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小岵南山陳氏宗親聯誼會簡報第六期

錄入: 陳承溢  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30日

永春小岵南山陳氏宗親聯誼會簡報第六期

一、南安梅溪陳氏的源流考證;

二、南安寨頂陳氏的源流考證;

三、喜訊一則。現分述於後。

 

南安梅溪陳氏的源流考證

南安洪梅(古屬洪瀨)梅溪陳氏始祖諱公輔公,號竹坡。因宋元之際多故,譜久已逸失,公輔公居徙生卒俱缺。其六世孫介石(一四五○~一四九七)於明弘治年間開始修篡族譜,未及完成病故;其九世孫志齋等族人檢計介石手篡的族譜,于萬曆丁亥年(一五八七年)繕寫成《梅溪陳氏族譜》乃未能查清上祖之源流派系,後經數百年未有重修族譜。

永春小岵南山陳氏宗親聯誼會,於一九九九年初,組織重修小岵南山陳氏譜牒,譜志編審組查閱旅台族親一九八八年編印的《福建省永春縣小岵南山陳氏族譜》和南安詩山林柄、貞格及安溪長坑南斗等吾族支系的古譜,多載有:君澤公五子公輔公娶牆兜吳氏,因賊事發(譜志編審組定為“六二花事件”)逃廣東增城,後不知遷徙何方,或言南安梅溪是其裔也,又言回在泉東門內王梅溪祠結草為生,又移入南安洪瀨內埔等。或者相似內容。同年六月間,譜志編審組根據小岵南山陳氏古譜記載,派出其成員陳慶降、陳金概、陳國有等赴南安洪瀨,將情況通報梅溪陳氏族人,並就有關事項進行探討。鑒於梅溪陳氏古譜的記載不明確,其族人持審慎態度,查詢未果。

二○○三年三月出版的《永春小岵南山陳氏譜志》在《序》中記述“元朝末期居住祖地小岵真祐支派,被官府視為參與花石陳占等人作亂,至正十四年(一三五四)發生“六二花事件”真祐次子君澤及其季子公忠、四子公著、八子孺官慘遭殺害,財產盡沒於官,生者逃散,五子公輔往廣東增城,存亡莫知。”在《小岵南山陳氏先世紀實(一至十七世)》對公輔公的紀實,只能根據吾族古譜的記載:“十四世公輔,君澤公五子,號致政,行九十七,妻吳氏,牆兜人”進行表述。

樹之有根,水之有源。敬宗睦族,尋根溯源,人同此心,心同此願。梅溪陳氏族人,自明朝弘治年間開始尋根溯源,經幾代人的不歇考證,幾百年來尚未查出其始祖公輔公的確切源流支脈。二○○九年五月二十三日,梅溪陳氏祠堂管委會第三屆理事會陳法天理事長和陳德陽、陳法儀副理事長等來永尋祖,會見永春小岵南山陳氏宗親聯誼會理事會陳光湧理事長和陳惠疆、陳敬愛副理事長及陳賢釵秘書長等,詳細查閱《永春小岵南山陳氏譜志》,確認梅溪陳氏始祖公輔公與小岵南山陳氏族譜記載的公輔公為同一個人。同年六月六日和七月五日,小岵南山陳氏宗親聯誼會本著協助宗親尋根究底,木本水源,由陳光湧率領陳丙丁、陳敬愛、陳賢釵、陳文添、陳慶隆等族親,應邀兩次回訪梅溪陳氏祠堂管委會,受到熱情接待,並就有關事項進行認真研討,取得共識。同年十月十八日,梅溪陳氏法天、法儀、德陽等七位族親,赴永春小岵“南山陳氏宗祠”敬香跪拜校尉公和梅溪陳氏始祖公輔公等諸位先祖的靈位,並與小岵南山陳氏宗親聯誼會理事會負責人光湧、丙丁、敬愛、賢釵、文添等負責人研討梅溪陳氏源流的考證材料,雙方表示認可。

嘗閱一九八九年重印的《梅溪陳氏族譜》,在其《重印梅溪族譜記》中曰:“梅溪族譜是由我梅溪六世祖介石公開始修篡的……他手篡的族譜目一世至六世共十一帙未及修訂完整,多有缺漏”,經九世志齋公“會同族中子弟檢計舊譜,綴次新支,裁之以獨見,經少餘年,于萬曆丁亥年乃全部繕寫成書,分上下兩卷,自後經數百年未有重修。”其《族譜敘》曰:“吾陳氏家世山居,宋元之際多故,譜久已逸失不可詳矣!”其《義例》曰:“夫譜自竹坡(即公輔)公始何征乎”。其《姓系源流》曰:“吾家實自晉江入南安之梅溪,其入也當在宋元之際,其所從來則不可考,或雲當居郡城時,家于王梅溪公祠之左,其後移而之(金)山,以其號隨理或有之,或雲來自莆田,或雲來自漳州,或雲來自永春。吾家世居梅溪山,故人人皆曰梅溪陳氏”;又曰:“吾家舊譜(指介石公手篡的族譜)斷以公輔公為始祖,其所從來居徙生卒俱缺不著。嘗閱小孤(岵)陳休齋公家譜,自校尉公卜居小孤(岵)六傳至彥聖、彥通”,一直記述至校尉公十三世孫君澤公“有七子曰公茂、公著、公 、公弼、公忠、公輔、孺官。時值寇作,君澤偕諸子匿山谷中,家奴利其財誘賊劫之……公輔安置廣東增城莫詳……所謂公輔者,實與我始祖同名氏,從此公以至小子輩蓋九世矣,計其生當在元代之季第。小孤(岵)之譜則既雲安置廣東之增城,吾家亦安得而 遽附之。”其《世傳》曰:“一世諱公輔公號竹坡,字及生卒年月俱不可考”。

