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事--由西向業竹工者說起
仙鄉,地處永春西南山區,與南安,安溪相鄰,因位於岵山西部方向,故稱“西向”。
西向陳氏,系開基祖隱牧公諱可治字德裕,攜眷於明朝宣德年間,步先祖足跡卜居仙鄉林柄山立祖,開宗始建仙鄉龍美村林柄祖厝,距今近六百年。
西向郭氏,系明永樂年間,郭進保隨福州左衛總旗李肇永由福州遷永春督屯軍,慕仙鄉勝境,乃築厝於仙鄉龍美村郭氏宗祠聚爵堂居住。永春傳統名牌產品漆籃就是西向郭姓油漆匠創造發明的,明正德年間已實用流行,清乾隆年間(1736--1795)開始有族人出外製作竹編漆籃,即「業竹工者」。那年代,陳郭交惡,陳郭不通婚,此狀況至清未才慢慢改變;「業竹工藝」更是郭姓獨家專利,一直不外傳,至今亦然。
前段日子看過一篇報道《南斗東山祖陳氏宗親聯誼會有關我們的源流問題作了重要決議》載:「南斗、霞鎮對我們的源流記載既持不同的看法,又為什麼會再認永春小岵十四世公蔭為祖呢?據霞鎮保存的一篇系南斗道美派發榮翁於清嘉慶三年(1798)所撰的《敘明》,就是偏信于西向(今仙夾)一業竹工者的話,什麼“彼譜載,七房子四三入安溪南斗住居東山頭,雖未嘗到處驗譜,而住屋地名已知”。今永春人庠生殿選抄錄宗譜,什麼“亦載七房祖公蔭公即四三公”。才下一個結論:“則其傳即其實也”。」
安溪南斗,距離永春西向(仙鄉)古時候的路程一百多華里,山路崎嶇,來往極不方便。那年代,動盪不穩的環境,給人們帶來了太多的無奈和遺憾。文中,「業竹工者」應是郭姓鄉親,雖說屬“趁吃”人講“趁吃”話,但“空穴來風,必有其因”,連外姓人都知悉,必然有其內在的真實故事。安溪境內山多地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古時候屬於最為貧困的的山區,近鄰永春、南安的小女孩一哭,大人就嚇唬她:“再哭,以後把你嫁到安溪去……”提起都心酸。俗話說:“貧在街頭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是這樣嗎?肯定不是。圖啥呢?只為“宗親情誼”最可貴--“我的親人就住在那……”,只言片語,盡在其中。另一廂,南斗早在當時的一百多年前已和小岵南山聯宗了,要相信先賢的智慧,不會也不可能單憑一句話就輕易下結論,肯定有其他的查證和考量。兩地的早期原始族譜均因天災人禍而煙沒,僅靠幸存資料重新組合,錯漏難免。小岵譜載“六二花”事件發生於元.至正十四年甲午(1354)七月廿三日,南斗譜載“六二花”之難發生於元.至元廿一年甲申(1284)七月廿三日,奧妙之處在於日期一致年份相差七十載,都以各自的來源為依據,這其中所藏玄機誰能解?也許,南斗東山族譜記載的才正確…… 那……
引述「靠譜.陳也」
余是小岵祖,也是靠譜得知。
然,兒時,只是聽大人說,咱是小岵來的;
知道先祖來自小岵陳;
也就如斯乎一代一代傳說下去。
於是公共場合,社交場合耳聞目染,心也就有祖先來自小岵的概念。
如今盛世盛典,安居樂業之餘,也想起老祖宗。
然?先祖!何曾有傳說,有記載否?
居然沒有!更別說有族譜,幾百年啦,認祖歸宗太不容易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