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繁榮譜牒文化的若干思考
2015/11/4
譜牒作為記錄宗族血緣關係的載體,為宗族文化的研究與發展提供重要的文獻參考。二十世紀中期,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宗族制度受到了極大的衝擊,但宗族文化卻傳承下來。改革開放以後,宗族文化以新的面貌吸引著廣大農民群眾,聯繫著農民群眾的生產、教育、交往和生活。
以譜牒文化為載體,研究宗族文化的歷史、現狀、作用,並給予科學的指導,對保證農村地區的穩定與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發展符合時代潮流、積極向上的譜牒文化是一個值得認真研究的問題,譜牒文化發展任重道遠。
一、繁榮譜牒文化,對構建和諧社會的積極意義
宗族文化以親緣關係為基礎,以家族觀念為紐帶,以構建和諧家庭和諧社會為核心。就內容而言,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諸多構成中,與地緣文化(或以物緣文化、神緣文化)之類的亞文化相較而言,以親緣關係為核心的家族文化,對於人際關係和社會發展的影響極為巨大。
隨著改革開放對社會發展的推動,隨著現代化進程中競爭的加劇、人際關係空前劇烈的變化,人們對心靈安頓和精神休息的渴望,以及生活、工作和交往的需求的增加,宗族觀念在種種因素的驅動下進一步復興。作為宗族文化的載體,譜牒文化已然成為當代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並且不期然地成為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相契合的重要途徑,成為承續並光大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管道。繁榮譜牒文化,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深遠意義。
(一)吸收譜牒文化的優秀成分,構築民族凝聚力,提升國家軟實力
今天的中國,面臨著傳統文化和民族宗教的失落,也面臨西方文化以及外來宗教的強烈衝擊,雖然從地球村的大交流和信仰自由角度來看,我們很難對外來文化和宗教的發展進行指責,但我們要珍惜中華民族文化,弘揚民族文化,以往人為地把民族文化貶低為糟粕、打壓自己的傳統文化和“原始宗教”,不給它們合法的地位和正常的發展,使國人喪失了更貼近內心需要的宗教的機會,不僅是妨礙了宗教信仰自由,也是人為地消解了民族凝聚力。一個民族的傳統宗教往往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載體,有學者建議將公廟類民族信仰形式定性為儒教,推升它們的名譽,給它們以正常的發展空間,定然會有助於民族凝聚力的形成。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我認為一個國家的民族文化(包括宗教等)同時是這個國家的軟實力。例如朱熹的族譜文化就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有些學者將其歸入宗教),我們應該敢於大力宣傳,廣泛地傳播和弘揚,則軟實力強。又如儒學(包括理學),正是我們的民族文化,也有人把它稱為儒教,世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孔子學院,今年祭祀孔子,習近平總書記就十分重視,還做了重要指示,可見我們的儒學(包括理學)是世界文明的瑰寶。我們不能把這些民族精髓拿出來據以表現自己是文明古國,而又把它放在博物館裏作為展品。我們需要提高認識,努力使民族的文化發揮更大社會和文化功效,在族譜文化中注入新的倫理體系,為今天構建和諧文明的社會服務,提升中國軟實力。
