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視野下的菲律賓閩南文化

作者:胡滄澤  來源:  更新時間:2022年05月12

當代視野下的菲律賓閩南文化

菲律賓的閩南人據估計有一二百萬,他們主要來自中國福建省的閩南地區,以晉江、石獅、南安、永春、安溪、同安、思明、鯉城、豐澤、洛江、泉港等市、區、縣為主。儘管他們的人數占菲律賓華僑華人的 80%以上,但在菲律賓的 1億多人口(2014年7月統計數字為1億)中,僅占1%—2%。然而就是這百分之一二的極少數,卻頑強地傳播著閩南文化。閩南文化是如何傳播到菲律賓的?從當代視野觀察,菲律賓還保存有什麼樣的閩南文化?這些閩南文化在強大的“菲律賓化”衝擊下,還能繼續生存和傳承嗎?這些都是本文要探討的。

菲律賓的閩南文化最遲可以追溯到中國的唐宋時期。唐代,福建泉州港迅速崛起,從泉州乘帆船到達廣州,然後經廣州、越南、馬來半島、爪哇、婆羅洲可以到達今菲律賓的蘇祿群島、棉蘭老島、米沙鄢群島和呂宋島,在菲律賓各地出土的不少唐代陶瓷可以證明[01]。到了宋元時期,泉州港迎來它的極盛,並迅速發展成為世界性的大港,閩南人開闢了經澎湖列島、臺灣島南部到達呂宋島、米沙鄢群島和蘇祿群島的新航線,這條航線大大縮短了閩南地區與菲律賓之間的距離,方便了兩地的經濟和文化交往,為閩南文化傳播菲律賓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前提條件。到了明代,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我國東南沿海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閩南一帶的沿海百姓開始大批到海外從事貿易和定居,一衣帶水的菲律賓自然成了他們的首選之地。在西班牙人佔領菲律賓之前,已有大量閩南人移居呂宋島等島嶼。西班牙人稱華人為“ SANGLEY”,即閩南語的“生理”,也就是“生意”的意思。可以知道,這裏的華人就是閩南人,他們講閩南話,以做生意為主要職業,以至於西班牙人用他們職業的閩南話來稱呼他們。

在西班牙人統治菲律賓的 300多年中,閩南人主要從事商業、手工業和農業等各項事業。16世紀後半期,西班牙人開通馬尼拉到墨西哥的航線,大力發展大帆船貿易,從此,馬尼拉成為中國和墨西哥的轉口貿易中心。從中國福建、廣東、浙江來的商船運來絲綢、瓷器等大宗商品到達馬尼拉,換取從墨西哥運來的白銀和銀元,然後,西班牙大帆船將這些中國的絲綢和瓷器由馬尼拉轉運到墨西哥販賣,閩南人積極參與了這種貿易。以閩南人為主的中國商人把大量絲綢、瓷器、鐵器、火藥、麝香運到菲律賓,也運去了菲律賓所需要的水牛、馬、麵粉、薑、核桃、衣袍等。他們還將菲律賓的農產品如番薯、煙葉、番茄、玉米引種回中國進行種植和推廣。

在菲律賓的國內貿易中,閩南人也起了重大的作用。他們吃苦耐勞,誠實守信,足跡遍及菲律賓的城市、鄉村、偏遠山區、海島。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他們利用沿海及內河的船運、陸路的車載經營生意;在偏僻的山區,沒有大路,他們就挑擔徒步,走村串戶,一面賣貨一面收購山貨土產。在菲律賓百姓一時經濟困難,無錢購物時,閩南商人也會採用借錢賒賬等方式,待他們有支付能力時償還或待收成後以產品抵付借款,故閩南商人很受菲律賓人歡迎,他們互通有無,打成一片,甚至相互通婚。在長期的交往、融合中,閩南語、閩南的風俗習慣、閩南的宗教信仰也漸漸在菲律賓傳播開來。

1898年 6月12日,菲律賓獨立,同年美國佔領菲律賓。在美國佔領菲律賓期間,對華人實行排斥限制措施。然而,閩南人依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在某些行業如零售商業迅速發展。在菲律賓全國各地,閩南人經營食品、雜貨的“菜仔店”遍地開花,甚至達於窮鄉僻壤。這也加強了閩南人與菲律賓人的聯繫,有利於閩南文化的傳播。

