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禮俗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2016年清明節,四川省華鎣山區近1800名匡氏後裔代表參加了以“忠、孝”為主題的祭祖儀式。
清明節臨近,又到了祭奠先人的時候了。近日,哈爾濱市相關部門發出公告,禁止焚燒紙錢等封建迷信活動。可以為先人獻上一束鮮花,寄一份哀思,可以放飛氣球,可以在網上進行祭掃,也可以種下一棵樹。
清明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它將節氣日與民俗節日融為一體,是天時與人時的合一,清明禮俗文化充分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傳統觀念。祭祖與踏青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在祖先祭祀儀式中慎終追遠,在踏青郊遊中活躍生命,文化傳承與身心調適是清明禮俗文化的重要功能。在當代社會,清明禮俗的傳承創新體現在著重培育感恩情懷、提升生命倫理意識;貫徹環境保護理念,調整更新傳統祭祀方式;親近自然,擁抱生命的春天等方面,只有我們主動進行清明禮俗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我們的民族才能生生不息。
“天時”與“人時”的融合
清明是傳統社會節氣、節日合一的重要時間,“天人合一”觀念在清明中得到了生動體現。
清明是節氣與節日的合體,節氣是“天時”,是純粹的自然時間,節日是“人時”,它是社會文化的時間選擇。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最初主要為時令的標誌,時間在冬至後一百零七日、春分後十五日,西曆的4月5日前後。《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春分後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古稱八風之一,它溫暖清爽;在和煦的春風之下,天地明淨,空氣清新,自然萬物顯出勃勃生機。“清明”節氣由此得名。清明是春天的節氣,春天是四季之始,也是農業播種的時節,民諺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
農業是傳統社會的主業,為了農事的豐收,除了祈求自然風調雨順外,還得請祖先保佑,因此在清明時節逐漸形成春祭的傳統,在漢魏之際形成的寒食節,就承載了這一古老的祭祀傳統。清明真正成為民俗節日是在唐宋之後,它走了與傳統節日生成的不同路線。古代節日一般依據節氣時令,但脫離節氣時間點,另外生成民俗節日,立春到新年、夏至到端午走的就是這一路徑。但清明卻沒有沿用這一文化習慣,它將古已有之的寒食節俗收歸到自己名下,與此同時清明也改變了自身純粹屬於自然時間的性質。清明在唐宋後具有時令與節日的雙重意義,古代天人合一理念,在節日生活中得到落實與傳承。
祭祖與踏青
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它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社會的重大春祭節日。清明真正體現天人合一觀念。清明節俗豐富,但歸納起來是兩大節令傳統:一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二是親近自然、珍重生命。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傳承千年,至今不輟。
