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研究呈現一派方興末艾之勢
2018-09-06
一、家譜是以記載一個血緣家族的世系與事跡為主要內容的史類文獻。關於家譜的起源,目前學術界眾說紛壇,從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國早期文字及史類文獻對家譜起源的考證,家譜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譜制度並撰有《世本·帝系篇》。儘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輯,但從輯有的篇目可見,《世本》匯集了中國自黃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諸侯、卿大夫的世族譜系,是一部對前代和當代各血緣集團系譜進行綜合、總結的全國性的總譜,《世本》的意義還在於證實譜學研究發軔於周代,是家譜研究的源頭。
就家譜的形式而言,唐代以前的古譜和現存的以 歐陽修
、蘇洵創製編撰體例為特徵的明清家譜有所不同,但家譜作為綿延不絕的人類歷史象徵受到歷代學者的重視,究其原因除了追本溯源
尋根問祖
的目的以外,還在於對家譜重要價值的認識。清代史學家章學誠有過“夫家有譜、州有志、國有史,其義一也”之說,把家譜與國史、方志相提並論可見其重要。古代家譜研究的內容主要在於對譜學的本身,包括譜例的撰寫以及家譜發展歷史的研究等方面。
家譜的應用研究始於漢代,《史記》中有關帝王譜牒的記載,說明漢代司馬遷已經把家譜資料應用到史學領域一紀傳體
史書
的撰寫中去。後代史學家繼承了這一傳統,後代編撰的紀傳體斷代史如班固撰《漢書》、陳壽撰《三國》……都不同程度地運用了譜牒資料。中國古代對家譜資料的應用主要在史書、方志和人物評傳的撰寫過程,體現了譜牒的史料價值。
二、到了本世紀20年代,隨著社會科學新領域的開拓,有學者從人口學、優生學、遺傳學等新學科的角度肯定家譜的重要價值,並倡導對家譜資料進行深入研究。著名史學家梁啓超在1923年出版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說:“欲考族制組織法,欲考各時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齡,平均壽數,欲考父母兩系遺傳,欲考男女產生兩性比例,欲考出生率與死亡率比較……等等無數問題,恐除了族譜家譜外,更無他途可以得資料。”為此他提出廣收家譜並對家譜進行研究,“我國鄉鄉家家皆有家譜,實可謂史界瑰,如將來有國立大圖書館能盡集天下之譜,學者分科研究,實不朽之盛業。”古史辯派的創始人、著名學者顧須剛也說:“我國歷史資料浩如淵海,但尚有二個金礦未曾開發,一為方志,一為族譜。”肯定了家譜在新的歷史時期所具有的重要的史料價值。
在梁啓超等的倡導下,學術界出現了研究譜牒的熱潮,北京圖書館致函社會各界廣徵家譜。(1945年楊殿殉撰《中國家譜學通論》就是利用館藏家譜撰寫的研究論文。)1931年南京國學圖書館館長柳治徵撰《族譜研究舉例》一文可視為對梁文的呼應,該文中有將太倉王氏與武進莊氏比較,分析人口的數量與增殖的例子,開了利用家譜資料進行人口問題研究的先例。利用譜牒資料對人口問題進行研究的學者還有潭其驤,其著《湖南人由來考》系根據氏族譜系資料對湖南7個縣的人口來源作了考證。建國以前在譜學研究領域頗有建樹的學者有
潘光旦、羅香林等人。潘光旦從1929年發表第一篇論文《中國家譜學略史》以後,數年間陸續發表了《家譜與
宗法
》、《家譜還有些什麼意義》、《說家譜作法》等論文,還就遺傳與人才的問題進行研究,發表了《明清兩代嘉興的望族》、《中國伶人血緣之研究》、《人文選擇與中華民族》、《近代蘇州的人才》等;羅香林30年代起就重視家譜研究,1971年在香港出版的《中國族譜研究》論文集,大多為早年的研究成果。他們的研究對譜學理論的普及與發展具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二三十年代中國學術界對家譜研究的熱情是由史學領域的變革引起的。近代史學的顯著特徵是打破了以往以政治史為中心的史學研究傳統,將史學研究轉為對人類社會生活的關注。新史家們認為,「欲知歷史真相,決不能單看檯面上幾個大人物幾樁大事件便算完結,重要的是看見全個社會的活動變化。」(梁啓超語)史學研究的發展,必然要求突破僅從正史中尋找史料的傳統局限,拓展史料收集的範圍。因此這一時期的史學家們特別重視新史料的發現,包括地下發掘的考古資料和異域發現的史料記載都是他們關注和搜集的目標。家譜作為在家族內部編撰的、不公開發行的史籍,又具有不可替代的社會史研究的史料價值,理所當然地引起了學者們的興趣。史學觀念的更新與史料範圍的擴展是引發譜學研究的直接原因。