建設新倫理體系,這是全社會的事情,是探索中的事情,也很難一蹴而就,宗族發揚關乎人倫建設的傳統,參與新時代人倫的建設,將成為一種社會力量和文化探索因素,對社會發展做出有益的貢獻。全社會應當對各宗族所作的努力給予尊重,允許、促進其在這方面充分發揮作用。
至此,歸結就本文範圍內所涉及的中國傳統家族文化和族譜文化的當代意義:傳統家族文化、族譜文化與現代社會文化的鏈結點。歷史已經證明傳統宗族文化並沒有隨著傳統社會的轉型而消失,卻有許多內涵為當代文化所傳承,這中間似乎有一根鏈條將兩者銜接起來。比如,由孝到忠的國家認同觀念,即傳統孝道要求貢獻於社會,盡忠於家天下的君主、漢民族的國家,發展到今日是社會奉獻與忠誠於中華民族的國家;古今的家族均鍾情于社會倫理道德的建設和致力於家族歷史的紀錄——修編家譜;家族共同體認同精神的保持。有了這樣的鏈結點,就使得傳統家族文化、族譜文化能夠適應新時代的要求,調整其內涵,摒棄過時的宗法性的東西,而保存和發揚適應時代要求的成分。
(二)弘揚譜牒文化優秀成分,與社會主義新文化緊密結合
族譜文化的持續和族譜文化的發展,其最重要的基礎就是祭祀祖先。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在儒家的始祖——孔子的思想中,“仁”是核心,“孝”是根本。而“孝”又以“子嗣”為主,這意味著人生的意義和血緣的延續緊密地相聯,生命的意義在於把祖宗的“香火”延續下去。朱熹的理想創造性地把儒學提高到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朱熹的《家禮》就是族譜文化的精華。《家禮》中祖宗觀念的體現即為祖先崇拜。漢族的家族或宗族儀式,祖先崇拜可以說是最核心或最重要的部分。崇拜祖先通常在培養宗族觀念中起決定性作用。一個人的存在是由於他的祖先,而祖先的存在是由於他的子孫。古人認為陰界祖先的生活必須靠陽界子孫的供奉,祖先既無人照料其陰間的生活,陽界的子孫也將不能在祖先的庇佑下接續香火。宗族文化的復活,正是依託祖先的血緣系譜把族人聯繫起來,通過祠堂和祖墳的修建,為宗族祭祀祖先提供了必要的祭祀空間,從而達到尊祖、敬宗、收族的效果,進而喚起族人的血系觀念,成為人群結合與社會結合的重要基礎。
正因為如此,中國社會的宗族組織,雖然經過了各種政治運動也沒有銷聲匿跡。即使像福建的樟湖鎮這個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徹底被水庫所淹沒的地區,其宗族組織依然很很頑強地得到生存和發展。其固有文化傳統的具體體現,諸如祠堂、祖墳以及各種文化儀式與民間信仰等,並沒有為庫區的淹沒而消亡,它們在重建中得到復興,有的還吸收了現代文化而得以創造和發揮。這說明,傳統文化已融入人們的具體生活世界,成為人們現代生活中的一種生活邏輯和生活規範,也可以說這一約定俗成的文化傳統已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習性。所以,不管是宗族組織和地緣村落的融合,還是宗族組織通過一定的勢力,對地方社會所產生的影響,其本身都使得國家權力和政治通過鄉村政治與血緣組織、農民家庭有機地聯繫起來。因此,我們應把宗族組織和宗族文化的復興置於中國社會結構和文化傳統來思考。
(三)充分譜牒文化團結海外僑胞的重要作用
家族文化在當代中國的作用,還體現在華僑華人對祖國現代化建設的支持方面。懷念祖先,熱愛家鄉,是全球華僑華人的文化自覺,也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表現。根深蒂固的宗族文化是凝聚海內外華人的重要文化因素之一,建設大中華文化圈的一種文化基因,既有益於中國吸收海外華人資金,加速國家的經濟建設,也有益於世界華人各種權益的發展。華人多受中華宗族文化的薰陶,具有它的因數,希望中華國家富強,樂於尋根問祖,於是家族及其文化、家譜,就成為聯繫海內外華人的一種紐帶,吸引海外華人資金,發展中國當代經濟。
