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居園地 » 悠閒處世篇 »

注重修養是做人的根本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1月30日

注重修養是做人的根本

老子認為,注重修養是做人的根本。

一個人活在世上,如何對待功名利祿?或者說如何認識和對待權欲、物欲、名譽地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是專為自己升官而不擇手段,還是為廣大民眾謀福利?我們讀一讀老子充滿樸素辯證法的慧語,體味一下他對人生修養和處世的見解,可以感覺到他的許多話語,啟迪心靈,不時在敲打,長鳴警鐘,使人醉之複醒。做人,是一個古老常新的話題,但反映了一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老子認為,注重修養是做人的根本 (“我欲獨異於人,而貴食母”《老子‧二十章》)。

 

(一)“罪莫大於多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老子認為,人是自然界的產物,所以,要順其自然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老子‧八十章》),他不主張去欲、無欲、絕欲。但是,對於自然之外的人為欲望,即人們常說的身外之物,如聲色犬馬、財物名利之欲,就必須減少到最低程度,根絕了私欲就可以得到安靜 (“不欲以靜”《老子‧三十七章》)的地步。“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老子‧四十四章》 )。老子提出,名譽與生命,哪一個重要?生命與財富,哪一個珍貴?得到與失去,哪一個更有害?過分的吝嗇必定會付出更大的耗費;聚財過多(過多的收藏)而不施以濟眾,必會引起眾怨,最終會招致更慘重的後患和損失。所以,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遭到危險。這樣,就可以長久平安。

因而,老子高度概括了人與財物名利的辯證關係:“罪莫大於多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這就是說,罪惡沒有比貪得無厭更大,禍患沒有比不知道滿足更大,災殃沒有比掠奪侵略更慘。所以,知道滿足的富足平衡心理,是永遠的富足。

古往今來,多少貪夫殉財,常常由貪得無厭,不知足,不知止,而栽進了罪惡的泥潭。清朝的和珅就是典型一例。和珅少時即在鑾儀衛當差,19歲承襲三等輕車都尉。由於他巧言佞色,曲意奉承,又辦事俐落,幸得乾隆帝歡心,官職屢升,充戶部尚書、四庫全書館正裁、兵部尚書,後為軍機大臣,其子豐紳殷德與和孝公主結婚。和珅位高權重,他借乾隆之名作威作福,凡是對他有意見者則設法誣陷之,而且貪心無限,所以給他送禮者無數。他安排乾隆帝遊江南,沿途借機撈取金銀珠寶以飽私囊;又奉旨去雲南,將不送賄賂的雲南總督參奏革職;對於陝西撫台送來的20萬銀兩,和珅連正眼也不看便吩咐家人收下;南方各省和海外各國送事的珍寶禮品,和珅總是設法占為己有。嘉慶四年 (1799)正月,乾隆帝去逝,嘉慶帝根據給事中王念孫的揭發,逮捕了和珅,查明他執政20餘年結黨營私,貪污受賄,後詔令和珅自盡,宣佈和珅20大罪。據不完全統計,和珅家產為 8萬萬銀兩,超過當時朝廷十年收入的總和。難怪,嘉慶皇帝即位抄了和坤的家後,民間流傳“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笑談。

再說現代,當今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物欲橫流,特別是一些處於“一把手”位置的領導幹部,把權利當作為個人、家庭和小集團牟取利益的手段,最後私欲膨脹,貪污受賄,成為階下囚。原江西省副省長胡長清、廣西自治區主席成克傑、原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原北京市副市長劉志華等不少省部級領導墮落為腐敗分子,相繼落網。這不是印證了老子“罪莫大於多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的告誡嗎?

