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三件大事:族譜、宗祠和祭祖

作者:  來源:北京九親文化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09日

宗族三件大事:族譜、宗祠和祭祖

在中國古代宗法社會裏,修宗譜、建宗祠、修墳墓是族人的三件大事,都具有慎終追遠、報本思源、敦宗睦族、凝集血親、光前裕後、規範倫理的教化功能。

族譜,也叫家譜、宗譜、家乘、譜牒,是中國古代宗法社會中記載家族或宗族家世淵源、傳承世系和宗族事蹟的典章文獻。簡而言之,即家族或宗族的史書。

家譜作為載錄家族、宗族事蹟的史書,由來已久。據考古發現和歷史考證,早在殷商時期就有刻在獸骨和龜甲上的商王世系,即“甲骨家譜”,現存最早的文學家譜是由後人輯錄的《世本》一書,載錄了傳說中炎黃世系和五帝譜系,是太史公司馬遷撰修“五帝平紀”和各個世家的重要依據。宋代以後,私家修譜之風日漸盛行,並形成了一整套體例完備、格式規範、內涵豐富的譜學體系,家譜體例至此基本定型。其中影響最大、為後人所推崇的是歐陽修、蘇東坡分別創立的“歐、蘇體例”。

歐、蘇譜例,重在圖表之創新,都是五世則遷的小宗譜法,每圖只譜五世,五世以後,格盡另起。在形式上,歐體是左右橫的,每圖五欄;蘇體是上下直行的,每圖只到五世。

歐、蘇譜例由譜序、譜例、世系圖、世系錄、先世考辨等五項內容構成,記述原則是:只書男與嫡妻,不書生女、不書繼娶、不書妾。

元、明、清三代家譜體例沿著歐、蘇譜例發展,記事範圍進一步擴大,增加了譜論、像贊、族規、家訓、恩蔭錄、五服圖、字輩排行、人物傳記、文約契據、藝文著述等多項內容,成了名副其實的家族歷史,有些族譜開始記載女兒的名字,特別是女婿若是有功名的名門望族,其名字載入岳家族譜也可增光添彩。繼室、側室也可入譜,尤其部分小妾也因生有兒子,“母以子貴”,特許入譜。入繼子嗣和入贅女婿,也有的允許入譜,但要記注分明,加以區別。如同姓入繼,仍用紅線連結世系,異姓入繼則用黑線。有的宗譜仍堅持不許“異姓亂宗”,不予記載,或在宗譜之末附加一卷,專載螟蛉之子及其後裔。

明清之際譜學的發展,不僅突破了歐、蘇體例,而且出現了房譜(支譜)、族譜、統譜及異姓聯譜等多種形形色色的譜牒。其中房譜為族譜之支譜,專記某房某支譜系。統譜 (通譜)為統宗世譜,把分佈於各地的同族各宗支匯總、統貫於一譜,幾乎是某一姓氏的歷史淵源、遷徙分佈及繁衍變遷的歷史總匯。如明代張憲、張陽輝主修的《張世統宗世譜》,從黃帝時賜姓記起,直到明嘉靖年間,時期跨度達數千年之久。含括了全國張姓各個支派 117派。

由於家譜具有維繫血親、載錄家史、規範倫理等特殊的社會功能,各個宗族對於家譜的創修極為重視。每隔三十、四十年都要重修、續修一次。

家譜的纂修是宗族的大事,不僅要有嚴密的組織機構,嚴格的工作程式,也要一定的人力、財力為基礎。

首先,要組建以族長為首的家譜編委會(俗稱開設譜局),由主修(由族長擔任)、倡修、編修、監修、協修、校閱等組成,編委會人數多少主要看宗族大小、門派多少而定。

其次,籌措修譜經費。一般由族田、祭田和其他族產的收入來支出,以及族中有錢人的捐助。此外每個入譜的男丁都須交納一份譜銀。

再次,將擬定的譜例,分發各個支房,要求族眾主動提供相關資料,尤其是族眾散居於眾多州縣的大族,各房支都要責成專人限期登錄、收集相關資料。

最後,譜書修成後,要舉行隆重的祭譜、拜譜儀式,族眾濟集祠堂,祭告祖先。先將譜本一套存放祠堂,然後由族長按房、支發譜,每房(支)一套,並編列序號,登錄在案。每年元旦、清明或春、秋兩季祭祖時,要求藏譜之家攜帶譜本,入祠堂查驗,謂之“會譜”。如保存不善或有遺失篡改會受到嚴厲懲罰。

