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華僑華人的作用促進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傳播

作者:詹正茂  來源:僑務工作研究  更新時間:2022年02月21日

發揮華僑華人的作用促進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傳播

一、傳播主體分析

華人社團組織與華文報刊和華文學校並稱為華僑華人社會的三大基石,是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主體。中國的傳統文化經過他們的努力,也為當地社會所接納,使中華文化在海外得到發揚光大。

一)華人個體

作為傳播主體,華僑華人這個群體可以劃分為幾種不同的類型。例如,他們中間既有保留中國國籍的華僑,也有已經加入居住國國籍的華人;還有新老移民的區分;按照來源地的不同,海外華人還可以分為來自中國大陸地區的移民、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的移民、來自中國港澳地區的移民和來自其他地區的移民等類別;在來自中國大陸地區的移民中,又有來自傳統僑鄉的移民,和來自其他省份的移民。他們由於各自處境的不同,與中華文化的淵源深淺不同,在海外接觸的人際網路不同,在傳播中華文化的過程中會表現出不同的特徵。

二)華人社團組織

華人社團組織在推動文化教育及社會活動,促進海外華人尤其是第二、三代海外華裔進一步瞭解優秀的中華文化傳統從而使傳統文化得以保存和發揚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1.單一型的文化組織或演出團體。這主要是指由海外華僑華人組成,以某一門類文化藝術作為自身活動中心內容的文化社團,如戲劇社、舞蹈團、武術館等。從其構成看,又可分為傳統型與現代型兩種。傳統型華人文化社團的“傳統”有兩層含義 :一是指文化內容較為傳統,主要是地方戲曲、舞獅舞龍等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民間藝術形式;二是指傳承的方式較為傳統,多為二三十個有共同愛好者集合在一起,以唐人街為主要舞臺,切磋技藝、交流心得,文化形式偏重于對傳統的留存與延續。現代型文化社團所傳揚的藝術形式則較為廣泛,既有富於中國特色的民間歌舞,也有西洋的舞蹈、合唱團、管弦樂隊等。他們的節目選擇和編排雖以突出中國特色為主,但更為注重廣泛吸收母體文化和居住國各民族文化的精華。

2.綜合性文化社團。主要是指近年來在海外湧現的中華文化中心、文化交流協會等。這是一種新型的華人團體,他們打破單一文化門類的限制,舉辦更為豐富多彩的活動,如開辦書法、針灸、武術學習班;舉行文化講座和中華文物、歷史展覽;接待中國文藝、體育代表團來訪,組織文化觀摩與交流活動等。在團體構成方面,他們不但超越華人社團傳統的地域、宗親和行業的組織原則,更突破種族與膚色的界限,敞開門戶,歡迎當地居民與海外華人一起參加到他們的活動中來。通過文化的凝聚力,將熱愛中華文化,熱心于文化交流的人們團結在一起。作為近些年湧現的新型華人社團,體現出當代華人立足本地社會,謀求生存與發展的願望和要求。因此,一些綜合型文化社團在積極回應所在國多元文化政策、弘揚中華文化的主導思想之上發揮了重大作用,又增加了團結僑社、關心華人社會公益事業及正當權益等新內容。

3.附屬于宗鄉社團的文化股組。主要是以血緣和地緣關係為紐帶、利用華人在種族與文化上的共同性形成的組織。共同的文化取向,是海外華人社會維繫的紐帶,更是各宗鄉會館存在與發展的基礎,所以他們無不把弘揚中華文化作為其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和時代使命。很多宗鄉會館均設立有文化股組,為鄉親康樂、排練家鄉傳統節目及加強情感交流開闢出一片園地。每逢佳節、重大慶典或同宗同鄉的婚喪嫁娶活動都會邀請本會館的文化股組登臺表演。

4.文物歷史機構。在海外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行動起來,發掘、研究、整理華人社會的歷史資料,並建立起眾多的僑史研究機構及博物館,以珍貴的圖片、照片等實物向人們展現海外華人在異鄉艱難創業的風雨歷程。如1963年成立的三藩市華僑僑美歷史學會 (後更名為三藩市華人歷史學會),此後,日本神戶華僑歷史博物館、澳大利亞墨爾本華人歷史博物館、馬來西亞華社資料中心等機構相繼建立。他們本著“宣揚華僑功績、教育華僑後代”的精神,舉辦展覽、出版紀念文集和畫冊,有條件的還通過製作幻燈片和廣播電視節目等管道,將華人的歷史事蹟廣為傳揚,並期望能幫助年輕一代飲水思源,瞭解先輩的艱辛,同時也讓居住國政府和人民能以公正和客觀的態度去看待華人及其為當地社會所做出的貢獻。