對外開放,也推動了宗族文化的復興。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黨中央在推行改革的同時,也制定了開放的政策。為了消除國外華人華僑的過慮,政府首先清理了戰爭年代被毀、文革期間被占的、具有文物保護價值的寺廟祠堂並加以修繕,同時鼓勵海外有親人的公民致信海外親人回國尋根拜祖,報效祖國,也鼓勵同姓族人修宗祠、宗譜和祖墳,加強同族人員的聯繫和合作。大量華僑華人回國投資,大大促進了現代化建設的力量。特別是改革開放初期和中期,海外華僑華人不僅為家鄉親戚提供經濟幫助,解決當時的種種困難。同時,他們回國大力投資,幫助家鄉發展經濟,帶來先進的技術和理念,推動了經濟社會的發展。政府的這一政策措施,不僅通過華人華僑之口,宣傳了祖國大陸的發展成果,吸收了大量海外資金和技術,也使以血緣為紐帶的家族企業迅速發展起來,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所謂開放,說簡單一點,就是凡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有利的國外好的東西都可以引進來。比如,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經驗、文學藝術等等。對外開放除了加強國家間的交流和合作外,還要加強民間的交流和合作。
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國際潮人聯誼會、廣東潮人海外聯誼會、世界中山同鄉懇親會等組織的發展及其活動的開展,表面上是鄉情的展現,而從中國文化的角度看,本質上都是親情的彰顯。道理很簡單,鄉情是親情的放大,親情自然蘊含著鄉情。在文化中國意義上,中華一家,遐邇一體,本是題中應有之義。這樣一種觀念,本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民胞物與”(天下的人民都是我的同胞兄弟,萬物都是我的親密夥伴)思想的具體表現。所以說,改革開放客觀上促進了宗族文化的復興。
(四)教育後輩從譜牒文化中繼承先聖的精神風尚
強調“家訓”和培育良好家風,為“治國”、“平天下”打好必要的基礎,這是中華民族文化傳統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中國道德文化中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貴遺產。古人已經認識到,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家庭教育處於初始與基礎的重要地位,一切道德教育和品質培養,如果能夠在一個人的“幼稚之時”,就對其訓誡誘導,使其“習與智長、化與心成”,那麼,在他們成人之後,就能對應當履行的道德規範,自覺地予以遵守,不會有所謂“扡格不勝”之患。中國古代思想家們之所以重視家庭教育在整個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是從無數的經驗教訓中總結出的一個重要道德教育規律。父母與子女之間,有著極其親密的血緣關係,父母對子女的瞭解與關愛,子女對父母的信任與依賴,貫穿著一種特殊的聯繫。這就是中國古人所特別強調的“親情”。在中國古代長期的以血緣為紐帶的封建關係中,這種“親情”關係,更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正因為這樣,中國古代的“家訓”,也就成為獨具特色的一種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其內容之豐富、涉面之廣博、影響之深刻,是世界各國文化中所沒有的。
中華民族猶如一個人的軀體,各個宗族、各個社會團體、社會機構好比是人的各個組織、系統、經絡脈絡。各個組織、系統、經絡脈絡綜合起來組織成一個完整的的人的軀體;各個各個宗族、各個社會團體、社會機構、社會系統綜合起來組織成一個完整的中華民族、中國社會。人民百姓則是這個軀體的細胞。人首先組織起來成為一個具體家庭,許多個家庭組成一個宗族,而眾多的宗族組合起來就組成一個以炎黃為共同祖先的中華民族。另外,類似的每一個社會人員猶如這個龐大“軀體”的細胞,組成社會的小團體,大團體,各個社會團體則組成相關的社會機構、系統,各種形形色色的團體、系統和機構……則組成了一個中華民族的大家庭。
