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民間地方神明 三代祖師 據龍湖寺譜記載,三代祖師為毗舍浮佛轉世現身,毗舍浮佛為(賢劫七浮中第三位佛),故稱三代祖師或三代浮佛。 師貫在福建省永福縣仁義裏下姑保,下姑保,俗姓林,父林成甫,系德化縣上湧人,其次子少五,名珌,法號自超,生於宋隆興二年,甲申(一一六四年),十二月初四日辰時,幼奇穎,見佛生歡,稍長皈向佛心益堅,年十二辭親出家,嗣南京少平寺,天石崧和尚,執經侍三載,深味其道,坐化於宋嘉泰二年壬戌(一二○二年)十二月初四日辰時,法箕三十九,是時紫霧結頂,神光貫天,跏趺不依,顏色如生,至初八日茶毗告遍四方,雲集瞻禮,聞其頌語,睹其坐化,無不嘖嘖,以再生佛也,後世尊崇為(臨濟正宗,龍湖法派,萬代碧天,卓錫開基碧水三代祖師)。 南宋淳佑十一年(1251),前來參加三代祖師成佛五十年慶典的四方善信,將三十六尊祖師塑像迎回本境,建廟奉祀,自此三代祖師分爐遍佈閩南各地。永春縣龍湖岩亦分香火奉祀之,改唐朝末年所建之蓮花寺為龍湖岩,開山僧是心溪和尚,主祿僧是弘善,至今已有七百六十多年歷史。
黃公祖師 天湖黃公祖師,諱名黃應顯,俗呼應奇,法號慧旗(1189~1206),是黃昭提的次子。宋朝淳熙十六年二月初一日生於永春七都仙洞山麓。少時蒙白眉大師智玄引導而堅定禪心。十三歲到三都善化裏天湖山的華陽、含春、大橫、上山等村為人放牛,一邊放牛,一邊念佛。他為上山村陳家放牛時,啄石而尋得一眼泉水,稱為“啄泉”,供人畜飲用。他在天湖山為人們留下了疊佛石、雷公竹、無頭魚之後,於開禧二年七月,端坐峰頂,餐風吸露,不食不飲達七天七夜,於中元十五日圓寂,時年十八歲。鄉民就其肉體塑成法相,稱為黃公祖師,奉祀於天湖岩。另有日壺岩奉祀劉公祖師,月壺岩奉祀陳公祖師。 當時,三都善化裏的華陽,俗稱下洋,人口眾多。為了敬神方便,南宋寶祐年間(1253~1258),村民在村中起蓋華陽庵,迎奉黃、劉、陳三尊祖師。
慚愧祖師 愧愧祖師,全名「陰那山得道慚愧祖師公」,又稱「蔭林山祖師公」、「陰林祖師」、「祖師公」等,而其信仰圈的分佈,均集中在南投縣,依據統計,南投市有二處,中寮有六處,埔裏有一處,集集有一處,魚池有八處,竹山有二處,鹿穀有十處等卅多間宮廟。外縣市部分只有台中東勢、彰化社頭、雲林古坑、嘉義大林等四處有廟宇專祀。 清代提督吳光亮在開闢八通關古道時,常遭番胞(即原住民)攻擊,因向慚愧祖師祈求保佑,順利開山後,親書「開山佑民」及「佑我開山」匾額致贈,目前「開山佑民」匾在鹿穀羌仔寮祝生廟,而「佑我開山」匾則在鹿穀頂城鳳凰山寺,因此慚愧祖師亦有「防番之神」之稱。 有關慚愧祖師的身平由來,眾說紛紜,主要有兩則。以我們南投的較常聽聞的說法,「慚愧祖師」又稱「陰林山(或作蔭林山)祖師公」,祖師公共有三位,為潘家三兄弟,生於福建省平和縣陰林山,父姓潘名達,母葛民,為人忠厚,被鄉裏所推祟,生三子,長子達孔(或雲達禮)、次子達德、三子達明(或雲了拳),均自幼習文練武,達明尤擅長醫術,曾治癡皇太后有功。 相傳慚愧祖師三兄弟,大祖師擅於地理之術,二祖師擅於岐黃之術,三祖師專於醫術及法術。慚愧祖師的造型,為粉面(或是黑面)無鬚,頭戴王冠(或是黑底紅字的五佛冠),身著文武裝,赤腳跣足,右手持寶劍,左手掐道指,端坐於山頭之上,其聖誕為農曆三月十六日。 以廣東梅州靈光寺「陰那山慚愧祖師」的說法,慚愧祖師,又稱「陰那開山祖師」,俗姓潘,名了拳,別號慚愧,是福建沙縣人氏,生於唐朝元和十二年丁酉三月二十五日,仙逝於懿宗鹹通二年辛巳九月二十五日,世壽四十四歲。祖師出生時,左手屈曲握拳,因此取名「拳」,滿月時,有一名遊僧來訪,見了祖師緊握的拳,就在祖師的左手上寫下一個「了」字,祖師的左手指才張開,潘父就為他改名為「了拳」。祖師自幼就與眾不同,聰明穎悟,從不茹葷,有一次與牧童在山麓放牛時,常用竹仗在地上畫出一個圓圈圈住牛群,又曾經將烤過的魚丟入水中,烤魚竟然死而復活,此後這種黑底白紋的魚,就稱為「尾上焦」。潘母過世後,祖師前往陰那武峰隱居修行,講經弘法,創建道場,信徒視為神佛再世。祖師仙逝前,自慚未能弘法濟世,於是告訴門徒在他的骨塔上寫「慚愧」二自,此後信徒們就稱他為『慚愧祖師』。