由於戰亂等原因,建國前的譜學研究展開得並不充分。其中譜牒資料的缺乏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在不得輕易示人的祖規家訓的警戒廠,家譜資料的搜集比較困難,以北京圖書館為例,從1928年到1945年總共收集到家譜 247種,僅占館藏的十分之一。大圖書館尚且如此,一般研究機構要獲得研究資料的難度更是可想而知了。
三、解放以後,家譜作為封建殘餘受到人們的唾棄,對家譜的研究也理所當然地停頓下來。60年代出於對封建族權的批判,有人寫了《封建家譜談》,這是至今所見祖國大陸解放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之間唯一的一篇關於家譜的論文,家譜研究基本處於空白狀態。但作為家譜的搜集卻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土地改革、批判封建
宗族 ,一系列的政治運動使藏於深閣的家譜被作為封建殘餘掃地出門,從
上海圖書館
成為全國收藏家譜原件最多的圖書館來看,其家譜有許多來自造紙廠回收的廢紙堆。這種情況也見於其他圖書館,比如北京圖書館,解放初統計為
353種,到1985年清點館藏已有2228種,大多為土改時期和文革時期所得。正是有識之士對這批歷史遺產的保存,才為日後的學術研究奠定了資料基礎。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人們的思想得到解放,認識到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個寶藏,值得好好發掘。海外華人的尋根意識及對家譜文化的重視則對祖國大陸家譜研究的開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中國與世界的溝通日益加強的文化背景下,中國家譜研究蓬蓬勃勃地開展起來了。
當前,家譜研究呈現一派方興末艾之勢。經過10來年的研究,其學術成果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家譜資料的整理開發。80年代家譜研究的興起首先是文獻資料的成功開發,北京圖書館在1985年開始館藏家譜的開發整理,經過數年時間,在完成編撰館藏家譜目錄和家譜提要2228種的基礎上,成立
地方志
和家譜文獻中心,編輯出版家譜的二次文獻、資料叢編。上海圖書館收藏有家譜原件11200種、83000餘冊,為世界收藏家譜原件最多的圖書館,目前已成立專門機構,加強館藏家譜的開發、利用及其研究。除了圖書館加快館藏家譜的開發整理,社會各界也從各個方面促進家譜資料的開發整理。南開大學歷史系、中國檔案局二處、中國社科院歷史所圖書館聯合編纂《中國族譜聯合目錄》共收家譜目錄
12000多種。
2.關於家譜的研究。在家譜資料整理開發的基礎上,學術界出現了不少家譜研究的論文。許多論文對家譜的源流、沿革及編撰體例、記事內容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對一些重要姓氏宗族的家譜作了研究。比如家譜研究中有專文對古代人物白居易、曹雪芹、
鄭和
,近現代人物洪秀全、傅斯年、魯迅等人的家譜進行研究。在譜學史研究方面,不少學者對前人提出的並為學術界所接受的觀點進行了挑戰,比如對中國家譜起源的年代研究,前人一般都認為中國家譜起源於周代,而現在有學者根據周代以前的文字記錄即甲骨文、金文等資料,以及大量的民族學、民俗學的資料得出中國家譜的起源遠遠早於周代的結論。關於家譜的形式,有的學者提出在文字家譜出現之前就有口授家譜和結繩家譜,將家譜的形式擴展到書寫範圍之外。還有對漢代譜學的理解,過去一般都認為「漢朝帝王將相出身草野,不知家世,故不需
