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宗祠建築格局
宗祠是宗法社會的產物,重視禮教倫常。宗祠建築型式格局,深受國人傳統觀念,對自然現象的理解與詮釋,須選在大利年份,並考慮風水座向,利用周邊環境作有利的設置,其型式格局採左右對稱佈局,井然有序;在台度方面,自外埕向內,前低後高,節節抬升,視野舒暢,在空間配置,中尊側卑,主從有別,符合昭穆輩份倫常秩序。
一、空間組織
金門宗祠在平面配置方面,遵循中國傳統型式,其明顯主軸線,左右對稱格局,空間依次為山門、翼廊、正殿,內部除了棟架廊柱外,沒有隔間,採光良好,呈現靈活流暢,適合祭祀活動,其重要部份為:
山門:俗稱「一進」或「前落」,一般是三副門二副窗,其進入祭祀的正門,門柱有一對石鼓,或石獅拱著,並有較一般民宅高三至四倍的門檻,由戶外廟埕跨入,貼切的表達了情緒的收斂心態。正門左右兩側的小門,其座落位置,有與正門並列謂三川「偏門」,有採左右相對的稱「對門」。正門之上方為方型「楣枋」,其上為五彎連枋,再上為斗、升連拱,直撐屋頂橫樑,形成宗祠的牌面基本型式。
正殿:俗稱「二進」或「二落」,由四支大柱,俗稱四點金柱構成的中間寬廣殿堂平面,與左右兩邊,均採明間,不加隔扇,為主要祭祀空間,屋宇高軒宏偉,面積最寬廣。
內殿:位於二進最內部份,一般由四點金柱為基準,以落地樘板隔扇分隔內殿與正殿;較大格局宗祠,則自後步柱分隔,為供奉祖先神位的神龕所在,左右兩邊有兩小室,一般供奉文昌帝君與福德正神。
二、構造概況
金門宗祠為奉祀祖先靈位的殿堂,地理風水,方位選擇,格局大小均十分審慎,以求趨吉避凶,一般外觀牆以石壘,以磚砌,門戶窗牖率用堅木,屋瓦椽角必求縝密,其各部位為:
台基與地坪:台基為宗祠底部,也是高於地面的收邊構材,一方面是防水防潮及地舖面的收頭,另一方面增加建築的雄偉氣魄,前落台基較低,後落台基較高,山門正面地坪,天井四邊,皆舖石板,俗稱「砱石」,山門內部,左右翼廊、正殿、內殿之地面均舖紅磚。紅磚舖法,在正殿四點金柱間,採方磚斜舖「人」字型,正左右兩港地坪,採「丁」字型,拜廊則採六角磚鋪「龜甲」型。
柱與牆:柱子在山門及翼廊,一般均以方形木石材料並用,山門牌樓石柱有柱珠,翼廊石柱多直接打在地面,考究宗祠柱底加方珠。正殿柱子則多為福杉,木柱下接柱珠及磉石,柱珠形式約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圓桶形、圓珠形等多種,精彩美觀。山牆正面結構處理典雅高明,台基為平整方石,其上為「櫃台腳」石,再上為板牆或磚牆,再上為「景座」、「馬槽」銜接檐枋。牆面厚度一般在三十五公分左右,外側底部台基上之石,自偏門分前後兩段,均以粗琢花崗石條或石板斗砌,前段較後段少兩層石條。石塊與石塊間隙多不施勾縫,上頭鋪一層紅磚,以分隔上下兩部分。為增加視覺美觀,山牆以石灰,粉刷在中間處,隔一線磚條,俗稱「鳥踏帶」,分隔石灰牆面,鳥踏帶以下石灰牆面,比照祠內柱子底面均漆黑,形成與宮觀內外部強烈對比,俗呼「紅宮烏祖厝」。
屋頂:偌大的屋頂,表現在瓦式,與閩南式屋頂相同,陽坡陰溝,均以板瓦之正反面疊砌成隴,惟若宗族科甲聯登,宦途顯達者,則宗祠的山門、翼廊、正殿等屋頂之陽坡瓦隴,採筒瓦相接成隴。在屋簷收頭部分,筒瓦者以頭瓦封頭,板瓦者以灰漿封頭,陰坡槽口多作有勾滴,以利排水。山門屋脊均為三川脊,脊分三段,自中央向兩端燕尾緩緩翹起,長條脊堵中泥塑各種壓勝或祥瑞飾物,接近兩端燕尾脊處,塑有成對的螭吻,俗呼「龍隱」。
三、木構架概況
金門宗祠具有中國傳統建築四合院式的配置特色外,最吸引人處,,在其結構系統方面,它發揮傳統木構建築在結構原理上的優異智慧,並展現民間匠藝個人才華。為避免妨礙結構的安全,通常受力的構材多施以彩繪,不受力的構材則作雕刻裝飾,以增美觀華貴。
山門:其頂架一般是由五架楹及二至四組瓜架、拱座等組成,一般自中脊楹垂下分開,外側秀面為顯高軒壯觀,外通較內通高一至二尺,屋簷以枋收屋。
翼廊:一般於靠近天井邊,豎立二石柱或木石柱,一對通、二對瓜筒的棟架,內側多直接以承重牆替代柱子,橫通直達承重牆上,支撐頂棚的楹木約有四支,構架簡潔有力。
正殿:為宗祠的主要祭祀空間,在架構上力求空曠宏偉及高軒的層次感,祭殿是由四支柱三對通五對瓜之棟架,帶前後步口,前步口為拜廊,後步口以步柱為基幹向左右兩側裝設樘板隔屏,分隔正殿與內殿。內殿再分為三開間,中間為神龕,供奉祖先牌位之用,空間寬廣,左右兩側為兩小室,一般供奉文昌君,與福德正神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