普庵祖師 普庵祖師、又稱「慧慶禪師」,為臨濟宗十二世孫,牧庵忠禪之法嗣,俗姓余,名印肅,袁州宜春縣溥化村人氏。父余慈,母胡氏。祖師生於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11月27日辰時,六歲時,夢見一和尚以手指點其心窩,並指示日後當闡揚佛法。父母以天命不可違,遂允其出家為僧。 普庵祖師出家入壽隆院,27歲落髮、28歲受戒,後離院雲遊湖鄉,拜謁大溈牧庵忠公,嗣後駐錫慈化寺,日夜禪定,親契華嚴經,一日大悟,述雲:「描不成?撥不開,何須南嶽又天臺,六根門首無人會,惹得胡僧特地來。」其後,在江西袁州府南泉山弘揚佛法,門徒無數,道場盛大。當時巡檢 丁 君驥慕祖師之名,請其出山,重修慈化佛殿,地方人士受祖師薰化,富者施財,貧者施力,佛殿於焉完成,至南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07月21日跏趺圓寂,時年55五歲。 普庵祖師入寂後,靈驗卓著,誠心祈禱必有所應。元朝初年,加贈「大德慧慶」,信眾遂尊稱「慧慶禪師」。元仁宗延佑年間,吳縣姑蘇城西創建「慧慶禪寺」,奉祀祖師。 普庵禪師是禪宗「臨濟」法系第13代法嗣,是一位大徹大悟的大禪師,以度黎民百姓為主。其開示與神跡,廣行於教界民間。 其所傳之《普庵咒》更可消災解厄,令蟲、鼠、蚊、蟻遠離,凶神惡煞走避!常予持誦可令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繁殖、萬事如意。 《普庵咒》是由許多單音參差組合,構成一個自然的旋律,猶如天地人相互交融,令人自然進入清淨空靈的境界,並能與普庵禪師有求必應的菩薩精神感應道交,念誦起來非常靈驗。 此咒可普安十方、驅除蟲蟻、蚊蚋不生、消災解厄、鎮煞安胎、驅邪除穢、逢凶化吉。
惠應祖師 張道源,南宋.紹定間(1228~1233年)在德化九竇溪學道,後尋到安溪縣還一裏(今長坑鄉田中村),擇地定居修行,並將該地稱為太湖,開山修建太湖岩(泰湖岩)。邑人尊稱為“惠應祖師”。
靈應祖師 南安市靈應寺石碑《唐神僧靈應祖師現化記》記載:李文愈祖師(俗稱靈應寺李公祖師)系“三真人六祖師”之一。師字文愈,誕生於唐代仁宅李家,幼有孝行,家貧有志,博超群倫,福而有德,常現神愛事蹟昭聞,如渡溪飛笠、立石朝天、播竹茁地等,坐化於山中“茄藤”。鄉人就其肉身塑像,祀於紫帽岩中,尊為李公祖師。五代後唐年間(923~936年)建寺。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南安縣令梁韻清來寺祈雨,甘霖普降,遂題刻“靈應”兩字作匾額。
武功祖師 武功祖師俗姓功、諱一道,號法真,祖籍陝西省武功縣,生於宋紹聖元年(西元1094年),十八歲入閩桃源(永春)普濟寺,投拜音淨法師,後隨師去沙縣雲景山修行。政和四年二十一歲的他回到東平許阪,為人耕田放羊,據傳:他仙風道骨,放牧時,“田乏水,予咒水而泉湧,予畫山而牛歸;置蝦雲峰間,放鳥普濟山,縱魚沙龍縣。”其後做了甚多善事。清道光知州在陳銑雲峰岩石碑載文,稱武功祖師“惠濟黎民,禦大災,捍大患,有歸德於民乎”。法真圓寂後,民眾即修廟供奉。
盧公祖師 盧公確有其人,名叫盧意誠,出生於永泰縣嵩口鎮盧洋村(古為永福縣33都)。據清《永福縣誌》記載:“盧公,三十三都人,為僧於暗然亭,修道六載,辟穀不食。康熙四年九月,告鄉人以死期,架柴火化,鄉人祀於亭中。今禱祈遍郡邑,驅蝗最應,呼為盧祖師。” 據當地人傳說,盧公祖師能叱吒風雲,治病救災,除蟲滅害,祈晴禱雨,時能顯靈。民國《永泰縣誌.雜錄》有文字記載盧公的靈跡:民國初年,尤匪猖獗,蹂躪永之南境。境有寺曰“闇亭”盧公香火處也。時督軍特派防兵巡緝,以寺為駐紮所。軍隊日夕茹葷,屠狗宰牛,污蔑佛像,靡所不至。未逾時,忽迅雷從簷際起,殛斃防兵二人,置諸寺外。其人蓋即污蔑之尤者”。這是地方史志中有關盧公祖師顯靈、發威的正式記錄,儘管真實性有待考證。但卻反映了老百姓希望盧公祖師能除惡揚善的美好願望,大大提高了盧公祖師信仰在老百姓宗教生活中的地位。 此後,盧公祖師的影響和信仰不斷擴大,本邑的民眾,吃素淨身,來寺進香,取火、取水、取符,絡繹不絕。
