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説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古代打仗都講究禮儀!
我們總説這句話: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説順嘴了,卻很少有人往深處追究,中國的禮儀之邦是如何來的。那麼,這個“禮儀之邦”是怎麼來的呢?
我們知道,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不曾間斷的文明史,在5000年漫長的文明發展過程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一系列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和優秀的傳統美德,因此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
禮儀當然也記載在各種典籍之中,《詩》序中載:“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禮記》:“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
實際上,中國的禮儀之邦首先體現在邦國之間的禮儀上,今天我們就看看在我們國家春秋時期,先祖們是怎樣打仗的。
子路之死
子路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子路原名仲由,子路是他的字,另外又還有一字叫季路,是春秋末魯國卞(今山東省泗水縣泉林鎮卞橋村)人。他是“孔門十哲”之一,以政事見稱,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藝,敢於批評孔子。孔子非常喜歡他,對他評價很高,認為子路可備大臣之數,説他“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
(子路問津)
周敬王40年(魯哀公15年),公元前
480年,衞國內亂,子路臨危不懼,冒死衝進衞國國都救援孔悝,混戰中被蒯聵擊殺,怎麼死的呢?《左傳.魯哀公十五年》這樣記載:季子將入,遇子羔將出,曰:“門已閉矣。”季子曰:“吾姑至焉。”子羔曰:“弗及,不踐其難。”季子曰:“食焉,不闢其難。”子羔遂出。子路入,及門,公孫敢門焉,曰:“無入為也。”季子曰:“是公孫,求利焉而逃其難。由不然,利其祿,必救其患。”
你看,他趕到孔家時,孔家的家門已經關閉,顯然來不及了,他的同學子羔,還有孔悝的家臣公孫敢都勸他不要去了,子路的態度是直接説:食人之祿,忠人之事,有利可圖就追隨左右,大禍臨頭就逃之夭夭,我可不是這樣的人!
進門之後,一場亂戰,亂戰之中,子路的冠纓被對方用戈砍斷,冠纓一斷,帽子就會掉下來。擱現在,斷了就斷了,接着打唄,但是子路卻説:“君子死,冠不免。”我是君子,就算是死,也要死得體體面面,要有尊嚴,就算要死,也不能免冠,於是放下武器,騰出雙手,從從容容地繫緊冠纓,任由對方砍殺,結果當然不好,他被砍成了肉醬。
邲之戰——幫逃跑的敵人修車
邲之戰,也叫“兩棠之役”,發生於公元前
597年,這是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會戰,是當時中原兩大強國晉國與楚國在中原爭霸的第二次重大較量。
(晉楚之戰)
當然,戰爭的結果是楚國勝利了,楚莊王最終因此役的勝利而一舉奠定了“春秋五霸”的地位。這自然不用多説,我們要説的是一個細節,看《左傳.魯宣公十二年》的記載:晉人或以廣隊不能進,楚人惎之脱扃,少進,馬還,又惎之拔旆投衡,乃出。顧曰:「吾不如大國之數奔也。」
兩國大戰,晉軍戰敗奔逃,有一輛戰車陷在坑裏不能動彈,於是追趕他們的楚國戰士就停止了追趕,遙遙地站着喊,教晉軍怎樣修車,先教他們抽去車前橫木,但仍然沒有解問題,車還是出不來,於是楚人又喊話,教他們拔去大旗,扔掉轅前橫木,戰車這才衝出陷坑。
有意思的是,晉軍反而回頭對楚人説:“吾不如大國之數奔也!”大意就是,楚國弟兄們,你們到底是擅長逃跑的超級大國啊!
這是彬彬有禮的戰爭!
