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香港地區位粵東南陲,除原居土著外,北方遷入建村立業者亦眾。至明代,沿海寇患頻繁,惟時沿海兵力不足保土安民,居民為求自保,遂於房舍四周,建築矮石牆,以保生命財產,並作抗盜之用。
清初遷海,香港地區之居民內遷,沿海地域空虛,遂為海寇所乘,離島且有淪為寇穴。康熙八年(公元一六六九年)展界,居民遷回舊地,復建家圍;時沿海寇禍甚烈,防海兵力不足以平寇安民,為求自保,遂於村莊四周建高圍牆,挖深護河,安鐵鑄閘門,藉以自衛。此即新界所見之圍村。
清中葉以後,客藉人士遷入新界居住日多,此等新移民多居原住民毗鄰,另立新村,惟間受鄰村侵迫,為求自保,故仿原居地之圍龍屋型制,於香港地區建造圍屋,以作防衛。
時至今日,此等圍村及圍屋仍存,雖有等已被改建,惟型制大致可觀。
公元一九九四年秋,蒙香港衛奕信勳爵文物信托提供經費,對香港新界之圍村作調查考察,及資料搜集。是次調查及研究費時半年,並得沈思兄及葉慶芳小姐幫助,對香港新界境內一百三十一『圍村』、『圍屋』、及『圍』,拍照紀錄,並對其建置由來、形制,族性、經濟、風俗信仰,及鄉里關係等,作一記錄,希能有助日後深入研究之用。惜因時間及經濟關係,對區內之村莊未能全部調查考察,惟所獲之資料,已能對香港境內本地及客藉人士所建之圍村發展情況,有較深之認識。
是次工作之能完成,有關村莊之父老及賢達之協助甚大,特此向之致以衷心謝意。惟時間所限,工作難臻完整,遺漏在所不免;尚祈各方賢達,不吝指正。
一九九五年五月蕭國健於顯朝書室
香港新界之圍村與圍屋
甲‧前言
香港地區位粵東南陲,除原居土著外,北方遷入建村立業者亦眾。此等居民之入遷,多因中原戰亂,及原居地生活艱苦,故南遷本區避亂,並謀生計(註一)。
至明代時,居民人口日眾,經濟繁富。惟時沿海寇患頻繁(註二),朝廷於沿海設置之兵力頗弱,不足巡護沿海之居民(註三),時居民為求自衛,遂於房舍四周,建築石砌矮牆,以保生命財產,並作抗盜之用。
清朝初期,為禁沿海居民對台灣反清之鄭成功等交通接濟,故厲行遷海令(註四),沿海居民,全被迫遷入內陸,整區遂被廢棄;香港全境位被遷區內,故全北遷,村莊及田地全被棄置。此舉令沿海地域空虛,遂為海寇所乘,離島且有淪為寇穴(註五)。
清康熙八年(公元一六六九年),經兩廣巡撫王來任之遺諫,及杜臻等南巡後上報有關境內居民之苦困,朝廷遂許展界,居民始得遷回舊地,復建家園。時沿海寇禍甚烈,防海兵力甚弱,不足以保土安民,民為自保,除重建村莊外,並於四周加建高牆,或有挖掘護河,安裝鐵閘門,加強防衛,藉以自保。此等有高牆圍繞之村莊,即今香港新界地區所見之『圍村』。
清雍正年間,因原居民遷回者少,朝廷遂行獎勵客藉居民入遷之策,乾嘉間,客藉人士遷入新界地區居住者日多,這些新移民多居原住民之毗鄰,另立新村。此等客藉人士初遷區內,其生活與風俗與本地者異,部份且受鄰近村莊居民之侵迫,為求自保,故仿原地圍龍屋型制,建造『圍屋』,聚族而居,並作防衛。
清咸豐以後,客藉人士入遷新界日增,因致圍村及圍屋之數目大增(註六)。至本世紀初,新界英屬之後,社會安定,本地與客藉人士停止爭鬥,和平合作發展;而境內自此亦無增建圍村及圍屋。
