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岵南山陳家古族譜序
入閩始祖弘元號校尉公,於唐末五代周顯德入閩,係汝寧光州固始人,擇居於福建省永春縣小岵南山鄉,教尉公生二子長子名諱居安、次子名諱居寧,寧無後,居安生一子名諱天保,天保生一子名諱福壽,福壽生二子長子名諱瑊、次子名諱琮出贅,遷居德化其後子孫亦移居興化仙遊縣及泉州惠安縣等處至元末陳兵做亂陳有諒、陳文龍、陳同、陳占以同姓分守諸邑乃動,洪武天兵之誅而吾族亦受其禍,然則陳氏得非瑊公之支派乎,正派瑊公於宋元豐年間時奏名生二子長子名諱彥聖、次子名諱彥通,彥通之派下分居卓埔知柔之派即其派也,彥聖於宋紹興四年登進士第,彥聖生五子名諱仁、義、禮、智、信,惟禮有後,其餘四兄弟俱亡無後,禮號南壽生五子,長子名諱樸、次子名諱模、三子名諱機、四子名諱權、五子名諱楷,長子樸於宋乾道五年己醜年登進士第,樸生三子長子名諱正卿、次子名諱亞卿、三子名諱真卿,亞卿之子陳渥中於淳祐元年奏名正派模公可軒於宋慶元二年登進士第(見本縣名臣誌),模公生二子長子名諱晉接、次子名諱晉遇,機公號一齋(見本縣文苑)未仕而卒,機公生二子長子名諱榮祖,少時出家為僧法號普足,一生以慈善為本,以利物濟人為志,惠及於民,功績顯著,坐逝於安溪縣蓬萊清水岩,佛名清水真人,世稱清水祖師。次子陳夢得於宋寶慶二年時奏名權公不仕無後,楷公於紹定五年時奏名模公長子晉接於紹定元年登進士第二名,晉接生一子名諱需光於宋淳祐元年登進士第,需光生二子長子名諱德高、次子名諱德美,德高於宋慶宗咸淳元年登進士第,德美生三子長子名諱昌宗、次子名諱榮宗、三子名諱光宗,昌宗無後,榮宗被抄歿無傳,光宗出贅於晉江澳頭科甲聯芳、簪纓不絕,今南街陳正我派瑊公之後也,德高生一子名諱真祐,真祐生三子長子名諱君濟、次子名諱君澤、三子名諱君治,真祐公旁葬在南壽公高口墓,君濟公生一子名諱公夢無後,君澤公生八子長子名諱公蔭、次子名諱公茂、三子名諱公奭、四子名諱公輔、五子名諱公弼、六子名諱公忠、七子名諱公著、八子名諱儒官,其君治生二子長子名諱佛惠、次子名諱佛乞,公蔭無系,惟公茂生三子長子名諱國華、次子名諱國富俱無後,惟三子名諱國盛生四子長子名諱德修、次子名諱德有、三子名諱德成、四子名諱德裕號優道,我公奭公生三子,長子名諱昆祿、次子名諱昆實,三子名諱子良,昆實公即我派洋山之始祖也,先與昆祿公移居清溪常樂裏建口下樓住再移居龍興迨後,祐公移還集九漈湖板住後洋山鄉後井格頭垵既而復移居倉美中崙,而祖公仍居龍興南山蓋因小岵南山而帶名也,國盛公享壽一百零五歲娶本鄉吳板原忠之女號妙然,盛嘗諭諸子而吳氏亦同諭之曰吾祖宗於世,雖多求其並立,而傳於後者少,田雖廣求三代而忍不分者,難汝兄弟四人惟裕年尚少業薄能守之,可以無求於人,倘能增置之更有年乎,且家計產業成敗在你兄弟,當維持不至廢墜,慎無鬩於牆為外人議,能遵是命吾死瞑目矣,公歿時吳氏撫鑒喪事拊育諸孤,德修諸子未冠為官,租稅重輸納不周修具本赴京奏免德有稍長躬稼納食,德修歸裏准轄兄弟長成,家道日盛衣食肥饒及吳氏卒葬時慈澤輩有詩來弔並錄於後以俾後世之子孫知而識焉。
詩曰
孀守諸孤數十年,閨門冰鐵志心堅,
斷機教子經成業,剪髮延賓孰汝賢,
綵鳳俄驚風氣冷,柏舟空嘆月華圓,
欲知鬱鬱佳城處,水遶山盤似鶴眠。
慈澤題
從子哀哀老鬢衰,閨門不改舊容儀,
兒孫滿眼庭無間,由汝貞賢積善機。
冷庵題
鴛幃人去景悲悽,獨守深閨志不迷,
永夜每資雄膽苦,長流空淚柏舟灑,