二、傳播內容分析

從總體上看,海外華僑華人對中華文化的傳播目前正由單一的“中華文化取向”向本地化、多元化發展。歷史上看,老華僑的臨時寄居心態,使他們不願同化於當地,他們建立戲劇團、音樂社等文化社團,是為了在遠離家鄉的異質環境中存續母體文化開闢出的一塊園地。所以其承傳的文化,往往具有濃厚的中國色彩,忽略對當地文化的包容與吸納,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今天,絕大多數華僑已加入所在國國籍,融合成為當今海外華人社會的主流。他們歸屬意識的深刻轉變,也必然反映在當代的海外華人文化建設之中。

一)中國傳統商業文化的傳播

魚香肉絲、宮爆雞丁、烤鴨等中國菜名揚海外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以華僑華人為經營主體的中餐館在傳播中華傳統飲食文化中的獨特作用。對於海外華人來說,中餐館是他們賴以生存、發展的支柱。歷史上以絲綢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服飾一直在海外有著巨大的影響力。目前從效果看,國外的幾大時裝周中都越來越多地出現中國元素,可見中華傳統服飾文化正越來越走向世界舞臺的前端。華僑華人通過傳播以餐飲、服飾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商業文化,很好地展示了中國人吃苦耐勞、謹小慎微、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精明聰慧、注重鄉情與親情等品質,從而很好地展示了中國的形象。

二)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傳播

中國傳統建築文化在海外主要體現於各國各地的唐人街建築。一般的唐人街的建築都會很好地體現中式建築既注重實用主義、堅固耐用,又注重精工細琢、巧奪天工的特點。一般的建築門臉裝有明黃或金字的匾額,成為唐人街裏最耀眼的顏色。華人宗教和會館建築更凸顯著東方建築特色。

三)中國科技文化的傳播

華僑華人對中國科技教育文化傳播,是一個以不同人群為媒介進行的不同層次的、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

1.中醫中藥的傳播。在華僑華人的推動下,中醫的望、聞、問、切的傳統診病方法,穴位、脈象、迴圈等病理知識和針灸療法正逐步得到了國際醫學界的接受和重視。目前在日本、韓國等地,針灸甚至成為了重要的醫學研究領域;在南美,中醫館也成為當地群眾重要的醫療選擇;被稱為“萬用良藥”的雲南白藥、虎標的萬金油目前在一些國家甚至成為常備藥品。

2.中國留學生與中國科技文化傳播。隨著留美學生人數的逐年增加,中國傳統文化以留學生為載體加強了對海外的傳播,使越來越多的海外人士開始瞭解並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如留學生群體創辦和經營的報刊也在傳播中國科技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中國倫理、民俗文化的傳播

在中華民族傳統節日裏有豐富的民俗內容,如春節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餃子,元宵節吃元宵,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通過這些以飲食文化為主的民俗文化活動以及街頭舞龍、鬧花燈等狂歡活動,不僅增添了民族的歡樂,同時也使民族文化得以繼承和延續,增強了家庭和全民族的凝聚力。此外一年中還有清明掃墓、盂蘭燒衣、重陽掃墓、吃臘八粥等多個祭祀性節日,通過這些祭祀節日使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養成不忘先輩、不忘民族英烈的歷史傳統。華僑華人年復一年的中華文化活動,使許多西方人接受了中華文化的影響。

受儒學文化的影響,中國人非常講究家庭維繫和倫理秩序,華僑華人家庭雖然身在海外,但也同祖(籍)國人民一樣,幾代人生活在一起,並且婚姻關係穩定。而隨著華僑華人生活圈的擴大,西方人對東方式穩定家庭亦十分羡慕。

五 )宗教的傳播

宗教的傳播是與其他很多元素的傳播結合在一起的,例如中國的建築、雕塑、繪畫、音樂等藝術形式,乃至中國的工藝技術、飲食習俗、醫藥之學、文學和哲學思想,很多都包含著宗教內容。