(五)讓譜牒文化促進民族團結,促進海峽兩岸和平發展
改革開發以來,福建作為臺灣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海外僑胞的主要故里、中華姓氏播遷海外的主要中轉站,面臨著統一戰線工作如何謀求一條新的路徑,新方法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最近還強調“不能數典忘祖”,中華民族歷來有尋根敬祖的優良傳統。臺灣
80%以上民眾的宗祖地在福建,以“兩岸同根,閩台一家”的活動。30多年來,臺灣同胞回到大陸尋根謁祖、探親旅遊的超過推動了
480多萬人次的臺胞回大陸尋根謁祖,40多萬人次的大陸同胞到臺灣認親訪友。據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的不完全統計,20多年來,姓氏源流研究會及其所屬分支機搆接待來訪的學專家者及各界人士超600餘批,30000餘人次,接待臺灣同胞
60000多人次。
30多年來,以海峽兩岸族譜文化為基礎的民間交流活動也如火如荼。海峽兩岸的民間研究社團紛紛成立,規模較大的有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福建省客家聯誼會、福建省歷史名人研究會、福建省江夏黃氏研究會、廈門姓氏源流研究會以及臺灣省姓氏研究學會、臺灣百姓文化交流協會、金門縣宗族文化研究協會等等,活動頻繁,特別是海峽論壇、海峽百姓論壇、海峽兩岸姓氏文化論壇、客家論壇、族譜論壇、海峽兩岸青少年中華姓氏源流知識競賽等交流活動,形式多樣,不但臺灣同胞湧到大陸的祖籍地尋根謁祖,以福建為主體的大陸同胞也源源不斷走進臺灣交流。臺灣許多各姓氏的譜牒專家和宗賢不斷來大陸調查訪問,尋根溯源,回鄉拜祖謁墓,修祠續譜。許多台當局政要、名流也或明或暗托人來閩謁祖祠、查族譜,不敢數典忘祖,以至捐資修祠堂、修祖墓、續譜系、題詞送匾,凸顯“閩台一家親”之實。這就是抓好姓氏交流的三要素:有墓可拜,有祠可祭,有譜可續。
20多年來,研究會各個分支機搆和專家組織大批人員編撰出版海峽兩岸的百姓族譜。主要有《陳氏宗譜》、《林氏族譜》、《中華魏氏大宗譜》、《張公君政總譜》、《隴西李氏族譜》、《中華楊氏通譜》、《鄭氏漳州譜》、《何氏族譜》、《福州固始鄧氏》、《福建周氏譜志》、《中華莊氏宗譜》、《莊嚴族譜》、《福建蔣氏族譜》、《泉州許氏大宗譜》、《鄭氏族譜》、《濟陽蔡氏族譜》、《謝氏族譜》、《張氏族譜》、《彭氏族譜》、《遊氏族譜》、《福建董氏聯譜》等等。謝長廷的好友代表謝長廷回來尋根,謝氏委員會協助他們在東山考證了謝長廷的祖籍地。馬英九祖籍地在閩西的論證也取得認可。由於各姓氏間都有綿續不斷的族親姻親和朋友關係,特別是海峽兩岸的各姓氏間的血緣關係,是任何政治、信仰、語言等原因不可能隔斷的,通過海峽兩岸的姓氏宗親交流,將有益於民眾情感溝通,對構建和諧海峽將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族譜文化理論書籍和刊物也紛紛出版。盧美松《中華盧氏源流》、林偉功《中華林氏》、盧同筍《中華盧氏》、梁永堅《福建梁氏》、蔡幹豪《中華蔡氏》、《中華莊嚴大典》、《蔡襄文化大典》、林志棟《中華比干傳人》、黃如論《福建黃氏世譜》、陳及霖《閩台陳氏文化.祠堂卷》、蔡幹豪、林庚《閩台百家姓》《閩台姓氏地圖》、林庚、蔡幹豪、林志棟《閩粵林氏始祖林祿大典》等。
古今宗族的興修宗譜,是中華文化的一種保存形式和體現,它已經不是單純的族譜,而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今天中國的宗族觀念、宗族文化,在本質上是良性的,能夠成為現代新型文化補充的、成為特定群體心理安頓和精神支持的民間文化。它的主要作用是文化傳承和親情延續,是對民族傳統文化合理成分的創造性發展以及對當代文化構建的有益啟迪。
二、多管齊下,繁榮譜牒文化