泓之戰——不重傷,不擒二毛,不鼓不成列
公元前
638年,宋、楚兩國為爭奪中原霸權,在泓水邊發生戰爭。當時鄭國親近楚國,宋襄公為了削弱楚國,出兵攻打鄭國。楚國出兵攻宋救鄭。《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是這樣記載的:宋公及楚人戰於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陳而後擊之,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殲焉。國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傷,不禽(擒)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
這一段也叫“子魚論戰”,大意是兩國交戰,宋軍以逸待勞,他們先排成戰鬥的行列,但是楚國人卻沒有全部渡過泓水。於是子魚勸宋襄公趁敵人未渡河攻打對方。宋襄公不同意,等到楚軍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陣勢,子魚又勸宋襄公攻擊,宋襄公還不同意,等到楚軍擺好陣勢,宋襄公才讓宋軍發動攻擊,結果呢!宋軍大敗,宋襄公大腿受傷,他的貼身護衞官被殺死。
(古代戰車)
於是宋國國人都來責怪宋襄公,宋襄公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認為,身為君子,在打仗的時候,有這樣的規則:
1、
不重傷。打仗的時候,不能讓一個人重複受傷,不管對方傷在哪兒,都要讓對方回去治療,堅決不能再給他來一下;
2、
不擒二毛。打仗的時候,在戰場上遇到頭髮花白的人,決不可擒來作俘虜,應當讓他回去養老;
3、
不以阻礙。打仗的時候,堅決不在地形險隘的地方阻擊敵人,要打仗,就要在開闊地帶堂堂正正地進行決戰;
4、 不鼓不成列。對方的陣形還沒有完全擺好之前,就不能擂鼓進軍。
你看,宋襄公敗得夠慘,但他實在是繼承了遠古君子們的戰爭禮儀。
鄢陵之戰
公元前
575年,晉楚兩國發生鄢陵之戰,戰爭過程中發生的一些事,也很説明問題: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見楚子,必下,免胄而趨風。楚子使工尹襄問之以弓,曰:“方事之殷也,有韎韋之跗注,君子也。識見不穀而趨,無乃傷乎?”郤至見客,免胄承命,曰:“君之外臣至,從寡君之戎事,以君之靈,間蒙甲胄,不敢拜命,敢告不寧君命之辱,為事之故,敢肅使者。”三肅使者而退。
郤至是晉國大夫,在戰場上三次遇到楚共王,每次都要下車,脱下頭盔,並且小步快走(表示恭敬的禮節),要知道,對方是敵國的君主啊!
(古時的戰車)
楚共王呢,也講“禮”!他派人帶着一張弓,去慰問人郤至。代共王傳話:剛才匆忙之中,有一位穿淺紅色衣服的人,他可真是君子啊,他見到我就小步快走,他會不會受傷了呢?
郤至當然在場,他的迴應更有意思,他先是脱下頭盔行禮(對方是國君之使,他視作對方君主親來),然後泰然請求回覆:我是個外邦小臣,跟隨我們的國君參戰,承蒙我們的國君恩准,我披上了這身盔甲,因為有公務在身,所以我無法去當面叩謝君上(楚王)的關懷了,拜託使者去稟告君上,下臣我的身體很好,正準備跟你們決一死戰!接連向使者行了三遍大禮才退下。
你看:禮,在中國春秋時期,比戰爭勝負更重要!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再來看《左傳.宣公十四年》的記載:
楚子使申舟聘於齊,曰:“無假道於宋。”亦使公子馮聘於晉,不假道於鄭。申舟以孟諸之役惡宋,曰:“鄭昭宋聾,晉使不害,我則必死。”王曰:“殺女,我伐之。”見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華元曰:“過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殺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乃殺之。楚子聞之,投袂而起,屨及於窒皇,劍及於寢門之外,車及於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圍宋。
大意是:
楚莊王派申舟到齊國,説:“不要向宋國請求借路。”同時還派公子馮到晉國出使,也不讓他向鄭國借路。申舟由於孟諸這一役曾得罪了宋國,説:“鄭國明白、宋國糊塗,去晉國的使者沒有危險,我就必然會死。”楚莊王説:“要是他殺了你,我就攻打宋國。”申舟把兒子申犀引見給楚莊王然後出使(交待後事)。
(楚莊王)
申舟到達宋國,宋國人果然不讓他走。華元説:“經過我國而不請求借路,這是把我國作為楚國邊境內的縣城。把我們當作縣城,這是視我為被滅亡之國。殺了楚國的使者,楚國必然會進攻我國,進攻我國也不過是被滅亡。反正一樣是滅亡。”於是就殺死了申舟。楚莊王聽到申舟被殺的消息,一甩袖子就站起來,隨從趕上去到前院才送上鞋子,追到寢宮門外才送上佩劍,追到蒲胥街市才讓他坐上車子(氣得不輕)。到了秋天,九月,楚莊王就包圍了宋國。
(古戰爭場面)
這是成語“投袂而起”的出處,也是“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出處。你看,那時候的人認為使節無論職位高低,任何時候都神聖不可侵犯。
這是使節的“禮”!成了後世通用的戰爭原則。
尾聲
我們看,國際現代戰爭中有《日內瓦公約》,這是人道主義的,我們有理由相信,公約的內容,怕最早就起源於遙遠的春秋時期。
(古代戰爭場面)
但在中國,發展到戰國時期時,這些禮大部分都不存在了,因為到了戰國時,戰爭已經發展為“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孟子.離婁下》),打仗時,都是恨不得把對方趕盡殺絕,哪裏還有什麼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