鳥啼春老雲尚暗,鶯妒花殘草自悽,
一點香魂無覓處,名傳太史為修題。
聖旨坊
尚義聲名揚北闕、
褒崇恩寵到南山。
恭錄駟嶺舉人林逢春題中崙祖祠壁上律詩二首
岐山卜宅奠高曾,沮豆馨香世代承,
大帽加時冠帶肅,前溪流處藻蘋登,
南崗脈厚基鞏固,穎水源深浪沸騰,
卻借天鼓為報捷,高車駟馬耀雲礽。
攜筇攝屐到岐山,入望高低雉堞環,
一帶溪汀浮鶴渚,四圍屏障映螺鬟,
顧家猶識詩書好,遺俗應知稼穡難,
大乘金剛頻笑我,君今夢裡又偷閒。
又聯二對
穎水分支源遠流長藍水無非穎水、
岐山發脈崗相聯斷岐山即是南山。
屏列岐山青山不老、
帶環藍水綠水長存。
陳氏族譜序
嘗謂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譜可無作乎,然譜之作也非特明世次定昭穆別尊卑以示後代己也亦欲感發孝思追遠,根本之意耳,竊維世人身家貽厥孫謀能念爾祖而作是譜者,少悃其殘闕而重為修輯者,以致世遠人湮家緒藐然而失其傳亦深有感矣,於是旁搜遠採究其來由我先祖教尉公自唐末五代周顯德三年入閩兄弟同來居八府者固多,獨公擇泉州永春縣小岵南山鄉,教尉公生二子長子居安、次子居寧,居寧無系,居安生一子名諱天保,天保生一子名諱福壽,福壽生二子長子瑊次子琮出贅,居德化其後子孫移居興化仙遊縣及泉州郡惠安縣等處,其發科第者不少,獨陳俊卿傑然特得非琮公之支派乎,正派瑊公不忘梓裏依舊小岵南山鄉住至及孫遂登科甲,顯於宋朝者六迄十一世移居晉江月澳頭科甲聯芳、簪纓不絕,今稱南街陳正瑊公之流裔也,其餘別居移府縣者不可勝紀,但未發跡無可見,知於人其昭穆之承親疏之別及世代之興衰稽之古譜,若瞭如指掌,我私派始祖諱祐公奭公之子也,祐公生一子名諱天舉,元朝正統二十年與兄祖從小姑南山鄉移居清溪建口,二十五年又移來興一裏尚卿南山一分湖板九漈時,天舉公生一子名諱烏林,天舉公葬於湖板九漈林頭湖內今俗呼天子墓是也,烏林公遂移居洋山鄉傳來時先在後井格頭垵與王、謝三姓同居後喬遷倉美中崙祖宇居住,大抵是洪武初年之時也處地廣人稀惟胡家為鄰,故先人所買物業多居胡使仔名字,烏林公生二子長子名諱宇謨、次子名諱宇誥,葬烏林此山後因人而命名焉,其媽王氏葬岩頭醉翁倒地形,歷年祭掃無異,宇謨生三子長子名諱大二、次子名諱大健、三子名諱大三,今後厝子孫是長房大二公之派,其大健因身壯力強故人名之喜習武藝時,明洪武召募大健招眾助戰有功,受封後遷往福清縣七裏街恐其訛傳故誌之以明其蹤跡,宇誥生一子名八二改名八五,今二房係八五公之子孫,八五公生三子長子名諱佛、次子名諱治、三子名諱聖,因洪武抽兵無奈與佛德相幫生一子名諱德光,佛德歷年取貼軍銀二卒光遂逃走不知生死,八五死後與兄大二同葬歧頂高山堀,歷年子孫同祭其媽俱失迷,奈何二公卒後,即公門折戶一祖厝折架兩座,顧其偏左偏右有傷乎正穴不亦深,可惜武夫公八年既生有三子使各從此而三之可為吾宗之幸矣,何其至子與孫世世伶仃至三世聖公亦止,惟佛與治之子孫得以繼傳至五世、六世尚丁稀財少有愧夫大方猶且其人不和,其心不一成化十八年更立兩甲門戶不幾於秦越相視,故外人疑我姓不同宗者無非此也,噫序至此不能無慨焉,思祖由小姑而來至於今歷幾世、幾年世遠人湮事不可考迨後有譜作但記其略,難得其詳將何以景幕先德發孝思乎至中葉以後,瑤居、瑤興概我邦璿公等去世未遠,其事得傳聞其人可想見下逮,子孫猶得親見其人目睹其是有善可稱因為之揚有行有述,因為之錄否則亦念爾祖一脈之親為之定尊卑昭穆著名字於譜中或有出祖異郡贅居異鄉亦不敢忽略,使後人知世代之興衰,人事之得失與夫生卒之年安葬之處,其知者詳之,其不知者缺之,始此始可以見表先德垂示後人令其追遠報本之思庶不虛夫譜之作也是為序。