(一)與時俱進,更新譜牒文化理念
譜牒文化要與時代同步。修譜,若只理順世系支脈,寫成譜單,編成譜書,雖說前有序文、中有世系支脈人名、後有小記,也僅是存史而已。時至二十一世紀,社會進步,時代進步,編寫譜牒要與時俱進。
與時俱進,就要更新理念。要與當今的社會文明相適應,運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論點,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係,使之修譜登上一個新高度。修譜的作用,要以譜牒感染、影響、教育今人與後人,從同姓同宗,手足相連,血脈相通,進一步發展到愛鄉里、愛祖國,從而形成家族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如張海瀛先生的論述的:“中華民族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正是無數個家庭以一貫之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彙集而成的。中華民族的愛國傳統,也是在這個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所以譜書的編者,思想要解放,思維要開闊,衝破數千年來封建宗法觀念的影響,認清歷史局限性,不斷注人當代當代新的觀點、新的方法、新的資料,體現新譜書的時代感和科學性。從僅僅理順支脈世系名諱的簡單譜書,而提高到近似一部家族繁衍史冊,與國運相系、民族相連,廣泛記錄族人生平簡歷,深刻反映家族成員的成長歷程,整個家庭命運的滄桑巨變,成為一方社會的縮影,成為一部家族史和教科書,修譜者應認識高瞻、視野開闊,不圃於一姓一族的範圍,擴而展之,思及整個民族與國家,此種認識,此種情操,此種做法,應該是當代修譜者所具有的初衷,所應達到的境界。
(二)豐富內涵,更新譜牒元素
家譜修繕中存在的問題:1.不少家譜為“光宗耀祖”而攀附帝王權臣、著名人物為先祖,或極力誇大先祖功德,內容不實、假託的弊端;2.傳統家譜編修過程中封建思想濃厚,如男女不平等問題(已有),或有強化封建家族勢力的嫌疑,形成以區域(或姓氏等)為單位的家族團體,誇大所謂“宗族利益”,加深族人“宗族內外差別”的意識,一致排外,形成宗族之間的惡性競爭,不利於社會的和諧發展。
家譜撰寫過程中,需自行剔除以上不良傳統。
譜牒文化經數千年積澱,形成了優良傳統,有其自身的獨特體例,經久不衰,理當予以繼承。但,時至今日,向現代轉型,社會發展客觀事物,人文理念都有極大的變化,與之相適應,譜牒文化豈能固步自封。各種事物總是要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更新,不斷完善,不斷創造出的形態。編修家譜亦應在實踐中創新,加以豐富和發展。譜書的編者,理應站在歷史的制高點上,在弘揚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注入舊譜書所匾乏的科學內容。
1.
傳統譜書中,男尊女卑的觀念重,是男子入譜,女子不得入譜,這與當今國家“憲法”中關於男女平等的精神,計劃生育法中的“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的精神格格不入。許多新修譜書對此等老例已做更改。生子女分長次直書名諱,女已婚注適某氏某人,生子女及名諱。古時女人不入譜,是所處時代所致。當今社會男女平等,權益相同,女人應入譜。婿對國家對社會有貢獻者,也列入譜書世系卷和世錄卷。
2.傳統美德
比如《侯氏家譜》第三卷“族規”中第三條“上體國家保赤之心,竭力報效;下訓子孫勵精圖治。勿玷行人”第四條:“為官不貪,為商不奸,勤學不隋,為仁禮賢,遵紀守法,治家要嚴”第五條“工農