每逢農曆二月廿九日盧公誕,信徒們會聚會奉祀,以求平安。作為盧公信仰發源地的闇亭寺在清代以來多次翻修,如“清道光五年(1825年)和光緒十八年(1892年)均有重修。民國18年(1929年)住持僧性慰化緣集資三萬多銀元,擴充舊址再次重修。1981年秋,住持僧磬揚主持再予修葺。” 武夷君 武夷君的傳說早在先秦時期就在民間流傳。一說武夷君是神仙,修真於武夷山,受上帝之命統管群仙,武夷山因此而得名。另一說是彭祖曾隱居於武夷山,活了七百七十歲,他有二個兒子,長子名武,次子名夷,武夷山因此而得名。漢武帝時曾遣使到武夷山,用“乾魚”祭祀武夷君,武夷君由此名聲遠播,影響漸大。朱熹曾指出:“武夷君之名,著自漢世,祀以乾魚,不知果何神也。……頗疑前世,道阻未通、川雍未決時,夷落所居,而漢祀者即其君長。……沒而傳以為仙也。”(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6《武夷圖序》)認為武夷君的原型可能是閩地氏族首領,死後因宗教信仰的影響,逐漸演化為神仙。唐宋以後,武夷君曾多次受到朝廷敕封,僅宋代就有四次:紹聖二年(1095年)因祈雨獲應,敕封顯道真人;元符元年(1098年)因屢降吉祥,加封為顯道真君;端平元年(1234年)和嘉熙二年(1238年)又先後加封為顯道普利真君和顯道普利沖元真君。武夷山也因武夷君的種種傳說及其在道教中的影響,被道士奉為三十六洞天的第十六洞天,名“真升化玄天”,成為福建道教的傳播中心。
何九仙 相傳何九仙為何氏九兄弟,安徽廬江人,九人中除老大的額頭中間有一隻眼睛隱約可見外,其餘人均雙目失明。漢武帝時,何氏九兄弟因擔心其父參與淮南王劉安謀反會殃及自身,遂結伴入閩。最初隱居在閩縣九仙山(今福州於山),後來隱居于仙遊九鯉湖,煉丹修真。丹成,他們分乘九鯉仙去。九仙的傳說在福建廣為流傳,與之有關的勝跡遍佈八閩,除了福州九仙山、仙遊九鯉湖外,相傳福清石竹山為九仙離宮,建甌西峰洞為九仙的住處,遇到旱災,當地人常到這裏祈雨。漳平、德化、東山等處均有“九仙山”地名,在仙遊縣,有關何九仙的“仙跡”最多,諸如留仙山、何岩、仙嶺、將軍井、仙水橋等等地名,均與何九仙的傳說有關。何九仙不但成為莆仙民眾祈福禳災的對象,而且成為為祈夢百姓示兆的神仙。在古代,九鯉湖祈夢之靈驗聞名天下,即所謂“九鯉祈夢,海內鹹知”。有關祈夢活動的文獻記載連篇累牘,不勝枚舉。至今,九鯉湖仍是莆仙一帶百姓祈夢的最重要場所,不少善男信女千里迢迢來到九鯉湖,祈求何九仙賜夢,兆示吉凶。
梅仙 俗名梅福,字子真,漢代壽春(今安徽壽縣)人,曾擔任南昌縣尉,後來突發奇思,拋棄妻兒,隱居九江學道,自稱“九江道人”,經常到南平衍仙山玉華洞煉丹。丹成飛升,裏人奉之為神。在閩北,梅仙有一定的影響。順昌縣有梅仙山,相傳梅仙煉丹於此;泰甯有梅真岩,相傳為梅仙煉丹之處,宋代在這裏立梅仙祠祭祀,泰寧的長興保也建有梅仙祠;建甌的郭岩、鬥四庵等地都建有梅仙祠,當地百姓每遇旱澇疾患,常到梅仙祠燒香禮拜;建甯梅仙山為當地百姓祈夢聖地,“土雲:四月有宿山求夢者,皆有應驗。”(清・劉世英《芝城紀略・芝城八景》)
歐陽佑 隋代洛陽人,曾任泉州太守。據方志載,隋大業十四年( 618年),歐陽佑調任蒲西,上任途經今邵武時,聽說隋代已被唐所滅,他恥事二主,遂帶領全家跳河自盡。當地人感其忠義,將其夫婦合葬于大乾山,並在墓側立歐陽太守廟奉祀(《八閩通志》卷60《祠廟》)。又傳,歐陽佑與妻子乘舟經過邵武時,被大乾一帶的美麗風光迷住,對妻子說“這裏可以立廟”。當晚,從大乾發舟,江水忽然暴漲,歐陽佑夫婦溺死于江中,屍體順江飄流,至舟船停靠處輒止。艄公順流將屍體送到20裏之外,第二天早上屍體又漂回;再將屍體順流送到30裏之外,第三天早上屍體又溯流複返。眾從驚詫不已,遂殮而葬之,奉之為神。唐宋時,邵武一旦發生水旱兵疫,“必詣大乾迎神祈禱”(《八閩通志》卷60《祠廟》)。宋代咸平年間( 998~1004年),縣令張仕遜向歐陽佑祈雨有應,遂擴建廟宇。此後,朝廷多次敕封:康定元年(1040年)封通應侯,元豐五年(1082年)封佑民公,政和六年(1116年)封廣佑王,後來累封至“仁烈顯聖文惠福善王”,在邵武一帶頗受百姓的尊崇。舊時,歐陽太守廟內還設有祈夢堂,“邑人多至廟祈夢,歲時致祭”(清・咸豐《邵武府志》卷 9《祠廟》),“每歲大比,士大夫多謁夢於此”(《八閩通志》卷60《祠廟》)。
黃仙師 又稱黃先師,原名黃七翁,上杭人。相傳上杭未置縣前,這裏有山精石妖經常出沒,為害百姓,黃七翁精於巫術,率領兩個兒子前往深山,以符法治之,並隱身入石,不出,石壁隱映有人影,儼若仙師像,群怪遂息。舊傳每逢風雨天,石中隱隱有金鼓聲,當地百姓敬畏之,建祠塑像祭祀。上杭建縣後,在縣治西建祠奉祀。元明清時,上杭縣至少有14座黃仙師廟,武平縣至少有 6座黃仙師廟,永定縣也有若干座黃仙師廟(民國《上杭縣誌》卷20,民國《武平縣誌》卷20)。至今,黃仙師在上杭縣仍有影響。縣西黃仙師廟楹聯寫道:“虎跨三川臨福地,龍回一邑衛杭川”,說明上杭人把黃仙師作為地方保護神來奉祀。