乙‧『圍』之含義及種類
一般鄉村之四周為圍牆環繞者,稱為圍村;惟香港新界境內之以『圍』為名之村莊,並非全部皆有圍牆環繞,其中雖有圍牆,但其高度只高及胸,實不足以作防禦用途。
於香港新界區內之『圍』,有下列多類:
一、村莊外有高牆環繞,內裏房屋排列整齊。有等排屋四周為房舍環繞,此等房舍之門口,皆面向內,其背後高牆用作圍牆(註七)。
二、客藉人士所建之圍龍屋,其俗亦稱『圍』,間有稱『村』、或『屋』,其普通村莊亦稱作『圍』(註八)。
三、一姓創建之房舍,其前有薄矮牆,出口處建有閘門,亦稱作『圍』(註九)。
四、有等村莊,因其座向欠佳,觸犯風水,故於村前加建薄牆及閘門,村後種植風水竹林。此類村莊亦稱作『圍』(註十)。
五、部份村莊本無圍牆,惟村民亦稱之作『圍』,此客藉人民之習慣稱呼(註十一)。
六、有等村落,房舍頗少,亦無圍牆,其之所以名曰『圍』,疑因為自高身價(註十二)。
七、有等村莊本稱作『圍』後因某些原因,如風水問題,其名稱另改新名(註十三)。
八、亦有因原村莊內人口日增,村內土地不足應用,故遷居原村莊鄰近地域,開村建圍,此等圍村稱作『新圍』,或『新屋』,亦作『新村』。其原舊者稱『老圍』(註十四)。
丙‧香港圍村圍屋之分佈
清代之前,香港地區之圍村分佈情況,今已難考。惟於清康熙年間,志藉中載者有:
鑑巷圍 壆頭圍 沙莆圍 高莆圍 田寮圍 鬱子圍 長莆圍 石岡圍 竹園圍 水蕉圍
山下圍 水邊圍 屏山圍 香園圍 ?下圍 廈村圍 輞井圍 子屯圍 新村圍
除此,有等村莊建有園門及圍牆,但未以『圍』命名者,志藉中載有(註十六)。
石湖塘 大井村 大塘村 石步村 田心村 沙岡村 洲頭村 未步村 蕉逕村 掃管鬱
企嶺村 沙田村 衙前村 香港村 北 港 湴涌村 大步頭 龍躍頭 高塘凹 河尚鄉
丙岡村 上水村 萬屋邊 粉壁嶺 谷步村
至嘉慶年間,圍村之數量較前增加,據志藉所載者有(註十七):
屏山香園圍 錫降圍(廈村) 高莆圍(錦田) 英龍圍(元朗) 石岡圍(錦田)
合山圍(錦田) 東安圍(錦田) 壆頭圍(新田) 沙莆圍(錦田) 竹園圍(元朗)
元?南邊圍 元?西邊圍 元?青磚圍 水邊圍(元朗) 田心圍(錦田)
新豐圍(屏山) 子屯圍(屏山) 袁家圍(梅窩) 丙崗圍(上水) 積存圍(沙田)
福興圍(新田) 陳屋圍(蕉徑) 木湖圍(上水) 澗頭圍(蓮麻坑)
大埔圍(大埔) 田心圍(船灣) 莆上圍(上水) 南涌圍(沙頭角)
東涌嶺皮圍(大嶼山東涌)
該書中載村莊之未有以『圍』命名,但建有圍門及圍牆者有(註十八)。
廈川村 長岡村 新圍村 輞井村 石湖塘 馬田村 大塘村 山下村 石步李屋村
張屋村 大井村 沙岡村 廣田村 石壁村 沙螺灣 石甲門 龍躍頭 石步林屋村
河上鄉 上水村 粉壁嶺 松柏? 州頭村 張屋村 泰亨村 大步頭 湴涌村
鍾屋村 北港村 田心村 衙前村 古瑾村 香港村 黎洞村 蓮麻坑 禾 坑
烏蛟田 荔枝窩 蕉 逕 掃管鬱 城 門
據康熙志藉所載,以『圍』命名之村莊凡十九,有圍門及圍牆而無『圍』名者凡二十五,合共四十四村莊(註十九)。另據嘉慶志藉所載,以『圍』命名之村莊凡二十九,有圍門及圍牆而無『圍』名凡四十一,合共七十村莊(註二十)。此統計或有遺漏,然已可?嘉慶間之圍村數量,必較清初時增多。志藉中所載之有等村莊,實為多所圍村組成(註二十一),故有遺漏。
