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家居園地 » 認識中醫 »

何謂涼藥與熱藥

作者:佚名  來源:張景嶽中醫藥研究中心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30日

何謂涼藥與熱藥

有個朋友的孩子在小時候經常流鼻子,有時口渴喜飲、口臭。他的老祖母懂得一些醫藥常識,在孫子鼻衄 (即流鼻血)的時候,就給他喝茅根揚,在孫子口渴、口臭的時候,就給他喝蘆根湯。由於醫療效果好,引起這個她孫子的好奇心,就問老祖母是什麼道理。老祖母說,鼻衄、口渴、口臭,都是內熱的症狀,因此要吃涼藥。至於什麼叫做涼藥,老祖母就說不清楚了。現在就從涼藥與熱藥談起,介紹一些中藥的基本理論知識。

、什麼叫涼藥與熱藥:涼藥與熱藥,是指藥物的藥性。所謂涼藥,就是藥性是寒涼的﹔所謂熱藥,即藥性是溫熱的。這是我國古代的先民們在長期與疾病的診治的過程中,仔細地觀察了藥物作用於人體所發生的反應,再加以歸納總結出來的。為了說明問題起見,先舉兩個例子:

人們在抵抗力較弱的時候,因外出淋雨,衣衫都淋濕了,以至於怕冷發熱、無汗、流清鼻涕、口不渴、舌苔白、小便清長,這是寒性的症狀。如用紫蘇、生薑煎湯飲服,就會感到全身溫暖而出汗,熱退而不再怕冷,從而消除了上列症狀。這說明紫蘇、生薑的藥性是溫熱的。

兒童頭上生了幾個熱癤,局部紅腫疼痛,且有發熱現象,口渴想飲水,小便黃色,這是熱性的症狀。用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煎湯飲服,病情即可日漸好轉而痊癒。這說明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的藥性是寒涼的。

我們從上面所舉的例子可以看出:所謂涼藥與熱藥,是與病情的寒熱相對而言的。也就是:能夠治療熱性病症的藥物,叫做寒涼藥﹔能夠治療寒性病症的藥物,叫做溫熱藥。涼藥與熱藥,就是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的診治經驗中,創造出焉的中藥基本理論的一個部分。有關中藥的基本理論的內容,包含有四氣五味、升降浮沉以及藥物歸經等。這些理論知識,是中國醫藥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份,它的具體內容,雖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提高,但長期以來,對於中醫辨證用藥起著一定的指導作用。

、什麼叫四氣五味:四氣五味就是藥物的性味,代表藥物的藥性和滋味兩個方面 。

四氣的氣,事實上是藥物的性,所以四氣也就是四性﹒按理說,氣和性是兩個概念﹒但在古代的醫書〈內經﹜裹講到藥性時,只講藥物的氣,實際上是指藥物的性,這說明在古時氣和性是通用的。到了宋代,寇宗奭(音:式)所著的《本草衍義〉中曾指出:寒涼溫熱是性,香臭腥躁是氣。寇宗奭的意見是正確的,他把藥物的氣和性的概念分清楚了﹒由於藥物的氣和性,長期通用,已成習慣,因此,就一直傳到現代。性和味的作用,既有區別,叉有聯繫。

四氣的意義和作用:四氣,就是寒、熱、溫、涼四種藥性﹒涼性和寒性,在作用上有一定的共同性,只是在作用的大小方面稍有差別﹒也就是說,涼性比較大一些的就是寒性,寒性比較小一些的就是涼性,因此,涼性又叫做微寒。至於溫性和熱性,也是這樣,熱性比較小一些的就是溫性,溫性比較大一些的就是熱性,因此,熱性又叫做大溫。但寒涼與溫熱,則是作用絕對不同的兩類藥性﹒一般認為:寒涼藥,大多真有清熱、瀉火(熱性症狀比較重的叫做「火」﹒這真「瀉」是清除的意思。用寒涼藥來清除火一般的炎熱症狀,叫做「瀉火」)、解毒等作用,常用來治療熱性病症。溫熱藥,大多具有溫中、助陽、散寒等作用,常用來治療寒性病症。這裹講的溫中即是溫暖脾胃,中是指脾胃,脾胃受到寒冷,往往會發生消化功能減弱,甚至發生嘔吐、腹瀉或胃腹冷痛等症狀。用溫熱性的藥物來治療上面所說的脾胃受寒的症狀,叫做溫中。助陽就是扶助陽氣,也就是增強功能的意思。如助心陽,就是增強心的功能 ;助腎陽,就是增強腎的功能。散寒就是發散寒氣。

