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的組成
方劑,是中醫「理、法、方、藥」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在辨證立法的基礎上,根據治法的需要選擇適當的藥物組成的,故中醫很早就有「方在法中,法從證出」的說法,這與前面所談的「先議病、後議藥」的道理是一致的。
中醫在確診了病證、審訂了治法的基礎上,根據病情的需要,按照組方的原則,選擇適當的藥物,定出適宜的分量(劑量),配成適當的劑型(如湯劑、散劑、丸劑、丹劑、膏劑等),這就是方劑組成的過程。
方劑既是根據藥物的性能與病情的需要組成的,那麼,當病情複雜多變,有主證兼證時、治療亦然抓主要矛盾,兼顧次要矛盾,選藥組方時也應有主、輔之分。古代中醫稱這種組方為「君、臣、佐、使」,現在,有稱「主、輔、佐、使」。因為某些藥物雖然配合使用相應的藥物,對之加以制約或緩解其偏激的作用。這些都是組方選藥應當掌握的原則。
主藥:治療主證起主要作用的藥物。過去稱之為君藥。
輔藥:輔助主藥治療主證及其兼證,使之能更好發揮療效的藥物。過去稱之為臣藥。
佐藥:協同主藥、輔藥治療兼證,或監製主藥消除毒性或偏性以及供「反佐」之用的藥物。
使藥:起「引經」作用、引導諸藥直達病變處,或調和話藥作用的藥物;有的也起矯味或調偏的作用。
中藥經過上述方式組合後既可增強藥效,又能減少毒性和副作用。例如,小青龍湯由麻黃、桂枝、乾薑、細辛、半夏、五味子、白芍、甘草等組成,適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內有痰飲、惡寒發熱、咳嗽氣喘、痰涎清稀的病證。方中麻黃發汗平喘,為「主藥」;桂枝、乾薑、細辛、半夏發汗解表、化飲平喘,部屬「輔藥」;五味子、白芍收斂肺氣,可制約方中主、輔藥的過於辛散耗氣,故為佐藥;甘草能調和諸藥,是為使藥。又如麻杏石甘湯,由麻黃、杏仁、生石膏、甘草組成。方中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為主藥;生石膏清泄肺熱,為輔藥;杏仁宣利肺氣,助麻黃止咳平喘,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四藥合用,共同起到宣洩熱邪,清肺平喘的功效。由此可見,方劑的組成,不是同類藥物的並列,而是由幾種不同性能的藥物按組方原則組合而成的。
值得指出的是:簡單的中醫方劑,除了主藥、輔藥之外,不一定有佐藥、使藥。如獨參湯只有人參一味主藥;蔥豉湯只有主藥(蔥白)和輔藥(豆豉)。故有些方不一定「主輔佐使」各藥俱全。
中藥方劑的組成雖有一定的原則,但也不應一成不變地機械搬用。用方時,還必須隨著病情變化、體質強弱、年齡大小、季節氣候以及生活、勞動、習慣等情況而靈活化裁,才能切合病情,收到預期的效果。
方劑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幾種。
1、藥味加減:是在主證未變的情況下,隨病情的變化,加入某些與病情相適應的藥物,或減去與病情不適應的藥物。中醫稱此為「隨證加減」。這種變化是只變輔藥不變主藥,適用於主證末變而兼證不同的情況。如銀翹散是治療風熱表證的常用方,若用於熱傷津液而口渴甚的病人,則宜加天花粉以生津;熱盛的可加生石膏;若因熱傷血絡而兼見出鼻血(衄血)的,可酌加白茅根、側柏葉以涼血止血。
2、調整藥量:藥物組成相同的方劑,由於藥量的加減,而使主藥與輔藥的地位改變,其功效、主治、方名隨之改變。如小承氣湯與厚樸三物湯,都由大黃、枳實、厚樸三藥組成,但因小承氣湯中大黃量倍於厚朴,厚樸三物湯中,厚樸量倍於大黃,結果前者功效主在瀉熱通便,適用於治療熱結的便秘;後者則有行氣消脹的作用,主治氣滯腹脹。又如桂枝湯中桂枝與芍藥用量相等,主治外感風寒表虛證;若芍藥加倍劑量,則方名為桂枝加芍藥湯,其適用證已不是外感風寒,而是腹滿時痛了。
3、改變配伍:方劑的方藥不變,而配伍的其他藥物改變,有時可直接影響該方的功效和主治。如苦寒清熱的黃連,配用辛溫降逆的吳茱萸。名叫「左金丸」,用於治胃腹脹痛、噯腐吐酸;若黃連配用行氣除滿的木香,方名香連丸,用於治療濕熱下痢腹痛的病人;若黃連配溫陽辛熱的肉桂,方名叫交泰丸,主治心腎不交、心悸失眠等病證。又如麻杏石甘湯與麻黃湯,均用麻黃、杏仁、甘草以止咳平喘,但前者配用生石膏,後者配伍桂枝,使功效、主治截然不同。前者清肺平喘,主治肺熱咳嗽;後者發散風寒,主治風寒咳嗽。由此可見,藥物配伍的變化與功效主治有密切關係。
4、變更劑型:同一方劑,劑型不同,如丸、散、膏、丹、湯等劑型的改變,作用也就不同。如化濕消導用保和丸一般作用慢而力緩;重證改用保和湯,則作用快而力猛。
...上述資料,謹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