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號:記載家族歷史 傳承優秀文化

作者:劉嬋 張妮  來源:中國文化報  更新時間:2022年09月08

堂號:記載家族歷史 傳承優秀文化

2014-04-04

“堂號:廳堂的名稱,舊時多指某一家或某一房的名號。”《現代漢語詞典》給了堂號這樣的解釋。“名不正則言不順, 言不順則事不成”,中國人向有好名的習慣。高大寬敞的廳堂,取上一個大方儒雅的名字,這簡單的幾個字,發展成為家族重要的文化符號。或追根溯源,或緬懷先祖,或訓勉後人,堂號與家風、家訓、家規等一起,成為傳承家族優秀品德言行的重要方式。

又到一年清明時節,尋根問祖、追終慎遠又一次牽系著海內外華人的心。傳承家族文化的堂號,也再一次成為連接家族成員的紐帶。

追根溯源 緬懷先祖 訓勉後人

家住江蘇南京的何先生想尋找江蘇淮安何氏家譜,期待早些認祖歸宗。去年清明,他在報紙上刊登了自己的“尋親啟事”:曾祖父大約1906年從江蘇淮安逃荒到南京,家族堂號是“廬江堂”,希望能找到宗親。報導刊發之後,何先生陸續找到線索,終圓“尋親之夢”。“家譜在我曾祖父逃荒時遺失了,同宗的其他人手裏還有。”何先生通過自己的堂號,最終找到了家譜,也找到了同一宗族的親人。

據記載,“廬江堂”始祖為韓瑊,為春秋戰國時期韓國的貴族,後改姓為何。《湞陽水木記》記載:“瑊公姜妣皆壽百齡,卒後葬於廬江東鄉望淮崗,也稱何墳岡,至宋猶存。”後來韓瑊子孫在廬江一帶繁衍,發展成為望族,遂以“廬江”作為何氏的堂號,稱為“廬江堂”。

中華民族的很多姓氏都有自己專有的堂號,除了姓氏的總堂號,還有自立的分支堂號。高大寬敞的廳堂上,懸掛著書寫堂號的匾額;年節喜慶之日,門前掛起書寫著堂號的大紅燈籠;老百姓談論某一家族時,也喜歡以“某某堂”來稱呼。

“從宗族發展史來推測,堂號大概出現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出現了很多世家大族,他們重視自己的祖先,也注重家族的文化修養,於是把堂號作為家族符號。”長期研究宗族發展的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主任常建華對記者說:“堂號的作用首先是表達對祖先的敬仰,同時也表達對整個宗族倫理道德與行為方式的追求。通過堂號,整個宗族有了共同的道德要求和行為規範。”

堂號之由來,主要有兩個方面:一為以始遷祖發祥地為堂號,如太原王氏,以後又衍生出金陵王氏、固始王氏等;二以先祖之道德文章、文治武功等為堂號,或取義吉利祥瑞、訓勉後人向上的文字立堂號,如王姓的三槐堂、魏姓的十思堂、張姓的百忍堂等。

以先祖的道德行為為堂號,最著名的莫過於楊姓的“四知堂”了。據史書記載,東漢弘農華陰(今屬陝西)人楊震為官清正。某日,楊震去山東東萊赴任太守,途經昌邑。昌邑縣令王密為討好上司,懷揣金銀,深夜偷偷送給楊震。楊震堅辭不收,王密說:“請收下吧,反正深更半夜沒人知道。”楊震嚴肅地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為了紀念楊震的清正德操,弘農楊氏就以“四知堂”作為堂號,代代相傳。

中國知識份子素有“文章報國”的愛國之心,歷史上以先祖的文章著述為堂號者也有很多,比如周姓的“愛蓮堂”出自北宋著名理學家周敦頤的散文名篇《愛蓮說》。《愛蓮說》熱烈地讚美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格,抒發了作者追求高尚人格的心態,周姓家族遂以“愛蓮堂”為志。類似的還有孫姓的“兵法堂”,出自孫武的《孫子兵法》;白姓的“香山堂”,出自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別號“香山居士”。

“很多堂號蘊含了一種家族榮譽感,祖先成為家族成員的行為榜樣,這讓他們的家族認同感更高,家族更有凝聚力,傳承祖先的美德成為家風。倘若有違背這些準則的,會被認為是敗壞家族的名聲,被他人所不容。堂號實際上形成了維護家族文化傳統的約束力。”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蕭放說。

仍對家族成員發揮積極作用

雖然很多傳統的大家族在現代社會紛紛瓦解,但是家族堂號並沒有就此消失,仍然對家族成員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例如,一些家族世代經商,堂號同時也是商號。隨著商業活動的發展,堂號也隨之發展成為商鋪的核心文化,其中廣為人知的就是同仁堂。

同仁堂是一個有著300多年歷史的中醫藥老字型大小品牌,由太醫樂顯揚在清康熙八年(1669年)創辦,他告誡子孫:“可以養生,可以濟世者,惟醫藥為最。”他把“同修仁德,濟世養生”的理念留給了後人。這些儒家的仁愛思想,到了樂顯揚的後代樂鳳鳴時期,已經成為了一種職業道德。直到今天,同仁堂脫離出樂氏家族成為大型國有企業,但是以仁愛為核心的儒商文化被傳承下來。

2003年非典期間,北京地區的藥材金銀花每公斤由不到20元瘋漲到 300元時,一些實力不濟的藥店怕虧本,紛紛停售。而同仁堂在北京61個門店堅持不漲價並保證供應。由於原材料價格暴漲,同仁堂每賣出一副藥,得虧損兩元,最後僅這一項藥材就虧損了 600多萬元。同樣,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震區藥品需求量猛增,同仁堂生產的“血毒丸”很快售罄。當時,震區交通中斷,使用平常的物流管道,至少需一周才能把藥品配送到位。同仁堂臨時決定將 500多盒“血毒丸”空運配送到震區。由於物流成本增加,但價格不變,這一趟送貨,同仁堂至少虧了20萬元。

有些堂號雖然沒有依附商業活動獲得發展,但是其思想仍然保留下來,成為家族成員精神財富的一部分。

李姓是中國的大姓,總堂號是“隴西堂”,其中還有一些分支堂號。攝影師李正告訴記者,他家的堂號是“合和堂”,取自本族先祖李世民的“衙門休出入,鄉黨要和諧”,主要是表達家族合心、合力、和諧、和睦之意。李正最早看到自家的堂號是從家譜上,那時候他還是個學生,因為喜歡畫畫,修譜時負責繪製祖像。“我們整個家族都非常重視家族的團結與和睦,注重家族的延續。家譜是我們非常寶貴的東西,即便是經歷了兵荒馬亂的戰爭和文化大革命,家譜依然保存下來,家族優秀的傳統也這樣一代代傳承下來。”

李正說,“合和堂”傳達的家族要合力、和睦的理念,給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除了注重維護和諧的家庭關係之外,李正還與族人一起,注重對於“合和堂”甚至整個李氏文化的追溯和傳承。2006年,他參與編纂《世界李氏族譜全書》,目前成譜已達 8噸重、6000餘冊,已把全球30多個國家的李氏親緣歸根入譜。同時,李正還參與組織很多家族聯誼會,拍攝有關李氏家族的紀錄片。“我們做了很多,希望天下李氏都能團結起來,其實國也是由一個個家組成,如果家庭甚至家族和睦了,國家也就團結興旺了。”他說。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