譜牒學
,此為不興時期。」現在有學者從司馬遷、揚雄、班固等人的自敘家譜及現存的漢代石刻為依,提出漢代並不是譜學的消沉時期和靜止時期,而是譜學的活躍時期和發展時期。儘管他們的研究結論還有待檢驗,但其勇於探討的精神和紮實的研究方法卻值得提倡。他們的研究對家譜研究朝縱深方向的發展開闢了道路。
3.關於家譜應用的研究。從這段時期發表的論文和出版的書籍來看,家譜資料在社會科學各學科的研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無論是在人口學、民族學、人才學、社會學、經濟史、華僑史、法制史、倫理學史等方面都有應用家譜資料進行研究的上乘之作。其中利用家譜資料最多,研究成果最大的是社會史的研究。社會史是歷史研究的一個部分,屬於微觀史學研究範疇。過去史學界重視宏觀研究,偏重於討論社會、朝代發展更替的原因。現在隨著家譜資料的重見天日,以家譜作為重要史料基礎的社會史研究得到發展。以1996年社會史研究為例,有不少論著是以家譜作為史料基礎的。如《中國古代的家》、《中國古代的宗族和祠堂》、《中國的宗族社會》等。還有是
姓氏學
方面,利用家譜資料梳理血緣親族的源流的著作有《中國姓氏通書》,詳細介紹每一個血緣親族的起源、演變、分支、遷徙、繁衍的歷史,以及家族獨特的風俗禮儀、家族文化等。
族譜研究
一、名稱
二、序言
三、家傳
四、餘慶錄
五、恩綸錄
六、姓氏來源
七、姓氏字輩
八、族譜圖像
九、族譜譜序
十、家規族規
十一、派語
十二、家訓
十三、堂號
十四、世系表
十五、家譜體例
十六、譜序
十七、典制
十八、世系圖
十九、家譜譜籍
二十、家譜堂號
二十一、姓氏源流
二十二、家譜內容
二十三、家譜價值
二十四、譜例、譜論和目錄
二十五、氏族文化
二十六、墓圖、墓誌
二十七、後記
一、名稱
家譜大致有宗譜、世譜、族譜、家乘、會通譜、統宗譜、支譜、房譜等。從中國家譜發展的歷史看,宋代以前家譜是作為官吏銓選和巨姓望族婚姻門第參考的依據。宋代以後修譜的宗旨發生了變化,編纂家譜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說世系、序長幼、辨親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提倡和關注親親之道。家譜的編纂逐漸由官方編修走向民間私修。宋元時代民間私修家譜並不普遍,在明代私修家譜成為普遍。
家譜、族譜,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它記錄了該家族的來源、遷徙,也包羅了該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規、家規等歷史文化的全過程。
家譜是以記載父系家族世系、人物為中心的歷史圖籍,是由記載古代帝王諸侯世系、事跡而逐漸演變來的。先秦時,社會上流傳有《周官》、《世本》等譜學通書。秦漢以後,出現了《帝王年譜》、《潛夫論-志氏姓》、《風俗通-姓氏篇》等譜學著作。到魏晉南北朝時,門閥制度盛行,家譜成了世族間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據,遂迅速發展起來。隋唐五代後,修譜之風從官方更加流行於民間,以至遍及各個家族,出現了「家家有譜牒、戶戶有家乘」,並且一修再修。
到了宋代,由於官方修譜的傳統禁例被打破,民間編撰家譜風氣開始興盛。於是家譜也日益多了起來。在這一時期的家譜中內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圖;第二部分是家譜正文,是按世系圖中所列各人的先後次序編定的,分別介紹各人的字號、父諱、行次、時代、職官、封爵、享年、卒日、諡號、姻配等。相當於人物小傳;第三部分為附錄。
二、序言
序言說明為什麼編寫家譜,其次要明確宗支世代,以及氏族分布狀況等。
三、家傳
家傳,是用來記述家族中有名望、有功績人的事跡的文體,是一種正式的傳記。明朝之前,傳與譜是分開來記的。
「傳記」記述了一個人一生的功績品德,從對國家、民族、社會的貢獻,到對地方、家族做的每一件業績。如:出資修建詞堂、祖墓等。
家傳一般分為:列傳、內傳和外傳等。列傳是記錄家族中有功績男子的傳記;內傳是記錄家族中有品行女子的傳記;外傳是記錄家族中已出嫁有品行女子的傳記。傳記中多配有該人的畫像或關於該人的故事圖畫,讓後代讀起來倍感生動形象。家傳之用詞以真實平朴為重,最忌溢美之詞。