六 )中華藝術文化的傳播

海外華僑華人對中國藝術文化的傳播方面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音樂方面,海外華人藝術家們為積極推廣中華音樂文化而努力,他們組織表演團體,如法國有“黃河藝術團”,日本有“黃河女子合唱團”,德國和英國的華僑華人則分別創建“古風樂團”和“倫敦中樂團”。這些團體都很好地把中國民樂向西方推介,弘揚了中華音樂文化。在舞蹈方面,華僑華人更把舞蹈藝術發展成為一種華人舞蹈節日,如馬來西亞每年一度的舞蹈節已成為該國華人文化活動一大盛事,十分隆重熱烈同時又開辦民族舞蹈集訓班,培訓更多有素質的舞蹈教師,以推廣和提高華人舞蹈文化活動。在戲曲方面,戲曲藝術中的粵劇、潮劇、漢劇、瓊劇和閩劇在有華僑華人聚居的地方十分流行,也有力地使中國戲曲藝術在海外獲得傳播。

三、傳播管道分析

從傳播學角度來說,文化傳播可以經由人際傳播、大眾傳播和組織傳播等管道,在這裏我們將著重分析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大眾傳播和組織傳播。

一 )中華文化的大眾傳播

大眾傳播是指特定社會集團利用報紙、雜誌、書籍、廣播、電影、電視等大眾媒介向社會大多數成員傳送消息、知識的過程。

1.華文報刊。海外的華文報刊是華僑華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成華僑華人社會三大支柱之一。它不僅反映所在國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等方面的情況,促進華僑華人對當地社會的認識等,更是加強華僑華人與故國桑梓聯繫的一座橋樑,是推動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重要的一環,在傳播中華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兩百年來共出現過近2000種華文報刊,目前仍在刊行的海外華文報刊超過300家,分佈在全世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隨著電腦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發展,海外中文報刊進入了電子時代。電子華文期刊的發展是適應新移民,特別是海外留學人員人數多但居住分散的狀況而形成的。目前在網上發行的由留學人員主辦的中文電子刊物共有三類:第一類為全球性刊物,包括綜合性刊物《華夏文摘》,文學性刊物《新語絲》、《橄欖樹》,政治性刊物《未來中國》和學術性刊物《語文專刊》等;第二類是地區性刊物,包括校區、地區和全國性刊物,但世界各地的讀者都可通過電腦網路直接訂閱;第三類是由留學人員開闢的類似“壁報”的新聞論壇,讀者可以直接通過電腦網路閱讀、評論或轉貼各類資訊。

2.華語廣播電臺和電視臺。近年來,世界各地的華語廣播電臺、電視臺迅速崛起,在普及推廣華文教育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美國,僅紐約地區就有四家華語廣播電臺和五家中文電視臺,洛杉磯則有五家華語電臺和五家中文電視臺;在加拿大的溫哥華有兩個華語廣播電臺和兩個華語電視臺;在澳大利亞,不少省州有華語廣播電臺或民族電臺播放華語;在新西蘭奧克蘭社區,電視臺播映的電視節目配上了華文字幕,等等。然而與華文報刊相類似,這些大眾傳播形式的受眾選擇更多僅僅局限于華人。

二 )中華文化的組織傳播

1.中華文化的組織內傳播。所謂的中華文化的組織內傳播,就是中華文化在華僑華人群體內部的傳播。例如依託傳播熟悉的鄉音、久違的家鄉景物讓海外的遊子倍感親切,不但密切了僑團成員以及僑團與家鄉之間的關係,加強了內部凝聚力,同時擴大了外界影響。如泰國潮州會館的潮劇團和新加坡客屬總會的漢劇組曾多次配合本社團的社會活動,為救濟中國及當地的自然災害舉辦義演,籌募基金,既豐富了當地人民的文化生活,也為社會福利事業做出了貢獻。

2.中華文化的組織外傳播。

1)華人社團的組織外文化交流。海外華人社團在實踐中能夠自覺擔負起文化交流中的橋樑與紐帶作用,以本民族優良文化豐富了所在國多元文化,起到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作用。華人社團通過組織舉辦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節”、各種音樂會、參加各族裔文化大遊行活動,使得中國武術、美食、中醫藥等中華文化越來越深入所在國主流社會。

藝術形式的普及性在華人社團對外傳播中華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決定作用。如舞獅、舞龍和中華武術,它們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早期就伴隨著海外華人飄洋過海,並在當地廣為流傳,這些文化形式不但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鮮明的民族色彩和強身健體等多重功效,而且深得世界人民的喜愛。從結果上看這類團體可以歷經百年不衰並且遍佈世界各地,參與者中既有華人,還有很多當地群眾。

