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祭祖為何是三月初十?他們祭拜誰?

作者:  來源:黃門左使  更新時間:2022年01月01

越南祭祖為何是三月初十?他們祭拜誰?

「三月三,拜軒轅。」越南祭祖為何是三月初十?他們祭拜誰?中國人端午節吃粽子,越南為何三月初十吃粽子?是個啥講究?

中國有句古諺:「三月三,拜軒轅。」軒轅即黃帝,因其居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黃帝是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為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三月三,拜軒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肇始春秋,綿延至今。

受深華夏文化影響的越南,也有一年一度的祭祖活動,與我國不同的是,越南的祭祖日,是在每年的三月初十,被祭拜的,是越南民族的共祖——雄王。

1/雄王是誰

關於雄王,由於西元10世紀前無典籍可考,其傳說來自越南古籍《嶺南摭怪》。

相傳,雄王是炎帝神農氏三世孫帝明之後。當時帝明南巡五嶺,到達五靈山(今中國湖南),娶婺仙之女為妻,生子祿續,為炎帝的四世孫,封為涇陽王,治南方。涇陽王與洞庭君龍王的女兒共結連理,生下一子崇纜,即雒龍君(有時寫作駱龍君)。後來,雒龍君崇纜與仙女甌姬結合而生百子,建立了百越王國,其領域自中國長江延伸至中南半島。

但是,由於雒龍君是龍族,甌姬是仙族,水火相剋,難自久居。於是雒龍君崇纜帶著50個兒子移居東海岸,另50個兒子則隨母親甌姬歸隱峰州(今越南北部富壽省白鶴縣境內),雒龍君的長子建立文郎國,成為越南史上的第一代雄王。

「一日,龍君曰,『我是龍種,水族之長,爾是仙種,世上之人,本不相屬,水火相剋,難自久居,雖陰陽之氣合而生子,然方類不同,今相分別,吾將五十男規水府,分治各處,五十男從吾居土上,分國而治,登山入水,有事相關,無得相廢。』每男各相受命欣然辭去。嫗姬於五十南居峰州,以其雄長,尊立為主,號曰雄王,國號文郎。(《嶺南摭怪》)」
按上述傳說,越南人的始祖、第一代雄王,為炎帝的五世孫。所以,越南的族民,也可以稱作炎黃子孫,至少,是炎帝子孫。越南人也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比如,今日之河內,在100多年前一直叫做升龍。

2/為何是三月初十

相傳,農曆三月初十為文郎建國日。原來,隨母親嫗姬移交居峰州的50個兄弟,在第二年農曆三月初十建立起一個國家,大哥被封為王,就是雄王了。

大哥稱王后,又吩咐其他49個兄弟潛心鑽研農業技術發展和手工業改良。教導人們如何耕地種稻、造房種樹、飼養家畜。49個兄弟在雄王的領導下,將偏居一隅的文郎國建設得日益美好,普天下一片祥和景象,國富民強,人民安居樂業,個個能歌善舞,過著豐衣足食無憂無慮的美好生活。

後來,在雄王百歲那年農曆三月初十,他給子孫寫下「勇敢、勤勞、智慧、愛」幾個字後便神秘失蹤了。有人說,他是去東海尋找父親和另外50個兄弟去了,也有人說,雄王為了天下黎民百姓上天堂研究改良五穀雜糧去了,也有人說,雄王一直在身旁……總之,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看見過雄王回來了。

據越南的考證,自從西元前2897年首位雄王統治文郎國開始,先後共有18代雄王。2012年富壽省的祭典地點就有 108處,在越南全國範圍達到上千處。

3/越南祭祖為何吃粽子?

越南祭拜雄王的祭典上,有個非常有趣的風俗,那就是要向雄王奉獻糯米粽子。中國人也吃粽子,不過不是三月初十,而是在每年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中國人食粽,是為紀念春秋戰國時的楚國大夫屈原的。越南人三月初十吃粽子,又是源於何因呢?