扣冰辟支古佛 又稱扣冰辟支老佛、扣冰藻先古佛等。佛俗姓翁,崇安人。生於唐會昌四年( 844年),13歲出家為僧,法號藻先,先後拜謁雪峰義存、鵝湖大義禪師。廣明元年( 880年)卓錫于崇安瑞岩,創瑞岩寺,徒眾雲集,“一時瑞岩道場,遂與天臺、曹溪並峙千古”(《扣冰古佛全傳》卷上《古佛實錄》)。由於他提倡“刻苦修行”,夏天穿棉衣,冬天扣冰沐浴,故世人稱之為扣冰古佛。扣冰古佛在世時,民間流傳許多有關他驅邪鎮妖、捍災禦寇的神話傳說,把他看做是印度佛教傳說中以獨覺和因緣覺著稱的辟支菩薩的化身。天成三年( 928年),他去世後,被閩王諡為“妙覺通聖大師”,百姓則奉之為神,焚香禮拜。南宋時期,扣冰辟支古佛受到朝廷的多次敕封,紹興六年(1151年)封為“慈濟大師”,乾道元年(1165年)封為“法威慈濟妙應大師”,淳熙十一年(1184年)封為“法威慈濟妙應普照大師”,寶佑元年(1253年)加封為“靈感法威慈濟妙應普照大師”。 扣冰辟支古佛在崇安等地有較大影響,每年二月初神誕,百姓必到瑞岩寺迎請扣冰古佛神像入城,建道場四晝夜,“是期,萬眾雲集”(《扣冰古佛全傳》卷上《古佛實錄》)。隨後,各鄉村輪流迎請,直到冬天才送回瑞岩寺。屆時,家家戶戶燃燭二條,晝夜不熄,以答神庥,俗稱“蠟燭會”。此俗自南宋時就形成,民國時,各鄉村輪流舉行盛大蠟燭會,“其夜則高燒蠟燭,以禳瘟疫而厭火災也。蠟燭高數尺。插架上,曰燭橋;為方筐,以燭逐層環之,曰燭輪;為小亭,插燭其中,曰燭亭。百數十架,紅光燦爛,結隊遊行,遠望如火龍夭嬌,曲屈騰空,壯觀也。”(民國《崇安縣新志》卷6《禮俗》)俗傳扣冰古佛神像所到之處,必獲豐年,所以崇安等地又形成了爭搶佛像的風俗,俗稱“搶佛子”。但爭執鬥毆的事時有發生。
樊公 原名樊令,松江華亭縣人,唐末官至銀青光祿大夫,曾奉命入閩剿寇,戰死于清流的羅城之凹,“鄉人義其死節,立祠祀之。”(明・嘉靖《清流縣誌》卷 3《廟祠》)最早的樊公祠建于宋淳熙、慶元間(1174~1200年),廟址在清流縣東的漁滄潭,俗稱“漁滄廟”。宋代,當地出現許多樊令顯靈禦寇捍災的神話傳說,元代樊公被敕封為“漁滄感應王”。明清以後,樊公成為清流的“一邑之神”,百姓事無巨細都要到樊公廟祈求禱告,因此香火鼎盛。九月初一為樊公誕辰日,而慶祝活動從七月二十日就開始了,十分隆重,至今猶然。志稱:“是月(七月)二十日至八月朔,闔縣祭漁滄廟樊神,福首三十余案,牛酒大會。中秋望日迎燈慶神。二十七日奉神像出遊,扮雜劇以樂神,商旅鹹以貨來會,謂之‘樊公會’。九月朔,送神歸廟,縣官致祭。”(明・嘉靖《清流縣誌》卷2《歲時》)舊時,“樊公會”與商品貿易結合,江西、浙江、廣東及福建許多地方的客商,在八月初就雲集清流縣城,進行商貿活動,一直到九月才結束。
馬元帥 原名馬容容,福清縣人。生於唐光化二年( 899年)九月廿八日,卒於後樑貞明元年( 916年)十月初四,年僅18歲。志稱:馬氏生前為人善良,常濟貧扶危,見義勇為,受到村民的愛戴。去世後鄉民感其恩德,立廟祀之。後晉天福八年( 941年)因“陰助”官兵禦寇有功,被敕封為“調遣陰兵衛國護民元帥”。馬元帥信仰後傳入羅源,在城關東郊建廟祭祀,成為羅源城關一帶的保護神。當地群眾事無巨細都要到廟中祈求保佑,每逢其生、忌辰也要舉行隆重的祭典。其主廟羅源城東的馬元帥廟于1983年修葺一新,香火頗盛。 莆田等地的一些寺廟也奉祀馬元帥,俗稱“馬公”或“馬靈官”,相傳為南斗第六星所化,生來就三頭九目,手執玉戟金磚,跨火犀,職掌驅邪祛疫。
哈蝴公 哈蝴公或說是王審知,或說是其兒子王延鈞,不可考。連城縣建有不少奉祀哈蝴公廟宇,最早的建于宋紹興年間(1131~1163年),名鎮川廟,位於縣城南門外。朋口馬埔村的明代哈蝴廟保存完好,廟裏的神像被稱為“哈蝴公太”,每年二月初二河源13個鄉村和鄰縣鄉村(如長汀中尾村)群眾都要來此祭神,每年還輪流迎抬“哈蝴公太”到各村奉祀,俗稱“出廟”,又稱“入公太”。到了翌年二月初一,再將神像抬回祖廟,俗稱“入廟”。凡輪到“入公太”的鄉村,都要請戲班演戲,設宴招待客人,還要抬神出遊,群眾不惜傾多年積蓄,大肆鋪張。
