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祠堂風水勘測
圖中為正在建設中的三僚“長平祠”,為自家所建。從選址、勘測設計、風水規劃都是自己佈局。
三僚曾公文化祠堂風水勘測流程:
1.位於什麼地區?哪個城市?
2.指定哪位師傅來看,每位師傅的工價不一樣(按次收費)
3.雙方溝通確定後,預付誠意金
4.最後確定安排行程前來。
5.首次勘測:祠堂選址、整體建築外局規劃、擇取動工日子、放線、行牆、安大門;
祠堂內部規劃,天井放水、神位、尺寸、花台等。
祠堂是一個村落、一姓宗族的家廟,用來供奉祖先之靈,祈求賜丁降福,延續一脈香火,繁衍子孫後代。也是宗親中有相關大事盛事的時候用來聚會議事的場所。近幾年有許多地方重修了祠堂。現在看來,這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對宗族文化的傳承,有其正面積極的社會意義。祠堂風水如何,關係到一地、一族的興衰榮枯,絕不可等閒視之。
一、祠堂要選好地址場所。人們把祠堂風水的好壞看作是宗族興衰的關鍵,所以新建祠堂選置十分講究,一般要求注意龍脈和生氣來源,背山面水,明堂寬大,方正,水口收藏,無衝突,無爭鬥等現象。以及左右互襯,四勢勻和。具有陰陽相濟、虛實相生、剛柔互補、方園相勝、小中見大等涵構。其環境模式最好有四周群峰屏列,前有門戶把守,左右護衛,後有背山所倚的地貌,講究山明水秀,地靈人傑,要求文運亨達,人丁兩旺。按風水定律:“左環右抱必有氣”。這是生氣、靈氣和福氣擇地通常背實向虛,十分講究方位,一般坐北朝或者坐西朝東,也有根據特殊龍脈條件選擇的其他方位的。
二、儘量避開居民樓、學校、工廠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後有背山所倚的地貌,講究山明水秀,地靈人傑,要求文運亨達,人丁兩興。
三、占龍脈,祠堂是先人的歸宿,也就是庇佑子孫後代的地方,若想要人才輩出,就要選擇在龍脈之上。
四、水塘是祠堂的關鍵所在,俗話說“遇水則發”,想要子孫滿堂,財運連連,必須背靠為實,水抱宗門。
五、地勢地形要前低後高,書曰:“前低後高,世出英豪。”最理想是靠山面水的地方。
六、中國古代祠堂建築屋頂有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攢山頂、卷棚頂、盝頂等。此外還有不同屋頂的組合形式及重簷形式。一般祠堂均是硬山、懸山砌法。故祠堂兩山山牆。有隨大小式建築硬山與懸山房分別墀頭風與五花成造兩種做法;硬山房屋頂只有前後兩面坡,一條大脊和四條垂脊,兩端的山簷與山牆牆頭齊平。山面裸露沒有什麼變化,顯得質樸堅硬,故稱之硬山屋頂。
首先是懸山房山牆,上身採用五花成造或前後通平做法,挑山山牆或隨屋坡形勢一直砌到各步檁下如硬山做法,懸山屋頂與硬山屋頂較為接近,也是一條大脊和四條垂脊,所不同的是,山牆上部的屋簷是突出在牆外,處於懸空狀態故稱懸山。其次有榫卯:木結構的靈魂,它們是夫妻,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好一個地老天荒,矢志不移。越有壓力就會變得越牢固。
七、格定坐向。天地分三元九運,建造有二十四山向。祠堂的坐向不可隨便立,這關係到全村或一個家族的興衰榮枯。
八、祠堂建築的組織和佈局是有規制的,只是規模大小各有不同,但總體佈局有共同之處,大體上可分為門前廣場、戲臺、大門、圍牆、天井、享堂、拜堂、寢堂、輔助用房等幾個部分。是根據其家族的經濟實力而定。一般祠堂以“四點金”和“八間頭”為基本型制,所謂“四點金”就是小型三合院和四合院,三合院通常是正廳三開間雙坡硬山頂,抬梁式與穿鬥式相結合木結構,廂房雙坡兩層樓屋硬山。“四合院”通常正房及到座均為三開間,左右各一開廂房,中間圍合著天井。大門位於倒座的當心間,大門前面沒有院落。“八間頭”的平面與“四點金”基本相同,只是左右是廂不是過廊,而是用格扇封閉成一間廂房,連上下正房共有八個封閉開間俗稱“八間頭”。另外也有“三縱三橫”的佈局,建築形式以硬山為主,中路為三開間三進深的建築群。由於社會環境及宅基地的局限,現在有些新建的祠堂一般只有大門和四周高牆圍合成一個封閉的空間,進門一天井,一間享堂。
九、選好開工動土和落成典禮的日子。日課書有雲:“不得真龍得日月,也應富貴旺人家。”說的是巧用天時的重要性。
十、沒有理想的地坪就要人工打造。包括堆山、掘池、填缺、放水、植樹、種草,等。舊時,建築祠堂之前請地理風水先生或村中懂地理天文的長輩先察看地形,觀其山川走勢、“龍”、“局”、“水”等情況,審其陰陽凝聚、南北朝向,精心選擇一塊“風水寶地”,擇黃道吉日,動工興建祠堂。祠堂大門前築有一口半月形的水塘,祠堂的上下廳之間,有一天井,這都與風水觀念有關。建祠堂講究風水,其目的是希望通過這樣來更好地獲得祖先的保佑,以使得族運長久,人財兩旺。風水觀念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它與崇祖文化有一定的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