越南人三初十吃粽子的食俗,也與一個傳說有關。傳說,第六代雄王到了晚年,想在兒子們中間挑選一個繼承人,為了考驗兒子們的人品才能,六世雄王就把兒子們都召來,給他們佈置了一個特別任務:「春節快要到了,誰能夠找到有意義的美食祭拜祖先,我就把王位傳給誰。」

雄王的第十八位兒子叫節遼,性格和善,很有道德,非常孝順。由於母親早逝,沒人指導,節遼一直很擔心,不知該向雄王遞送什麼食物。一天,節遼做了個奇怪的夢,夢中有一位長者對他說:「天下稻米是最珍貴,因為人靠米而活。你用糯米作食物,一個做成圓形,另一個做成方形,圓的象徵天,方的象徵地。天為父,地為母。你把餡兒放在裏面,然後用葉子包起來,意味著父母生成養育、擁護孩子。」節遼按照夢中人的指導去做了,最終被雄王選為繼承人。

中國有個成語,叫「江山社稷」,江山與社稷共存。社稷是土神和穀神的總稱,分言之社為土神,稷為穀神。土神和穀神是在以農為本的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從字面來看,「社稷」是說土穀之神,但是,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社稷」還承載有更重大的意義。古時的君主為了祈求國事太平,五穀豐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穀神,即祭社稷,後來「社稷」就被用來借指國家。「社稷之憂」、「社稷之患」、「社稷之危」、「謹奉社稷而以從」都指的是「國家」的憂慮、隱患、安危。只是,這個代稱一般現代白話文文章已經很少用了。

其實,大多數傳說,都是有現實基礎的。節遼之所以能以普通的粽子在眾兄弟中勝出,是與越南人的稻米崇拜分不開的。同中國一樣,越南也有著悠久的稻作文化。在社會尚未發展,生產力還很低下的遠古時代,稻作業的發展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節遼選擇稻米,正是體現了「國家精神」,所以,上一代雄王才會放心地將國事交給他。

4/祖先崇拜的現實意義

受華夏文化的影響,越南民族也有著「萬物有靈」的信仰。除了對大自然的崇拜,越南民族崇拜人自身。越南人認為人是有靈魂的,人死了以後,他的靈魂就回到祖先那裏,那個地方被稱為九泉。雖然祖先們都在九泉之下,但是他們跟陽間的子孫們還有聯繫,經常回來探望子孫,庇護著子孫。這就是越南祖先崇拜信仰形成的基礎。

西元前 2世紀至西元 3世紀,隨著漢文字在越南(古時稱交趾,為行文方便,文中均寫為越南)的傳播,中國的儒家思想也開始傳入越南,對越南的思想文化產生了深厚的影響。「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儒家的思想深深紮根於越南人的心裏。中國人表達對祖先的孝道,懷念的祭祖儀式也與越南人的祖先崇拜信仰相融合。

到了近現代,為了擺脫西方殖民者的殖民統治,爭取國家的獨立和統一,越南國家領導人利用人民對祖先的崇拜和祭祀來提高民族凝聚力,強調民族文化認同感。抗法戰爭結束後,1954年 9月18日,胡志明來到雄王廟,並對部隊戰士說:「雄王建國有功,我們要一起保衛國家。」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祭拜祖先,就是要繼承祖先們不畏艱難、團結一致、建國立業的開拓精神。

5/雄王節與雄王廟會

每年的農曆三月初十是越南人祭拜雄王的日子,越南人稱之為「祭祖日」。祭祀活動在雄王廟舉行。雄王廟位於越南北方富壽省,「最早由附近幾個村的村民修建,在這裏舉辦民間廟會活動。到10世紀,越南丁朝天福元年(西元 980年)以後,對雄王廟做了文字記載,每年舉行廟會活動。

1917年,阮朝在廟會活動中加進了國家祭祀儀式,逢五逢十朝廷舉行國祭,由吏部尚書主持祭祀;平年則由富壽府主持,臨滔縣知縣和扶寧縣知縣陪祭,祭祀貢品由當地準備。」1962年,雄王廟被越南文化部列為國家歷史文化遺址。2000年,越南又把祭祖日定為越南民族的重大節日。2007年越南政府是把每年農曆三月初十的雄王節法定為假日,全國人民休假一天。