禮敬祖先,慎終追遠清明雖然晚出,但它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是傳統春季節俗的綜合與昇華。對於祖先的祭祀我國向來十分重視,上古四時祭儀中春季祭祀宗廟的大禮稱為春礿(後為春祠)之禮,當時尚無墓祭的禮俗,要祭逝去的先人,就立一名為“屍”的神主在宗廟祭祀。春秋戰國時期,墓祭風氣漸濃,《孟子》記述的齊人乞食墓間的故事,似可證明,但對於身份低微、財力薄弱的庶民階層來說,並不普遍。漢代隨著儒家學說的流行,宗族生活的擴大,人們因現實社會生活的需要,返本追宗觀念日益深化,人們對於祖先魂魄托寄的墳墓愈加重視,上墓祭掃之風轉盛。
唐人沿襲前代祭墓風俗,並擴大到整個社會。從禮經的記載看,古代並沒有春季上墓祭掃的例規,但唐時已成風氣。唐玄宗鑒於士庶之家無不寒食上墓祭掃,於是下詔“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朝廷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節,由於寒食與清明節氣日的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掃墓亦由寒食擴展到清明,唐人已將寒食清明並稱,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描寫寒食情景:“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清明不僅從寒食中分擔了祭墓的功能,同時它也將一些原本屬於寒食節日的遊戲娛樂置於自己名下,如蹴鞠、秋千是寒食的著名節俗,這時也已成為清明的娛樂項目,杜甫《清明》詩雲:“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秋千習俗同。”如果說唐朝寒食與清明並列,清明地位遜色於寒食的話,那麼宋朝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對寒食的置代,除禁火冷食仍為寒食特有的習俗外,清明已承擔了許多原屬於寒食的節俗功能。明清時期,寒食基本消亡,春季大節除新年外唯有清明了。
祭祖掃墓是清明節俗的中心。一到清明,人們就忙著上墳祭掃,湖北有民諺“三月清明雨紛紛,家家戶戶上祖墳。”無論城郊還是鄉村,清明祭祖掃墓都顯得非常熱鬧,古代帝王宮廷祭掃陵墓的聲勢與排場自不必說,就是一般百姓也是提籃擔盒、攜紙將燭,競上墓地。
上墳祭掃,包括兩項內容:一是掛紙燒錢;一是培修墳墓。唐代以前已有燒錢祭亡的習俗,但因寒食期間禁火,墓祭亦不能火化紙錢,人們將紙錢插掛在墓地或墓樹之上,有的壓在墳頭,表示後輩給先人送來了費用。這種因禁火而改變的祭祀習俗在當時曾受到一些人的質疑,“三日無火燒紙錢,紙錢哪得到黃泉”,但民間習慣一經形成,就往往成為一種特定的民俗傳統,它在後世已不禁火的環境下仍然流傳,掛錢成為清明墓祭的特色之一。隨著寒食禁火習俗的鬆懈,清明祭墓的流行,在清明墓祭中,人們不再忌諱燒紙錢,再說清明本來就是鑽取新火的日子,“神前新火一爐香”,自然有它的靈應。燒紙錢與掛紙錢的習俗並存。修整墳墓,培添新土,清除雜草,是清明掃墓的又一活動。在雨水到來前的春季,人們借清明祭祀的時機,對墳墓進行清整,既保全了先人,又盡了孝心。唐人就很在意這種習俗行為,“但有隴土無新土,此中白骨應無主”,由墓上有無新土可判斷墓主有無子孫的存在。現在某些鄉村仍以清明祭墓活動的有無作為家族是否綿延的標識,民間有“有後人,掛清明,無後人,一光墳”的說法。清明祭掃在傳統的宗法社會裏的確不能等閒視之。民間也有一套自發形成的習俗壓力,“清明不祭祖,死了變豬狗”的俗諺,正是對試圖不履行祭祖義務的人的告誡。
