造了心形、靈芝形和祥雲形的如意紋樣。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建築、傢俱、衣物、裝飾等常應用這些紋樣。吉祥圖案也多取如意為題材:瓶中插如意或以如意形位瓶耳稱為“平安如意”,兩個柿子或獅子和如意代表“事事如意”,蝙蝠、壽字和如意組合成“福壽如意”,如意穿過兩個喜字叫做“雙喜如意”,童子或仕女手持如意騎象象徵“吉祥如意”。
納福門箋
:
門箋是中國傳統節日春節門楣上的吉祥飾物。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稱呼,如門花、門吊、門旗、掛箋、掛錢、花紙、彩飄、年彩、報春條等。門箋呈長方形,用紅紙或彩紙剪刻而成,上面是“歲歲平安”、“年年有餘”等吉語題額,中間是吉祥圖案或福祿壽喜等字,下麵是各式各樣的穗。它展示了中國的剪紙藝術。現在人們也可以從市場上買到印製的門箋,一般中間為四字吉語,四周有吉祥圖案。人們在除夕或新年第一天把門箋帖在門楣上,迎福納吉。門箋成為中國新春佳節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門神:
門神是中國民間貼在門上用於驅邪鎮宅或迎祥納吉的福神像。門神在中國民間受到普遍尊崇,新年撕下舊門神畫像,貼上新門神畫像成為中國人節令習俗。驅鬼鎮宅的門神多為猙獰怒目、手執武器的武將,如鍾馗、魏征、張飛、關羽。鍾馗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捉鬼英雄,其他三位則是中國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但在門神畫像中他們都是經過了藝人加工的誇張造型。迎祥納吉的祈福門神多為天官、文官狀元、福祿壽三星、和合二仙、劉海等。門神是中國民間文化的一道風景,點綴了人們的生活,也表達了他們無災無禍、闔家平安、祈福納吉的願望。
祈福擇吉:
擇吉俗稱“看日子”或“揀日子”,是中國民間廣泛流行的一種習俗。人們做重大的事情,如祀神祭祖、婚喪嫁娶、播種收割、修造建築、出門遠行等,或者是做日常的事情,如裁衣、剃頭、洗澡、拜訪等,都要看日子,選擇一個“黃道吉日”以保證事情的順利進展。擇吉的對象是時間(年、月、日、時)和空間(方向或方位)。人們相信天地之間有許多不同的神煞干預人間事務,這些神煞有善的也有惡的,一年之中每天都有不同的神煞當值,選擇正確的時間和方向、方位以遇善神而避惡煞,做事情才能趨吉避凶,逢凶化吉。擇吉習俗在中國已有很長的歷史。
五子登科:
“五子登科”的吉祥圖案是我國民間特有的民間風俗和吉祥物。它起源於一個古老的傳說:一位叫竇禹鈞的人橫行鄉里,為非作歹,但他聽從夢中祖父的勸告,痛改前非,有了好名聲,於是他得到了五個兒子。他嚴於教子,最後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很有出息。“五子登科”圖表達了人們期望子弟能取得像竇家子弟那樣的成就的願望。常見的“五子登科”圖一種是站在巢上的威武大公雞叫喚巢邊的五隻小雞,因“叫子登第”與“教子登第”諧音,公雞的雞冠寓意“加官”。另一種是四個兒童圍著一個大兒童搶他手中的頭盔,因“盔”與“魁”諧音,故稱“五子奪魁”,寓意子弟在考試中名列魁首。
祿神:
祿是指官職祿位。祿神是掌管文運官運、功名利祿的神靈。古代做官和科舉考試直接相關,科舉考試又與文人讀書寫文章直接相關,所以祿神不但受到官場人士的敬奉,也受到崇尚文化的老百姓的喜愛,成為民間的吉祥神,也成為文神。祿神與福神、壽神一起在中國民間受到尊奉。民間也有把祿神當作送子之神的,民間戲曲便有“祿星送子下祥雲”的唱詞。因為“鹿”與“祿諧音”,在中國的年畫、風俗畫和吉祥畫中一般用“鹿”來象徵“祿”。如“福祿壽三星圖”中便是一個老壽星起在一隻鹿上,上空飛著蝙蝠。
生殖繁衍民俗
添喜報喜:
