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山鳳山寺分靈傳播之本境十三太保行祠 威鎮廟
威鎮廟,位於今安溪縣金穀鎮河美村和尚芸村交界處的蛇侖山麓,俗稱“濠內廟”又名“河內廟”,以地名之。廟宇始建於五代末,現存主建築為清光緒己丑年(一八八九)重修,有碑為記。 威鎮廟主體建築為二進四合院式,歇山屋頂,抬梁式構架。翼寬深三間,左右以廂房,當心間八卦形藻井。廳中有三對輝綠岩石柱,分別透雕“四龍八鳳”、“八仙過海”、“陳三五娘”、“花卉、動物捧聯對”等,工藝造詣精深。廟中的深井埕內壁用條石砌成蛇嘴,兩廊各置圓石球階,俗稱為蛇眼。埕內沒有出水口,當暴雨簷水傾注其中,井埕中的水卻自行消退從未滿出,其奇妙的構設充分體現了古代安溪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史載:後唐同光初年(西元九二三年)農曆二月廿二日,神童郭忠福出生于清溪金穀,屬地河內(今河美村)。後晉天福三年(西元九三八年)農曆八月廿二日,年僅十六歲的郭忠福坐化在南安郭山的一棵古藤上。他成佛後,被裏人奉祀在郭山廟裏。相傳,後來郭聖王與尤溪一法師之女陳依娘神緣婚配,十三太子便先後在寺廟中降世。大太子奉旨回清溪河內守祖,即威鎮廟聖王。二太子奉旨至河內守祖父母墓,即聖王公墓原墓庵聖王。三太子在南安詩山鼇峰宮。由此,民間流傳著:“大子守祖,二子守墓,三子守半路。”這樣,聖王(郭忠福)、聖娘(陳依娘)及聖王之父母,加上十三太子,三代共有十七位,組成了一個神系,統尊稱為廣澤尊王。 威鎮廟主祀的廣澤尊王大太子,身穿龍袍,一足盤坐,一足垂下,童顏紅臉,方庭飽滿,口闊眼圓,炯炯有神,直視遠方。相傳忠福當年坐化郭山,郭母趕到山上時,只見兒子已在古藤上盤坐無言,急忙把他的一腳拉下,要他回家。見兒子沒動靜,心想:也許兒子命該如此吧!於是,她囑咐:“孩子,你嘴闊食四方,眼大看越遠越好!”忠福是個孝子,自然把母親的話記在心上。由此便有了這般神貌。 威鎮廟建於蛇穴,廣澤尊王獲山靈之氣,十分顯赫而數次受敕封。第一次:宋紹興年間,赴皇宮救火,高宗敕封聖王為“威鎮廣澤侯”,同時,敕廟名曰:“威鎮廟”。第二次:宋慶元元年,抗倭保民有功,甯宗加封聖王為“威鎮忠應孚惠廣澤侯”,晉封“提伯王”,並敕封其祖父母為“太王”、“太妃”。第三次:宋開慶元年,赴京為皇太后醫疾病,理宗加封聖王為“威鎮忠應孚惠威武英烈廣澤尊王”。第四次:清同治九年,穆宗累封聖王至“威鎮忠應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廣澤尊王”。 廟宇右側聖旨亭內,現存有宋帝敕封聖旨牌,石碑朱書“敕威鎮廟聖祖神道”。 廣澤尊王威靈顯赫,香火旺盛。早在明清時期就分爐至臺灣和東南亞等地,現在海外有分爐廟宇達三百多座。清咸豐年間,欽命台澎水陸掛印總兵官恒計曾為奉祀廣澤尊王的西羅殿題寫“恩佑全台”匾。該廟現還保存有蔣經國親筆書寫的“保安天下”匾。由此可見,聖王文化早已影響整個臺灣島。 廣澤尊王在海外還有許多神奇顯靈的傳說。相傳,清代,馬來西亞砂勞越省的地方長官拉耶有一天騎馬途經了上奉祀廣澤尊王的古晉保安宮,忽然馬的前蹄高舉,狀似朝拜,一連向前方三叩首。拉耶頓覺奇怪,迷朦中又看到身赤膊、著紅肚兜的兒童漫步走進宮內。拉耶入宮尋找,卻不見蹤影,不由聲聲稱奇。經詢問鄰近街民,方知是廣澤尊王顯靈。“番仔長官的馬見了廣澤尊王,也要朝拜三叩首!”這個新聞在古晉傳開後,到保安宮朝拜聖王的善男信女更多了,連馬來人也到宮裏行香。 一九八九年,臺灣台南市下林玉聖宮理事會恭奉威鎮廟一尊廣澤尊王金身,至玉聖宮奉祀,香火十分鼎盛。為叩謝聖恩,玉聖宮理事會獨資擴建威鎮廟後殿。 一九九九年,臺灣遭遇百年罕見的大地震,在地震中心南投縣以南的下林宮周邊卻安然無恙。眾說是聖王顯靈庇護,才免遭震災。為此,玉聖宮理事會又捐資重修威鎮廟前殿。 每年,到威鎮廟朝拜廣澤尊王的四方善信數以萬計。海外僑胞及臺灣同胞也經常組團到威鎮廟焚香朝聖。虔誠。的三鄉村民還于新春正月,恭迎威鎮廟廣澤尊王往南安鳳山寺謁祖,並巡春繞境三鄉,祈求風調雨順,境泰民安千年古廟歷史悠久,蜚聲鶴遠,古跡頗多。現遺存一方清光緒石碑,陰楷“重修廟宇捐資開列于左”,記載實叻、金門商號及個人捐資名單,是研究華僑史和金(門)、安(溪)關係史的實物例證。它與宋敕封“聖旨牌”都是具有歷史研究價值的珍貴碑刻。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安溪縣政府立碑公佈威鎮廟為首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環繞廟宇的周圍,有許多風景名勝,乃天工造物。當領略這些奇特的景觀時,會令人覺得如置身於仙山瓊閣岩石之中,而最引人入勝的要數“老鷹啄蛇”山。在臨近威鎮廟約一公里處的溪邊路上,有一座怪石林立的大山。主峰向溪邊路口突出,酷似一張口啄雞的鷹嘴,主峰的兩翼向左右伸展,狀如一落地飛鷹,人們稱其為老鷹山。在這山的對面,橫臥著一座綿長延伸的大山,其峰節節高聳,活像一倒爬行的長蛇,而溪邊的第一峰,扁而突出,其狀似“蛇頭”,人稱蛇山。兩山隔溪對峙,巧妙地形成了一個“老鷹啄蛇”穴。 威鎮廟口的下方有一深潭,碧波微泛,一片漣漪。每當旭日東昇或明月高懸,日月山川倒映其中,閃耀變幻,相映成趣,宛若明珠。而廟後四季常青的山脈似青龍奔騰,與廟口潭中的日月構成了一幅時隱時現、撲朔迷離的青龍吐珠圖,它給威鎮廟增添了一種既神秘又生動的色彩。 威鎮廟景區山秀、峰奇、石怪、潭幽,美麗的自然景觀與神奇的宗教文化交融,構成了旅遊區的獨特風貌,是享譽海內外的旅遊勝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