古譜序、跋選
(一) 陳氏族譜朱熹序
家法之建,昉於諸侯別子,而十庶之宗,則惟其所始焉。或姓或氏,或圯或諡,爵則稱宗,宗之於族也。有本姓以合庶姓,有綴食以系群情,孫之于祖也。有植祫以省大事,有齊哀以服三月。百世而婚姻不通,周道然也。上溯夏殷,何莫不然。故其蹤未混,末季七族九宗,猶資周王封國之重。及王轍既東,世臣淪喪,樂卻降在皂棣,從五皆為圭蓽,宗法始蕩然矣。所賴以維持者,獨國官系世系,辨昭穆之制存焉爾,此譜之所從出也。譜豐收而宗可考,是故君子重之。
陳氏先出媯姓侯國,自帝舜之後,傳於有虞,虞幕裔孫閼父為周武陶王,能利器用,周王賴之,以元女太姬下嫁其子滿,而封於陳,使奉虞帝祀。滿諡胡公,公生申公犀,犀而下傳十世,子孫散處,遂以國為氏。敦詩書,說禮樂,綬若若而印累累,匪朝伊夕矣。但世曆既久,徙遷不定,或移國入於閩,或蔔築於三吳,或寄跡於浙東,或寓居於古歙。椒聊遠條,幾不知有源本矣。然千流萬派,總歸一源,葉茂枝繁,不離一本。其名最著者,莫如太丘先生實,其子元方、季方,世稱“二難”,鳳毛麟角,豈虛語哉!元方子群,美才懿行,曆仕魏帝,清節馳名。傳霸先,梁祚下移,生靈塗炭,相機觀變,應天順人,非擇而取之也。劂後伯宣稱海內文宗,泰公為教子令範,天下已任,擅著作之奇才者,非古靈先生歟!與義河目海口,所賦梅詩,徽宗有見晚之歎。見炎入恭大政,其出處氣節,翰墨文章,為中興大臣之冠。協贊大義,稱社稷之勳臣,非魯公、文正公康伯歟!蓋一世芳躅,千古播揚,一葉雲礽,景行靡替。但人情以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一經流遠,視若途人。然昭穆既明,本源自辨,後有作者,果能追念前由,無忘劂祖,披圖按籍,孝思勃生,則勉旃不怠,庶光前業已。
朱熹拜序
(二) 有媯五姓聯宗譜序
姚虞陳胡田五姓,皆同出於媯。有虞重華聖帝之後也,考聖祖重華協帝,先國於虞,故曰有虞氏,系黃帝公八代孫,黃帝有熊氏傳子,昌意公封于汝南。昌意公生顓頊高陽氏,顓頊公生窮蟬公,窮蟬公生瞽瞍公,瞽瞍公乃我聖祖之生父也。聖祖之母握登氏,于唐堯壬午三十九年惑大虹,生聖祖于姚墟,故以姚為姓,聖祖性至孝,耕於曆山,陶於河濱,漁于雷澤,竭力盡瘁,全無怨懟之心。堯聞而聘之,使總百揆,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長曰娥皇,次曰女英,居於媯汭,其後因為氏姓,故姓媯氏。
聖祖年三十歲相堯,計攝位二十八載,舉五賢,誅四凶,天下大治,年六十有五歲,受禪為天子,國號虞,都蒲阪,在位四十八年,讓位於禹。長子商均公作賓于王家,食采于虞,以虞為姓,至聖祖五世孫,虞思公,少有賢德,夏後氏異焉,襲封于虞,及夏相為臣寒浞所弑。相子少康而依之,即妻以二姚,是知子孫早以為氏焉,同武王克殷而有天下,複求聖祖之後,得虞閼父公,仕周為陶正,賴其陶冶器用,庸以元女太姬而妻公之子,滿公,封諸陳邑,備受三恪,以奉祭祀,是為陳國侯爵之始,遂以陳為姓。
滿公卒諡胡公,子孫因以諡為姓,亦即為胡氏之始祖。——數傳至陳宣公時,公子名完字敬仲,奔於齊國。齊桓公以其賢,拜為工正,賜食采于田,以田為姓。當卜妻懿氏,其占曰吉,有五世其昌,位並正聊,八世之後,莫之以京。故五世孫,陳桓子果大於齊,八世孫陳成子而執齊政。至十一世孫,田太公名和代齊國,改陳為田,是曰田齊。綜觀以上,則我姚虞陳胡田五姓,周聖德之裔,神明之胄,得姓受氏,源源本本,彰彰可稽,雖曆四千餘年而不逾。子孫蕃衍,綿綿延延,誠哉我聖祖之德大孝,有以垂於遠,而昌劂後也。