馬天仙 又稱馬仙、馬氏真仙、馬仙姑等,原名馬元君,俗名馬五娘,或雲建甌人,或說霞浦人,還有永安人說等。據何喬遠《閩書》、馮夢龍《壽寧待志》載,馬五娘出嫁前夕,未婚夫突然去世。她發誓不嫁,奉侍公婆至孝。民間傳說有一次外出,遇山洪暴發,溪水暴漲,只見她將雨傘仰置於水上飛渡而過,觀者以為是仙女下凡。馬五娘自稱非凡世女子,待公婆終其天年後,就飛升而去。當地百姓遇到旱災,常請她祈雨,據稱隨禱隨應。馬五娘去世後,當地人奉之為神,立廟祭祀。馬五娘的生平在永安民間則另有傳說,相傳馬五娘不願婚嫁,在九天玄女的指導下,吃了桃源洞百丈岩的仙桃而成仙。宋代,宋真宗先後兩次敕封馬五娘,分別為“靈澤感應馬氏真人”和“懿正廣惠馬氏真人”,其影響逐漸擴大,浦城、沙縣、松溪、崇安、壽寧等地都建有馬仙宮或馬仙祠。明清以後,馬仙信仰逐漸向閩中、閩南傳播,古田、閩清、侯官、永春等地也建有馬仙宮。馮夢龍《壽寧待志・香火》指出:“民間佞佛者,男奉三官,女奉觀音,他非所知矣。惟馬仙則不問男女,鹹虔事焉。……今建中名山,所在有香火,而壽甯尤盛,凡水旱無不祈焉。”馬仙信仰至今在閩北、閩東地區仍有較大影響,是群眾祈福禳災的主要對象之一。 俗傳馬仙生於元宵節,故正月十五到馬氏真仙廟進香禮拜者雲集。松溪南霞鄉茶坪村保存一座明初的馬氏真仙廟,被當地群眾奉為農業神。每年正月初,當地群眾要舉行“遊廟”活動。遊廟活動由“龍頭”組織(一共10人,1人為“大頭”,9人為“小頭”),舉行祭典後,“仙奶媽”被安放在有頂蓬的竹轎裏,由兩名健壯青年抬著前行,全村男女老少排成長隊跟隨其後,嗩呐隊、鑼鼓隊間隔行進。隊伍沿著村子四周的田間小路緩緩而行,沿途諸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登”之類的喊聲此起彼伏。繞村一周後,把“仙奶媽”抬進“龍頭”家,放在廳堂的香案上,獻祭五牲。祭畢,“龍頭”宴請眾人,每桌固定12人,22碗菜肴(“龍頭”出10碗,赴宴者每人出1碗)。宴會後,舉行舞龍等活動,慶賀去年五穀豐登和預祝今年風調雨順,最後擇日送神回廟供奉。
二徐真人 即徐知證、徐知諤兄弟,又稱徐仙、二徐真君、靈濟真人、洪恩真君等。五代十國人。南唐時徐知證被封為江王,徐知諤被封為饒王,陸遊《南唐書》和吳任臣《十國春秋》等史書中均有他倆的傳說。相傳後晉開運三年( 946年),二徐率兵入閩平定叛亂,路經今閩侯青口一帶時,應當地鄉老請求,剿滅盤踞在鼇峰山的賊寇,當地百姓感恩戴德,立祠奉祀。宋代,福州一帶建造不少二徐真人廟,私諡為“護境感應王”。嘉熙二年(1238年),朝廷賜廟額曰“靈濟”。元代,敕封徐知證為“九天金闕明道達德大仙顯靈溥濟真人”,徐知諤為“九天玉闕宣化扶教上仙昭靈博濟真人”。明代,因二徐真人顯現“靈異”,治癒明成祖的病,所以二徐真人備受推崇,不但先後4次敕封二徐真人,封號從“真人”升為“真君”,並一度被封為“上帝”,而且撥鉅資在京城和福建閩侯建造規模宏偉的靈濟宮,二徐真人信仰盛極一時。所謂“靈濟香遍及一方,當時人物繁盛,隨處立廟,如玉水、清江、桂宮、嶽山、玉阪、富山、旗龍、新安、江尾、石舍、蓬山,青布之西南北至於白鹿合山、福藏、護法、迦藍殿廟,雖異香火,皆本于祖宮,其實洪恩祖宮之一源也。”(《徐仙真錄》卷1《香火源流》) 閩侯青口靈濟宮今已修葺一新,建築面積近2000平方米,殿內除供奉二徐真人外,還供奉邊、許、趙、查、岳、魏、馬、刁元帥和魏少爺、鄭都總管等。每逢七月十五徐知諤誕辰、九月十七徐知證誕辰、九月廿一日鄭都總管誕辰,當地百姓都要舉行隆重的祭典,並演戲酬神。前來進香禮拜者絡繹不絕,成千上萬。九月廿一日這一天,青口鄉的群眾還要設宴請客。
惠利夫人 又稱福靈太太,俗名莘七娘,五代時人。民間傳說莘七娘原是總兵夫人,在拜天地後,丈夫就奉命出征,戰死沙場。莘七娘繼承夫志,率兵出征,凱旋而歸。死後,被明溪等地百姓奉為神靈。又傳莘七娘是江西人氏,知書達禮,並精通醫術。五代時,隨夫出征福建,轉戰於明溪雪峰鎮(今城關)。丈夫不幸病亡,為了陪伴丈夫的亡靈,她僑居明溪,義務為當地群眾治病,死後被明溪百姓奉為神靈,立廟祭祀。另據方志記載,南宋初,有一位遊客寄宿于明溪巡檢司驛館,夜裏聽到附近有一女子吟誦悲淒詩歌,略雲自己是良家女,隨丈夫征閩,丈夫染瘟疫客死他鄉後,她也僑居明溪以陪伴丈夫的亡魂。二百年後,墳墓荒蕪,無人照管,他們也成了孤魂野鬼。這位遊客將所聽到的詩歌寫在牆壁上,當地百姓知道這件事後,遂修建莘七娘墳墓,定時祭祀,並建造宮廟奉祀,遇到旱澇疾疫,就向莘七娘祈禱(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27《壇廟》)。