2)華文學校。創辦和辦好華文學校,是推廣華文教育的主要途徑和基本方式。現階段,海外華文學校規模日益擴大,類型更加多樣。例如在東南亞地區,已逐步形成了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到大學比較完整的華文教育體系;參與主體日益廣泛,除了華人社團以外,各國政府和華人個體也開始參與華文學校的創辦;學習主體也不只局限于華僑和華人子女,也包括居住國青少年;甚至教學主體也開始多元化,除了當地華人,中國的教育工作者也被專程聘請到華文學校,或者去擔任志願教師。

面對當今學習漢語的熱潮,中國政府非常重視這個帶動中華文化迅速傳播的良好機遇,成立了“華文教育基金會”,以更好地幫助海外華文教育。中國政府在世界各地廣建的孔子學院,成為各國學習漢語言文化、瞭解當代中國的重要場所,受到當地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

3)其他教育形式。除了開設學校以外,海外華僑華人也在不懈努力,通過其他形式推進華文教育在海外的發展,有效地推動了中華文化的傳播。如在澳大利亞,很多中小學都開設了中文課程,新南威爾士州就有40多所小學開設了中文課程,有的學校還將中文課程列為必修課;在美國,已有60所高中把中文列為正式課程,學習中文的中學生已超過 1萬人,許多高等學校的東亞語言文學系內都設有中文教學組;在泰國,各大學及學院已紛紛開設中文系教授中文;在印尼,印尼大學和達瑪貝薩塔大學都開設漢語必修課程,各地旅遊院校開設漢語選修課。不少國家和地區舉辦了各級各類、名目繁多的中文業餘學校、夜校、培訓班、進修班、實習班、輔導中心等。另外還有不少國家開設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書法班、國畫班、民族樂器班、武術班、氣功班、舞蹈班、歌詠班等。在國外有些偏遠地區或華僑華人聚居較少的地方,由於沒法辦中文學校,當地學校也沒有開設中文課程,一些華僑華人除了自己當教師教子女學習中文、華語外,還主動請家庭教師,或由幾戶人合辦“中文輔導站”。這些中文輔導站一般在教授華僑華人子女學習中文的同時,也會對國外公眾的子女開放,從而進一步實現了華文教育更廣泛的輻射與傳播。

四、傳播效果分析

華僑華人推動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產生了如下效果:通過對華人群體內自身的傳播,有效保證了中華文化的傳承;通過中華文化的傳播,有效地豐富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內容;啟發了各民族進行文化創造的靈感和智慧,對各民族文化的發展起到了激勵、刺激、開發、推動作用,為它們的發展提供了動力。

通過傳播效果的分析我們發現:

首先,一種文化要成功地從一個民族傳播到另一個民族,為其所借用和包容,不僅取決於這種文化的性質和發展水準,而且還要取決於接受、借用此種文化的民族的態度。而這種接受方的態度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方面,它會受到華僑華人自身與當地融合程度的影響,融合程度越高,越有利於中華文化的傳播,並促進中華文化被當地所接受;另一方面,它也會受到中國與居住國的經濟實力對比、外交關係等非文化因素的影響。

其次,由於任何文化傳播到新的環境下,它所引起的反應,取決於當地文化的特點,華僑華人能否將中華文化的內容有效地與當地文化融合,對中華文化的傳播效果作用非常明顯。

文化傳播的接受一方,並非是一塊“白板”,而是具有一定的傳統、理念和價值標準的。它們在接受外來文化的時候,往往以已有的“期待視野”模式對外來文化加以衡量,在接受新東西時將其納入這個固有的模式來理解。因此,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傳播,並非是一個單向的過程,而是一個與所在國文化不斷磨合和適應的過程。

海外華人為了適應居住國的生活,必然會捨棄一部分祖籍地的文化。至於哪些文化被保留,哪些文化被捨棄,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在國的文化特點和“期待視野”,即便是保留下來的那部分文化,也會在適應的過程中發生變遷。因此,海外華人文化認同的形成過程,並不是一種簡單的中西文化混合過程,而是中國移民及其後代在適應一種新的社會環境時,建構出一種新認同和新的文化意識的過程。種族環境和族裔韌性在此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作者單位:科學時報社中國科學傳播研究所。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