日本於1942年至1945年佔領菲律賓,殘酷迫害鎮壓華僑,很多華僑華人幾代人苦心經營的工商金融企業和文化教育事業悉數毀於一旦。據馬尼拉中華總商會估計,全菲13萬華人,至少有1萬多被日軍殺害,華人財產損失達2億2000多萬比索[02]。商店倒閉,學校停辦。閩南人在積極投入抗日武裝鬥爭的同時,為延續閩南文化的香火使之不致中斷,還暗中開設了一些私塾,用閩南語和中文讀物教育兒童和青少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菲律賓政治上脫離美國而獨立,1946年 7月 4日,菲律賓共和國正式成立。獨立後的菲律賓政府在經濟上提出“菲律賓人第一”的口號,將華人擠出零售商業領域,而在文化上對華僑華人的幹預尚未全面進行。因而五、六十年代菲華社會的主導文化仍然是閩南文化,講的是閩南話,過的是閩南節日,拜的是閩南神靈。

1970年代馬科斯當政,這時以閩南人為主的華人已將商業資本轉向工業生產領域並取得極大的成功。他們創辦加工工業,開展裝配業務,並進軍輕工、紡織、食品加工、制藥等領域,經濟勢力不斷擴大,對菲律賓社會貢獻不斷增加。有鑒於此,馬科斯調整對華人政策,放寬對華人入籍的規定,大批閩南人加入菲律賓國籍,成為菲律賓公民,華人資本也就成為菲律賓民族資本的一部分。馬科斯實行軍事管制時,外資紛紛撤出菲律賓,華人抓住時機,擴大投資和生產,又向銀行、保險、房地產、超級市場、航空、啤酒、煙草、旅館等行業進軍。他們積極引進新技術、採用新設備和新型管理模式,並形成企業集團。20世紀80年代起,華人資本已開始對外投資,走上跨國經營的國際化道路。到了21世紀,華人資本已經佔有菲律賓經濟的半壁江山。從福布斯公佈的歷年世界富豪排行榜看,菲律賓的富豪多為華人,且絕大多數是閩南籍。就2016年榜單看,菲律賓前 6大富豪有 5位是華人[03],這 5位全為閩南籍,其中第1、2、4、6位全為晉江籍。

菲律賓的閩南人就是這樣,在悠久的歷史長河裏,以自己刻苦耐勞的精神和聰明才智,與菲律賓人民一道,開發菲律賓,建設菲律賓,並與西班牙、美國、日本殖民者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與此同時,他們又頑強地保存和不斷地傳播閩南文化,使閩南文化在菲律賓的土地上生根、發芽、成長,並結出累累碩果。

文化的載體主要是語言文字、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在這些方面,菲律賓的閩南文化都表現得十分鮮明和突出。

就語言來講,閩南人將家鄉的語言閩南話帶進了菲律賓,並創造出一個新名詞“咱人話”。由於到菲律賓的閩南人並非來自一個地方,而是閩南各地,有晉江、石獅,有惠安、泉港,有永春、安溪,有同安、廈門,各地儘管都講閩南話,但地方不同,腔調不一,為了在異國他鄉團結一致努力奮鬥,大家創造出一個“咱人話”的新名詞,以示“咱們是自己人”,“咱們是一家人”,十分親切,富有凝聚力。從語音來看,“咱人話”是以晉江話為基礎,融合菲律賓各閩南語而發展起來的,雖不完全等同于晉江話,音調比晉江話更輕柔,但從本質上講,“咱人話”仍然是閩南語的變調、變化和發展,屬於閩南話的範圍。當然,“咱人話”中的“咱人”有時也不一定專指閩南人,“咱人出”指的是“中國戲曲”,“咱人菜館”指的是中式餐廳,“咱人冊”指的是漢字書寫的教材,但“咱人話”卻完完全全是專指閩南話。而有些非閩南裔的華人也有將“咱人話”稱為“福建話”或“閩南話”。

華人之間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是閩南話,在華人社團、華人基金會等公眾社交活動中,也主要使用閩南話,比如華人基金會亞洲啤酒醫學專科獎學基金會資助的醫學講座,每月舉行一次。在每月的第一個星期一進行,至2016年8月份為止,共已舉辦了283堂的醫學講座。這種既有高深醫學知識又有深入淺出剖析解釋的講座基本上用閩南話表述,主持人使用閩南話,主講人、聽眾發問以及主講人的回答也多使用閩南話。他們所講閩南話的地道,所表達意思的貼切、生動有時甚至要超過在原鄉,因為在原鄉,很多閩南土話已經很少使用,很多意思的表達要靠普通話輔助。而在這裏,由於華僑華人多直接來自閩南鄉間,在這邊接觸交往的又多為家鄉人,故所使用的閩南話所保存的閩南韻味更加濃厚。