嘉定年間(1208~1224年)朝廷敕封為“惠利夫人”,不久加封為“惠利福順夫人”,其影響擴大到寧化、清流、建寧、長汀、連城等地。 至今,惠利夫人在閩西、閩北一些地方仍有影響,其中在明溪的影響尤大。每年正月初一、元宵、六月初六為惠利夫人的祭典,六月初五這一天最為熱鬧,俗稱“惠利節”。當天,要舉行盛大的敬迎惠利夫人出遊儀式。執事者焚香禱告後,抬出惠利夫人神像,浴以香湯,給神像換上袍帶,由一群小孩扮成小鬼在前開道,惠利夫人神輦緊隨其後,還有財神爺、彌勒佛等神像陪遊,神輦之後是樂隊,踩高蹺、舞獅、跑旱船等表演隊伍,最後是成千上萬的善男信女。游神隊伍繞城一周,回到宮廟,接著搭台演戲,舉行隆重的祭典。這一祭祀活動前後延續三四天,舊時這期間商販雲集縣城,宗教活動與商業貿易結合在一起。本世紀五六十年代,惠利節一度停辦,80年代中後期又恢復活動。
練氏夫人 名雋,五代浦城練湖人。清代彭光鬥《閩瑣記》載,練雋為章仔鈞之妻,章率兵駐紮建州時,兩個軍校違抗軍令當斬,經練氏夫人求情後免死。後來,兩軍校投奔南唐,為南唐大將,率兵入閩,攻破建州,因感念練氏夫人活命之恩,下令不許殺戮無辜,建州百姓倖免于難。練氏夫人去世後,建甯百姓在城中為她安葬建墓,供後人憑弔。民間傳說與《閩瑣記》略有不同,相傳章仔鈞鎮守建州時,抓獲一個從南唐來的鹽販,疑是奸細,下令斬首。練氏夫人見鹽販年紀輕,且模樣善良樸實,不類奸細,勸其夫赦免他。年輕人回南唐後,被徵兵入伍,若干年後,成為南唐大將,奉命率兵攻打閩國。大兵包圍建州時,守軍早已聞風潰逃,南唐主下令屠城,這位年輕人遲遲不肯動手。第二天深夜,潛入城中,請練氏夫人隨他出城,以免明日屠城遭殃。練氏夫人不願隻身離去,誓與建州城共存亡。年輕人無奈,臨行時囑咐練氏夫人,明天務必在門口插一根柳枝作為記號,南唐兵就不敢破門而入。練氏夫人急忙將插柳枝為號的消息轉告全城。第二天,南唐兵入城後,見家家戶戶門前都插著柳枝,無從下手,唯獨練氏一家被殺。原來城內柳枝都被人採光,練氏夫人家僅有的一枝也讓給了別人。建州人感恩戴德,在城中心的芝山上安葬練氏夫人,墓碑上鐫刻四個大字“全城之母”。宋代以後,練氏夫人被當地群眾奉為城隍女神,舊時,建甯府屬縣官上任,都要到練氏夫人墓進香禮拜,每年還要舉行一次隆重的祭典。當地百姓為了紀念練氏夫人,清明上山掃墓後,都要折一柳枝下山,插在自家門口,祈求練氏夫人保佑全家平安。
羅仙公、歐陽仙公、賴仙公 羅仙公,相傳為唐代太和年間(827~836年)連城人,早年修行于清流縣惠濟橋旁的廣福堂,62歲時移居清流盈山庵,幾年後得道飛升,當地人奉其為“真仙”,塑像奉祀,“凡遇旱疫,禱之無不應者。”(民國《福建通志》卷48《福建列仙傳》)歐陽仙公,元末清流人,曾修煉于豐山順真道院,坐化後,鄉人立祠奉祀,成為祈雨的主要對象。賴仙公,生平事蹟無考,民間傳說羅仙公、歐陽仙公和賴仙公是同一人。在閩西一帶,羅、歐陽、賴三仙公頗有影響,廟宇不少,主廟在清流縣的大鳳山上。每年九月十四日,各村群眾換上新裝,打著彩旗,提著彩燈,抬著神像,浩浩蕩蕩地上大鳳山進香朝拜。九月十六日回鑾,留在村裏的人要在村口恭迎,護送神像回廟。此後數天,各村請僧道念經、打醮、跳“八卦”,有的還請來木偶戲班表演,其熱鬧程度不亞於春節。在清流縣城內,進香朝拜三仙公時間在三月初,與鄉村錯開進行。
照天君 是福州南門兜、茶亭一帶百姓信仰的主神之一,此神的產生與榕樹崇拜有關。相傳在鴉片戰爭前後,南門兜澳尾巷一帶河塘交錯,有一條用石條鋪成的小路穿過河塘進入幫邊村,在這小路中段有四棵古榕樹。這裏因地勢凹凸不平,夜裏常有人掉入河塘溺死。一天夜裏,有人走到榕樹下,面前突然出現一團火光,照得路面隱約可見,此後夜夜如此,因而不再有人跌入水中溺死。百姓以為是神火照路,就在大榕樹下搭一座神龕,供奉一男性神仙塑像。最初神無名號,後鄉人眾議命名為天君。為了區別于福州其他地方的天君神,鄉人又議為天君加一姓氏。因天君以亮光照耀路面,使鄉人免於落水,故取“照”為姓,名照天君。後來,幾棵古榕樹相繼枯死,群眾將照天君神像遷至不遠處接龍亭內供奉。照天君最初被奉為閩越境境主,名不見經傳,影響不大。近十多年來,香火日盛,福州附近長樂、福清、羅源等縣也有香客來此禮拜。周圍居民信奉更虔,一些家庭供奉照天君神像,朝夕燒香禮拜。農曆七月十九日照天君誕辰(實際上是神像的點眼開光日),來接龍亭禮拜的人最多。在福州諸地方神祇中,香火之盛,莫過於此。 接龍亭前面有二排神龕,其中一排供奉九王爺、東嶽溫康二王、黑白仙師等神祇,另一排供奉天上仙女、浦東浦西仙師、裴仙師、王母娘娘、齊天大聖、水面將軍、順天聖母、陳緒者等。接龍亭後面有呂祖殿和觀音閣。呂祖殿供奉著趙天君、王天君、白天君、白馬王爺、關帝、呂祖、白鶴仙師等。這些神祇都是“文化大革命”時遷來的。如水面將軍是從茶亭搬遷來的,王天君是從於山搬遷來的,呂祖是從烏山搬遷來的,趙天君是從洗馬橋搬遷來的,白鶴仙師是從三叉街搬遷來的。每逢這些神靈誕辰,這裏都要舉行儀式,祭祀一番。