商學,各司其職。依法納稅,視之義務。護國興幫,其責如山。行善積德,服務社會”第七卷:人生感悟留言中“誠以養德、信以修身、“男兒當自強,做人響噹噹”、“做人要堂堂正正,關心人幫助人要實實在在。工作要勤勤懇懇,幹實事幹好事要兢兢業業”第八卷:懿行懿德卷中“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做官者,清政廉潔,兩袖清風。經商者,無奸無假,惡念莫生。從戌者,衛國保家,義務光榮……”“敬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先輩繼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等等。在今日譜書中如此具體化,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徵,注入了科學內涵,為今後修譜者所採用。
(三)創新體例,構建新型框架
在許多普通百姓的舊譜中,由於受歷史條件和編者文化水準所限,多數譜書比較簡單,僅僅記錄了家族支脈世系名諱。時至今日,對譜書的內容和體例要有所創新,構築恢宏的框架。新編家譜應該與時代同步,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注入科學內容,體例要創新,構築恢宏框架,要以人為本,崇尚厚德載物,展示家族文化,增強家族、民族的團結,使家譜的史料價位更高,文化氛圍更濃,使家譜不僅成為一部家族史,而且應該是一部向族人進行愛國愛家教育的教科書。使譜牒文化真正成為先進文化的一部分。幾十年來由於對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觀念的教育,導致現在有很多後人缺乏家族觀念和宗族意識,不關心也不過問本家族的發展歷史。
(四)完善族規,吸收法制觀念
宗族的組織規範體現為成文和不成文的族訓、家訓、戒條、族規、族約等。族規規定宗族成員的權力和義務、宗族組織的活動方式,它不僅是族民行為的準則,也是宗族組織活動的規範。當今新的族規家訓要在社會主義法制體系下進行編修。弘揚民族優秀傳統,剔除古代遺留下來的封建糟粕,吸收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積極因素,編出新的族規家訓。從目前所見的新修族譜,應該都體現了族規家訓的時代精神。今年我們福建省海峽出版社出版的《福建家訓》就是一部很好的家訓教科書。對傳統的族規家訓,他們沒有去否定,而是重新進行釋義,使它具有時代特徵。同時也吸收了一部分新編族規當“代自創家訓”,可成為我們編篆新族譜的族規家訓的很好的參考資料。
(五)繼承傳統,採用資訊技術
中國家譜,產生於上古時期,完善於封建時代,幾千年來,家譜在不同時代顯現出不同的形態,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家譜資訊和家譜的修纂,源於皇室資料,後發展為保存、記錄貴族、官僚統治精英們的世系,最後演變成為社會各等級服務的私人修纂行為。族譜從最早只列出父子輩分的世系表,到記錄家族成員的出生、死亡日期的家族世系,直至擁有複雜的家族資訊的族譜,包括前言、序文、族規、世系表和傳記內容。從古至今,我們的先民們編制了難以數計的各類家譜,雖經歲月侵蝕,流傳至今的仍有一萬二千多種三十多萬冊,家譜微縮膠捲一千多種,其內容之全,價值之高,很值得我們今天去瞭解與認識。
現代家譜與傳統家譜的區別:一是現代家譜要記載的人口、戶數,都遠遠多於古人編的傳統家譜;二是現代修譜要記錄的人文資料內容十分豐富,如人物照片,家族事務活動剪影、活動記實、文獻、論著、詩、詞、歌、賦、贈言、題詞、人物表彰、個人傳記、業績介紹,優秀家庭及業績圖文介紹等內容,都是傳統家譜的若干倍,傳統體例無法滿足現代人編輯家譜的要求。
如果現代家譜還用傳統的歐式或蘇式的吊線體例,其品質效果具有兩個顯著區別:一是傳統體例浪費紙張、虛增篇幅、不利於保管、查閱難度大,一個