由於閩南人與菲律賓人的長期交往融合,閩南語一些辭彙也成為菲律賓人辭彙,菲律賓的主要語言他加祿語就有很多來自閩南方言。例如Bihon(米粉)、Misua(面線)、Tsa(茶)、Hebi(蝦米)、Lumpia(嫩餅、春捲)等。在家庭關係的稱呼方面,菲律賓人幾乎是照搬閩南人的稱呼。如INGKONG(祖父)、INPO(祖母)、KUYA(大哥)、INSO(嫂子)、ATE(大姐)、SIYAHO(姐夫)、DIKO(二哥)、DITSE(二姐)等。

在宗教信仰方面,閩南人信仰的佛教、道教和其他民間宗教也在菲律賓紮下根來,並傳播開去。

閩南人篤信佛教,他們把在家鄉的佛像、佛經帶來僑居地。相傳在1892年,有僧人自泉州到菲律賓弘法,隨身帶來觀音聖像供奉在私人家中。多數華僑信奉觀音菩薩,便經常前來頂禮膜拜,燒香磕頭,求籤問事,這裏便形成一個香火中心。由於處位於路夏義街,故稱路夏義佛祖,另還有怡幹洛街的觀音堂和三寶顏市的福泉寺,這 3處是菲律賓最早的華人佛教信仰所在[04]。1936年,在各界的支持下,菲律賓第一座正統佛寺大乘信願寺在馬尼拉市那拉街建成,閩南大德性願法師(1889--1962)前往主持。以信願寺為領導中心,現在全菲的佛教廟有三四十座,較著名的有馬尼拉的華藏寺、崇福寺、普濟禪寺;碧瑤市的普陀寺;打拉(丹轆)市的普濟寺;宿務市的普賢寺、慈恩寺;巴科洛德(描戈律)市的法藏寺、圓通寺;塔克洛班(獨魯萬)市的南華寺;達沃(納卯)市的龍華寺;三寶顏市的福泉寺、三寶寺等等,遍佈全國各地。菲律賓佛教的開山祖師和各寺主持幾乎都是清一色的閩南人。性願法師是南安華峰鄉人,歷任泉州開元寺、承天寺、漳州南山寺、廈門南普陀等道場的首領要職。接替性願法師成為信願寺第二任住持的是瑞今法師(1905--2005),晉江東石人。在他任內,擴建信願寺,發起修建工程浩大的萬佛塔、藥師殿,幫助創立各島市鎮的佛寺,興辦社會教育及濟貧救災活動,貢獻很大,歷任菲律賓佛教總會會長、世界僧伽協會副會長等職[05]。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曾於2004年農曆除夕瑞今法師百歲時,親自到信願寺禮佛拜訪上人,表示對佛教和華人的重視[06]。具有閩南特色的梵行優婆夷,俗稱清姑、菜姑或齋姑,也在菲律賓得以傳承。她們是帶發修行者,受持菩薩戒,同樣居住在寺廟,與佛教法師一起擔負主持寺務的工作,她們的籍貫也多為閩南[07]。寺廟的佛事課誦多使用閩南語,寺廟的建築有濃厚的閩南特色,寺廟的名稱如宿燕寺、海印寺則與泉州的宿燕寺、海印寺一字不差,也籍以慰閩南鄉親的思鄉之情。

佛教的其他派系也在菲律賓傳播,並建立自己的寺廟、場館,如臺灣的佛光山、慈濟等。佛光山菲律賓分會建有萬年寺,其地皮是由閩南籍大亨捐獻的,慈濟在馬尼拉等地也建有很多場館。他們在菲律賓開展各種弘法活動,其信眾絕大多數是閩南人。每一次的弘法活動,從另一角度看,似乎也成了閩南鄉親交流各種資訊、共敘鄉情、傳承閩南文化的聚會。