在門第等級觀念盛行的宗法社會中,族譜是血緣傳承世系的重要憑藉,也即家族或家庭檔案。一些源起於貧賤之家的宗族在暴發後,往往要攀附名門,冒認祖先,以顯示其高貴血統、祖宗的蔭德。因此名門望族都強調秘藏族譜,嚴禁示人,以免同姓異宗族攀附冒認。故而有“黃金猶可借,家譜不可借”的古訓,使家譜成為秘不示人的傳家之寶。

宗祠,也稱祠堂、宗廟、家廟,是宗族祭祀祖先的地方,被視為血緣崇拜的聖殿。人類對祖先的崇拜由來已久,早在氏族社會已經盛行。宗廟是宗族血脈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標誌。興旺的家族,四時祭享、香火不斷,衰敗的宗族,則宗廟殘頹,香火斷絕。尤其是帝王的宗廟(也稱太廟),不僅是宗族的象徵,也是國家政權的象徵,“宗廟社稷”的存毀往往成為一個朝代、政權興亡更替的代名詞。

民間的祠堂,是西漢時才發達起來。秦漢時,往往在帝王陵墓所在之地建立祠堂,以便祭祀,故也稱為“享堂”,因所用建築材料多為石塊,也稱“石室”。民間也有仿效,魏晉以後,民間祠堂的發展相對緩慢。至宋代,由於理學盛行,儒家“三綱五常”倫理道德觀念得到加強,“孝為百行之首”。所以朱熹在《家禮》中規定:“君子將營宮室,先立祠堂於正寢之東。”而且,“或有水盜,則先救祠堂,遷神主遺書,次及祭品,後及家財”。祠堂被視為高於一切,為家族命運之所系,具有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因此,名宦巨賈,豪門望族,均建祠堂,以顯其本,以祭其祖。宗法、血緣觀念得以由此強化。

明清時代,宗族制度處於成熟發展階段,祖先祭祀作為家族的重要活動,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祠堂成為家族具有凝聚力的象徵。所以在族規、家訓中,立祠堂、重祭祀佔有相當突出的位置。祠堂的營建成為全體族人共同的主導意識。尤其是明代後期至清代,在人文發達的江南地區,祠堂的建築十分普遍。像江西省在乾隆年間幾乎所有鎮都有祠堂。祭祀對象主要是得姓始祖、當地始遷之祖和本支開派之祖和以功德、爵位著稱的歷代先祖。在祖先崇拜和追源溯流心理支配下,祠堂祭祀祖先往往至數十世、上百世之遠。

由於祠堂祭祀先祖的範圍、內容不等,所以祠堂有總祠、支祠、分祠等不同類別和稱謂。一族合祀者為總祠,或宗祠;分支各祀者為支祠、分祠。祠堂的規制,視家族人口的眾寡和族田、族產的多少而定。一般為數開、數進的宮殿式建築,富裕家族的祠堂則異常的富麗堂皇,有二、三十進的房宅。

祠堂裏安放祖先的神主牌位,上面書寫某某祖先的名諱、生卒年月、原配、繼配氏姓,有的紅底黃字,有的白底黑字,被認為是祖先的靈魂所在,因而也叫“靈位”。靈位的安放也有一定的規矩。正中神龕最為崇重,安放供奉本族始祖,左龕為“崇德”,供奉有功名出仕、德澤於民的先祖;右龕為“報功”,供奉捐資贈產、大修祠堂、購置族田、創辦義學等有功於本族的先祖。此外,其他的歷代祖先則按“左昭、右穆”的順序分別安放於偏殿、側室。除受到出族之罰外,一般男子死後其神主牌位都可進入祠堂。也有部分族人,因敬奉宗祠,出家為僧,或娶娼妓為妻及操業卑賤並因而不得參加考試者,均不得在宗祠立位。