(三)重修南陳族譜序
蓋聞明德之後,其後必昌。陳氏舜後也,始周武王所封,以國為氏。至春秋末,並于楚,避居陽城。又數傳至漢,有平者,為漢相。又有湯者,封關內侯。又數傳至武帝霸先,繼梁而有天下。又數傳諸子諸叔之封藩者,又蔚流而興,至天成十一年,太原尹張憲公序其譜曰:源源長流,視諸他族,大有不侔,信其然與。夫明德而顯爵,爵而昌宗。相傳至今,高位盛祿,備其貴,其苗裔枝分派別,遍盈郡國,諺雲陳林大半天下是矣。諸不具論,跡亦南陳始祖為唐神龍初進士陳邕公,官太傅,生四子,一光祿大夫,次諫議大夫,三司空丞相,四屯田員外郎,有女號金花郡主。建中二年,夷則與子著作郎儔公舉家之百餘口遷入嘉禾島。始登岸,築室未成,托茅而居,人號其處曰陳寮,其名至今存焉,遂為禾山殿前之祖焉,累傳皆父子祖孫兄弟榮顯。終唐至宋元繁衍偉盛,不可悉舉。明載譜牒可接也。迨至大明衣冠接武,子侄傖然,或分宗或聚族,鹹知紹光德而勵後,志在昔且然後其尢滋乎。試再接之,其最顯名,有著作郎為賢儒者。如十傳黯,任陝西元帥,不就結廬金榜山,著裨政書四十九篇,朱文公序其書而贊之,其最著有奇略者。如後周時節鎮清源,十四傳洪進公,宋太宗賜號順化功臣,封南康王,子文灝公世襲其爵。其為大喜舍者,如邕之建南山,夷則公之創覺性院,嘉公創宣梵院,喜公創資福院,又公之創正悟院,文灝之重施崇福寺。皆遷奇辟,至今香火電廠輝煌。其為女流之卓行者,如金花郡主之變宅為寺,家物盡舍,二十小娘之棄金釵,施重福寺為寺田。其為貞守如皎公之娶王氏,公之娶黃氏,皆以早喪失志,著節,都邑旌之。嗚呼,明德之後,其後必昌。吾閱禾山南陳一譜,其不禁喟估矣。餘十年寓禾,適鍾英陳公與餘交。出斯譜囑餘為序,如其志而樂為之序,噫噫,如鍾翁斯學也者,其光照先人之令德,而大有睦族孝親之誼也夫。
明奉直大夫、翰林院侍讀學士承旨兼絲綸房篡修實錄、召內殿教道、禦姓吏部主客清史司員主事國子監五經營
博士奉欽差選婚姻較正書籍三複陽子鄧愉拜序。
(四)朱文公桃源南山陳氏族譜序
譜者所以明宗族派系之別,而本有生之初者也。蓋受姓之初一個而已,而凡是姓者均是族,不宜有異同。顧其異傳而蔓延他適異地,歲久不相往來而馨跡不相同,名字不相通。於是各族其族,而不知同源其根之親矣!若然幾何不視至親而等於路人乎。此譜之所以作也,粵稽世科陳氏先世入閩開基祖樣尉公,後周顯德三年,自河南汝寧光州固始縣城入閩,世代積德累仁,書香繼起,其家有譜由來已舊矣!前年春,熹授同安主簿,聞泉之永春南山派蓬壺升平裏陳氏體仁,不降志于秦檜。一時前列十餘人,俱以扳援致通顯,獨公處之淡如,盛年從仕已動歸興,比之樂行憂違風味夫!豈多讓宦轍所至,流連山水,譬之雲鴻野鶴,飛翔於千仞九霄之表,豈與瑣瑣者倫,其經綸事業文章著作,足以風百代,較其所作亦已多矣!至於端行江中草藥之語,足以攝遠人,中行開邊之策,足以定國是,介行經學之優,景魏治才之美,稱為兩世四名賢。一時叔侄父子兄弟茅茹彙登華輝萼連稱為一門八俊士,皆能世振箕裘,無玷宗聲者也。噫,盛哉!緣是得與追遊蓮峰、九日、涼峰、鳳凰、雲台之間,晝則連車,夜則對榻,飲食起居相與,呤詠于懷古堂中,蒙公愛熹良厚。今日百房之子孫延熹重修家乘,熹雖粗陋寡聞,能無竭誠盡忱而為之序。
宋慶元四年戊午
朱熹拜序