生兒育女歷來是人生大事,在中原地區,嬰兒降生俗稱“添喜”,是人生一大喜事。嬰兒降生後,主人家通常在門口懸掛紅布、紅棗等物件標誌“添喜”。所懸掛的物件及懸掛的位置因嬰兒的性別而有一定區別。這些標誌不僅可以表示主人家添喜,同時也表明了忌打擾、忌驚嚇或驅邪等意義。添喜之後,嬰兒的父親要帶上一些東西將喜訊告知孩子的外祖母,這一習俗稱為“報喜”。“報喜”人所帶物品與嬰兒性別有關,也因各地風俗而異。紅雞蛋是報喜或慶賀生子常見的物品,表示喜慶、熱烈、多子之意。
四喜娃娃:
“四喜娃娃”是一種民間美術造型,運用共用、重合的方式組合成有趣的圖案:四個娃娃,一共兩個頭,四隻手,四條腿,或行走,或側臥,手持祥瑞之物,活潑可愛,喜氣洋洋。對於“四喜娃娃”的創作,歷來沒有定論。民間流行的傳說認為,“四喜娃娃”是明初江西才子解縉為應對縣學教諭刁難而作。解縉以古人所作“四喜詩”——“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中的四大喜事為依據,創作了“四喜同局”的“四喜娃娃”。此後,四喜娃娃作為表示祥瑞的喜慶圖案,在民間廣為流傳。
延年益壽民俗
壽星:
壽星又叫老壽星、南極仙翁等,是與福星祿星一樣受人尊奉的吉祥神。相傳他本是天上的一顆星,主管人的長壽,後多將之擬人化。現今我們所熟悉的壽星的形象多為:天庭飽滿,大耳垂肩,白須飄逸,含胸拔背,一隻手拄著龍頭拐杖,杖上掛著葫蘆,一隻手托著仙桃。身旁有時還有象徵“福”“祿”的蝙蝠、鹿、仙童等。在人們心目中,他是和藹可親、慈眉善目的長者,是吉祥的象徵。中國人認為“五福壽為先”,壽乃第一福,人若無壽,等於無福。所以老壽星是中國人家家戶戶歡迎的吉祥神,每逢過年或祝壽,總會掛上“壽星”圖,供壽星像。對於那些健康長壽的老人,人們也會把他尊稱為老壽星。
壽桃:
壽宴除了吃長壽麵,再要吃的就是壽桃。桃很早就是中國人心目中的神物,桃木多用來辟邪。隨著神靈觀念的發展,又有了仙桃能使人長生不老的傳說。人們都熟知的《西遊記》中,就有孫悟空大鬧蟠桃會、偷吃王母娘娘的蟠桃一節。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園裏,三千年一熟的仙桃,人吃了成仙成道,體健身輕;六千年一熟的仙桃,人吃了霞舉飛天,長生不老;九千年一熟的仙桃,人吃了與天齊壽。除此之外,中國還有好多關於仙桃的神話故事。民間流傳的眾多傳說,使桃成了仙物,成了長壽之物。所以許多祝壽的繪畫、圖案中,多以桃作為象徵物。慢慢的壽桃就成了壽宴上的必備之品。
長壽麵:
壽麵多流行於我國北方地區。人們過生日、慶壽宴,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吃長壽麵。那麼過生日為什麼一定要吃面呢?據說,因為麵條形狀綿長不斷,而“面”與“綿”又是諧音,所以生日吃麵條就喻示著能使人健康長壽。《清稗類鈔》中有載:
“饋人以米麵及炒熱之面,麵條長,取其綿綿不斷長壽之意也。”在有些地方,長壽麵的做法還有一定的講究。比如麵條要做成三尺長,每束麵條還要在百根以上,並且擺成塔的形狀放到壽案上,罩以紅綠鏤紙拉花敬獻給壽星。在吃長壽麵時,人們也是儘量不使其折斷,夾到的面越長,表示壽命則越長。
壽字紋:
“壽”字是最受人喜愛的漢字之一。看似普通的一個“壽”字,卻蘊涵著人們對於生命的熱愛,對於吉祥的追尋。經過數千年歷史文化的洗煉,它所蘊含的豐富意境,幾乎為每一個中國人所認知。壽字也逐漸被圖案化、藝術化,成了一個吉祥的符號。祝壽圖中以“壽”字構圖的,被稱為壽字紋。既有多字構圖的,也有單字構圖的,字形圓的稱圓壽或團壽,以及花壽,字形長的稱長壽。“團壽”的線條環繞不斷,寓意生命綿延不斷;“長壽”則是借助壽字長條的形式表示生命的長久。而花壽是壽字與圖案的組合搭配,以壽字為主題體,輔以各種具有吉祥意義的人物、花卉等。現如今,多將壽字紋用作服飾圖案,過年時穿上印有壽字紋的衣服,馬上就洋溢出喜慶吉祥的氣氛。