清明祭祖除掃墓的“山頭祭”外,後世還有祠堂祭,稱為“廟祭”,廟祭跟古代春礿之祭有著密切的關係,二者雖然在時間上相距遙遠,血脈確實相通。廟祭是宗族的共同聚會,有的地方徑直稱為“清明會”或“吃清明”。在祭祖儀式結束後,族長主持共商族內大事,申誡族法家規,最後會聚飲食。以同食共飲的形式分享祖宗福分,團聚宗族,是古已有之的傳統,所謂“以飲食之禮親宗族兄弟”。如《詩經.公劉》所記“執豕於牢,酌之用匏,飲之食之,君之宗之”。後世祭祖費用一般由專門祭田田租開支,祭田為祖業族產。
清明處在生氣旺盛的時節,也是陰氣衰退的時節,人們一方面感念祖先親人的恩惠,同時以培土、展墓、掛青的形式顯示後代的興旺。祖先在墳墓裏安住,關係到子孫的繁榮,子孫的發旺又能保證祖先的安寧與香火的延續,這是一種“互惠關係”。這樣,祖先墓地不僅是生命之根,同時也是情感之結,在傳統社會裏,人們無論走到哪里,都牽掛著鄉里廬墓。
踏青郊遊,珍重生命的儀式行為清明是踏青郊遊、珍重生命的節日。踏青是清明的又一重要節俗。清明時節,楊柳青青,自然界生機一片,人們借祭墓踏青郊遊。祭墓與踏青原來分屬寒食與清明,唐代以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主題不同的節日,一為懷舊悼亡,一為求新護生。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遊。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著密切的配合關係;禁火為了出火,祭亡意在佑生,這就是後來清明兼併寒食的內在文化依據。清明時節的戶外運動,其原始的意義在於順應時氣,是月生氣方盛,陽氣發洩,萬物萌生,人們以主動的姿態順應。踏青、蹴鞠、秋千、拔河、放風箏、鬥蛋等大都是有助於陽氣發散的活動。
宋代是生活日趨都市化的時代,也是民俗向娛樂方向發展的時代。宋代為了讓人能在清明掃墓、踏青,特地規定太學放假三日,武學一日。此時的寒食不僅收容在清明節下,清明踏青習俗也得到前所未有的興盛。史稱“四野如市”,“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清明上河圖》就更直觀形象地為我們展示了清明時節宋代都市居民出行的生活圖景。
插柳或戴柳是清明踏青與護佑生命的儀式行為。柳樹為春季應時佳木,得春氣之先。在四野一片蒼茫之際,柳樹最先吐出新綠。柳樹易栽易活的生存特性,顯示出其生命力的強旺。因此在古人觀念中,柳樹非普通林木,它有著神奇的效用。清明的新火就取自柳榆木。據說民間新火的傳遞亦是以柳條傳送。賈島“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的詩句大概吟誦的是這一情形。柳木不僅帶來新火,而且它很早就具有驅邪避鬼、護佑生靈的功用。民間向來有以桃弓柳箭削減煞氣的做法,柳木號稱“鬼怖木”。《齊民要術》有“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之說。這就是“三月清明門插柳”習俗的心理根源。宋代清明節已“家家以柳條插於門上”,說是可以“明眼”,也就是能明辨鬼邪,看住家門。後世沿襲了插柳的風俗,如近代壽春“清明日,家家門插新柳,俗意謂可祛疫鬼。”新柳一般由人們在祭墓踏青時在墓地野外折回,宋人詩曰:“莫把青青都折盡,明朝更有出城人。”
除門戶插柳外,清明還有戴柳的習俗。人們以結成球狀的柳枝或柳葉戴於頭上,民諺曰:“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城居的人們很喜歡這一習俗,鬢插青柳,既吉祥又有生氣。插柳與戴柳在民間還有招魂與安魂的解釋,有說“插柳留春”。事實上,春夏之交因氣候的關係人們易受季節性的疫病侵襲,人們為了順利度過這一危險時段,於是利用清明節俗預先進行禳解。這正是清明戴柳、插柳原始民俗意義。青柳留春,意味著在春季將逝的時節,人們用青青的柳枝來象徵對青春的挽留,“留青”也就留住了“紅顏”,留住了生命。