瘟神 由於古代衛生條件落後,福建瘟疫流行史不絕書,成為威脅人畜生存的主要災害之一。人們“談瘟色變”,在宗教信仰上就表現為對瘟神的虔誠崇拜。 在民間,瘟神眾多。福州有五帝信仰,《烏石山志》載:“榕城內外,凡近水依寺之處,多祀疫神,稱之為澗,呼之為殿,名曰五帝,與之以姓曰張、關、劉、史、趙。”(《烏石山志》卷9《志餘》)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官府視之為“淫祀”而拆毀,並下令“民再祀者罪之”。但不久又恢復,“廟貌巍然,且增至十有餘處,視昔尤盛。”(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風俗》)在閩南等地,奉眾多的“王爺”為瘟神,每個王爺都冠以姓氏。明清時期,泉州王爺崇拜盛行,普遍奉祀的王爺有:趙、康、溫、馬、蕭、朱、邢、李、池、吳、范、姚、金、吉、玉、周、岳、魏、雷、郭、伍、羅、白、紀、張、許、蔡、沈、余、潘、陳、包、薛、劉、黃、林、楊、徐、田、盧、譚、封、何、葉、方、高、鄭、狄、章、耿、沈、王、楚、魯、齊、越、侯、殷、沐、虞、蘇等數十姓,王爺廟遍佈沿海各地。供奉三尊王爺的稱“三王府”,四尊王爺的稱“四王府”,五尊王爺的稱“五王府”,其中以泉州南門富美宮最為有名,該廟主祀蕭望之蕭王爺,配祀王爺數十尊,香火興盛。關於王爺的來歷,史無明文,多為口碑傳說,或謂是秦始皇焚書坑儒時蒙難的儒生,或雲是唐明皇時冤死的 360名進士,或說是明末不願仕清、自盡而死的 360名進士,等等,他們被玉帝敕封為王,“代天巡狩”。 民間祭祀瘟神活動五花八門且十分繁縟,以《榕城紀聞》記載的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福州祭祀五帝為例:“二月,福州疫起,鄉例祈禳土神,有名為五帝者。於是,各社居民鳩集金錢,設醮大儺。初以迎請排宴,漸而至於設立衙署,置胥役,收投詞狀,批駁文書,一如官府。而五帝所居,早晚兩堂,一日具三膳,更衣晏寢,皆仿人生禮。各社土神,忝謁有期,一出則儀仗車輿,印綬箋簡,彼此忝拜;有中軍遞帖,到門走轎之異。更有一種屠沽及遊手之徒,或妝扮鬼臉,或充當皂隸,沿街迎賽,互相誇耀。繼作綢縐彩舟,極其精緻,器用雜物,無所不備。興工出水,皆擇吉辰,如造舟焉。出水名曰‘出海’,以五帝逐疫出海而去也。是日,殺羊宰豬,向舟而祭。百十為群,鳴鑼伐鼓;鑼數十面,鼓亦如之。與執事者,或搖旗,或扶舟,喊呐喧鬧,震心動魄。當其先也,或又設一儺,紙糊五帝及部曲,乘以驛騎,旋繞都市四周。執香隨從者以數千計,皆屏息於烈日中,謂之‘請相’。及舟行之際,則疾趨恐後,蒸汗如雨,顛躓不測,亦所甘心,一鄉甫畢,一鄉又起,甚而三四鄉,六七鄉同日行者。自二月至八月,市鎮鄉村日成鬼國,巡撫張公嚴禁始止。”《烏石山志》也載:“閩中鄉社,多奉五帝。五、六月間,晝夜喧呼,奉神出遊,所謂‘請相出海’”(《烏石山志》卷4《寺觀》)。 《烏石山志》所說“出海”,又稱“送船”、“送王爺船”等,福建各地皆有此俗。福州城的“瘟船”多為紙竹紮成,《閩雜記》載:“出海,驅遣瘟疫也。福州俗,每年五六月中,各社醵錢紮竹為船,糊以五色綾紙,內設神座及儀從供具等,皆綾紙為之,工巧相尚,有費數十緡者,雇人舁之,鳴螺撾鼓,肩各廟神像,前導至海邊焚化。”(《閩雜記》卷7《出海》)《烏石山志》載:“出海剪綵為舟,備食息起居諸物,並神鬼所請之相,納於舟中,鼓噪而焚于水次。以祭祀毛血貯木桶中,數人負之而趨,謂之‘福桶’”(《烏石山志》卷4《寺觀》)。泉州、廈門一帶的瘟船是木制的,稱“王爺船”。《閩雜記》載:“漳府屬亦有之,然亦皆綾紙糊耳。惟廈門人別造真船,其中諸物,無一膺品,並不焚化,但浮海中,任其漂沒,計一船所費,或逾中人之產,付諸無用,殊可惜也。”(《閩雜記》卷7《出海》)此俗明清至民國時盛行,每3年舉行一次,祭典極隆重,稱之為“王醮”。