此外,還有一些藥物的藥性比較平和,叫做平性。由於平性藥沒有寒涼藥或溫熱藥的作用來得顯著,所以在實際上雖有寒、熱、溫、涼、平五氣,而一般仍叫做四氣。

五昧的意義和作用:五味,就是辛、甘、酸、苦、鹹五種不同的味。它主要是由味覺器官直接辨別出來的,或者是根據臨床治療中反映出來的效果而確定的。

五昧的作用是:

辛:就是辛辣或辛涼的滋味,有發散、行氣等作用,例如功能發汗散寒的紫蘇、生薑,以及行氣止痛的木香、烏藥,都有辛味﹒這裹講的行氣就是使氣流行通暢的意思。人體內氣行不暢,發生停滯峙,往往有悶、痛等症狀,氣行通暢,悶、痛等症就可解除 。

甘:就是甜味,有滋養、補中(就是補脾胃,治脾胃虛弱、神疲倦怠等症)以及緩和藥性等作用,如補中益氣的黨參﹒補血滋陰的熟地,以及甘緩和中的甘草、大棗(即紅棗)等藥,都有甘味 。

酸: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如斂肺止咳、收斂止汗的五昧子,固腎、縮尿的覆盆子,以及澀腸止瀉的烏梅等藥,都有酸味 。

苦:有瀉火、爆濕、瀉下及下降等作用,如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黃苓、黃柏,瀉下通便的大黃,以及降逆止嘔的黃連等藥,都有苦味。這裹講的燥濕,就是用苦味燥性的藥物來化除濕。「濕』留體內,往往有胸口滿悶、胃腹發脹、食欲不好、口中發粘或覺得很淡(如果兼有熱的症狀,即是「濕熱」,那末,口中就覺得很苦)、不渴或覺得渴而不想飲水、舌苔很膩(舌上有一層膩苔),症情較重的還有大便溏薄泄瀉、小便短少、腳腫以及身體疲乏等。這些就是濕的症狀。

鹹:有軟堅散結(即能使堅硬的結塊軟化消散)及潤燥通便作用,如軟堅散結的昆布、海帶、海藻,以及潤燥通便的芒硝,都有鹹味。

在五味以外,還有淡味、澀味,它們的意義和作用是這樣的:

淡:就是淡而無味,有通利小便、滲利水濕作用,如利水滲濕(即是利小便,使「濕」從小便中排泄出去)的葦鼓仁、通草等藥,都是淡味。

澀:有收斂、止汗、固精、止瀉以及止血等作用,如固精斂汗的山茱萸,澀腸止瀉的訶子、石榴皮,以及收斂止血的棕櫚炭、藕節等藥,都有澀味。

由於淡味沒有特殊的滋味,同時,澀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相似,因此,雖然有七種滋味,但在習慣上仍叫五味。

氣和昧的綜合運用:為了敘述方便起見,上面是將氣和味分別介紹的。但實際上每一種藥都具有氣和昧,某些藥物還真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味,氣和味構成了藥物的性味,而從藥物的性味可以反映出藥物的一部分性能。因此四氣五味的理論在臨床運用上就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下面分別舉一些例子來加以說明:

中醫常說的表證,是和裹證相對而講的。表指肌表,裹指臟腑。所謂表證,就是說病變部位在體衰,病情較淺 ;所謂裹證,就是說病變部位在臟腑,病情較深。表證的具體症狀是:怕冷、發熱、頭痛、身痛、鼻塞、無汗、脈浮等症。一般說來,表證又有表寒證與表熱證的區別:表寒證具有怕冷發熱、無汗、鼻塞或流清水鼻涕、口不渴、舌苔薄白等寒的徵象比較明顯 ;表熱證具有發熱怕冷、有汗或無汗、口渴、咽紅或咽喉腫痛、舌尖紅等熱的徵象比較明顯。