(五)桃源世科陳氏家譜序
譜者所以明宗族派系之別,而本於有生之初也。蓋受姓之初一個而已,而凡是姓者均是族,不宜有異同。固其異傳而蔓延他邦遠適異地,歲久不相往來,而聲跡不相同,各字不相通。於是各族其族,而不知共源同根之親,幾何不至親,視而等於路人乎。此譜之所以作也,稽桃源世科陳氏先世開基始祖樣尉公,於後周顯德三年(西元九五六年),自河南汝寧光州固始縣入閩,世氏積德累仁,書香繼起,其家譜由來舊矣。至前年春,熹授同安主簿,聞泉之永春蓬壺升平裏陳氏體仁不降志于秦檜。一時前列十餘人,俱以扳援致通顯,獨公處之淡如,盛年從仕已動歸興,比之樂行優違風味夫!豈多讓宦轍所至,流連山水,譬之風雲野鶴,飛翔於千仞九霄之表,豈與瑣瑣者所等倫,其經綸事業文章著作,足以風百代,較其所作亦已多矣!至於端行在江中之語足以懾遠人,中行開邊之策足以定國是,介行經學之優,景魏治才之美,時人稱為四賢。獨休齋先生之喬梓呼為一門八俊,皆能世振箕裘無玷家聲者也,噫,盛哉!緣是得與追遊泉、漳、涼峰、鳳凰、雲台之間,晝聯車馬,而夜對榻,起居飲食相與,呤詠於蓬壺山東省麓懷古堂中。蒙公之愛熹,誘掖良厚。如此今日百房之叔侄昆弟熹為修家乘。熹雖不敏,粗陋寡聞,寧無竭忱而為之序乎。
時在 有宋淳熙十一年甲辰王月之吉
朱熹拜序
(六)桃源世科陳氏族譜跋
古者,族之掌于史官,故官有譜,而姓有苑,族有志。朝廷於選舉考其真偽,大夫士婚姻以之稽其閥閱。厥後各自為書,代各有志,則以明宗族之別,為姓氏之經緯,家代之綱紀,道一家源流,說九族蕃衍,人倫根蒂,乃本之於此。此家譜之所以作也。獨怪夫!世之人大抵如呂公所言,大而欲知天文地理之學,小而欲知草木鳥獸之名,獨于祖考已身之所出,茫然莫之知。是豈其果不欲知乎!急於名者,不暇知,急於利者,不能知。即一二有志之士無所考,而知則亦任其不知。是以視至關至切之事,竟若無關無切之為。誰克念水源而思木本,兢兢焉,以修譜為亟乎?今者,世科陳氏百房族人咸興修譜之思,而恐其舊譜湮沒,世數難辨,有甚戚然者。熹與休齋先生不道義之交,於是為之溯源窮流,以得其年代,因故按脈以分其派別,使之共明其孰昭孰穆,孰親孰疏,而世數尊卑,名分遠近之皎然焉。若其圖牒,則按之司馬氏、歐陽子。世系之遠者,則有先人之纂輯可考,世系之近者,則有戶口之故貼可憑,何庸更贅,亦惟嘉其能於可考之,際而作此千百世有可考之基。閱五月而此集告竣,既為之序於前,複為之跋於後。
歲在 有宋淳熙十一年甲辰之吉
賜進士出身授同安主簿朱熹頓首拜跋
(七)南山陳氏舊(譜)序
族這有譜也,其來久麼。千萬年,千百世,相傳子而孫,孫而子為昭穆,為生娶,為卒葬,為諱行,為隱顯,鹹紀焉。每縉紳文學,思碑祀祠,以為是足重之不朽盛事。千萬年,千百世而後,子孫追而齒之。則偏科雜途,冊名列籍與夫;仁人義士,倜儻慷慨,於草莽閭裏之中,不能於碑祀,而能得封誥旌獎。即不能得之封誥旌獎,而能有大積施。千萬年,千百世而後,子孫追而齒之,曰此某之裔若嗣也,此某之祖若宗也,孰支而孰代也,此孰支而孰代之裔,若嗣祖,若宗也。於乎,千萬年,千百世而後,子孫得追而齒之,為某也裔,若嗣祖,若宗,孰支而孰代。噫,何以能若是詳且悉也,籍今為昭穆,為生娶,為卒葬,為諱行,為隱顯淪沒無紀;間如縉紳文學,偏科雜途仁人義士,碑者,祠者,封誥者,旌獎者,積施者之為某也裔,若嗣祖若宗,孰支而孰代。五世之內,子而孫,孫而子,猶可以觀記傳述,追而而起之。千萬年,千百世而後,疏於屬,遠於世,盡於親,歿於世,兵燹隔於異代,其可傳述睹記,追而齒之者,其能一二即也。於乎,族之所以重有譜也,夫寧直數千人而之志稱巨族、望族而已哉。今睹陳子茂立以其譜求序,而獨自校尉公起,於乎,美哉。千萬年,千百世而後,稱巨族、望族,又豈少碑祠、封誥、旌獎、積施者,而必引古縉紳文學,冊名列籍,倜儻慷慨,曆備而載之,為陳受姓遠也。於乎,美哉!千萬年,千百世而後,其勿廢墜,以前人羞。是為序。