百壽圖:
所謂的百壽圖,就是用各種書體寫出的百個壽字。其中,又以篆書形體的百壽字最為常見。圖的形狀可為圓形、方形、長形等。有的還在大壽字中嵌入小壽字。經過不同形體壽字的組合成的百個壽字,表達了人們長壽百歲、吉祥如意的願望,也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獨特精深的藝術。千百年來,百壽圖在民間一直流傳,至今仍是人們慶賀壽誕的禮品。
壽山福海:
壽山福海是最為常用的吉祥語之一,以比喻壽如山高,福如海深。民間流行的“壽山福海”圖多是繪以蝙蝠圍繞海中山崖飛翔,之所以繪以蝙蝠,是因“蝠”與“福”諧音,象徵有福;突出于海面的山崖是壽石,石頭上端長有靈芝,以比喻長壽如意。類似的吉祥圖還有“海屋添籌”圖、“福如東海”圖、“壽比南山”圖等,明朝時期,官員服飾及瓷器上多繪以“壽山福海”圖。從吉祥語到吉祥圖,充分表達了人們對於長壽的渴盼和祈求。
松鶴龜:
在祝壽圖中,多用松、鶴、龜等來表達吉祥。廣為流行的主要有松與鶴、鶴與龜的組合形式。如“松鶴延年圖”“松齡鶴壽圖”“龜鶴齊齡圖”等,以表延年益壽、品格高尚之意。在中國文化中,松是長壽之木,它耐寒耐旱,四季長青,霜雪不凋,生命力頑強。古人將松壽命長的特點加以神秘化,使其成為了長壽不老的象徵。鶴在人們心目中是吉祥之鳥,其地位僅次於傳說中的鳳凰。古人認為鶴是長壽仙禽,鶴齡、鶴壽都是民間祝壽時常用的吉祥之語。龜由於其壽命之長以及其靈性,也被人們所推崇,有萬年靈龜之說。人們把百歲稱為“龜齡”,來象徵長壽。唐宋時以龜銘志、以龜為名的人很多。如唐代玄宗時的李龜年、詩人陸蒙龜、李靈龜等,宋代的蘇總龜、學士彭龜年,工部侍郎楊龜山,太學士劉應龜等。這充分表明了人們對龜的喜愛。
八仙慶壽:
祝壽圖中多有八仙慶壽、八仙仰壽、八仙過海圖。一般公認的八仙為鐵拐李、漢鐘離、曹國舅、何仙姑、張果老、呂洞賓、韓湘子、藍采和。民間有很多關於八仙的故事。傳說八仙經常赴王母蟠桃壽宴,一次八仙在壽宴上吃飽喝足後,歸途中遇海,呂洞賓提議八仙不得乘雲而過,須各以物投水,乘所投之物而過。於是八仙各用其獨門法器渡海而去。所以就有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之說。故民間將其作為祝壽素材,成為祝壽中不可缺少的形象。
壽齡雅稱:
中國人對老人的年齡有許多雅稱,各含有不同的含義。六十歲稱為“花甲”,又稱耳順之年。出自孔子《論語》中“六十而耳順”。六十六是比較重視的一個壽誕。很多地方都有為老人做六六壽的風俗。一般用六十六樣食品來寓意老人健康長壽。七十歲被稱為“古稀之年”,古時七十又稱“杖國”。意思是這個年齡可以拄著拐杖來回行走了。八九十歲稱為“耄耋之年”。給八九十歲的老人祝壽,常送帶有蝴蝶及貓和折枝花組成的圖案。貓是“耄”的諧音,蝶是“耋”的諧音,有“耄耋富貴”之意,喻祝老人長壽。九十歲又稱為“九齡”“眉壽”等。因為人老眉長,眉長則壽長。一百歲稱為期頤之年,百歲為人生之極,故曰期;此時生活需要人照顧,故曰頤。民間風俗一般是六十歲開始做壽,且有賀九不賀十之說,故祝壽多是在六十九、七十九、八十九、九十九之時。“九”與“久”諧音,取長壽之意。
王母娘娘:
西王母俗稱王母娘娘,被道教尊為女神,相傳居於西方的昆侖山。王母娘娘被稱為長壽神在於她有長生不死藥。傳說中美麗的嫦娥因服了西王母的不死藥,遂奔月成為月精。關於不死藥早期認為是從昆侖山不老樹中提煉出來的,後不死藥的產地逐漸轉移到了月宮,認為提煉不死藥的不死樹是月中桂樹。不死藥的另一原料為靈芝。桂樹與靈芝都是被中醫認為有延年益壽功效的藥物,這就更加使人們相信不死藥的神效。傳說的流傳,加上古今人們對長壽不懈的追求,遂使掌有不死藥的王母娘娘成為壽仙。
整理製作:惡人谷珠樓
...上述資料,謹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