道教在菲律賓也得到廣泛的傳播,馬尼拉的道觀著名的有金鑾大道觀、九八淩霄寶殿等。馬尼拉還有一座很有特色的“皇岩無極天壇”,供奉太上老君等道教先祖。該壇面積廣大,主壇高三層,建在被稱為“西王母池”的一個大水塘上。整個天壇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儼然是一座人間天宮。壇的前面還有個水池,養著金魚,點綴於假山。壇的後面,有一個小祭壇,供奉著“天皇先帝神位”、“地皇先帝神位”、“人皇先帝神位”。壇的右側是壇主陳福祖先生的銅像和“羽化堂”,左側是錯落有致的廟、壇、花圃和辦公樓。這樣一座道觀,既莊嚴又溫馨,還充滿一種神秘虛幻色彩,處處體現了閩南建築的特色和閩南人的精神、物質追求。

在民間信仰方面,閩南人主要信仰保生大帝、廣澤尊王、關帝、福德正神、二郎神等,神靈眾多。而且對於這些神靈各地還有有所不同的側重,如晉江、石獅人多信保生大帝,南安人多信廣澤尊王,鯉城區人多信關帝。這也體現了閩人“信鬼神、好淫祀”的傳統和信仰特色。此外,民間信仰和道教還經常合為一體,有時很難區分。在民間信仰的寺廟中供有道教神靈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瑤池金母,在道觀中供有民間信仰的神靈如保生大帝、廣澤尊王、關帝等。

菲律賓保安宮是祭祀保生大帝吳夲(又稱大道公,吳真人)的,殿堂高三層。第二層祭祀保生大帝,第三層則祭祀玉皇大帝、瑤池金母。保安宮經常舉行各種祭祀活動,在保生大帝的生日、農曆七月初一“道祖太上老君”祭祀日、農曆七月十八“西台王母娘娘”祭祀日等日子裏,保安宮車水馬龍,信眾雲集,儀式隆重、香火繚繞,很是熱鬧。

菲律賓寶泉庵是晉江深滬人建的寺廟,裏面的主神也是保生大帝。在大堂供奉的神明中,保生大帝赫然居中。在他的右側,有玉皇大帝和觀音大士,在他的左側,是玄天上帝和關聖帝君。這樣的排列,乃在於突出主神。大殿內有多幅對聯,如:寶殿巍峨上接三清法界,天香縹緲如遊九府神宮;寶靈菲島大道慈道大,泉湧滬江真人濟人真;大道無私聰明正直謂之神,真人不假禍福災祥事有征。這些對聯既介紹了寺廟的壯觀,又頌揚了吳夲救人濟世的品德,還表達了希望吳真人保護在菲律賓的閩南鄉親身體康健的良好願望。

菲律賓大千寺供奉的主神是廣澤尊王,還有道教神靈等。每年農曆八月廿二日廣澤尊王壽誕時,該寺經常舉行謁祖聖壽大典,菲律賓政要也有送來花籃等禮品以示祝賀。廣澤尊王的信眾以閩南的南安人為主。2009年菲華南安公會建造六層大廈,在頂樓加蓋“廣澤尊王”聖王公宮內外殿宇,並到祖庭南安詩山鳳山寺聖殿舉行雕座開斧儀式,以恭迎廣澤尊王妙應仙妃及全殿諸佛金身[08]。

馬尼拉敦洛區有一座被稱為“菲泉州通淮關聖夫子忠義殿”的關帝廟,其名稱與泉州通淮關帝廟一樣,是從泉州關帝廟分靈而來的,雖相距萬裏,仍不忘其忠義仁愛本色並經常舉行濟貧活動[09]。在怡朗,也有一座通淮廟,創建於1931年,是隨著閩南人在怡朗的經營生意和定居而建立的。

晉江南霞美一帶民間信仰二郎神楊元帥,在二郎神楊元帥生日時,旅菲晉江南霞美同鄉會專門舉行紀念會,通過共同的信仰、共同的習俗把鄉親們聚集在一起、聯絡感情,相互扶持[10]。

為了擴大影響,各寺廟也不忘利用現代傳媒宣傳他們的活動和主張。2016年 7月24日菲律賓《商報》上有一則“王彬古跡關聖夫子廟”的“慶祝關聖夫子聖誕通告”:

關聖夫子(帝爺公)出生於漢桓帝延禧三年庚子歲,六月廿四日系關聖夫子公生日,本廟從六月廿二日至六月廿八日(作者注:即西曆 7月25日至 7月31日)連續七日演出古裝高甲戲,隆重慶祝,敬請善信來廟拈香植福,祈求天下太平,善信闔家平安,生意興旺,福壽綿延,萬事如意。