中國人重視時令養生護生,清明的飲食與春季養生護生相關,有寒食燕、清明團、清明飯等。寒食燕是山西地方寒食清明時的節令食品,它用棗泥與麵粉調和,捏成燕子形狀,也稱子推燕,表示紀念晉國先賢介子推。子推燕象徵春陽,有驅邪保健的功效。清明團是用青色的艾草汁染色的水磨純糯米粉團,可以冷食。清明的節令食品還有烏飯。清明節在南方地區吃一種特製的黑飯,明代杭州,“僧道采楊桐葉染飯,謂之青梗飯,以饋施主”。明清寧波人都稱為“青糍黑飯”。這種食品大約與寒食節的禁火有關,寒食在宋朝以後與清明合一。浙江黃岩人清明采蕪菁和米粉作餅,稱為“寒食”。烏飯是滋陰助陽的保健食品。據《廣東民俗大觀》記載,廣東客家有清明飯,製作方法如下:清明前夕,從野外採集各種可食用的藥用植物,如艾草、雞矢藤、清明菜(鼠曲)、薺菜、枸杞葉等,洗淨、去梗、煮熟,拌在預先浸透濾幹的糯米(加適量大米)中,用碓舂成飯團,添進紅糖搓勻,製成飯塊蒸熟即可。清明飯因所用藥料不同,風味各異,食而不膩,可作點心,也可饋贈親友,尤為兒童喜愛。這些清明食品的原料來源於中草藥,人們認為清明時節食用它們可清涼解毒,驅邪保健。
春天飲食中,不能不提春茶。清明茶是清明時節採摘的茶葉嫩芽,它色澤綠翠,葉質柔軟,茶葉中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香氣四溢,味道醇厚,清明茶是飲食民俗中的養生佳品。茶人採摘春茶時,要特別的仔細,只能用指甲掐,不能用手指扯。“新火試新茶”曾是古代最流行的時尚。清明時節,無論家居還是出門在外的文人雅士,都以清明鑽取的新火煮新茶。
在生命之花競相綻放的明媚春天,中國人傳承著古老天人合一的理念,追念亡人,祭祀祖先,踏青郊野,助陽護生,踐行著生命傳遞的意義。
當代社會的傳承與創新
清明是古老的民族節日,它關聯著民族生死觀念,在中國傳統節日系列中,清明因其強烈的自然人文合一的色彩而地位非凡。清明是傳承民族信仰、家庭人倫的重要載體,是人們親近自然、珍重生命的重要時間。清明關係到民族的文化生命,是我們今天需要特別重視的節日。我們需要傳承清明所蘊含的倫理觀念與自然意識,同時也要看到當今時代變化的環境,對清明節俗作適應性的調整與更新。
感念先人,進行生命倫理教育中國人受傳統文化心理的影響,有著強烈的家庭觀念,尤其重視家族、祖先。幾千年來,我們民族並沒有絕對意義的宗教信仰,更多時候是對祖先亡靈的崇拜、返本歸宗的意識特別濃厚,在清明節祭掃祖先是對亡故先人的特殊緬懷方式。古羅馬哲學家西賽羅早就說過:“血緣通過善意與關愛將人們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因為具有同一家庭的傳統、同一家族祭祀的儀式、同一祖傳的墓地,是非常重要的。”與此同時,每逢清明佳節,海內外華人也會共同緬懷中華民族人文祖先,讓華夏兒女感受到血濃於水的殷殷情愫,從而增強了民族認同感與凝聚力。清明祭祀重在祭掃過程的嚴肅與真誠,儀式可以根據情況適當調整,鞠躬或叩拜因人而異,關鍵是“誠敬”二字放在心中,切忌潦草應付。祖先祭祀實際上是一次生命倫理的教育、感念先人功德的教育。我們尤其要提倡感恩的情懷。感恩是社會基本的倫理基礎,對亡故先人懷有一顆尊重之心和深深的緬懷之情,這是我們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樸素的感情有利於整個社會層面的感恩文化的培養。在追思中學習感恩,推己及人,對別人、對社會心存感激,人與人之間就會充滿關愛與同情。
慎終追遠是清明節的文化精神。我們利用清明時節,追思祖先業績,提倡家庭、社會對先輩歷史的尊重,保持對先人的敬畏之心與感恩之心。在人心躁動的現代社會,清明節更有著特殊的意義,它能夠給人一個理性、冷靜思考人生的機會。
貫徹環保理念,傳承與更新祭祀方式清明祭祀是我們的文化表達,是感恩先人、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傳統社會的一些祭祀方式,在城市化的過程中,面臨調整與更新。傳統的鄉土祭祀是獨立的家族墓地,祭祀是私人性的表達,祭品在祭祀之後由家人分享。在城市公共墓地區,清明祭掃的空間較之傳統發生了重大變化,人們的祭祀活動處於開放狀態,因此清明祭掃不純粹是私人活動,而是成為公共活動的組成部分。因此,在祭祀方式上必然會出現相應的變化,傳統的三牲祭品讓位於果品、鮮花,紙錢鞭炮也因環境問題而大大減少。