四、餘慶錄
留下許多空頁,作為草譜備用,裝訂於譜書之末,以示子孫綿延不絕。
五、恩綸錄
又稱恩榮錄、褒頌、誥勅、賜諭等。主要登載歷代皇帝和中央、地方兩級政府官員對家族成員封贈、褒獎文字,舉凡勅書、誥命、上諭、御製碑文、祭文、賜匾等。
六、姓氏來源
戰國之際,社會劇烈變動,舊貴族沒落了,有的還淪為奴隸。這時表示貴族身分的氏,已無存在的必要,而平民也開始由無姓到有姓。後世之姓,大約有以下幾種來源:
1、以氏為姓。氏族社會晚期以至夏、商時代,分支氏族的標號有的也成為後起之姓,如:姬、姜、姒、風、己、子、任、伊、嬴、姚等。
2、以國名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賜地。西周初年實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諸侯國遍布全國。這些國名便成為其國子孫後代的氏。如程、房、杜、戈、雷、宋、鄭、吳、秦等。
3、以邑名為姓氏。如周武王時封司寇忿生采邑於蘇(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忿生後代因此姓蘇。
4、以鄉、亭之名為氏。
5、以居住地為姓氏。如齊國公族大夫分別住在東郭、南郭、西郭、北郭,這四郭便成了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為姓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其後代姓林。
7、以排行為姓氏。如春秋魯國有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
8、以官職為姓氏。如西周的職官司、司馬、司空後來均成為姓。又如漢代有治粟都尉,後代便姓粟。
9、以技藝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創始者,後世便以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藝為氏。
10、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11、以諡號為氏。
12、因賜姓、避諱而改姓。如南朝隆武帝把國姓「朱」賜給了鄭成功,閩台百姓稱鄭成功為「國姓爺」。又如漢文帝名劉恆,恆氏因而改為常氏。
七、姓氏字輩
字輩,表示家族輩份的字,俗稱派。其意均為修身齊農,安民治國,吉祥安康,興旺發達。字輩,起源於宋朝。字輩,是人們按倫理道德取名的一個規則。它是各族祠堂的產物,或集體創作;或名人所筆;也有皇帝賜封的,孔族字輩就是明清兩朝皇帝賜定。字輩,或四言、或五言、七言,可長可短:長則五六十字,短則十多字,一般為二三十字。它雖說帶封建宗族色彩,然而從文學角度來看,卻是絢麗多姿的詩篇。各族姓氏,有不同的族譜。同一個姓氏,有不同的族譜,或字節輩。
八、族譜圖像
家譜主要以文字內容為主,圖片資料為副,圖片、照片能將時代的精神面貌和特質傳達出來。將圖片、照片納入家譜的意義在於,為家族傳承提高了一個最直接的環境背景,使家譜不在局限在文字文字記錄、整體概念也變得鮮明而生動起來。
只要是能讓人對家譜有更進一步認識的古地圖或老照片,均應該被收入家譜里,包括:
1)老照片
家中存有的古老黑白照片、一家人的合照等,都有其歷史價值,也是見證家譜的最原始材料。
2)祖先圖片(遺像、人物畫、肖像畫)
這主要是為了紀念先人,或表達對聖賢親人的追慕。也有些家譜將家族先人中顯達之人,畫出其儀容,置於卷首,以求達到光大族望,啟迪後人的目的,有些也刊載一些先人手澤遺墨。
3)風水圖(祠堂圖、墓圖)
祠堂是供奉先人的地方。在古代是家族聚會之所,一般的家譜均有記載和刊載建物版圖、描繪實狀,有些更是附刊墓圖,有些甚至詳記地理方位。也被稱為「風水圖」。
4) 故居/村莊圖
九、族譜譜序
譜序是概述本族來歷和族譜編纂的經過,有的由族譜編纂者親自撰寫,也有的是同時轉引和改寫本族既存族譜的譜序。
十、家規族規
十一、派語
登載族人排行字輩,有的譜派行或稱班次多達八十輩、一百輩。
十二、家訓