 7月29日、30日兩天本文作者專門前往王彬街的關聖夫子廟考察,未到關帝廟就遠遠聽到鑼鼓喧天,乘電梯上到三層關聖夫子廟大廳,一班高甲戲劇團正在演出,演員們穿著古戲服,拿著道具,用十分標準的泉州腔閩南話邊唱戲,邊表演各種動作。表演認真細膩,後臺的吹、拉、彈也非常配合。作者請教後臺的人,菲律賓這樣的高甲戲團還有嗎,他們回答,還有好多個,主要在各種節日裏演出。

這種演出一般一天有兩場,即早戲和日戲。早戲為上午十點左右開場,日戲一般下午開場,關聖夫子生日那天有時還加一場上戲,即早戲和日戲之間的過渡戲。他們的戲目,早戲有:《楊宗保取木棍》《義德山》《龍王府》《收楊再興》《八仙過海》《媽祖下凡》《羅文正進京》等;日戲有《打楊志》《許上碧進京》《孫虎進妃》《王壽進妃》《蝴蝶杯》《求徐世昌》《包公遊地府》等;上戲有《聖母下凡》等。這些戲的內容大多取自歷史題材和民間故事,曲折、生動,令人回味無窮。

在風俗習慣方面,閩南人也將傳統風俗傳到菲律賓,傳統節日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俗稱七月半或鬼節)、中秋節等,都依照在家鄉時的習俗祭祀、慶祝。如春節要吃年糕,閩南語稱“甜粿”,並稱晉江深滬人做的甜粿最好吃。端午節又稱五月節吃肉粽,中秋節送月餅。中秋“博餅”是華人社會流傳已久且年年盛行的習俗,究其淵源,乃來自明朝鄭成功時期的閩南地區,由閩南人傳播而來。現在菲律賓華人社會中秋博餅的遊戲規則和玩法與原鄉廈門、泉州、臺灣在總的方面並沒有大的差異。如奪魁者稱狀元,餘有榜眼、探花、進士等稱呼。

為了讓華人及其子孫記住中國的傳統節日,作為華人的菲律賓國家銀行掌門人在每年製作日曆本和日曆卡時,在印製陽曆的同時,專門在陽曆旁邊加印中國農曆即陰曆。這種日曆很受華人的歡迎,也是華人向主流社會宣傳中國文化的很好形式。

婚喪嫁娶,菲律賓的閩南人基本上保存著地道的閩南風俗,如點主等。2010年著名僑領李昭進去世,舉行了盛大的出殯儀式,很多程式如點主、孝男服飾等都依家鄉晉江的習俗進行,李先生的子女即使在美國的也都49天不理髮、不剃須、不出行[11]。

閩南人喜好南音。南音是一種用泉州方言演唱的傳統音樂,使用著古老的樂器、古老的記譜方法和演奏技巧,被譽為中國古代音樂的“遺響”,極富閩南的地方特色。閩南人到菲律賓後,組織了菲律賓長和郎君社、國風郎君社、南樂崇德社等南音社團組織,在菲華社會經常組織演出活動,還多次組團回祖國參加南音大會唱。這些活動使得富有閩南特色的文化瑰寶南音在菲律賓得以保存、傳播和弘揚。

閩南文化在菲律賓的傳承歷史悠久,不受當地文化和其他文化幹擾而失傳,可謂一枝獨秀。究其原因,乃在於閩南文化中含有充滿自信的中華民族自豪感、認同感以及傳承著中華文化中艱苦奮鬥、勤儉持家、敦親睦族、熱愛故土等優秀品質。

閩南人到菲律賓,赤手空拳,舉目無親,是什麼因素促使他們在這異國他鄉奮力拼搏?是他們血液中流淌著的“愛拼敢贏”的基因。閩南作為亞洲大陸東南海角的一隅,人稠地少,生活條件艱苦,為了改變現狀,他們敢於衝破大海的阻隔,到海外去開拓,去淘金,去開闢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他們充滿自信,不怕困難,“閩南人個個猛”是他們的信條,有了這種精神,什麼困難都能克服,什麼苦都不在話下。

