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小岵南山陳氏
小岵南山陳氏大祖祠堂
小岵南山陳氏大祖祠堂,位於永春縣岵山鎮(古稱“小岵”)鋪下村南山北麓。
肇基
小岵南山陳氏開基祖陳弘元,號校尉,是陳邕後裔。
陳邕(665年-760年),字崇福,號南山,唐.京兆府萬年縣(今陝西省)洪固鄉冑桂裏人,後遷至河南光州固始縣。神龍元年(
705年)進士,開元(713—741年)間官至光祿寺兼禮部尚書左僕射、授太子太傅。因與權臣李林甫不和,於開元廿四年(737年)貶至閩地任採訪使。陳邕家族遷到閩地後,先居福州三山井上,再遷興化楓亭井上(今屬仙遊縣),再遷泉州惠安社稷壇後,之後又搬到漳州南驛路南廂山(今屬雲霄縣),並建宅第“漳州南院”。後來陳邕因宅第規模宏大而遭人誣告謀反,最後接受女兒金花獻計將宅第改為“南山寺”,其女亦出家來避家族之禍,此後陳邕全家搬至海澄三都後水頭(今龍海市鎮頭宮水潮社)。九十五歲卒,葬三都鎮內海澄水頭社。陳邕子孫在福建發展為“南院派”,亦稱“太傅派”,陳邕被尊為“南院始祖”。
陳弘元於五代.後周.顯德三年( 956年)抵永春,北宋初擇小岵南山之麓結茅定居衍傳。
衍傳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元兵進攻福建,分住永春蓬壺的族人舉族參加抗元,兵敗後幾遭滅族。元末農民起義,至正十四年(1354年),留居祖地小岵的族人被視為參與作亂,慘遭殺害,財產沒於官。這兩次劫難,殃及全族,生者逃離家園,宅宇毀壞倒塌。
明.洪武(1368—1398年)間,陳優道返回小岵複業。逃過劫難的其他支派則各自擇地開創基業,遠播海內外。
小岵陳氏族人自明.嘉靖廿一年(1642年)就開始到東南亞地區謀生。現常住小岵及鄰鄉西向的族人僅 2萬多,而旅居海外的達
6萬多人。分支臺灣臺北九張犁的陳肇褒後裔已達 1.2萬多人。
現陳校尉(陳弘元)後裔已傳40多代,僅分佈於閩浙贛台等省的就有80多支系;其中小岵陳弘元後裔也傳26代。
沿革
小岵南山陳氏大祖祠堂,陳校尉(陳弘元)的16世孫陳德修四兄弟始建于明.建文二年(1400年),尊其父 陳優道為一世祖。
宣德七年(1432年)擴建。
嘉靖九年(1530年)修葺,將陳校尉(陳弘元)及其派下至14世先祖牌位侑于神龕,作為校尉裔孫尋根謁祖的宗祠。
廿世紀50年代,村中學校緊缺,祠堂臨時當做學堂,內部結構被改動,但外貌依存。
“文化大革命”期間,祠內的匾額、楹聯等幾乎被毀。
廿世紀80年代末重修。
廿世紀90年代發動全族編修房譜牒;2003年,宗親聯誼會編寫出版《永春小岵南山陳氏譜志》,印刷2000冊。
規制
祠堂坐東偏西,二進歇山式、燕尾脊、穿鬥架構的土木建築,連同左畔次祖祠堂,建築面積1050平方米,占地面積2843平方米。紅牆灰瓦,飛簷翹角,是典型的閩南建築風格。
祠堂內是透天的四方天井,右側牆上記錄著小岵南山陳氏家族的發源與分支。
正廳左右側供奉土地爺、文曲魁星像,中間神龕上額橫書“南山陳氏宗祠”,兩旁直書明代鄭圮尚書題贈的“尚義聲名揚北闕,恩榮褒獎到南山”對聯。主祠架梁上懸掛13面重新製作的“進士”牌匾和重制的“七世蟬聯”、“廷試第一”、“將軍第”及表彰原中國女子排球隊主力隊員陳亞瓊的“五連冠”等匾額。
楹聯尚有:
“家有遺風,鄉賢理學;
祖無別訓,孝子忠臣。”
“南下開基,奠定一世始祖;
山裏創業,建交萬年正宗。”
“溯源追本,不忘光州固始;
尊祖敬宗,永記桃谷南山。”
“舜帝傳芳,巨族世裔興海宇;
潁川衍派,小岵宗枝遍神州。”
“南山岌嶪嵐祥,耀德光宗時彥秀;
潁水潺湲源遠,揚葩振藻世澤長。”
“一門表義旌忠,深感君恩多寵渥;
累世今科發甲,當思祖德永留貽。”
“祖孫父子叔侄兄弟,科第蟬聯七世;
禮樂衣冠聲名文物,宗祊彪炳千秋。”
宗祠周圍有學校、民居的樓堂和成片小岵荔枝等果樹,風景優美。
族賢