有治療表證的時候,一般都選用辛味發散的藥物。表證有表寒證及表熱證的區別,而辛味發散的藥物也有辛溫與辛涼的區分。在治療表寒證的時候,應該選用辛溫解表藥如紫蘇、生薑、荊芥、防風或麻黃、桂枝等藥;在治療表熱証的時候,應該選用辛涼解表藥如薄荷、牛蒡子、桑葉、菊花等藥。

為什麼要這樣地辨這用藥呢?下面舉的具體病例可以解釋這個問題,這就是一位女醫師曾對我談起過的一個病例:

某年9月7日上午,某醫院內科病房曾收進一個發高熱的病人。這個病人是因鼻塞、咳嗽、怕冷發熱 (40。C)兩天,急診入院的。在住院前,曾經用過抗菌素及西藥解熱藥,熱度不退。入院初,通過體檢及血、尿、糞常規檢驗,並經X光胸部透視,除血液檢驗發現,白血球計數為3550低於正常值外,其餘未發現不正常。

根據這種情況,這位女醫師就診斷這個病人患的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並認為病毒性感冒用一般常用抗菌素是無效的。因此,就在上午給這個病人用了醫院自製的治療感冒的中成藥來治療﹒由於她沒有學習過中醫,只是辨病用藥,沒有做到辨証用藥,所以療效不明顯。到了下午,病人的體溫有上升的趨勢,為了對病人負責,防止病情惡化,就請學習過中醫的某醫師會診。經仔細觀察,發現這個病人的主要症狀是鼻流清涕、發高熱、怕冷、沒有汗、口不渴、全身骨節酸痛、稍有咳嗽、舌苔薄白(即舌上有一層白色薄苔)、舌質淡(即舌頭的顏色是淡紅色而不是紅色的。如是紅色,一般為有內熱或陰虛的症狀),脈浮數(數:音速﹒切脈時不用重按﹒輕按就能摸得到,叫「浮」脈﹔脈搏比平常快,一分鐘在九十次以上,叫「數」脈)。

通過辨證診斷這個病人的病情是屬於表寒証,並且針對他怕冷、發熱、無汗、口不渴、全身骨節很劇烈酸痛的病情特點,某醫師就給他開了一張很普通的方子,用了荊芥、防風、羌活.獨活、細辛.白芷﹔川芎、桔梗、甘草等藥,其中荊芥、防風.羌活、細辛、白芷等都能發散風寒,而防風、羌活、獨活、細辛、白芷、川芎等都有祛風止痛作用,桔梗祛痰,甘草調和諸藥 。這個病人服了這些藥後,出了一些汗,熱度漸退,病情顯著好轉,於 9月13月上午痊癒出院。

從上面所介紹的這個病例,使人得到啟發,就是在辨病的基礎上,如能做到辨證用藥,就可以提高中藥的療效。

還有,在臨床上連用中藥時,選用性味相似的藥物配合同用,可以加強藥物的功效,如苦寒清熱藥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銀花藤等配合同用時,可以增強清熱解毒的作用,用以治療多種熱性病症,效果較好。記得在十多年以前,曾看到一位農村醫生用紫花地丁30克、野菊花30克(煮湯內服),治療一個手臂紅腫熱痛(皮膚搔破引起的)且發高熱的病人,一帖藥服完後熱度漸漸退滑,服兩帖藥後腫就消了。叉如另外一位農村醫生經常用蒲公英30克、銀花藤30克,再加批把葉(刷去絨毛)15克、前胡 9克、陳皮 6克、甘草 3克,治療喉癢咳嗽、咳吐黃疲屬於肺熱咳嗽的症狀,效果也不差。