民國時期,泉州富美宮附近還有一專門製造“王爺船”的工廠,祭典就在晉江江邊舉行,有些“王爺船”漂至臺灣海岸,當地居民輒立廟祭祀,故臺灣王爺崇拜多源于閩南。 在將樂、清流等地,瘟神船也是木制的,但加以焚化。據鄉老介紹,舊時將樂縣每年正月十七送瘟神,按東、西、南、北門預製4條瘟船,每條長3丈余,高約2尺,寬約3尺,船中放置數個紙竹紮成的如真人大小的瘟神,個個呲牙咧嘴,兇惡猙獰。是日,請數名道士作法後,船頭船尾各站4名青年,由20多名強壯青年抬著瘟神船在大街上巡遊。後面有一匹高頭大馬,馬上騎一個用繩索固定的殺氣騰騰的“驅瘟之神”,俗稱“司斬公”,馬左一人執韁,馬右一人扛鐵鐧。一路前呼後擁,吆喝聲不斷,還唱《送船歌》。各家各戶鳴炮送行。瘟神船送至溪河大壩上,“司斬公”騎馬繞船三周,眾人一湧而上,刀砍斧劈,須臾搗毀船體,然後焚化。寓意讓瘟疫鬼葬身火海,可保全境年內平安。清流縣的瘟船多用陳舊小木船改裝而成,家家戶戶送來家禽家畜的羽毛,堆放在船艙內。元宵之夜,請道士作法後將瘟船付之一炬。 除了定期祭祀瘟神外,一旦瘟疫流行,各地又另行祭祀瘟神。《福州府志》稱:“俗當瘟疫之疾一起,即請邪神奉事於庭,惴惴然朝夕禮拜,許賽不已。幸而病癒,又令巫作法事,以紙糊船,送之水際,船出人皆閉戶避之。”(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風俗》)歷代有識之士曾對福建祭瘟神之風所造成惡果予以抨擊,明代謝肇淛在《五雜俎》中(卷6)指出:“閩俗最可恨者,瘟疫之疾一起,即請邪神,香火奉事於庭,惴惴然朝夕拜禮許賽不已。一切醫藥,付之罔聞。不知此病原鬱熱所致,投以通聖散,開闢門戶,使陽氣發洩,自不傳染。而謹閉中門,香煙燈燭,焄蒿蓬勃,病者十人九死。即幸而病癒,又令巫作法事,以紙糊船,送之水際。”清代查慎行在《毀淫祀歌》中寫道:“八閩風俗尤信巫,社鼠城狐就私。巫言今年神降殃,癘疫將作勢莫當。家家殺牛磔羊豕,舉國奔走如風狂。迎神送神解神怒,會掠金錢十萬戶。”(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風俗》)《廈門志》也說:“有所謂王醮者,窮其奢華,震鍧炫耀,游山游海,舉國若狂。扮演凡百鬼怪,馳輦攢刀,剽疾爭先,易生事也;禁口插背,過刀橋,上刀梯,擲剌球,易傷人也,賃女妓,飾稚童,肖古圖畫曰台閣,壞風俗也;造木舟,用真器,浮海任其所之,或火化,暴天物也。”(清・道光《廈門志》卷15《風俗志》) 由於人們對瘟疫的極端恐懼,加上巫師們把瘟神形象裝扮得十分醜惡,民間對瘟神敬而遠之。福州五帝“其貌猙獰可畏,殿宇煥儼,過其前者,屏息不敢諦視。又傳五月五日為神生日,前後月餘,酬願演劇,各廟無虛日。即無疾之人,亦皆奔走呼籲,惟恐怨恫獲罪譴。或疫氣流染,則社民爭出金錢,延巫祈禱,謂之禳災”(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風俗》)。禳解儀式也被渲染得十分恐怖,許多婦孺不敢貿然參觀,惟恐沖犯瘟神,給全家帶來災難。在泉州,送“王爺船”時,要沿途敲大鑼大鼓,嚴禁小孩觀看,怕魂魄被王爺帶上船去,《泉俗激剌篇》寫道:“送王流水去,鑼鼓聲動天。嚇得鄉人悸半死,恐被王爺帶上船。”至今一些老人談起此等鬧劇,仍心有餘悸。 1949年之後,由於衛生條件極大改善,人民健康水準迅速提高,瘟疫絕跡,人們對瘟神的畏懼也逐漸淡化。80年代起,一些地方又有祭祀瘟神之舉。福州、福清、莆田、仙游、惠安的一些五帝廟在端午節要舉行送五帝瘟船活動,儀式隆重,花費往往達數萬甚至數十萬元。漳州西街王爺廟,每年六月十九日,必舉行祭祀李王爺儀式,參加者多達三四萬人,有時還抬著“王爺”出遊。泉州的富美宮和同安沿海一些地方還舉行送王爺船活動。不過,人們已不再是祈求瘟神驅逐癘疫鬼魔,而是希望通過祭典祈求全家安康。
境主神 舊時每一村落、街道都奉祀一特定神祇,作為本境內的保護神,俗稱境主、社公等,也有稱大王者。一般建一小廟,內置境主神,往往還有馬夫、皂隸等土偶。 境有境主,鋪也有鋪神。境主或鋪神的信仰者僅限於本境或本鋪範圍內,境主或鋪神出遊,不能超出本境或本鋪地界,否則會引起境與境、鋪與鋪之間的糾紛,甚至械鬥。 泉州的境主神最富特色。舊時泉州城分36鋪94境,每境都有小宮廟供奉境主,宮廟星羅棋佈,各路神仙應有盡有,列表如下:
泉州城舊時所供境主神一覽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