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公神蹟之

神明也掃墓--廣澤尊王「封瑩祭祖」

文.陳俊傑 2006.04.01.

隨著兩岸交流頻繁,台灣人除了到大陸經商、設廠,還有許多人回去探親、尋根。神明也不例外,也會回大陸的「祖廟」朝拜、祭祖,但你可知還有神明回鄉掃墓的?在台灣民間諸多的神明中,「廣澤尊王」可是絕無僅有的!

台灣早期的移民多來自福建,在文化、習俗,甚至宗教信仰上,也大多承襲於家鄉。在今日,台灣到福建,或經水路,或搭飛機,大約需幾小時到一天;可是在老祖宗的時代,橫渡「烏水溝」─台灣海峽,是非同小可的事,他們得和大海、天候搏鬥。即使能平安到達康熙爺口中「花不香、鳥不語、男無情、女無義」的台灣,他們還需面對水土不服、填飽肚皮等難題,懷著忐忑心情的老祖宗,為求平安順利,他們將視為守護神的神明置於小盒內,隨身攜帶,一起「漂洋過海、落地生根」了。

這些神明起初大多由私人供奉,到「生活安定」後,才紛紛開壇立廟。香火鼎盛的廟,甚至會開枝散葉「分爐」(或稱分香、分靈)出去,有時也會和別的廟宇結成「交陪境」。以現代企業術語說,「分香」就是加盟店,「交陪境」就是「策略聯盟」。不管如何,反正「各彈各的調、各拜各的神」,多神、多廟就成了台灣社會的一種特殊文化景觀。

台灣的民間信仰中,信徒最多的大概就是「天上聖母」媽祖了,可是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廣澤尊王」也是擁有眾多善信的神明哦!若以廈門為中心,北邊是漳州、南邊是泉州,因地緣的關係,漳州人大多移民台灣北部,泉州人則以台灣南部居多。影響所及,台灣北部多信仰漳州的守護神「開漳聖王」,台灣南部大多供奉泉州的守護神「廣澤尊王」。

廣澤尊王

不明究理的人乍看「廣澤尊王」的神像時,或許都會想:這神明為何帽子戴高高的、目露兇光、翹著二郎腿,像個「兄弟」呢?

據泉州晚報記載,「廣澤尊王」又稱郭聖王,五代福建南安縣詩山鎮人,自幼喪父,和母親相依為命,事母至孝,在「楊員外」家中當長工。有次因緣際會得一風水,地理師問他:「你要當一朝天子,還是要萬代封侯?」他答說:「萬代封侯。」在十六歲那年八月,坐化在山上一棵古藤上,母親聞訊,趕到山上想拉他下來,拉下他的左腳後發覺他已無動靜,知道於事無補,便對他說:「希望你嘴闊吃四方,眼光要放遠!」孝順的他牢記母親的話,所以後來信徒在塑造他的神像時,便有這般神貌。也因為他的目光炯炯有神且永遠望向遠方,故有「白目神、益外景(境)」之說,難怪除了台灣,連馬來西亞的檳城和越南的同奈都有「廣澤尊王」的廟宇。

除造型外, 祂的脾氣也是一流的。據說供奉「廣澤尊王」的西羅殿,每次大駕外出「辦事」時,轎班人員不可接受招待,否則聖王可能當場會「掀桌子」!每年農曆七月鬼門關開時,台南市各廟宇都會輪流普渡,招待各路「好兄弟」,唯獨缺西羅殿,據說是因為「廣澤尊王」嫉惡如仇、斬妖除魔,即使領有天命「假釋」出來的好兄弟,也都不敢靠近一步!