祠堂的管理之權,一般由長門嫡派出任族長,主持管理,並選派族中子弟負責日常有關事務,按照族規家法嚴加管理。在平時,族眾應維持宗祠莊嚴、清靜的氛圍。祠堂應鎖閉大門,從耳門出入。在祠內不得堆放糧食、柴草、棺木及其他雜物,不得讓人借宿,不得讓工匠作工也不得開設茶坊,特別是不得在祠內聚賭,或是將宗祠賃於他人。有些宗族特許族內的文人在祠內讀書或會文。到民末清初,不少宗族還利用祠內的空房來興辦小學。不過,有的宗族認為宗祠“永宜清靜”,唯恐“異姓雜處,有褻先靈”,因而一直禁止將宗祠作為辦學的場所。對於祠內的財產,如祭桌、祭器等,祠堂的執事人員都應隨祭隨藏,並逐一登記入冊,禁止族人私自借用。也有些宗族允許族人在婚、喪諸事時借用祠內器用什物,但在事畢後他們應立即送還。有些家法族規中還有維護宗祠周圍環境的規定,如不得將宗祠附近之地作曬場和工匠的作場,不得在通往宗祠的道路等處拴系牛羊,攤曬、堆積雜物等。為了保護好宗祠,有些宗族雇傭專人來進行管理。另一些宗族則由各房或各支來輪流“值年”。在宗祠的房屋有所損壞時,他們就應及時進行維修。

宗祠中舉行的最隆重的儀式是對祖宗的祭祀。大多數宗族每年舉行春秋兩祭。也有此宗族只舉行春祭,也有的宗族實行四時祭祀即每年春、夏、秋、冬各祭一次,具體時間無統一規定,多在民間傳統節日。如:清明、夏至、秋分、冬至進行。遇有子孫科舉、或晉升官爵、或受朝廷的恩榮賞賜,也可開祠堂特祭。在祠祭日的前夕,有關執事人員應清掃宗祠,佈置祠內的享堂,並按照本族的祭規準備好各色祭品。祭品不應過奢,但也不得數量不足,或品質稍次。大祭前執事的子孫應先期練習祭儀,“務令駿奔嫺熟,贊唱清朗”,不得在祭祀時弄出差錯。並有明確分工:有主祭人、分祭人、司贊、司祝、司爵、司筵、糾儀等執事人員,分別負責主持、司儀、讀祝詞、管祭品、祭器、糾察紀律等。在祠祭日,合族成年男子都應與祭。即便散居到數十裏、數百里以外,每年或每兩三年也須與祭一次。族眾於祭日的清晨務必風雨畢集,不得遲到。與祭者必須身著禮服,衣冠整肅,不得蓬頭赤足,或身著短衣小帽。同時,不少宗族除禁止婦女入祠與祭外,還禁止孩童與祭。這是唯恐小孩不懂事,會吵鬧、搗亂,破壞祭祀的肅穆氣氛。祭祀開始後,族眾應依照輩份來列隊,不得先後羼越。在按祭規行禮時,不得草草敷衍,也不得亂言、戲謔、喧嘩。

祭祖的原則是“必豐、必潔、必誠、必敬”。其中最根本的是“敬”,就是對冥冥之中的祖先心存敬畏,虔誠信奉,“事死如事生”。祭祀祖先最主要的禮儀是“三牲、三獻”與“屍祝”。“三牲”是指牛、羊、豬三種供品,也稱“太牢”,古代只有帝王、聖賢才能享用。二品以上官員可用豬羊各一隻,五品以上用羊一隻,五品以下人家,只用豬一隻,豬羊供品,統稱“少牢”。三獻是“初獻、亞獻、終獻”三道上供程式。“屍祝”,是指代替死者受祭象徵死者的人,稱為“屍”,對“屍”致祝辭和為鬼神傳話的人為“屍祝”。“屍”一般由臣下或晚輩充任,後世改為用神主、畫像來代替。

祭祖的大致程式是:

①主祭人向祖宗神位行禮;

②族長離開享堂,迎接犧牲供品;

③初獻,在供桌上擺放筷子、匙勺、盞碟;

④宣讀祝辭;

⑤焚燒明器紙帛;

⑥奏樂;

⑦族人拜祖;

⑧二獻,上羹飯、肉;

⑨三獻:上餅餌菜疏、果品;在初獻、二獻、三獻之間,都有上香、禮拜等儀式;

⑩撤走供品;

⑾族人會餐(古人稱為享胙),分發供品(也稱散胙)。

但在實際祭祖程式中,三牲、供品、祭器擺放都是事先陳設整齊,屆時由主祭人帶領族人跪拜、致詞。程式上大為減化。

祭祖的經費開支,一般由族田、族產公共收益中支出,若有不足部分則由族人捐助或攤派。

宗祠,除祭之外,還是處理族中重大事務和族人糾紛的場所,多由族長主持,約集眾人,按族規家法進行處置,因而宗祠也就成為行使族權的場所,具有宣揚教化倫理、凝聚約束族人的重要功能。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