家訓也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傳統宗族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家譜中詳記家訓、家規等以資子孫遵行。如顏氏家訓、朱子治家格言等。家訓主旨推崇忠孝節義、教導禮儀廉恥。提倡什麼和禁止什麼,也是族規家法中的重要內容,如:「節儉當崇」、「邪巫當禁」等。每個家族都有不同的族規家訓。家譜中較為常見者,大致包括了以下內容:
(一)、注重家法、國法 ;(二)、和睦宗族、鄉里;
(三)、孝順父母、敬長輩; (四)、合乎禮教、正名分;
(五)、祖宗祭祀、墓祭程序。
十三、堂號
堂號是一個姓氏的特殊標識,它能顯示姓氏發源的地緣關係。堂號具有聯繫姓氏與宗族關係的意義,也是後代尋根問祖的重要線索之一。
堂號名稱一般取自於郡號名或為紀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創。一般來說,堂號多取自於郡號名,郡是秦、漢時期對行政區域的建置,郡號名又取自於郡名,或諸侯國名,地方府、州、縣名。隨著姓氏家族的發展壯大,就出現了以各姓氏名門望族發祥地的郡名作為郡號的由來。 大家族日久人眾,或是遇至天災連年之時,族人就會因遷徙流離,而散布各地。於是就有了在「總堂號」之下,再加入「分堂號」名稱的方法。「總堂號」代表家族(姓氏)的發祥地,寓後人以不忘本源,「分堂號」則是族人遷徙至新地,成為當地有名望家族後,以該地的郡號作為堂號,「總堂號」和「分堂號」統稱為「郡望」。
十四、世系表
世系表,就是說明一個家族成員,如:父子、兄弟間的相互關係,寫清楚祖先後代每一個家族成員名字的圖表。它有四種基本的記述格式:歐式、蘇式、寶塔式和牒記式。
歐式:又稱橫行體,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立的。歐式的特點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橫行,五世一表,用起來很方便。歐式中,每個世代人名左側都有一段生平記述,介紹該人的字、號、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績等。
蘇式:又稱垂珠體,是北宋文學家蘇洵創立的。蘇式世系表的特點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間無橫線連接,全部用豎線串連,圖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強調宗法關係。
寶塔式:就是將世代人名象寶塔一樣,由上向下排列。寶塔式採用橫豎線連接法,豎線永遠處在橫線的中間。
牒記式:不用橫豎線連接世代人名間的關係,而是純用文字來表述這種關係。每個人名下都有一個相關的簡介,如:字、號、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績等。牒記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較節約紙張。
以上四種世系表形式都各有特色,這是一般族譜中比較常見的世系表。世系表要易看易懂、內容真實、層序分明,這是最為重要的。
十五、家譜體例
明代中後期是中國家譜體例演變與內容更新的一個重要分水嶺。體例的變化與內容豐富是此前譜牒所少有的。內容有的包括新舊序、跋、辨、圖、外傳、外紀圖、世系圖、塋域圖、卷末跋、後序。有的包括序、凡例、列士、金氏本國、世系、事略、行實、行狀、墓志銘、雜著、記、詩、贊、規約。有的包括序、名人傳記、行狀、墓誌、世系。有的內容涵括歷代譜序、敕命、凡例、像讚、祠屋圖、墓圖、傳、世系圖。有的包括序、圖、地理志、姓氏源流、世系、文翰。有的涉及歷代譜序、目錄、世系圖、考、先世文翰、序、說、傳、記、壽敘、賦、詩、歌、詞、輓詩、行狀、贊、祭文、譜說、領譜字號等諸項內容。
萬曆以後,字譜內容較前更為豐富。有姓氏、本原、世系三考,其後內容又擴充了「世德、規範、訓典、文獻、宅第、丘墓、遺文、遺蹟、里社九考。」有的還涉及目錄、書法、凡例,歷代譜序、像讚、遷源源流、祠墓寺圖表、里居圖、姓氏來源、世系、世德、規範、訓典、文獻、遺事、丘墓、祭田、家規、修譜銜名、修譜總論、後序、跋等內容。涵蓋了後世家譜所具備的基本內容。有的分譜序、譜例、紀源、傳疑、傳信、世系、世傳、內傳、保瑩、遺翰、族約、續後。有的涉及序列、題辭、譜引、譜歌、譜詩、恩榮錄、曹氏先達、遷徙源流、墳墓、後序、跋、譜約、支譜圖、統宗譜系小敘、系圖、事略、重修族譜敘略、家乘序、詩集序、遺囑、跋等內容。同萬曆以前所修宗譜相比,內容得到大規模擴展,幾乎囊括了與宗族相關的所有事項。