今據調查所得,於香港新界等地所調查之一百三十一村莊,其有『圍』名者共七十一,以『屋』為名者共九數,至今可考之有圍門者凡八十四,有圍牆者凡五十七,其圍牆四角建有更樓者凡二十一。
此等村莊,多集中於:
一、元朗平原:包括屏山、廈村、元朗十八鄉、及新田等地。
二、錦田盆地:包括錦田及八鄉。
三、粉嶺上水盆地:包括大埔、粉嶺、上水、沙頭角,及打鼓嶺等地。
四、沿海谷地:包括沙田、荃灣及屯門。
其發展之由,蓋因該等地域多為農耕地區,且距縣城較遠(註二十二),官方之防衛力量,不足以保護該等地區之經濟及民生,故民只得建圍自保。
丁‧香港圍村圍屋之形制及設施
香港新界境內之『圍』,除部份只得『圍』名稱而無實際圍牆環繞外,大致可分下列各類:
一、以矮石牆或磚牆環繞(註二十三)
居民立村後,建築住屋連接成排,有於入口處建小閘門,兩旁加建矮牆,以阻村內飼養之動物走出村外。村落背後及側面並無圍牆,部份種植竹林及?桐,以作防禦。
二、清初之廣府圍村
此類圍村多呈方形,周圍以高牆環繞,牆基多以石塊?砌成,高二、三米不等。有等村莊以排列整齊之房舍作圍牆,此等房舍之門口皆內向,其背後牆壁用作圍牆。
圍村多開一門出入,亦有開設兩門,門上有門樓,向外牆上裝有銃口,大門裝上閘門,有為木閘門(註二十四),內上木柵,亦有為連環鐵閘門(註二十五)。
圍牆四角築有更樓,牆上有鎗孔;更樓有呈鑊耳形,亦有只為方形,俗稱砲樓,較圍牆高,供守衛者守望用。
圍內房舍排列整齊,自正門直入為一大街,闊約兩米,盡頭處為神廳,供奉村民祀奉之列聖,亦有用作神樓,供奉村民列祖神位。房屋分排大街兩旁,其門向相同;各排屋皆為小巷分隔。排屋中另有神廟或祖堂。
大街及小巷路旁設有溝渠,供房舍居民之污水外排。部份圍村居民依靠村外溪水為生,惟間中亦有於圍內開有水井。
圍村正門外有禾坪,供晒穀用,坪前有風水地,亦可作防火用。圍村左右及背後多種竹林及? 桐,用以防衛。
有些圍村外有護河環繞(註二十六),正門外建有石橋,與外界交通。亦有圍村建於山丘上,蓋取其居高臨下,可望四方,收易守難攻效(註二十七)。
三、清中葉之客家圍屋─荃灣三棟屋(註二十八)
客家圍屋亦呈方形,四周以橫屋排列如圍牆,主要部份為中軸之前、中、後三廳,及其左右橫屋;廳與廳之間為天階,前廳多用以安放雜物,中廳為客廳,亦作議事廳用,後廳為祖祠,用以祀祖(註二十九)。
各廳左右橫屋為連接成排之住屋。前廳出口為全村之大門,各橫屋設有獨立門戶,內有小巷分隔,各小巷另有出口大門。
圍屋前有廣場,俗稱禾坪,供哂穀或休憩之用;坪前有風水池,亦可作防火用。屋後多種竹林及? 桐,以防盜賊進入。
四、晚清之客家圍龍屋─沙田山廈圍(註三十)
此類圍屋沿於粵北客家人之圍龍屋,至本區後,以地勢、氣候、及建築材料之改變,其形狀始如今見之貌。此種形狀之圍龍屋於今深圳市東部之龍崗及坪山兩區頗多(註三十一)。
山廈圍,俗稱曾大屋,為一方形堡壘式圍屋,四面圍牆環繞,牆基及牆身皆以青磚疊成,高數米。圍牆為房屋排列組成,其頂部為走馬平台,向外為高牆,上有鎗孔;圍牆四角建有鑊耳形更樓,亦開鎗孔作長方形,皆為麻石包鑲。