閩南人還具有踏踏實實、勤勤懇懇的實幹作風。他們繼承了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的許多精華並加以發揚光大。比如閩南人吃苦耐勞、不怕困難,勤勞節儉,相信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會有好的收穫。再如閩南人具有積穀防饑、未雨綢繆的憂患意識,不像有個別當地人只要當天有飯吃就心安理得、萬事大吉了。閩南人會想得長久一點,他們會積蓄,會理財,因此經濟狀況不斷得到改善。再則閩南人保有強烈的中華倫理觀念,重倫理、顧家庭,重親情,重鄉情。閩南人一般家庭關係融洽,親人之間和睦,同族、同鄉之間會團結一致,互相幫助。就象他們稱呼閩南話是“咱人話”一樣,認為講閩南話的都是“咱們自己人”,這有利於他們共同克服困難,更好地生存和發展。

閩南人重親情、重鄉情,宗親會、同鄉會等社團是聯繫他們的重要紐帶。宗親會,有單姓宗親會,如菲律賓西河林氏宗親總會、太原王氏宗親總會、隴西李氏宗親總會等;有兩姓宗親會,如濟陽柯蔡宗親總會、河源張顏同宗總會、董楊宗親總會、版築傅賴同宗總會等;也有幾姓聯宗宗親會,如放勳堂聯宗總會(劉、留、侯)、媯汭五姓聯宗總會(陳、胡、姚、虞、田)、六桂堂宗親總會(洪、江、汪、翁、方、龔)等。

同鄉會也很多,有市同鄉會、縣同鄉會,如菲律賓晉江同鄉總會、石獅同鄉總會、惠安公會總會、菲華泉州公會、菲華南安公會。還有細到鎮同鄉會、鄉同鄉會、村同鄉會,如旅菲晉江東石鎮聯鄉會、旅菲英林同鄉會、旅菲石圳同鄉會、旅菲晉江梧坑同鄉會等。

各種宗親會、同鄉會經常組織活動,如創辦圖書館,建宗祠,設立獎學金鼓勵學行優異的子弟,創設助學基金贊助家境清寒學子,獎勵從事華文教育工作的老師,藉以弘揚中華閩南文化,教育華裔,不使數典忘祖。

閩南文化在菲律賓的發展充滿艱辛,他們遇到的最大衝擊是在1946年菲律賓共和國成立以後,菲律賓極端民族主義者不考慮閩南人對這個國家的巨大貢獻,反而極力限制、排斥和打擊閩南族群,將他們作為外人。在經濟上,菲律賓國會通過了一系列針對華人的菲律賓化的立法,如《公共市場菲化法》(1946年)、《銀行菲化法》(1948年)、《進口商業菲化法》(1950年)、《零售業菲化法》(1954年)、《米黍菲化法》(1960年)等。這些立法,大大打擊了閩南人經營的工商業,根據有關資料統計,菲律賓華人零售商店在1951年有17429家,1961年下降到11044家,到1971年更削減為8033家[12]。

在經濟上打擊華僑,推行“菲化”的同時,在政治上,菲律賓政府也加緊對閩南人實行“菲化”,1970年代馬科斯當政時,大批閩南人加入菲律賓國籍。閩南人加入菲國籍,有利於他們的生產、經營和生活,但卻對閩南文化的傳承產生極大的副作用。

原先,在菲律賓的華僑多數是抱著僑居、臨時居住、掙錢回國,最後衣錦還鄉、葉落歸根的心態,他們多保有中國國籍,身在異邦卻心懷故土。隨著僑居時間的長久,子女的長大和融入菲社會,加上加入了菲律賓國籍,菲律賓的華僑和華僑社會便開始轉型,華僑由原先的葉落歸根的僑居心態蛻變為世代定居落地生根的華人和華人族群、華人社會。閩南文化也逐步融入進菲律賓的多元民族多元文化中。

這個過程是痛苦的,尤其是在老一輩華僑中,然而這個過程又是漸進的,在日積月累、不知不覺中進行的,似乎是一種趨勢。據菲律賓聯誼總會陳先生講,他今年69歲,惠安東園人,其爺爺自1930年到菲律賓謀生,其後同村、鄰村陸陸續續到菲謀生的有五、六十戶人,大家都講閩南話,把家鄉的一套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帶到菲律賓。陳先生1970年代到菲律賓,這時,這五六十戶惠安人只有二、三十戶有聯繫,還講家鄉話,其餘的多“菲化”了,不是子女靠菲傭撫養講菲語被“菲化”,就是子女與菲人聯姻,半菲化,而孫子輩則全菲化了。到今年2016年,五、六十戶的閩南人又減少到僅剩三、五戶常有往來,還講閩南話,其餘各戶的子、孫、太孫輩不僅不會講閩南話,連思想、作風、人生觀也全都“菲化”了[13]。