從以上所舉的例子,可以看出性味相似的藥物,往往作用相近,如紫蘇、生薑,都是辛味辛溫,都能發汗散寒,適用於外感風寒引起的表寒證,這是它們的共性﹔但每種藥物,又各自具有它的特性,如紫蘇發汗作用較強,並有行氣、安胎的功效,而生薑則發汗作用較弱,另有溫胃止嘔的功效﹒因此,在臨床具體應用時,除掌握藥物的共性以外,還要熟悉每一種藥物的特性,才能很好地發揮中藥防治疾痛的作用。

、什麼叫「升降浮沉」:在前面「四氣五味」中曾談到藥物有性味的不同,有些有發散、行氣的作用,有些有清熱、瀉下的作用。這說明藥物作用於人體,有些是向外、向上的,有些是向裹、向下的,有它一定的趨向。因此,前人為了概括地說明藥物的性能,在四氣五味的基礎上,又創立了升降浮沉的理論。

升降浮沉的意義:升降浮沉,就是藥物作用於人體的四種趨向。它們的意義如下:

升:就是上升、升提的意思。

降:就是下降、降逆的意思

在身體正常的情況下,胃氣應該下行(即向下流通的意思),這樣才能飲水、吃東西﹔如果胃氣不向下行,反而上逆(不願叫「逆」),就會發生嘔吐或呃逆等症狀。用制止嘔吐呃逆的藥物來止嘔或止呃,就叫「降逆止嘔」或「降逆止物」,一般屬於沉降藥。

浮:就是外行發散的意思。

沉:就是內行泄利的意思。

歸納起來說,凡是具有發表(即解表)、散寒、升陽等作用的藥物,藥性都是升浮的,能上行、向外﹔凡是具有清熱、瀉下、利水、收斂、降逆等作用的藥物,藥性都是沉降的,能下行、向真。這裹講的「升陽」’就是升提陽氣。脫肛、子宮下垂等,都是陽氣下陷(或叫「氣虛下陷」)的症狀,能夠治療這些痛症的藥物,即具有「升陽」的作用。

果實、礦石以及質重(如貝殼)的藥物,大都是沉降藥。但這並不是絕對的,還必須從各種藥物的功效特點來考慮。例如:蘇子的性味是辛溫,從辛味來說應是升淨,但因為質重,所以作用是沉降的。此外,通過藥物的炮製,也能使升降浮沉有所轉化,如酒炒則上升,薑汁炒則發散,醋妙則收斂,鹽水炒則下行。

升降浮沉在臨床上的應用:人體發生病變的部位有上、下、表、裹的不同,病勢有上逆和下陷的差別﹒在治療上就需要針對病情,選用適當的藥物。

為了容易說明問題起見,現在從兩個方面來介紹:

按人體發生病變的部位來講:如果病變的部位在上、在表,就應該用升浮的藥物來治療,不能用沉降的藥物,譬如感冒風寒引起的表寒證,可用升浮的辛溫發汗的藥物如紫蘇、生薑等來發汗解表。如病變的部位在下、在裹,應該用沉降的藥物來治療,不能用升浮的藥物,如大便秘結的裡實證,就應該用沉降的大黃、枳實等藥來攻下。

據上所述,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病變部位在上、在表的用升浮藥,在下、在裹的用沉降藥,主要是因勢利導,促使疾病的趨勢向好轉、痊癒的方向發展。

按疾病的趨勢來講:病勢逆上的,應該用沉降藥,不宜用升浮藥。譬如胃氣上逆的嘔吐,當用半夏降逆止嘔,不可用常山具有湧吐作用的藥物﹔如果看見胃氣上逆的嘔吐,不用沉降藥而用升浮藥來治療,則胃氣更加上逆,必致嘔吐不止。又如病勢下陷的,應該用升浮藥,不宜用沉降藥,如久瀉引起的脫肛,就應該用黨參、黃芩、升麻、柴胡等藥來益氣升陽﹔如果看見陽氣下陷的久瀉脫肛,不用升提藥而用沉降藥,如大黃、芒硝等來治療,則陽氣下陷更甚,必然引起腹瀉不止,脫肛不收,導致病勢進一步惡化。