與宋元譜相比較,明譜新增加的內容主要體現為家規家訓、祠產族產等宗族制度的相關方面,這也正是明代宗族制度較前有所發展的一個反映。
關於體例方面,明譜在因襲歐蘇譜例的同時,增加了「志」「圖」「考」「錄」等項新內容,這是明修宗譜進一步吸收正史和地方志編纂學上成果的重要體現。明代宗譜體例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綱目體,以綱統目;二是條目體,一事一目,互助統轄;三是綱目與條目的混合體。且愈往後,這種混合體的方法在宗譜編纂中愈益得到廣泛的運用。與明代以後所修宗譜相比較,有明一代所修宗譜的體例已比較完備,且大體上已定型,此後清、民國年間所纂宗譜在體例上基本承襲明譜,變更較少。
十六、譜序
譜序是每部家譜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闔家或某幾位族人撰寫的序和當時名流寫的贈序,以及跋語等。序跋的內容主要是介紹家族世系淵源、傳承關係、修譜緣由和經過以及任事人員等。由於一次次地續修,序跋也不斷增多,不僅有新修的序跋,還照錄舊序,有些譜的序跋有10多篇甚至幾十篇。
十七、典制
包括冠禮、笄禮、婚禮、祭禮等,有的譜以儀禮統之,含儀文、喪禮的圖式。還有的譜把祠規、祠產、義學、祀田的管理條例和契據也放在典制之內。
十八、世系圖
也稱垂絲圖,顧名思義,喻世系子孫綿延不絕,似垂柳絲絲。圖實為表,多采歐式,以五世為一圖,下五世格盡另起。稱始祖為第一世祖或第一派祖,以此序列,清晰可考。有的譜分外世紀和內世紀,外世紀從受姓始祖至譜尊始祖(或始遷祖)止,內世紀則以始祖(或始遷祖)奉為一世祖或一派祖。
十九、家譜譜籍
譜籍即為譜主的居住地。譜籍標引的是地名的名稱。現存家譜以民國之前的舊譜居多,譜中地名常題古地名,如浙江宜興就有「陽羨」、「荊溪」、「義興」等數種名稱,湖州分別題作「吳興」、「烏程」、「歸安」等。
二十、家譜堂號
明清以來,祠堂成了宗族祭祀先祖、議決大事的重要場所。每個祠堂大凡都有自己的堂號,從某種意義上講堂號是宗族的標誌。堂號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具有姓氏特徵的堂號,如王氏「三槐堂」、趙氏「半部堂」等;另一類是沒有姓氏特徵的堂號,如「世德堂」、「崇本堂」等。具有姓氏特徵的堂號,其來源大都伴有寓於某些含義的典故,它重複出現於該姓氏的不同支族。沒有姓氏特徵的堂號,大部分分別為某一支族特有或與其他宗族的堂號甚少重複,其餘少量的堂號則在同姓和異姓宗族中間著較高的重複出現率。而其他的堂號輔以姓氏、地域的限制,也能在判斷宗族方面起一定的作用。如「世德堂」,丁、王、李、吳、何、沈、邵、周、胡、秦、徐、陸、陳、孫、黃、曹、許、張等數十個姓氏都有此堂號,而且同姓中的不同支派也有,出現的重複率極高,但加以姓氏、籍等條件限制,就可縮小範圍。
二十一、姓氏源流
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來源與變遷,中國人的姓氏淵源大多很為古老。每套《家譜》都詳細介紹了自己姓氏源流,這樣才能世世代代承繼,也能將族系根緣流傳千百年。《家譜》中有「敘本系、述始封」的傳統,它的目的也在於「明世次、別親疏」以及考訂姓氏源流。《家譜》均有記載姓氏的一章,以敘述家族得姓的來源,或是家族因某種原因改姓的歷史。《家譜》中的姓氏源流是明辨家族血統的證明文獻
。
二十二、家譜內容
家譜的七大主要內容:
一、姓氏源流
,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來源與變遷。《家譜》都詳細介紹了自己姓氏源流,這樣才能世世代代承繼,也能將族系根緣流傳千百年。
二、堂號, 堂號是一個姓氏的特殊標識,它能顯示姓氏發源的地緣關係。
三、世系表,簡而言之,就是說明一個家族成員,如:父子、兄弟間的相互關係,寫清楚祖先後代每一個家族成員名字的圖表。
四、家訓,