 

(二)“聖人不積”——“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一個人如何避免成為金錢財富的俘虜?老子認為,應該保持平凡,堅持樸實;減少私念,降低欲望。(“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

在物欲橫流、燈紅酒綠的大千世界,如果不能保持一種平凡樸實的心態,其思想和精神世界就必然會偏離正軌。莊子說得好:“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也”。寥寥數語,道出了欲望與一個人的精神世界,乃至與其人生觀的關係。

為什麼要“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呢?老子認為,繽紛的物欲世界使人目盲,靡靡的音樂使人思想麻木,鮮美的滋味使人每天想念,縱馬打獵行樂使人心性浮躁發狂,稀有難得的貨物使人行為不軌。 (《老子‧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莊子也認為,那些貪財、追名、迷權者,整日戰慄不安,悲苦不堪,還無休止的追求,這算是被大自然所刑戮的人。“以富為是者,不能讓祿;以顯為是者,不能讓名;親權者,不能與人柄。操之則慄,舍之則悲,而一無所監,以門規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莊子‧天運》 )。這是說,把貪圖錢財看作是正確的人,不會讓人利祿;把追求顯赫看作是正確的人,不會讓人名聲;迷戀權勢的人,不會授人一點小權利。掌握了利祿、名聲和權勢,以唯恐喪失而整日戰慄不安,而放棄它們又悲苦不堪,捨不得,心中一點鑒別力也沒有,還在不停止、無休止的追逐。最終,利祿、名聲和權勢將會變成工具而殺戮了自己。

所以,老子提倡,“聖人”不要多積蓄,自己的財富要用來濟眾,完全為人民;給予別人越多,自己越感富足充裕。按天道行事,就是利於萬物而不為害;按聖人之道行事,就是只施濟於民眾,而不與相爭奪。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八十一章》)。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名人要人的清正廉明美德,值得後人學習,它是中華民族精神優良傳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該發揚光大。

著名史學家司馬光(1019~1086)進士出身,官至禦史中丞、尚書左僕射,除主編歷史巨著《資治通鑒》(294卷,300余萬字)名世千古外,還以勤奮工作,生活簡樸而傳為美談。他為了實現著書立說以資治國借鑒,近20年不分日夜,廢寢忘食,經常抱病工作。朋友勸他說“宜少節煩勞”。他回答說:“死生命也”。這種置生死於度外的精神,使《資治通鑒》的主要助手范祖禹、劉恕、劉攽和司馬康深受感動。司馬光生活節儉純樸,“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從不購買並穿戴華貴衣服以擺闊顯赫地位。

為了教育培養兒子崇尚儉約的美德,司馬光以家書的體裁寫了一篇論儉約的文章。其中詳細列舉歷史上的史事以為戒。他說:西晉時何曾“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近世寇准生活豪侈冠于一時,“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因此,歷史上有“富不過三代”之說。司馬光文中“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兩句話,已經成為人們傳誦的名言。司馬光的兒子司馬康,歷任校書郞、著作郎兼任侍講,也以博通古今和為人廉潔而稱譽於世。

這裏,要著重講一下石崇“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的故事。司馬光以石崇的史實來提醒兒子,是有其典型意義的。

石崇這個人聰穎,有悟性、才氣,能辦事,但品德低下,貪污、受賄、吃喝、嫖賭、搶掠,五毒俱全。他在出任荊州刺史時,劫掠客商,積財無數。據史書記載,石崇的財產豐饒山積,居室屋宇宏偉富麗。他的後房的姬妾就有數百人,個個穿著都是絲綢繡花的長裙拖地,戴的都是黃金翡翠等珠寶耳環首飾。他家的絲竹管弦樂隊選盡了當時的名家,一日三餐都是山珍海味。

 石崇有一個與皇親貴戚王愷等人“爭豪鬥富”的癖好。他經常與王愷等人以生活的奢侈、靡費比高低。王愷用蜂蜜涮鍋,石崇就用蠟燭當柴燒;王愷用紫色的絲綢布做了40裏長的步障,石崇就用錦緞做50裏的步障與他匹敵;王愷用紅色脂玉石末作塗料,石崇就用香料椒末塗抹屋內牆壁。貪財、鬥富,石崇為自己埋下了殺身之禍。

石崇被殺時年僅52歲,連同他的母親、兄長、妻室、子女共15人全部被殺害。有關部門在查抄石崇家產時發現,在冊的水磨房有3011處,奴僕 800多人,其他的珍寶財物、田產房宅不計其數。直到晉惠帝永甯元年平息趙王司馬倫叛亂後,才重新下詔改用對九卿的禮儀改葬石崇,從而得到平反。

