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族、宗族、家族三者之間的區別

作者:  來源:天下文氏一家親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13

氏族、宗族、家族三者之間的區別

氏族是原始社會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社會組織和經濟組織的基本單位。

氏族大約產生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其主要特徵是:靠血緣紐帶維繫;生產資料歸氏族公有,成員共同勞動,平均分配產品;公共事務由選舉出的氏族長管理,重大問題(血親復仇、收容養子等)由氏族成員會議決定。

在共同經濟生活的基礎上,形成氏族共同的語言、習慣和原始的宗教信仰。幾個氏族可以聯合為部落;氏族人口繁殖後,可以分化為多個氏族;氏族人口銳減後,也可能併入、依附其他氏族。

在氏族中,婚姻有一定的規定。早期是氏族內婚配,但禁止長輩與晚輩通婚,也排斥兄弟姐妹之間的婚配,甚至禁止與母方最遠的旁系親屬婚配;後期則是氏族間聯姻,也可能有搶親。

氏族成員的地位平等,集體勞動,平均分配,財產共用。公共事務由氏族首領管理,重大事務由氏族成員組成的氏族會議決定。

氏族經歷母權制和父權制兩個發展階段。母權制是原始社會低下的生產力和早期群婚制的必然產物。

在這種制度下,人們無法確定孩子的父親,只知道孩子的母親;婦女經營農業,管理家務,在經濟生活中起著主導的作用,她們在氏族中居於支配地位,世系按母系計算,財物歸母系血緣親族繼承。

隨著畜牧業的發展和群婚制向對偶婚制的過渡,男子在經濟生活中處於支配地位,人們可以確切知道孩子的父親,世系改按父系計算,財物改由父系血緣親族繼承,男子成為維繫氏族的中心,母權制遂被父權制所代替。

宗族,指同宗同族的人。“族”,指父系單系親屬集團,即以一成年男姓為中心(稱“宗子”或“族長”),按照父子相承的繼嗣原則上溯下延,這是宗族的主線。主線旁有若干支線,支線排列的次序根據與主線之間的血緣關係的遠近而決定。

族內有家,因此族又是家庭的聯合體。家之父受制于族之宗子,即所謂“父,至尊也”,“大宗,尊之統也”。宗族是一單系結構,其世系是按男姓而非由男女兩姓共同排列的。

一個宗族通常表現為一個姓氏,如春秋時期晉國六卿中的趙氏、韓氏、魏氏、智氏、範氏、中行氏六家。

文明社會伊始,面對嚴酷的自然及社會的生存鬥爭,家族只能以較小的規模存在,有獨立生存能力的子、孫逐漸脫離父族另立宗族。春秋戰國以後,一個宗族所包含的人口往往可達幾千;魏、晉、隋、唐時,個別豪門大姓甚至有上萬人。

中國姓氏宗族中,有這樣的特例,就是異姓同宗不同祖,合姓同宗不同祖,同姓認承同宗不同祖,比如:

異姓同宗不同祖

異姓同宗不同祖。賴、羅,傅皆為黃帝子孫,原均聚居于河南地帶,各因有功于國,封地賜爵,後世子孫為體念先世創造之不易,遂以封號為姓。

然盛久必衰,勢所必然,迨楚靈王崛起,先滅賴、繼滅羅,後並傅、三姓受封土地自此消滅,惟自封地開姓以來,以迄被滅、為時已久,彼此姻親關係,比比皆是。

當賴被滅時,楚為恐賴人圖謀複國,殺戮至慘。雖主國政之人赴湖續建流亡政府,但國家之成立,必須具有土地、人民、主權三要素,始能存在,賴氏複國之圖,處此環境,實心有餘,而力不足,日久遂告消滅。

當楚靈王大肄殘殺之時,因賴氏聚族而屠,相傳已久,家室系累,無法隨同遷移者甚多,為逃避殺戮,改依羅傅二姓者極另。

其後羅國被滅,楚國殺戮如故,亦甚多改姓依附于賴、傅,傅氏被並、亦仍如此。迨局勢底定,楚國雖停止殺戮,然已歷時數代,子孫眾多,混淆不清,均未再複姓,因是三姓遂相議不通遁姻,以表示同氣連枝之意,是我賴、羅、傅自來即具有血統關係,於此可見一斑。

賴羅傅三姓在中國民族歷史上各有其悠久之歷史,故平日相見,均以“親堂”互稱,即可知三姓數千年來,即具有血統關係,與三國時劉關張之因一時情感結合,而為異姓結義金蘭,截然不同。

合姓同宗不同祖

合姓同宗不同祖。比如“劉傅氏”,即當初傅氏一支遠遷他鄉時,同遷徙的鄉親中,有劉姓人家。當途中傅氏家長因病故去後,傅氏孤兒寡母幾乎無法趕路,也不能中途落腳定居,這時,善良的劉姓人家就承擔起他們的命運。

傅氏接宗子還沒有成人,母親也故去了,於是劉姓人家就視其為己出,培養成人。為了這份恩情,傅氏接宗子,將傅劉合姓,並讓後代傳承至今。

同姓同宗不同祖

同姓認承同宗不同祖。這種情況最多,就是本地已經有同姓人家,卻不知自家根源,後遷徙來的同姓卻有家譜可溯源,兩族關係和睦,本地同姓便認承後來同姓為同宗,也有的認承為同祖。

宗族共同祭祀祖先的地方稱為祠堂(宗祠);

記錄宗族歷史的主要資料為族譜(家譜);

宗族之間由於矛盾引發的衝突,稱為宗族衝突(宗族械鬥);

宗族居住群落具有防禦功能。福建民居土樓即為典型的家族聚居建築,一座土樓可以居住數十戶到上百戶家族成員。

中國大陸地區在1960年代以前的經濟欠發達時代,農村地區的村落,多為一個姓氏為主集中居住,大的宗族居住地形成村莊或集鎮,很多地名源自宗族聚落,如北方地區的王家莊、趙家莊、李家莊,南方的張村(張家村)、王村(王家村)等等類似地名,均已宗族姓氏形成的地名,遠離中心城市的農村地區、山區,仍舊存在以宗族聚居為主的村落。

家族,是指具有血緣關係的人組成一個社會群體,通常有幾代人。語出《管子·小匡》:“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連以事,相及以祿。”是同一個男性祖先的後代世代聚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社會組織。如王氏家族、姚氏家族、李氏家族、劉氏家族、趙氏家族、陳氏家族、沈氏家族、胡氏家族。

來源:國學文化傳播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