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600多年東嶽廟遺址終歸還 移交儀式在詩山舉行 來源:鳳翔詩山 2020-05-10
5月9日下午,詩山東嶽廟資產由南安市糧食購銷公司移交給詩山鎮人民政府,總經理戴澤陽和詩山鎮黨委副書記傅培坤分別代表雙方在移交協議書簽字。
南安市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石林海,南安市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財政局科員王少坤,也分別代表主管部門和監交方簽字。
移交儀式在詩山鎮政府一樓會議室舉行,詩山鎮黨委宣委蘇穎寶、南安市發改局糧食科長陳礎君、南安市糧食購銷公司資產部部長林志藝、詩山糧站站長王振煌,詩山鎮文化界人士李萬祥、洪順興、陳雅玲、陳少峰、呂明聰、葉鑫,詩山鎮黨委統戰幹事陳鴻圖參加儀式。
回眸東嶽廟
宗教古跡 東嶽廟是詩山鎮歷史悠久的宗教古跡,位於山二村林柄鄉嶽口境內,建于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8年),已曆六百餘載風雨滄桑。當時,詩山擬建南安縣治,建有聞名一時的東嶽廟,供奉東嶽大帝、關帝爺、開閩王王審知等著名神祇,香火鼎盛。 擬建詩山書院 早在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便有詩山先賢塑朱子像于郭山廟祭祀。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廩貢生黃春江(今山一村詩山公園後成美堂人)、副貢生戴養元(今大庭村塔埔山人)、監生陳邦傑(今山二村林柄鄉報恩人)等詩山名士,主張另建專門寺宇供奉,並擬建詩山書院。眾人籌募千金,建朱子祠于東嶽廟後。
南安古代四大書院 光緒十六年(1890年),詩山大庭鄉(今屬碼頭鎮)舉人戴鳳儀從京師歸鄉,募集鉅資,把朱子祠拓為詩山書院,擴建20餘間學舍,首任山長。光緒十八年(1892年)六月,購地建詩山書院東軒,環境煥然一新,總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其間,戴鳳儀公子戴紹箕曾往菲律賓募捐辦學經費三千圓。詩山書院名師雲集,學風嚴謹,莘莘學子慕名而至,培養大批英才,成為南安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名噪遐邇。隨著科舉廢止,朝代更替,至辛亥年(1911年),歷經30多年的詩山書院宣告停辦。 引海外僑親關注 東嶽廟和詩山書院民國期間一度被占為兵營。1958年,又被詩山糧站借用而改建為副食品廠生產場所。後風雨侵蝕,年久失修,遂淪為廢墟,漸漸淡出世人的視線。該建築已空置數十年未使用,也失去管理,導致夯土牆體嚴重傾圮,屋蓋幾乎坍塌,經排查確認為存在重大的安全隱患,影響到周邊居民的人身安全。2018年12月初,在詩山文化界牽頭下,詩山鎮人民政府主辦了《詩山書院志》再版首發式。一時,東嶽廟和詩山書院遺址保護成為公眾熱議話題,媒體先後報導,也引起海外僑親關注。
延續歷史文脈 詩山鎮黨委和政府充分重視,詩山政協委員提交有關提案,文化人士和戴鳳儀後裔、朱子祠創建人後裔,奔波呼籲,多次向上級反映,山二村也給予支持。值得一贊的是,詩山籍旅菲僑親陳嘉善先生慷解義囊,對東嶽廟遺址保護給予資助,體現了愛國愛鄉,熱心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的華僑精神。經過各方不懈努力,終於取得了進展性效果。南安市政府分管領導在《南安市詩山鎮人民政府關於歸還詩山東嶽廟遺址的請示》上批示(南詩政〔2020〕46號),同意就東嶽廟資產移交事宜達成協定,辦理移交手續。 為延續歷史文脈,並確保建築安全,詩山黨委和政府將建立有關管理機構,對東嶽廟和詩山書院遺址進行修復,界定保護範圍,不日舉行立碑儀式。
文:洪順興 圖:陳鴻圖 編輯:鳳翔詩山 呂明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