家訓也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傳統宗族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
五,家傳,一般分為:列傳、內傳和外傳等。
六、藝文著述,「譜乃一家之史」,其中當然少不了家人的藝文著述。
自六朝起,就有將家族中名人的著作錄入家譜的慣例,尤其是到了明朝,此風更盛,涉及史學、文化、經濟、宗教等許多領域。家譜中的藝文著述,在體例上一般稱作:藝文志、辭源集、文徵集等。「藝文著述」以家族中名人所寫的詩文著作為主要內容,也收集本族人與外人的書信來函,以及經籍、表策、碑文、書札等,有的還有版畫、肖像畫、版本作品、名家書法、歌曲等,從形式到
內容都十分豐富。
藝文著述是家族先人的心血結晶,其中的大量珍貴史料文獻,有著非常珍貴的參考和欣賞價值。七、
家譜圖像,
家譜之體現,能合書、圖、史、表、志為一體者,它的利用價值就顯得大些。
二十三、家譜價值
家譜具有以下兩方面價值:
1、家譜的歷史價值。作為家族繁衍、活動檔案材料的家譜,保存了歷代不同地區與世系活動相關的豐富資料,它對於相關學科,諸如社會史、移民史、人口史、地方史......等都具有史料價值。
2、家譜的文化價值。家譜在我國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已經形成有獨特內涵、浸潤著民族情愫的譜牒文化,它對民族的心理素質、價值取向、行為模式都發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說過:「中國人民說王道是順乎自然,換一句話自然力便是王道,用王道造成的團體便是民族」。炎黃共祖的文化認同,是以姓氏溯源的譜係為根據的。古老的《世本》和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啟其端,歷代的姓氏譜系揚其波,代代相傳,成了民族集體的潛意識,這正是譜牒文化所發揮的作用。
二十四、譜例、譜論和目錄
譜例又稱凡例,用條文形式主要闡明族譜纂修原則和體例以及類目安排的理由。譜例強調家族血緣的純潔性,維護以男子為中心的倫理綱常,表示遵循「信以傳信,疑以傳疑」的修譜原則。
譜論一般是摘錄前代碩學名人論家譜之重要的語錄,也有直接把皇帝的喻民榜、喻民詔刊載在譜前,以告誡族人。
目錄又稱總目,說明該譜的卷數、每卷的主要內容。
二十五、氏族文化
包括族人的著述和受獎;先祖留下的遺蹟;祖先們用的命名序,族規、族訓等。
二十六、墓圖、墓誌
墓圖繪有所在地地名、方位、四址交界。
墓誌介紹墓主的生平和墓廬建置情況。
二十七、後記
包括成書過程,需要進一步查詢的問題,感謝對修譜有貢獻的人等內容。
家譜的流弊
中國人認祖歸宗,靠的是姓氏祖譜,皇室的玉牒、普通百姓的祖譜、家譜,就是歲月傳承的家世檔案,直到今天,國人在對組織和管理機關填寫有關申報表格的時候,還保留有「籍貫」一欄,籍貫實際上就代表著祖居地望的意味,它和姓氏一起構成了一個人的人文地理記憶。
夏商周以來,中國人就有家譜,詩人屈原官居三閭大夫,職責就是掌管楚國昭、景、屈三大姓的家譜,而漢代司馬遷寫的《史記》裡就記述了大量上古以來的政權更迭和諸侯世家歷史的權威性資料,而成為先秦時期的家世性經典文獻。南北朝時期,講究士族門閥制度,官分中正九品,看重出身的門選制度大行其道,家譜就成為選官、通婚的重要鑑證檔案,是以政府、豪門士族很重視篡修家譜,至隋唐,政府開始設置專門機構,多次編寫大型譜牒著作,著名的有《氏族志》、《姓氏錄》、《元和姓篡》、《皇室永泰志》、《唐皇玉牒》等。宋代更有著名文人歐陽修、蘇殉等人參與編譜修譜,使宋以前的家譜由維護門第、選舉、婚姻為目的而擴展為宋以後的家譜具有尊祖、敬宗、收族等具有的教化功能,家譜的記載也擴展到了整個宗族制度。有了教化功能,等於修成了一件統治工具,當權者的重視就可想而知了。其中,明清兩代的家譜編修無疑達到了封建社會的最高峰。如清代家譜在旗人襲爵、入仕都要查驗家譜,而清代皇帝玉牒二百年間共修28次,平均不到10
年就續修一次。明代嘉靖年間,張憲、張輝陽主修的《張氏統宗世譜》,記載了張氏遍及全國15
個省,1470多個點的117個支派,只有民國初年山東孔府修的《孔子世家譜》的規模可與之比美。