石崇因貪財而喪命的教訓,印證了老子“罪莫大於多欲,禍莫大於不知足”這句話的因果關係,和“少私寡欲”的正確性。無數事實說明,一個人的私念越少、欲望越低,就能樸實儉約,看淡一切金錢名利,內心世界就能平靜似水,精神境界就越高尚。這正如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所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孫中山(1866~1925)是民主革命的先驅,中華民國的締造者。他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自由,奔走呼號,艱苦卓絕地奮鬥了40餘年,功勳昭著。但他一生廉潔奉公,清正耿介,從未追求過高薪厚祿,從未給自己和親屬置辦過任何家產,私謀過任何特權,真正實現並承諾了“天下為公”的誓言。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由於胡漢民 (廣東都督)要隨孫中山北上南京供職,廣東都督的職位空缺。當時不少廣東紳商、百姓聯名舉薦孫中山的大哥孫眉出任此職,並要求孫中山委任。

孫眉多年來一直扶持其弟弟的革命活動,數次捐獻鉅款支援起義,為民主革命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出任廣東都督一職,也無可厚非。但孫中山得知後,立即致書廣東各界團體及其兄予以勸阻。孫眉聽從孫中山的勸告,沒有出任廣東都督一職。

1925年 2月24日,孫中山病危時留下一份《家事遺囑》:“餘因盡瘁,不治家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餘志。此囑。” 3月11日,孫中山在遺囑上簽字,第二天便溘然長逝。孫中山留下的遺產只有生前的一些衣物、2000餘冊書籍,以及華僑為他捐資購買的一所住宅,竟此而已。因而,後人評說:中華民國的締造者,實際上是“沒有存貯私產的平民”。

 

(三)領導者自律——“不欲以靜,天下自正”

孰人無欲望?只要是人,渴要飲,饑要食,繁衍需要性。但是,人不能有太多或過度的欲望。過之,必然會失去理智而妄為,偏離正途。老子叫人保持恬淡、虛靜的心境,就是不要使人走向罪惡的泥潭。為官者尤應引以為鑒,一個時期的社會風氣惡化,道德淪喪,主要源於掌握公共權利者,特別是處於高層領導者,他們地位高,權力大,影響面廣。好與壞,都影響非常大。古人說,上樑不正下樑歪。

“不欲以靜,天下自正”(《老子》三十七章)。這就是說,當官的根絕了私欲,社會就自然會風氣良好。“不欲以靜,天下自正”八個字,老子精闢地道出了為官者節制個人欲望的社會意義。因此,如何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是擺在每一位領導幹部面前的一個嚴肅課題和長期任務。

“紅塵一下拘名利,不聽山間午夜鐘”。“如何獨得百丈索,直上高峰拋俗羈。”唐、宋以降,很多士大夫對老子的清心寡欲理論表示讚賞,應該說,這是老子的這一理論充滿了生活的辯證法所使然。《容齋隨筆》中說:“士之處世,視富貴利祿當如優伶之為參軍。蓋謂上場有下場時也。老去、病去、降職去、升遷去,終有一去”。清代學者汪輝祖解釋這段話時說:士人立身處世,對於富貴利祿應該看得淡薄一點,得到一官半職,只當是唱戲的演員在戲臺上扮演參軍一樣。有上臺的時候,也有下臺的時候。因衰老離職因疾病離職,因降黜離職,因升遷離職,不管怎樣,終歸是要離職的。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是老子從“聖人”即德才兼備最優秀的主政者、名士的人格高度,提出的理想人格的要求。官也罷,民亦罷,完美的氣節、人格,是絕大多數人追求的目標,也是人生的一大要事。淡泊明志,肥甘喪節,這是被無數史實所證明了的真理。一個人的志向要在物欲面前經受考驗,而一個人的節操則會從貪圖享樂中喪失。生活的辯證法就是如此。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