600年的宗支,現有人口高峰(常有2--3代)通常在2000--5000戶,傳統體例的空白線段浪費紙張達60%以上,文字實用版面不到40%,這樣的家譜既浪費印刷資金,更不便保管、不便查閱,沒有實用價值。修編現代家譜,必須實行體例改革創新,運用功能完善的、有實用性的最新體例、最新技術,最新版式、使新編家譜符合並滿足現代要求。實現家譜工作的發展方向,這就要求家譜編輯工作逐步實現專業化、專職化,面向分支,服務分支,益及百姓,對於逐步實現“樣板——模式——引導——規範”的目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六)承前啟後,努力培育新人
中國大陸的家譜編修已中斷二至三代。中國有句老話說,三十年不修譜就是不孝。如果按著祖上所言,今日有相當多的人是不孝後人。好在,民間還有人在默默修譜。他們在尋找祖上的記憶,在續寫家族的繁衍史。隨著近年各地的重修行為逐漸由地下轉至地上,家譜這根舊線的銜續也在眼前越來越生動地展開。這裏有雙重含義,一是上對祖先,二是下對後代,先人千心萬苦創業,育人,為本家族為社會創下了豐功偉績,不能從我們這一代或下一代丟掉,必須通過修譜,為祖先豎碑立傳,把他們的育人和創業精神,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作為永久的紀念,這是我們這一代或後一代人神聖的不可推卸的歷史使命。家譜又稱宗譜、族譜或譜牒,是以記載一個血緣家族的世系與事蹟為主要內容的史類文獻。我國歷史上家譜的出現至少可追溯到先秦時代,明清時期私修家譜更是成為一項全民性的文化活動。家有譜、州有志、國有史,家譜與方志、國史並列成為祖國三大歷史文獻。家譜有一定的編寫體例,主要記述家族的歷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變遷、居地遷徙、婚姻狀況,家族成員在科貢、官封名諡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蹟(包括著述),家族的經濟情況和興衰變化,以及家族的喪葬、祀典、族規家法等,因此,家譜是一種能夠比較真實反映歷史面貌、時代精神、社會風尚的載籍,歷代學者都把譜系之學看作是一門重要的學問,是史學的組成部分。
三、繁榮譜牒文化,電子族譜是主旋律
近年來,電子族譜開始流行,許多電腦軟體研究人員已經深入族譜領域研究電子族譜,並已經取得相當的成就。福建省廈門市姓氏源流研究會的幾位專家在多年的實踐中已經取得顯著成效,所開發的
KFA電子族譜軟體目前唯一獲族譜方面的國家電腦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編號:軟著登字第068907號,登記號:2007SR02912),處於領先地位。
據專家邱盛樑、江藝平介紹,幾年來修家譜的人,都有電子版族譜的需求。電子族譜一般有兩種形式,比較常見的是將文本族譜通過掃描或拍照,形成圖像檔,製成仿真的“電子書”形式,可在電腦上模擬看書似地翻閱,這種方法比較適合運用於老舊族譜,一則將老舊族譜掃描保存後就不用再去反復翻動原件,減少了磨損,有利於這些不可再生的珍稀遺產的保存;二則老舊族譜能夠留存至今的本來就十分稀少,通過數位化、網路化處理可擴大資源分享面,便於共同研究;三則這種方法保留了老舊族譜的歷史原貌,便於與新修族譜的對照。然而,這種方法的弊端就是閱讀形式和傳統的文本族譜差不多,也是一頁一頁地翻閱(也可以指向性地直接跳到要找的頁數),只適合保存和對照,比較沒有實用價值,原則上講還不是實際意義的電子族譜。
真正的電子族譜是動態化、智慧化,可以實現人機對話的。數位化、網路化的
KFA電子族譜在網上只要輸入姓名或點擊譜名、支系、房派或輸入關鍵字就可查找到相關入譜人資訊和溯源資訊,查看族譜世系脈絡,可流覽“我的一家”、“五服九族”,進行“三代溯源”、“一鍵尋祖”、“查找共祖”。
電子族譜有以下特色:
1、電子家譜攜帶方便,便於查詢
過去要研究族譜,手續複雜,特別是一些大家族,一部族譜有幾箱,數十冊。說要看看家譜,如果是傳統的族譜,要查看起來必須要攜帶幾十斤重的家譜,然後一本本翻閱,現在我只要帶電子版就可以了。
2、電子族譜檢索簡捷,使用方便
電子族譜除了攜帶方便,利用電子家譜讓查詢也變得簡便的多——只要在電子家譜裏輸入關鍵字,就可以查到要找的資訊。家譜的資訊採集,工程量很大,難免會出現錯誤。
3、電子族譜修撰便利,修改容易