雄王節當天,越南人都會準備圓形與方圓兩種粽子(圓形的叫做Banh giay,方形叫做Banh chung),以祭拜祖先,表示孝順之心,以及飲水思源的傳統。

雄王節期間,越南還舉辦雄王廟會。雄王廟會是越南民族的傳統廟會,越南語稱廟會為「禮會」,包括「禮」和「會」兩部分。「禮」部分是以謝恩和祈禱為目的的祭祀禮儀。「禮」又分為兩部分:先是官方祭祀,然後是人民祭祀。「會」部分是民眾聚集在一起展開各種遊戲文娛活動如摔跤、盪鞦韆、射箭、下人棋、唱喧曲等。

6/越南的族祭與家祭

除了國祭之外,越南民間的族祭也家祭活動也非常活躍。

族祭在越南民間非常盛行,族祭的對像是各個宗族各自的始祖。祭拜的時間也不一致,大多是以祖先的忌日作為祭拜的日子。族祭是在宗族的祠堂裏舉行。在宗族祠堂的供桌上置放著宗族始祖的牌位。祭祀到第五代的時候,就把最老的那一代的牌位埋掉。越南有句俗語叫「五代埋神主」。

隨著時間的推移,宗族的子孫不斷的繁衍,宗族子孫間的親屬關係也漸行漸遠。但是,在越南,宗族祭祀日仍然因族譜的記載而得以流傳下來。

家祭是在長子的家中舉行。長子的家庭裏一般擺放四代祖先的牌位,分別是高、曾、祖、考,跟宗族祭祀一樣也是「五代埋神主」。越南人把在家供奉的祖先稱為家仙。

越南家祭的時間一般是祖先的忌日。除了祖先忌日,每逢農曆初一、十五越南人要上香祭拜祖先;在過春節、清明節、寒食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的時候越南人祭拜祖先;遇到重大節日如葬禮、婚禮上要祭拜祖先;在生活中發生重大事件如生育、病痛、考試、訴訟、家庭不和等要祭拜祖先,祈禱祖先護佑;莊稼豐收,生意興隆,考試成功,也要祭拜祖先,以感謝祖先的庇護和恩澤。

祖先祭祀體現了越南民間對祖先不死的崇拜心理。越南人供奉祖先的實質是,越南人認為,去世了的人和活著的人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並且可以互相幫助。子孫通過祭拜祖先可以問候祖先,向祖先報告陽間的事情。祖先則可以庇護,引導後世。越南人認為祖先雖然已經去世,但祖先的養育之恩不可忘,祖先過世後對後人的庇護不可不謝。所以就通過祭祀的方式來孝敬祖先的亡靈,表達子孫對祖先的孝心和感恩。

7/越南想拿雄王節申遺

越南人非常注重雄王節祭祖,據說,越南已準備將雄王節申請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越南之所以也如此注重祭祖,其目的是藉此提高越南民族凝聚力,強調越南民族文化認同感。從古至今,不管是封建時代還是改革開放時期,不管是戰爭時期還是和平年代,祭祖活動在越南民間一直都很盛行,也一直發揮著凝聚民族的作用。

在當今國際社會日趨一體化的形勢下,民族文化間的相互融合愈演愈烈。世界各國為了強調本國本民族的文化特色,確定本民族在世界民族中的地位,都在強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理念。

越南人祭拜雄王的目的也很明確,就是要藉此教育後人對各代雄王的建國之功和先人們堅強抵禦外敵入侵,保衛祖國的功勞心存感恩,提醒後代要有保國安民的思想精神,弘揚飲水思源的愛國傳統。另外,它也體現了越南民族對建國和保衛國家有功的先人和民族英雄的崇拜和感恩,藉以時時喚醒民眾愛國,護國,忠國的民族主義思想。。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