時 天順四年(1460)歲次庚辰臘月之吉
賜進士承德郎兵部車駕司主事劉玄頓首拜撰並書
(八)桃源南山陳氏族譜序
於乎,族譜之作,本於先王之宗法也,而世之知重者少矣。惟讀書敦孝弟,重倫理以自拔於流俗,故知尊祖敬宗,作譜以示厥後。由此觀之,重譜者其家可知矣。余友桃源岵峰南山陳君茂立介南湖鄭先生作譜既成,以示予為序。予按太丘陳氏始於舜後,胡公滿封於陳,因以國為氏。後有陳蕃字仲舉,漢恒帝為尚書令加太傅,有陳恕字仲言,太宗朝為三司使,封晉公。南唐陳陶結廬西山,呤詠自適,有“中原莫道無麟鳳,自是皇家強網疏”之句。此皆陳氏之著名者也。茂立始祖校尉公實仲弓之後,於後周顯德三年,自汝寧光州固始入閩,遷泉之桃源岵峰陽山相宅定家而居。子姓漸以繁衍,更分處於各都別郡,殆不可以百千萬計。蓋自校尉至茂立傳世十有七,而登科第者有人,列仕版者有人,其間事業之恢弘,門閭之赫弈,亦複炳耀於世,茂立更欲修之為譜,尊其祖之所自來,而其歷代出處諱號字行、生娶卒葬、支派源流無不悉備,俾後之子孫知所自而不敢忘本,此作譜之法端如是也。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今茂立為太丘令緒事親能孝,接人以恭,複殷殷有志於譜,尊祖敬宗孰大於是。我觀其子孫彬彬濟濟,後日之隆未可量也。是為序。
明天順四年歲次庚辰臘月之吉
晉江儒學訓導雲間張瑄序
(九)桃源南山陳氏重修譜序
族之有譜,猶國之有史也。史備歷朝之事蹟,而是非善惡之必明;譜載一族之世系,而派源昭穆之必辨。顧國史朝有尊官,而譜之修,世多闕焉,毋亦以其事為可緩歟?夫先王之為治也,莫先於家;君子之推恩也,親親為大。今夫,人之有身,一傳而為期,再傳而為大功、小功,三四傳而為緦麻,袒免親盡,則從祧矣。然同父而稱公子,同祖而稱公族,合其族之伯叔叔昆弟而稱公姓,還溯其初不過一子父之子耳。則雖椒聊繁衍,孰非骨肉延綿,一脈之相關。其在詩曰,豈無他人,不如我同姓。其在書曰,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周公之訓其子曰,君子不施工其親,誠諄諄乎,一本之當重,宗盟之宜篤也。人惟斯義不明,多以至親而等諸路人;或以小忿廢懿親,或以閟牆成大懟。就今聚族以居,既無相友相助之誼,苟其分疆霸越界,反有莫往莫來之嗟。彼夫椎魯無知,猶莫怪焉。間或賢豪自許,盛氣淩人,且以俾而逾尊,且以小而加大,倫序乖舛,情義斯滅,是源派之不明,昭穆之不辨,譜之欠修使之然也。吾族自我始祖校尉公於後周顯德年間卜居桃源,綿綿繩繩於今三十有餘世矣,族姓蕃昌,散處於是各都別郡,家世之盛,人文之多,為通邑省屈指難數矣。前我祖歲進士謹朴公,于陽江署中,特纂家乘,而嗣先正歲進士獻可公,於康熙壬午年,在松溪學署郵寄弁言,欲令族眾重修家譜,不果,至今又隔許多年矣。人益眾則紀載益繁,年愈久則遺落愈多。夫事在目前,且所見異詞,所傳聞又異詞,倘複稽考遲數年之後,保無強附郭公,而忘吞卵,履武之世澤者乎?保無垂誕虞虢,而構煮豆燃萁之大禍者乎?此則修譜之任今日所不容緩者矣。