陳校尉(陳弘元)後裔僅宋代就湧現出13位科第進士,獲《福建通志》等史書選入人物列傳者近10位。 6世彥聖, 7世知柔,
8世陳朴、陳謨兄弟相繼登科進士,賜建“世科坊”,通族被譽為“世科陳”,隨後, 7世知古, 8世陳易、雷震、一新,
9世晉接,10世需光,11世德高、德美,12世大育也相繼登科進士,賜立“七世蟬聯”牌匾。
陳知柔,名晉叔,字體仁,號休齋居士,理學家;祖陳從易。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舉進士第四名,
授台州判官,曆建州教授、汀州教授、知循州、知賀州,福建參議
。後歸隱永春蓬壺蓬山右峰陳岩(又稱仙洞山),著述甚富,有《易本旨》等12部凡50多卷行世。卒後祀縣鄉賢祠。朱熹贊其“不降志于秦檜,其經綸事業文章著作,足以風百代”。(參見泉州歷史網www.qzhnet.com《泉州人名錄.陳知柔》)
陳朴,陳知柔猶子。南宋.乾道(1165—1173年)進士,曆官提轄左藏庫、大理寺正、知漳州、提舉湖北常平、倉部郎官、太常卿、知廣州兼廣東安撫。卒祀縣鄉賢祠。(參見泉州歷史網www.qzhnet.com《泉州人名錄·
陳樸》)
陳謨,或作陳模,字中行,號可軒。南宋·慶元二年(1196年)進士,曆官國子正、秘書省正字、校書郎、
知梅州、知汀州,卒於官,民為立祠。(參見泉州歷史網www.qzhnet.com《泉州人名錄.陳謨》)
陳一新,字又之。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進士,曆汀州教授、國子博士、知邵武軍,卒於官。祀縣鄉賢祠。(參見泉州歷史網www.qzhnet.com《泉州人名錄.陳一新》)
陳晉接,字進叔,陳模之子、陳知柔嫡孫。南宋.紹定五年(1232年)榜眼進士。釋褐國子監司業、宗正卿。宋末隱居泉州紫帽山金粟下,鹹淳七年(1271年)卒。(參見泉州歷史網www.qzhnet.com《泉州人名錄.陳晉接》)
陳大育,官至南宋御史大夫,都城陷落後拒絕元主聘用,毅然返回故里,後攜眷屬穩居金門。
9世陳榮祖,少時出家為僧,法號普足,駐錫安溪清水岩,一生以慈善為本,以利物濟人為志,造橋築路,施醫濟藥,祈雨消災,功績卓著,四次獲敕封,由“昭應大師”,累敕至“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臨終曰“形骸外物,漆身無益”。端坐而逝,成為世人供奉的神祗,俗呼“清水祖師”。2003年,于清水祖師童年誦經的“仙石空岩”舊址興建祖師殿,新雕祖師佛像,供遊人崇奉。(參見泉州歷史網www.qzhnet.com《泉州儒道釋寺廟.清水岩》)
陳優道長子德修,明.洪武廿六年癸酉(1393年)陳哀狀進應天(今南京),奏請減免全邑災荒稅賦,欽差查實豁免,通邑感其德。成化十年甲午(1474年)歲荒,其孫茂立捐淨米賑饑民,朝廷敕賜獎諭旌表為義民,郡守於宗祠門首建“尚義坊”(已毀),立“義民”碑,尚書鄭圯題贈“尚義聲名揚北闕,恩榮褒獎到南山”楹聯。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年),茂立之子乾端克承父志,再捐大量淨米賑饑,也旌表為義民,並欽賜立“紀綱碑”。嘉靖十三年甲午(1534年),裔孫嘉謀,由貢入京試禮部、吏部、內廷,俱攫第一名,賜立
“廷試第一”牌匾,超授湖廣道州、均州學正,捐俸賑饑修學,點國子監學正,卒後祀縣鄉賢祠。(參見泉州歷史網www.qzhnet.com《泉州人名錄.陳嘉謀》)
移居泉州城的誠甫、儀甫、桓甫於明.萬曆(1573—1620年)間相繼登進士;安溪同美的宗達、元賜於清.乾隆(1736—1795年)間榮登進士;金門的桂洲為清.乾隆(1736—1795年)間侍講學士、兩廣學正、欽點翰林,卒後祀縣鄉賢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