現在很多人在清明祭掃時沒有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思想觀念太庸俗,祭祀用品也越來越低俗,如燒紙做的別墅、轎車、麻將等等,本意是讓先人也在另一個世界享受俗世之樂,實際上是個人追求物質享受甚至感官樂趣的一種心理折射,不是一種理性的態度。我們應該宣導祭掃中的環保理念與安全理念,儘量減少祭掃過程中的環境污染與資財的耗費。
清明節是傳統節日,清明節給我們預備了祭奠先人的時間與機會,這是我們祖先為我們留下的重要文化遺產,它讓當代的人們在春天停下腳步,跟自己的先輩有一個對話的機會。雖然對話的方式最好是在祖先的墓地,掃掃墓園,燒燒紙錢,跪叩幾次,但現實的情況是許多人因為假期太短,或工作學習所限,不能回到故鄉親自叩拜,只能遙寄思念。現在網路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缺憾,人們在網上獻花、虛擬祭掃,在形式上也滿足了部分人的心理需要。現代技術為傳統節日活動提供了新的選擇與途徑,部分滿足了人們的情感表達需要,這當然值得肯定。當然這是一種新方式,但不是所謂“更文明”的方式,兩種方式是不同情況不同環境的選擇。也說明傳統與現代並沒有天然阻隔,二者可以互通互聯,關鍵是要養護我們心中所具有的因血緣而產生的親密情感。清明是中國人特有的情感寄託,也是民族文明的一種傳承方式。
親近自然,激揚生命,清明是厚重的,同時也是輕盈的。國人在春天哀悼亡者,同樣在春天激揚生命。人作為生命個體,因生理與社會原因,總會週期性地出現一定程度的這樣或那樣的身心疲憊與精神困頓,所謂“春困”是現象之一。要調節身心,振作精神,就需要特定的儀式與娛樂活動,以“動心勞形”。我們清明時節在與祖先對話中獲得了精神力量,同時我們也通過踏青郊野,與自然對話,獲得身心的放鬆與精神的愉悅。
清明是春天的節日,是親近自然、品味春天、激發生命活力的時節。踏青郊遊,是清明時節與春祭並存的古老主題。在春意盎然的郊野,人與自然交融,放風箏、蕩秋千、踢毽子、拔河等娛樂,成為人們踏青郊遊的時令娛樂。人們在生命成長、展開的季節,以戶外活動的方式,娛樂身心,調節精神。
除了遊春踏青之外,春天是需要品味的,清明時令飲食正是我們對春的味道的體驗。清明相容了古代寒食節俗,許多寒食節日的美食通過清明節保留下來。傳統有“饞婦思寒食”之說。寒食燕、清明團、清明飯、清明茶等都是清明節日的佳品。清明的時令飲食值得我們總結與推廣,清明的野菜餅、青團、清明茶是健康的美食時飲,我們可以利用清明嘗春的口號,促成清明時令飲食風尚在城市生活中的回歸,讓更多的人在清明時節走出水泥森林,品味春天的美好。
乍暖還寒的時節終於過去,我們迎來了丁酉年溫暖的清明。清風徐來,大地眀潔,楊柳依依,雜花生樹,清明世界是祥和的世界。清明是莊重的,我們面對先人,我們在祭拜的靜默中,回想祖先的恩德,增強持守祖先基業、傳遞民族香火的責任。清明是愉悅的,我們踏青郊外,沐浴溫暖的春風,讓生命在自然中清新地躍動。
清明常在,民族不老。
(蕭放4月2日在山西省圖書館的演講。蕭放,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副會長、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中國人類學民族學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歲時節日、禮儀民俗、歷史民俗學、中國文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