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家族文化
祠堂立旗杆有什麼講究
什麼是家族文化?
一個家族的文化形成,需要幾代甚至數代人的共同奮鬥和積澱,透過他們的不懈努力,於漸行漸近中形成富有特色的家族文化、家族精神,獨一無二地出現在眾人視野之中。
回顧歷史,幾乎每個經久不衰的家族,都有著自己獨有的文化特色,有著至高無上的家族榮譽感、使命感、責任感,正是這種文化,這種精神支撐著整個家族走向輝煌發達。
家族文化的衰弱,導致家族四分五裂、東奔西走、改名換姓、投親靠友、甚至隱姓埋名,久而久之,家族文化徹底被瓦解……
今日的人群的冷漠、道德水平低下,源自家族觀念的淡薄、家族文化的淺淡……
因此我們必須要有:
一、為家族而活的人生觀。
家族、家庭倫理講求“上慈下孝”,父母對子女的撫育,應有慈愛的態度,教給謀生的手段,但是在實際上,由於古代社會物質生產的有限,絕大多數父母所能做到的是在艱難困苦的生活條件下將孩子“拉扯大”,就是有恩於子女。
社會的觀念對此似乎也不再有更高的要求。
社會對“孝”比“慈”有更多的關注,產生的專門的經典著作——
“光宗耀祖”的話,今天偶爾還能在事業有成者的口中吐出,他們之所以努力向前,是為“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而這樣的話,在古人則是口頭禪,人們做事業,歷艱辛,有一個目標,就是光大門楣,為祖宗爭光。
家族也以此期待於族人,用家族的集體力量,予以特殊的培養。
胡適的父親胡傳就是獲得這樣的待遇,免走學徒經商的人生之路,從而求學出仕;
他也以此回報家族,在太平天國戰爭中該族祠堂被毀,他殫精竭慮,克服種種困難,重建宗祠,保持胡氏家族的聲譽。
由此可見,古代人們的為家族爭光,表現在科舉時代,中舉人、進士者,返鄉要拜祠堂,或為宗祠立旗杆,或向家族捐獻田產,壯大家族實力。
皇帝及地方政府,也會因某人的業績或義行,獎予匾額,家族將它掛在祠堂,引為殊榮。
品官有家廟祭祀制度,成為法定承認的望族,何其榮耀。
二、尊祖敬宗的團體意識。
“尊祖、敬宗、睦族”、“敦宗睦族”是家族史文獻中常見的詞語。
“尊祖”,除了敬重在世的前輩,更重要的是講究對祖宗的祭祀。
祭祖,是表示“水源木本”之思,“慎終追遠”之意。
“我從哪裡來”?是祖宗的遺胤,為先人所賜,所以要溯源報本,對祖先永遠保持敬重心情,進行永久的紀念--常備不懈的祭祀。
“敬宗”的“宗”是什麼意思?這涉及宗族的概念。
族是血緣關係的人的自然聚合,能不能凝聚為一個有組織的群體,則不一定,還要有其他的條件,這就涉及“宗”,對此班固寫道:
“宗者何謂也?宗者尊也。
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睦族。
就是處理好族人之間的關係,維護宗族的團結和合作,使宗族長存,是尊祖敬宗的必要內容。
所以尊祖、敬宗、睦族三者,尊祖是目標,也是出發點:
敬宗、睦族是實現目標的條件。
家族成員對宗族具有強烈的歸屬感,有著濃厚的家族團體意識,才能組成以宗子為標誌的群體,才可能成為望族,為祖先爭光,也為活著的人爭取有利的立足於社會的條件。
三、家族、家庭的倫理精神--孝道。
家族、家庭倫理講求“上慈下孝”,父母對子女的撫育,應有慈愛的態度,教給謀生的手段,但是在實際上,由於古代社會物質生產的有限,絕大多數父母所能做到的是在艱難困苦的生活條件下將孩子“拉扯大”,就是有恩於子女。
社會的觀念對此似乎也不再有更高的要求。
社會對“孝”比“慈”有更多的關注,產生的專門的經典著作——《孝經》,是科舉考試的教材。
清朝順治皇帝說“孝為五常百行之原”,將孝放在人倫的首要位置,這種說法並不是他的發明,而是人們的普遍認識。
四、“孝”與“忠”的交融性。
孝與忠是兩個概念,是嚴格區分的,不可混淆,但是它們又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絡性,並有交叉的內容。
孝是同事君連在一起的,那就是因為盡忠,獲得榮譽,從而得到盡孝的大名,可知孝道包含著忠君的內容。
要想做孝子,必須同時做忠臣。
做官如此,做老百姓呢?孝與忠有著內在的聯絡,存在著交融性,孝道包含濃重的忠君內容。
這種交融性,就使得家族文化突破了家族的範圍,使它不僅成為家族社會的信念,還是整個社會的一種觀念。
可見,家族文化是形成民族國家凝聚力的一種文化因素。
古代如此,今天仍然是它的延續,是建設國家、增強愛國主義的一種思想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