因此,病勢逆上的用沉降藥,病勢下陷的用升浮藥,主要是扭轉惡化的趨勢,阻止病勢進一步惡化,使病情得到改善。

四、什麼叫「歸經」:歸經,就是說明某種藥物對於人體某些臟肺經絡的病變具有主要治療作用,也就是指明藥物治病的適應範圍。

我們知道,藥物在人體所起的作用,都有一定的適應範團﹒如寒性藥物,雖同樣具有清熱作用,但有的偏清肺胃熱,如石膏﹔有的偏清肝熱,如夏枯草﹒又如補虛的藥物,有的是專補肺、牌,如黃英、黨參﹔有的是專補肝、腎,如潼蒺藜、菟絲子。因此,中國醫藥學便根據臟腑經絡學說,結合藥物的作用,創造了藥物歸經的理論,以說明某藥對某一臟肺經絡的治療作用﹒由於經絡能溝通人體的內外表裡,所以一旦人體發生病變,身體肌表的病症可以通過經絡而影響內部的臟腑,臟腑的病變也可通過經絡而反映到體表﹒各個臟腑經絡發生病變產生的症狀是各不相同的,如肺經有病變時,常出現咳嗽、氣喘等症﹔肝經有病變時,常出現脅痛、眩暈、手足抽搐(即手腳痙攣,俗語叫抽風或抽筋。這種手足抽搐的症狀,中醫叫做肝風)等症﹔心經有病變時,常出現心悸(即心跳不寧的症狀)、神志昏迷等症﹒根據藥物的功效,與臟腑、經絡密切結合起來,就可以說明某藥對某些臟腑、經絡病變起著主要作用﹒如枇杷葉能止咳,麻黃能平喘,說明它們能歸入肺經﹔青皮、鬱金能治脅痛,山羊角、鉤藤能息風鎮痙(凡能使肝風症狀平靜停止下來的藥物,即說明這些藥物具有息風鎮痙又叫平肝息風的作用),說明它們能歸入肝經﹔朱砂、茯苓能安神定悸,麝香、冰片能芳香開竅,甦醒神志,說明它們能歸入心經……這說明歸經的理論其體指出了藥效的所在,是從臨床療效觀察中總結出來的。

因此,藥物的歸經,對臨床治療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例如:肝熱目赤,在清熱藥物中,就可選用能清肝熱的藥物治療﹔胃寒腹痛,在祛寒藥物中,就可選用溫胃止痛的藥物治療﹒從而也就便利了臨床的臟腑辨證用藥﹒但是,臨床常用的藥物有三、四百種,有些藥物歸幾個經,頭緒紛繁,如何去掌握它呢?事實上並不難,不必去死記硬背,因為上面已經指出,藥物歸經的理論,是具體指出藥效的所在,是包括在藥物的功效裡邊,我們只要掌握藥物的主要功效,就可知道它的主要歸經了。

此外,歸經雖然具體指出了藥效的所在,便利了臨床應用,但由於臟腑經絡病變,可以互相影響,因此在臨床用藥時,也不能單純地使用某一種藥﹒譬如有一個平時體質較弱、胃口不好、經常腹瀉的病人,因感冒後得了支氣管炎,咳嗽痰多,吃了不少祛痰止咳及消炎的藥物,拖了很長時間,沒有痊癒,而且胃口越來越差,後來有一位醫生看見他有肺經病變以外,同時有脾胃虛弱的症狀,因此加用了調補脾胃的藥物,不久,這個病的胃口逐漸好轉,大便恢復正常,疲液漸見減少,咳嗽也漸痊癒了。這說明在肺經有病時,如同時見有脾胃虛弱症狀時,除用藥治療肺經病變外,還要用調補脾胃的藥物,脾胃功能恢復正常了,可促進肺經痛變的痊癒。因此,我們既要瞭解藥物的歸經,叉要掌握臟腑經絡之間的自相互關係,才能更好地指導臨床用藥。

參考資料:常用中藥知識 徐輝光  編著

...上述資料,謹供參考...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