家譜既然是家族文獻,免不了帶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官修則可假他手粉飾家族,自修則更可自我方便作偽。封建社會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則自覺不自覺地按照儒家禮制來重塑祖先形象,規範祖先言行,掩蓋祖先劣跡,抹去不良影響以獲得主流文化的認同,所以中國家譜最大的流弊就是作偽,尤以宋代以後,明清兩代為烈。
今人徐建華在《中國的家譜》一書中總結了中國家譜作偽的六方面表現,可謂切中其弊:
第一,在姓氏朔源上攀龍附鳳,以上古和漢唐以來的帝王將相、貴胄名臣為本氏族始祖或遠祖,亂人他人做祖先,這連譜學大師歐陽修、蘇殉等人都不能免俗。以明清兩代為例,通常林姓上朔至比干,陳姓上朔至南朝陳武帝陳霸先,李姓為李耳、黃帝,蕭姓為蕭何,趙姓為宋代帝室等,不一而足;
第二,為提高家族地位,亂標地望。所以王姓必琅鋣,李必隴西,張必清河,劉必彭城,周必汝南,顧必武陵,朱必沛國,鍾必穎川,應已成為通例;
第三,世系雖遠,卻不可靠。名清以來的家譜,通常將家族遠祖或始祖上溯至遠古,然而歷代世系又十分清晰,甚至數十代、上百代代代不亂。一個家族十代八代延續完全有可能,十代以上就應該存疑義,而上百代的連續記錄又怎麼能夠靠得住呢?這是因為後代續修家譜,大多來源於記憶,附會或抄錄史書、志書和其他圖書,這些資料的來源本身就不可能百分之百準確;
第四,在一些遷入異地發展的家族中,大多在始遷祖身上大做文章。最典型的例子,宋朝以前的家譜中記錄家族中的功名、官爵且顯赫的特別的多,而到了明清以後則十分稀少,這是因為明清以前的資料稀少,可盡情作偽,明清以後對科舉和官員履歷可證明的資料太多,作偽則容易暴露;
第五,書善不書惡。在幾乎所有的家譜凡例中,都有家譜寫法的「不書」條目,即不讓入譜的標準,大多是「不道、亂倫、亂宗、絕義、辱先」等,這樣就使得所有的家譜中就只有好人、正義君子而見不到壞人,「我在墳前愧姓秦」大約就是如此。歷史上的大奸大惡之徒,如李林甫、秦燴都是既沒有祖先父母,也沒有子孫後人,從哪裡來的也不知道,非常有趣;
第六,為了炫耀目的,藉助有地位名人為族譜增光,比如收入一些皇帝的賜文,如聖旨、敕書、上諭、賜詩,以及一些官方文書,如告示、公文之類,同時宴請歷代外姓名臣碩儒寫序作跋、書寫題詞、讚詞、頌詩等,其間偽造或篡改,移花接木改頭換面的代筆之作屢見不鮮。
秦始皇是個有作為的大革命家,起碼在「姓」與「氏」的問題上,秦滅六國後開始一錘定音,「姓」與「氏」合一為姓氏,周代「分封制」影響下的1745個「氏」全部變成了「姓氏」。《中國姓氏尋根》載:到南北朝至隋,「崔盧王謝」為四大望族,唐代李世民見到官修宗譜仍延續前載便怒斥:我李氏貴為天子,「崔盧王謝」已經衰微,為何還持之不變?遂下詔改李氏為第一望族,公孫氏為第二望族,而「崔盧王謝」自然往後順延。唐高宗後期,武則天干政,開始修編《姓氏錄》,令五品以上的官員全部入譜,然後根據職位高低確定姓氏高低,此舉大大提高了武則天皇后的聲望與地位,為武則天以後順利接掌李唐政權奠定了基礎。從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的家譜文化與中國的「官文化」是緊密相關的,顯擺家譜,無非是想向世人表明,自己祖上出過官員,認祖歸宗也大多以先祖為皇室帝胄、名臣賢相為榮,這與當今修志紀念豐功偉績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可否認,歷代家譜的文化價值在凝聚人心、後世認祖歸宗和促進團結等方面有積極作用,而其史料價值就不敢視為言之鑿鑿的真跡了。中華民國編錄的《孔子世家譜》,向來被視為名譜之最,孔姓也曾被視為天下第一望族,有孔子這一高大全的偶像猶為不及,還要上溯始祖至商湯,進而上溯至商祖契(傳說簡狄吞燕卵而生商祖契),不啻為畫蛇添足一樣的笑話?今有河南人號稱中華伏羲研究會的一幫人著書《中華萬姓歸宗》,言說天下萬姓,同歸太昊伏羲氏,其拳拳倡中華萬姓歸於一統之情尚可理解,然以天下萬姓,歸於一個神話傳說生造出來的所謂「人文始祖」,從史料價值上說幾近謬然,這中新儒家的論調豈不是另一種赤裸裸地公開作偽?這樣一種偽作基礎上的文化價值不知道又為多少華夏後世子孫所認同?恐怕只有時間及及考古學去驗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