一部傳統族譜修撰起來一般要花費好幾年時間,有的要修撰十年八年。電子反復謄抄書寫。電子族譜就不一樣,幾乎都在電腦上操作,各地的資訊也可以通過網路傳遞,快捷準確,一般只要1-2年就可以成稿,修撰週期明顯大大縮短.自古以來謄抄族譜錯誤難免,這些錯誤一旦發現,如果使用的還是紙質家譜,很難修改。但是電子家譜的修改就非常容易,族人發現資訊直接找我們修撰家譜的負責人。過段時間,把這些資訊進行匯總,需要的話很快可以進行二次印刷。
4、電子族譜數位撰稿,方便保存
福建的家譜都是幾百年前開始修撰的,對他們這些修撰家譜的直接參與者來說,最頭痛就是老家譜的保存不利,影響資訊的採集。這些電子版的保存肯定比紙質的要好很多,如果以後再修撰家譜,直接對照現在的電子家譜修就好了。
5、電子族譜符合新潮,便於發展
過去修撰族譜都是老年人的事情,看閱族譜也都是老年人。現在的中青年一代人他們都有電子閱讀習慣,也有電子技術基礎。過去修譜要十年甚至三十年一修,十年三十年中要發生多少這樣那樣的事情,修撰起來都有依靠追記,十分困難。要花大量時間,動用很多人。現在修撰電子族譜,隨時可以對發生的事情、人與事進行記錄,加快了時代步伐,有利與發展。除了要電子家譜的人越來越多,一些家譜軟體的出現,也對電子家譜起到推動作用。這些軟體很靠譜,已經在一些大城市開始流行,這些軟體會提供家譜修撰的固定格式,讓使用的人覺得會很方便。
6、電子族譜可上網站,建“地球村”
網站上就可以輕鬆創建自家家譜。上就可以輕鬆創建自家家譜。修家譜是中國人的傳統,修撰起來耗時費力,且不易保存,電子族譜可以網上創建家譜、記錄故事、保存家族照片的網路平臺電子家譜,可隨時增添修改,大大降低了修家譜的門檻。同時,家譜要憑真實性才具備流傳價值,切不可為了“續”家譜而刻意攀附,要往後看,即使現在你只能排出三代,對子孫後代來說也是很有意義的。
由此可見,電子家譜肯定是未來的方向,這是置信無疑的。實踐證明,電子家譜有利於讓年輕人接觸家譜文化。這幾年,隨著電子家譜的流行,開始越來越多地接到年輕人參與修譜隊伍之中。他們成為電子家譜的提倡者,電子族譜發展的創造者,電子家譜會讓更多年輕人瞭解家譜文化。
然而,也有人因對電子族譜瞭解不全面,產生對傳統族譜文化的擔憂。甚至認為,我們老祖宗一直使用宣紙對家譜進行印刷。會不會有一天,大家都用電子家譜了,家譜文化的傳承是否還能原汁原味進行下去?其實,電子族譜就是以傳統族譜為基礎提升的。運用
KFA電子族譜軟體修編的族譜可以同時產生網路版電子族譜、光碟版電子族譜、印刷版紙質族譜三種族譜。尤其是紙質族譜,有近
300種的排版格式,有新版的左翻、橫排,也有老式的右翻、豎排,有新型的圖譜,也有傳統的體例(如歐式、蘇式、邱式等),同樣可以印製在各種紙質上,如果印在宣紙上幾乎和傳統族譜一樣。因此,將族譜文化研究的成果與電子技術緊密結合,與海內外研究電子族譜的專家學者結合,
KFA電子族譜軟體的開發走出了一條有特色的電子族譜研究的路子,此研究成果已取得國家版權局頒發的電腦軟體著作權證書,以“易、全、新”為特色,得到海內外姓氏譜牒文化研究專家的好評。
KFA修譜軟體接地氣,易操作,適合民間修譜組織人員掌握電腦技術較弱的人群使用,易普及和推廣。
據我瞭解,國內外還有許多專家推動數位化、網路化修譜。已在香港註冊的《中華大族譜協會》,多年來也一直推廣國外流行的
PGV修譜系統,提倡在互聯網上即時、動態、雙向修譜。國內還有“譜易”“譜志通”等修譜軟體相繼推出,呈百花齊放之勢。總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電子族譜必將成為今後修譜之主旋律。
參考文獻
[1]蔡幹豪、林庚.大眾譜牒學〔M〕.福州:海峽姓氏文化研究院,2014
[2]邱盛樑.運用互聯網族譜數位化平臺
推進閩台兩地祖源對接〔C〕.海峽兩岸姓氏文化論壇論文集(第2輯),廈門:廈門市姓氏源流研究會,2013:P119-128
[3]江藝平.論現代化族譜與修譜現代化〔C〕.海峽兩岸姓氏文化論壇論文集(第3輯),廈門:廈門市姓氏源流研究會,2014:P122-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