余小子承先人志,愧未牟取仔肩前業,以光先德,而水源木本無日不切於懷。因而序其源派,別其昭穆,載其生娶、卒葬、名號。自十五世以前,只記大略,仍舊章而不益意,在於闕文,不敢以魯魚亥豕。十五世以下,備載始終,據其事而不苟義,取其徵實,不難於大書特書。其曰為某之子,出某氏,分幾枝,傳幾派,示人之所親也;某為某之小,書其名,記其字,孰為昭,孰為穆,示人之所尊也;其曰某公生何時,卒何時,娶何氏,葬何地,坐何向,示人以事生喪死之道,傳諸久遠,孝思無窮也。且源派既別,則親愛之心由隆,及試而一族之恩誼以篤;昭穆既分,則名分之辨,由尊及卑,而一族之倫理以正。覽斯譜也,由祖稱而溯高曾,依然如在之音容,由一本而至九族,依然坦邇之和氣,則所以篤宗而睦族者也。祖考在天之靈,未嘗不少慰也。若夫踵事增華,猶有待於後人,予亦祗酹其夙志焉耳。
大清嘉慶十年歲次乙丑仲月吉旦
十四世孫肇基謹志
朱熹生平簡介
朱熹(一一○三至一二○○年),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遯翁等,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為紹興十八年(一一四八年)進士,後任泉州同安縣主簿。任滿之後,朝廷令他監潭州南嶽廟,其間致力於著述和講學。淳熙五年(一一七八年),任南康軍知軍,仍注意與士子論學,並訪得白鹿洞書院舊址,奏請予以復修。此後,歷任提舉江西常平茶鹽公事、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等。光宗繼位,他歷任漳州知州、秘閣修撰、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撫使。寧宗繼位,他因宰相趙汝愚的招攬,為煥章閣待制兼侍講。慶元二年(一一九六年),韓侂胄為相,朱熹被彈劾去職,進而被列為「偽學逆黨」,慶元六年(一二○○年)病死。朱熹一生著述繁富,著名而影響最大的是《詩集傳》和《四書章句集注》。它們成了後來歷朝學子必讀的教科書。朱熹學說的核心就是一個「理」字,他認為:「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無此理,便亦無天地,無人無物,都無該載了。」朱熹強調「格物致知」,即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世故。他把傳統的綱常加以理論化和通俗化,認為「三綱五常」應是社會的最高道德標準,並且認為這是永存而不滅的。這套學說對專制主義和帝皇權力的強化有很大的作用,後來成了統治者的正統理論,影響深遠而巨大。他的學說源自北宋的程顥、程頤,故學術界常以「程朱學派」稱之。
閩學
以朱熹為宗師,因僑居福建,改稱其學為閩學。朱熹學問淵博,朱熹集宋代理學之大成,淵源-周敦頤、張載、二程,朱熹指出,要把握深奧的理,就須透徹地研究各種各樣具體事物的具體道理,這便是他的格物致知論的大意。他認為,學者最為要格的物有下列四者: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世故,即客觀規律、人際關係、孔孟之道和社會問題等四方面。