「廣澤尊王」因在十六歲得道,未曾娶妻,但傳聞祂成神後娶妻(聖娘或妙應仙妃),並生下十三個兒子(十三太子或十三太保),十三太保各司其職。「廣澤尊王」、聖娘及聖王父母加十三太保,三代十七位,組成一個神系,這在神界也是很特殊的。

封瑩祭祖

「廣澤尊王」得道後成為泉州一帶的守護神,信徒日多;母親往生後,怕無人祭祀,便交待信徒代為祭祀,其信徒就將聖王得道的八月,訂為祭墓月。一般的神明如關公、媽祖也有祭祖的活動,但也只是祭拜祖先的牌位,唯一有墓可掃的,在神界中只有「廣澤尊王」。

根據光緒年間出版的「郭山廟志」的說法,「廣澤尊王」的神蹟很多;南宋高中時皇宮大火,聖王滅火救駕有功,第一次受封;其後宋寧宗、理宗都曾敕封,最後一次受封則在清朝同治年間,累積的封號為「威鎮忠應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廣澤尊王」,簡稱「廣澤尊王」。「母以子貴」,宋寧宗並封其父母為太王、太妃;同治九年,皇帝敕賜「祭墓」。祂受歷代皇帝的敕封,「八閩通志」、「泉州府志」、「南安縣志」倒都是有案可考!也因經過皇帝敕封,太王、太妃的祭禮比照「祭孔」,可以「配享太牢」,也就是有牛、豬、羊牲禮,其他祭器、祭物也都依「周禮」規定準備。

台灣供奉的「廣澤尊王」,據說是由郭姓六房子孫由泉州南安縣帶來台南的,後因信徒日多,康熙五十七年於台南建廟,和祖廟同名為「鳳山寺」,現址為雍正元年時的大西門,但古人有「避諱」之說,認為和祖廟同名有僭越之嫌,故改名「西羅殿」。「西羅殿」也是「郭山廟志」記錄有案的分香之一,是全台灣「廣澤尊王」分香最多、信徒最眾的的廟宇,其信眾自康熙年間,每隔三年就回大陸祭祖、謁祖,直到民國十七年兩岸情勢緊張才中斷。民國八十年,兩岸恢復交流,信眾發願,自八十年起,以三年為一科,去三年、停三年,如此十五年內共去九次,民國九十四年「乙酉年」為最後一次(圓科年),所以擺出的陣仗最為浩大,人數達三百人以上。

「廣澤尊王」以孝稱神,其孝以葬瑩、祭瑩為大,一切祭品、祭儀比照清制,務求隆重完備。祭前承祭人員須齋戒沐浴,前一夜出發,恭請王駕起程,當晚駐蹕墓庵。卯時,〈清晨五點〉承祭人員著長袍馬掛(朝服),先祭「楊公墓」。楊公雖不在祀典內,但祭其墓以示不忘故主當初收留之恩。祭完楊公,聖王、十三太保卸甲去冠,聖王頭綁白布、十三太保頭綁藍布,不是街頭抗議,而是孝子、孝孫古時的大禮。神像立於墳前祭拜,並宣讀祭文,禮畢,聖王及太保頭插金花而退。

每年農曆八月回鄉祭祖的廟宇很多,包括台灣在內,只是規模沒有那麼大。「乙酉祭祖」後,西羅殿目前暫無再回去祭祖的計劃,因為動員的人數太多,耗費的經費也龐大,回程時遇上颱風,在當地又多待一天,還真有些吃不消呢!

西羅殿小檔案

位於今民權路、昔日「五條港」之一的「南河港」,古時和大陸有舟楫往來。乾隆年間為便利官員送往迎來及保佑旅程平安,故於「南河港」碼頭設「接官亭」及「風神廟」。早期大陸郭姓移民大多在「南河港」碼頭當苦力,西羅殿即建於其上。

台南有名的「做十六歲」也發源於此,是台南古文化重鎮之一。

「碗公」的由來

我們吃東西、喝湯所用的大碗,台灣人叫它「碗公」,這名字是怎麼來的?

「廣澤尊王」有四個部將,其中一個叫黃太尉,真實姓名已不可考,有人說他原是一個賣碗維生的人。相傳「廣澤尊王」曾因故和祂的岳父鬥法,岳父以大水淹廟,黃太尉恐滾滾大水會使詩山鎮的居民淪為魚蝦,就施法以碗舀水,大水遂退數十丈,解救了居民。居民感念其恩,故尊稱他為「碗公」。

明朝時因倭寇入侵,鳳山寺也遭池魚之殃被焚燬,許多文獻付之一炬,但「碗公」一說,在當地仍廣為流傳。據「郭山廟志」載,此傳說可能是不經之譚,黃太尉是否真的官拜太尉?何時封爵?皆已不可考,但想必是曾助聖王捍患禦災的功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