正面圍牆開三門,中為主門,上有門樓,門為鐵?,上部為鐵環扭花所成,下鑴鐵板,門樓上開兩銃眼,亦為麻石包鑲。左右兩側門皆只裝木門。
圍屋之主要部份為中軸之前、中、後三廳,各廳中間為天階所隔。自主門入為前廳,用以安放雜物,中廳為正廳,用作會客,亦作議事廳用,後廳為祖堂,內供該族列位祖先神位。各廳左右橫屋為連接成排之住屋,每排九間,共五十四間,圍內有二水井,供居民用。
圍牆正面之前為禾坪,坪前為風水池,亦作防火之用,禾坪左右均有通路,與外界連接。通路旁有土地壇,供奉護圍社稷神位。
五、清末之客家圍屋─上水客家圍(註三十二)
該圍建於清末,圍牆高一米餘,為泥土堆成,牆厚只約半米,想非作防禦用。正面開一門,無門樓,門為鐵門,外有兩度風水牆,拱衛入口處。
圍內左側有青磚建造之房舍兩排,中有小巷分隔。前排房舍中有一祠堂。後排房舍背後有數間小屋,供貯雜物用。排屋前為一禾坪,供哂穀及休憩用,圍內盡頭有一更樓,高三層,為遇寇盜時村民退避之所。
牆外為車路,並無禾坪或風水池,此與一般客家圍屋異。
六、二十世紀初期之客家圍屋─元朗潘屋(註三十三)
該圍屋與粵北梅縣之蔭華廬於佈局上相同,同為兩堂兩橫式建築。呈方形,四周以房舍外牆排列如圍牆。
正門入內為前廳,其背後為正廳,內供祖先靈位,兩廳為天井所隔。
廳堂為全屋之中軸,其兩旁左右為橫屋,內有睡房及廚房;全屋共有睡房十五間,其他用途之廳堂十間。各橫屋中間為天井,與側門連接。
圍屋前有禾坪,坪前為風水池。屋旁有水井一口,另一邊則建有豬屋農舍。
戊、圍村及圍屋內之設施
圍村內之房舍排列成行,各房舍之大小不一,蓋與其經濟優劣有關。惟各屋舍之高度,依傳統習例,當不能高於村內之神樓,故神樓為闔圍之最高建築(註三十四)
此等房舍,其中央為正廳,兩旁(或一旁)建有附有閣樓之房間;正廳前為天井,其兩旁為廚房及儲物室;閣樓甚矮,多用以貯存榖物或農產收成。門上裝有木門,其頂上多有泥塑圖型成器物,含吉祥意義(註三十五)
圍內之祠堂或廟宇,其規模不大,多只以一房舍為之,調查之一百三十一村莊中,有祠者佔五十六數,五十三圍村設有廟宇,餘不詳,蓋無遺蹟可考。
此百餘圍村及圍屋,屬客家人建置者七十九,廣府(本地)人五十二,多一姓所建,雜姓創立者佔五十三。
多數之圍屋及圍村內,並無水井,村民多依圍外水源過活。圍內亦無榖倉建置,未知一但遇到寇患被圍,缺糧問題如何解決。
己.結語
香港地區因位廣東南部濱海,距內陸大城鎮頗遠,自古以來,已為北方人士南徙避亂之所;加以沿岸海灣甚多,及離島亦眾,故使區內盜寇為患頻繁。居民不得不建圍自保。歷三百餘年,廣客人士入遷境內人數甚眾,故圍村及圍屋之數目,亦屬不少,其形制因受本地風俗習慣之影響,故已與祖居地域者略異。
近年因人口不斷增加,社會治安不斷改善,圍村及圍屋之防禦目的大失,因致圍內居民亦多遷居圍外,另立新村,有等遷入都市發展,更有移居海外,另謀生活。
圍牆及圍內之房舍,因歷時太久,頗多已廢圮,未有重修,部份亦因生活所需,圍牆及更樓已被拆卸;有等圍牆雖仍保存,惟於牆上已洞開門窗,方便日常生活之需。圍內房舍多已建新型位屋;圍外禾坪廢置;圍前風水地亦已被填平,作停車場用。
除有等圍村及圍屋因受政府保護,盡量保存原貌外,餘者早已面目全非,大失原貌。