那麼,在強大的“菲律賓化”衝擊下,閩南文化還能繼續生存和傳承下去嗎?回答是令人擔憂的。

請看一個統計數字:

1988年菲律賓華人學者洪玉華調查 381位華人學生,結果是:在家裏只說閩南語或普通話的占 10.5%,只說英語或菲語的占11.29%,使用英菲語為主的混合語言占 77.9%[14]。可見閩南語在華人家庭中的使用已逐漸衰微。

再看今年2016年作者的一個偶然經歷:

僑商張先生,晉江籍,58歲,兒子結婚,兒媳為菲女,結婚請客60桌,客人多半為晉江鄉親,然而結婚儀式卻完全採用菲式。主持人和賓客都是用當地語言他加祿語和英語進行交流。輪到張先生講話,為了表示和閩南鄉親的親切感,他斷斷續續用閩南話開了頭,“各位……來賓,歡迎大家來……參加……我的兒子……結婚的慶典”,講到這裏講不下去了。停了好一會兒,在大家的等待中,他用英語摻雜著他加祿語才得以順暢地繼續講下去[15]。可見像他這樣有受過較深的閩南人父母教育出來的五、六十歲閩南人,講閩南話都講不清楚,而他兒子對閩南話、中國話就更是一竅不通了。加上娶的媳婦是菲人,久而久之,不用說你不要“菲化”,他們就已經自然“菲化”了。

怎麼辦?方向只有一個,即在保存閩南文化主要特徵的前提下,將閩南文化融入菲律賓的多民族多元文化中。而方法則是多種多樣的。

首先必須重視華文教育。

華文教育、華文教學是中華文化、閩南文化傳承的基礎,沒有華教就沒有華社。菲律賓的閩南人後裔,生活在周圍都是菲律賓文化的氛圍中,久而久之,就有失去閩南文化傳統、中華文化傳統這個根的危險。菲律賓政府為了在文化上推行菲化,教育部將華文作為外國語文來看待,不允許廣大的菲國學校教授華文,就是在華僑華人創辦的華文學校也要受到菲教育部的督察、管制,華文課每天不得超過 120分鐘。教師工資低,退休金、醫療保險都沒有保障,教學品質難以提高。有鑒於此,長期以來菲律賓的華人社團宗親會、同鄉會、基金會和有識之士紛紛慷慨解囊,資助華校學生助學金、獎學金、教師鼓勵金和生活補貼。為瞭解決師資缺乏、品質不高的問題,他們開展“造血計畫”,有計劃地資助學生赴華深造,回來擔任華語教學工作,已先後資助 197位學生到中國暨南大學、華僑大學、廣西師範大學等高等院校攻讀華文教育本科專業,為華校培養高層次的華語教師。同時他們又開展華語教學師資隊伍的“輸血計畫”,向中國國僑辦、教育部門、學校申請外派教師。中國的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和有關教育機構、大學經常派出教師到菲律賓華校進行華語教學。僅2016年一年國僑辦到菲律賓的外派教師就有 271人。據不完全統計,至今為止各有關機構和單位的外派教師、志願者等的總數已達七、八千人[16]。中國大使館也很重視華文教育,設有中國大使教育基金,旨在獎勵品學兼優、成績優秀的學生,和資助熱愛華語、努力刻苦、家庭貧寒的學生。資助金額不斷增加。2016年7月9日,由菲律賓華教中心主持的中國大使教育基金2015年至2016年度獎學金與2016至2017學年度助學金頒獎儀式在馬尼拉舉行,來自40所華校的40多名學生獲獎學金,50所華校的60名學生獲助學金[17]。菲律賓現有華文學校170所,學生7萬多[18]。如何鞏固並提高這些華文學校的教學品質並不讓生源流失,今後各華校的擔子是很重的。

加強菲律賓華人與祖籍地閩南地區的各種聯繫也是傳承閩南文化的重要環節。閩南地區是閩南文化的發祥地,加強閩南地區與菲律賓的經濟文化交流是傳承閩南文化的基礎工作,要鼓勵支援菲律賓的閩南人到祖籍地投資、置業,更要鼓勵他們的子女回家鄉走走看看。