對知行問題,朱熹認為在認識上要堅持知先行後,不可顛倒,但在實踐時須強調行重知輕,貴在實行,達致知行相須相互資助互發。在天理人欲問題上,朱熹主張遏人欲而存天理,認為對人的過分欲望應予以遏制和控制,這樣才能不失去道德倫常的秩序。其為學主張窮理致知,反躬實踐,頗與近代科學歸納法相似,著述極多,有論語孟子集註、大學中庸章句、啟蒙、易本義等。
朱熹的學說主張
一、宇宙論--理與氣
朱子認為宇宙的本體及本源,是由“理”與“氣”構成的。他綜合了周敦頤和程頤之說,認為天地萬物啟始時,只有“太極”(即“理”)存在,是個抽象的本體,是個“極好至善的道理”。他說“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理。”
至於氣,朱子則世間萬物的“本質性本源”,具有陰,陽等不同形態,配合起來而構成“萬物”。而萬物都存有“理”和“氣”,事物的性質,由理來決定,其形體則由“氣”所賦予。換言之,萬物雖有不同差別,但所包含的“理”,卻是相同的。
二、性論
1、性即理--人人有一太極
在人性論上,朱子提出“性即理”說。朱子用“理”來解釋“太極":太極則存在於人性之中。他說:‘事事物物,皆有個極,是個道理極至……此是一物一極,總天地萬物之理,便是“太極”。’又說,‘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
朱子認為太極存於人性,因此,人性基本是善的。
2、存天理,去人欲
朱熹認為人性相同,但氣質有異,因此有“天地之性”及“氣質之性”的分別。由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兩概念衍生,朱子提出了“道心”和“人心”之別,“道心”無私無偏,符合中庸之道。而為使“道心”常為一心之主,朱子便提出了“天理”,“人欲”之辨。他說:‘人之一心,天理存則人欲亡,復盡天理,方始為學。’此即“存天理,去人欲。’
三、認識論
由於人性中含有“氣質”,而“氣質”又互相有差異,故人不免為物欲所蔽,不能發現本性行為太極。故此,朱子教人為學,必先改變氣質,特別注重“大學”的“八條教”。“大會”的修養法,列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齋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
朱熹認為“格、政、即、窮”要存一個“敬心”,他說:“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處。"“意即時刻不忘喚醒此心,使到“心”能克制自己萌生的私欲。故此,“心”與“理”是不能分離的。如能格物致知,就能依次完成其他六項,達致“治國,平天下”的境界。
理即最高境界︰
他相信人和萬物的最終本源是「理」,而對理的最高瞭解是「太極」。人若要達到理的境界,必定要修養身心。
提出三綱五常︰
他認為經過修身,人便可達「極」,即仁、義、禮、智、信,通稱「五常」。他認為「三綱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即是「性即理也」。
格物致知︰
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亦即是物窮理的主張。他認為天下事物均有「理」,人們必須通過對客觀事物的研究,才能獲得「理」,故他主張通過讀書才能求得「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