註釋
註一:北宋末,金人南下,遂有錦田鄧氏之入遷。南宋末年,蒙古人之入主,因致屯門陶氏、衙前圍吳氏、粉嶺彭氏、及上水廖氏等遷入。
註二:明代困擾香港地區之海盜,其著者有:林道乾(嘉靖中葉)、何亞八(嘉靖三十年,公元一五五一年)、林鳳(萬曆二年,公元一五七五年)、李魁奇(崇禎三年,公元一六三零年)、及劉香(崇禎六年,公元一六三三年)。
註三:明嘉靖年間,於粵東海防中路置南頭寨,下轄六汛地,每汛地以長官一員,率兵二百一十餘名,戰船八艘,分巡大鵬半島南端至澳門南部浪白滘一帶水域。香港境內有佛堂門汛,龍船灣汛,大澳汛等三汛地。以六百餘軍士及二十四艘戰船巡邏香港全境沿海地帶,兵力自感不足。
註四:遷海令於清順治十八年(西元一六六一年)頒佈。
註五:遷海期間,香港地區大受寇盜所擾,其著者有:袁四都(窠於官富及瀝源)。
註六:因太平天國之亂平,其餘眾及香港鄰近之受害者相繼遷入境內避亂。
註七:此屬港府圍村,其著者有:錦田吉慶圍、上水丙崗圍,及粉嶺龍躍頭新圍。
註八:沙田曾氏之山廈圍,亦稱曾大屋。
註九:大嶼山杯澳老圍,港島黃竹坑新圍。
註十:上水客家圍,元朗大井圍。
註十一:屯門麒麟圍。
註十二:西貢南圍。
註十三:屯門鍾屋村,舊名廣田圍。
註十四:大嶼山杯澳老圍旁有杯澳新圍。粉嶺龍躍頭老圍北面有新圍(俗稱覲龍圍),其不遠處有新屋村。
註十五:清康熙靳文謨新安縣志卷三地理志都里條。
註十六:同註十五。
註十七:清嘉慶舒懋官新安縣志卷二輿地略都里條。
註十八:同註十七
註十九:同註十五
註二十:同註十七
註二十一:如錦田村包括南圍、北圍、吉慶圍、永隆圍、泰康圍,合稱錦田五圍。龍躍頭包括老圍、麻笏圍、東閣圍、永寧圍、及新圍。
註二十二:明清兩朝之縣城為南頭城,位今深圳西部后海灣北岸。
註二十三:如港島之黃竹坑新圍、西貢南圍、大嶼山杯澳老圍。
註二十四:屯門青磚圍。
註二十五:上水上水圍,龍躍頭麻笏圍、錦田吉慶圍等。
註二十六:錦田吉慶圍及上水上水圍皆有護河環繞,今仍有遺跡可尋。
註二十七:粉嶺龍躍頭老圍。
註二十八:為陳氏建於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一七八六年),因該屋自大門起一連三進,故名「三棟」;其後子孫繁衍,始加建兩旁橫屋,及屋後之第四進。
註二十九:該圍屋正門上懸「陳氏宗祠」木匾,蓋因初時本欲建造宗祠之故。該圍屋現已改作文物館,供人參觀遊覽。
註三十:為曾氏建於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一八四八年)至同治六年(公元一八六七年)間,大門則於同治十三年(公元一八七四年)始安裝完成。該圍原稱「一貫世」。
註三十一:其著者,於坪山有曾氏之「大萬世居」、黃氏之「新橋世居」及「龍田世居」。
註三十二:位上水松柏塱,為黃氏所創建。
註三十三:西元一九三二年建。
註三十四:圍牆多以亂石或青磚疊成,亦有以黃泥堆砌而成。
註三十五:屋四壁多以青磚砌疊,採夾牆式,即以磚砌成斗形(如空箱),中間填土、卵石成碎磚,亦有完全不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