僑商蔡先生,石獅籍,76歲,為了兒子、孫子以後到中國讀書、經商方便,2003年,他在廈門湖濱南路買了兩套高層電梯住宅,最近兒子向他提出不去廈門,也不要這些住宅。蔡先生只好把這兩套住宅出售[19]。看來,如果不加強兩地的聯繫,久而久之,菲律賓的閩南文化將後繼無人。

很多有識之士也已清楚地看到這一點,他們認為,學習、傳承閩南文化,必須從小孩子抓起,一般閩南人家長都很重視子女的教育,讓子女們儘量多的接觸、學習閩南語和中國文化。菲律賓很多社團、機構經常利用菲律賓的假期以夏令營的形式組織華裔青少年到閩南原鄉學習、進修、參觀、訪問。2016年4月1日,由菲律賓陳延奎基金會主辦、菲律賓華文教育中心協辦的2016“中國尋根之旅——菲律賓華裔學生學中文夏令營”在福建泉州開營,共有1149名菲華學生在泉州、廈門兩地開啟了“尋根之旅”[20]。這個學中文夏令營自2001年開辦至今已曆16年,一共16屆,共有菲華學生逾 12000名參加,他們在華僑大學、集美大學、閩南師範大學、泉州師範學院、泉州南少林武術學校、廈門外國語學校等閩南地區的院校學習漢語、書法、國畫、武術、手工等中華傳統文化,實地感受閩南地區濃郁的閩南文化,這有助於他們幼小的心靈裏播下閩南文化、中華文化的種子。

閩南地區的居民如果想到菲律賓做生意或者移民,有關方面應予鼓勵。改革開放以後,大陸一改以往閉關鎖國狀態,很多閩南地區的新移民從家鄉移居菲律賓,老華僑稱他們為“新僑”。這些“新僑”年輕有為,不僅在生意場上做得風生水起,而且在參與菲華社團活動,傳承閩南文化方面也是積極主動,貢獻良多,無疑是增添了一支生力軍。這些“新僑”帶來了新的閩南文化氣息,有助於閩南文化的可持續傳承和發展。

總的來看,菲律賓的閩南人在數百上千年的歷史長河裏,在菲律賓的土地上篳路藍縷、披荊斬棘,頑強地保存和不斷地傳播閩南文化,使得在當今菲律賓的多民族多元文化中,閩南文化佔有一席之地。閩南語、閩南宗教、閩南風俗習慣為菲律賓文化增添了絢爛的篇章。在廣大的閩南籍華僑華人的努力下,菲律賓的閩南文化必將克難前行,繼續得到傳播繼承、發揚光大。

作者單位:福建師範大學

注釋:

[01]陳台民:《中菲關係和菲律賓華僑》,香港朝陽出版社,1985年,第13頁。

[02]邱榮章:《菲律賓的華人史話》,《商報創刊82周年暨復刊15周年紀念特刊》,2001年,第1021頁。

[03][菲律賓]《商報》2016年8月26日。

[04][菲律賓]《大乘信願寺簡介》,菲律賓大乘信願寺出版,1989年,第33頁。

[05][菲律賓]《瑞今長老紀念集》,菲律賓大乘信願寺出版,2005年。

[06][菲律賓]《世界日報》2005年1月8日《阿羅約蒞寺向上人祝壽》。

[07]胡滄澤:《菲律賓的佛教與華僑華人》,《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第1期。

[08] [菲律賓]《商報》2009年10月27日。

[09] [菲律賓]《菲華日報》2008年8月2日。

[10] [菲律賓]《商報》2009年8月8日。

[11]2010年7月20日作者在馬尼拉訪問李昭進親人所述。

[12]同[2]。

[13]2016年7月15日作者在馬尼拉訪問陳先生所述。

[14]洪玉華:《融合與認同:二次大戰之後菲律賓華人社會的社會變化》,載《南洋問題研究》,1989年第3期,第55頁。

[15]此為作者2016年7月31日晚所見之事例。

[16]2016年9月10日作者在馬尼拉訪問菲律賓華教中心常務副主席黃端銘先生所提供。

[17] [菲律賓]《商報》2016年7月27日。

[18]《菲律賓華文教育綜合年鑒(2005—2014)》,菲律賓華教中心出版部,2015年11月第一版,第52頁、63頁。

[19]2016年8月2日作者在馬尼拉訪問蔡先生所述。

[20]中新網泉州2016年4月1日電。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