根據小岵南山陳氏古譜、《永春小岵南山陳氏譜志》與《梅溪陳氏族譜》的記載,相互印證,認真研討,考證結論:梅溪陳氏始祖公輔公,系永春小岵南山陳氏開基祖弘元、號校尉公第十四世孫,于元朝至正十四年(一二五四)發生“六二花事件”,自永春逃往廣東增城,然後返回福建晉江,輾轉定居南安梅溪生息繁衍,其世系為校尉——居安——天保——福壽——瑊公——彥聖——禮公——模公——晉接——需光——德高——真祐——君澤——公輔。我們認為這個結論正確。但是,今後若有更準確的史料發現,應以新的考證為准。

 

南安寨頂陳氏的源流考證

南安九都和安寨頂陳氏開基祖陳霞齊,於清朝康熙年間自浯江(今金門)徙居南安詩山,旋遷南安九都和安寨頂定居,生息繁衍。西元一九六五年間,因興建南安山美水庫征地拆遷,族人遷移安置在福建永安市小陶鎮新民村居住。由於寨頂陳氏古族譜逸失,莫知上祖源流派系。

敬宗睦族,尋根溯源,人同此心,心同此願。二○○七年十月十五日,寨頂陳氏族人一行十七人返裏祭掃祖墳期間,根據先輩口傳:清朝乾隆年間,朝廷欽點為翰林的浯江桂洲公,曾到南安九都為寨頂陳氏題寫“浯江府”大門燈;寨頂陳氏先輩曾有族人前往永春經商謀生等情況,追尋到永春。經永春縣城北門陳氏(自金門遷出)宗親的熱情引薦,會見永春小岵南山陳氏族親,詳細查閱《永春小岵南山陳氏譜志》,獲得有關金門金沙斗門陳氏大育公支派的資料,從中發現斗門陳氏的昭穆與寨頂陳氏的昭穆基本相同。同年十二月二十日,寨頂陳氏族人再次赴永,會見永春小岵南山陳氏譜志編審委員會成員陳文添、陳慶隆族親,經認真研討,認定寨頂陳氏開基祖霞齊公為大育公十四世孫。

永春小岵南山陳氏古族譜和二○○三年三月出版的《永春小岵南山陳氏譜志》記載:金門金沙斗門陳氏開基祖大育公,諱遇龍,宋鹹淳戊辰科進士,系永春小岵南山陳氏開基祖弘元,號校尉公第十二世孫。金門桂洲公,系鄉賢,欽點為翰林,清乾隆間侍講學士,系大育公之後裔。

現根據永春小岵南山陳氏族譜的記載,大育公裔孫陳昆弟、陳天平等十位族親和霞齊公裔孫陳世仕、陳文明等十二位族親共同查證,並於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提供的書面材料,確認南安九都和安寨頂陳氏開基祖霞齊公,系永春小岵南山陳氏開基祖弘元,號校尉公第二十五世孫,金門金沙斗門陳氏開基祖大育公第十四世孫,于清康熙年間,自金門徙居南安詩山,旋遷寨頂開基繁衍,其世系為校尉—居安—天保—福壽—瑊公—彥通—知柔—綸煥—希仁—德顯—性童—大育第十四世孫霞齊。我們認為這個調查考證結論正確。但是,今後若有更準確的史料發現,應以新的考證為准。

 

喜訊

為寄託對血緣的崇拜和對先祖的緬懷,永春小岵南山陳氏開基祖校尉公的裔孫們,每年“冬至”都從各地聚集到永春小岵“南山陳氏宗祠”,隆重舉行祭祖儀式。在二○○八年冬祭期間,校尉公派下分支浙江蒼南、福建福鼎的族親們,為表達對先祖的崇敬之心,提出決定籌資主辦二○一○年的冬祭活動,為由支派先後負責籌辦主祭活動開一個好頭。最近又傳喜訊,分支永春仙鄉林柄的校尉公裔孫陳財旺族親誠意表示,決定獨資主辦二○○九年冬祭儀式。他們的義舉,資訊傳開之後,受到廣大族親的敬佩和頌揚。我們堅信,他們這種尊祖敬宗的精神,將極大地鼓舞全族各支系族親群策群力,共同辦好每年的冬祭活動。唯望後續有人。

小岵南山陳氏宗親聯誼會理事會編 2009.10.20.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永春小岵南山陳氏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