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宗祠不僅僅是一種祭祀禮儀,更是一類育人文化

作者:  來源:祖源文化傳播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05日

古代宗祠不僅僅是一種祭祀禮儀,更是一類育人文化

宗祠,即祠堂、宗廟、家廟,首要功用是供奉祖先牌位與族人祭祀先賢的地方,但作為我國儒家傳統文化的象徵,它也是一個家族精神的載體,是家族文化傳承的體現,能夠增強家族凝聚力,使族人具有更深切的歸屬感。

廣東祠堂建築

宗祠的牌位陳列、祭品選用以及祭祀的禮儀都有著系統而又嚴明的限定,即訓導了族人對先賢的虔誠態度以及敬仰之心,也潛意識的加強了族中子弟的孝梯之心。

這樣以來,宗祠制度將族人從精神上緊緊聯繫在一起,培養族中子弟同出一脈的思想意識,既傳承了家族文化,也增強了宗族的凝聚力,更深層面上講,也維護了社會的穩定。

一、祠堂的起源與格局

宗祠的起源

在古代社會,人類最初的階段是氏族社會,血緣關係是人類互信以及團結互助的基礎。儒家文化普及以前,孝悌思想就已經是社會普遍的道德約定,而漢代以後,儒家文化受到當權者的推崇,講究三綱五常,家族觀念深入人心,一個村落往往只生存有一個或幾個家族,每個家族均建立自己的家廟,以供奉祖先。

上古時期,宗廟為天子專有,是皇室的象徵,士大夫不得建宗廟;先秦時期,士大夫階層被循序設立家廟,得以在周代貴族普及;秦漢以後,士大夫階層多祭祖於寢室;唐代統治者曾廣泛勸誡士大夫建立家廟,但效果甚微;北宋前葉,士大夫階層仍祭祖于寢室,建立家廟的現象寥寥無幾。

直到宋朝中期,儒學復興,士大夫階層提出依照古法,規範祭祀的訴求,其中代表人物當屬朱熹。他首先提倡建立家族祠堂,並編訂《家禮》,立祠堂之制,規定祠堂擺設高祖以下先賢的牌位,按照朱熹的規劃,祠堂于正寢左方設立,並建立一個奉祀高、曾、祖、禰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龕(供奉神位的小格子),祠堂格局得到固定。

由於朱熹自身的影響力,以及當朝帝王的肯定,自此以後,祠堂建設在士大夫階層的各個家族廣泛開展。元、明、清均沿襲了這一家族文化,明朝嘉靖帝曾詔令,“許民間皆聯宗立廟”,打破了民間不得立祠的約束,普通的百姓家族獲得建立家廟的資格;清代時期,祠堂已在全國所有家族中普及,同時祠堂也成為族權的象徵,使祠堂文化成為中華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受中國文化影響,日本也經常出現家廟,這種家廟一般稱作“祠堂”。

古祠堂大門

宗祠的格局

祠堂是一個家族權勢的象徵,神龕和牌位、燭臺和高堂以及雕刻有龍、鳳的高臺,給人一直是莊嚴、肅穆的感觀,讓人心生敬畏之心。正是如此,族人在祠堂選址、佈局上顯得格外講究。

一般,祠堂都建設在村莊裏風水最好的地方,由於家族興旺與財力的差異,祠堂的建築規模大小不一,主要有一進單院式、兩進一院式、三進兩院式、三進三院式等幾種形式,家族的實力決定了祠堂的規模。

據查閱史料顯示,民間祠堂主要以三進兩院式居多,建築格局一般都採取中軸對稱的形式。以“朱氏宗祠”為例,宗祠從前往後,依次由門坊、儀門、門廳、享堂、寢堂五部分組成,這種莊重而井然有序的建構佈局,恰恰是儒家文化觀念在人們日常生活空間的再現。

享堂、寢堂具有不同的活動範圍,寢堂是祠堂中最莊嚴之地,寢堂主要用於供奉先賢牌位和族人祭祀之地,入住牌位之時,需要舉行隆重的“進主”儀式;而享堂一般主要用於宗族之間重大事宜的商討。

“祠堂”之名即來源於整體建築的“祠”和主體建築“堂”的合稱,每座祠堂一般都會以宗族姓氏命為祠名,祠中的主體建築享堂也會有堂名;另外,祠堂還有祠聯、堂聯、門聯等,將姓氏的發源地或先賢的官位元等資訊以對聯的形式表現出來,以達到懷念祖先、不忘本的目的。

祠堂中的主祭由宗子負責,宗子是家族中的嫡長子,權力最大;宗祠事務的管理全由宗長負責,權力較宗子次之;此外,還有宗正、宗直等職責,管理著宗族的祭祀禮儀,使族員間達成和諧關係,維持家族的興盛與可持續發展。

古祠堂一角

二、祠堂的流變

祠堂文化發展之明清時期,嫣然已成為家族制度的一個重要成分,明清時期的祠堂文化與朱熹倡議所設立的祠堂也發生了顯著的演變。

其一、朱熹所提倡祭祀先賢的祠堂僅祭祀至高祖,而後世的祠堂大多祭祀至始祖,不過,這和北宋儒者程頤所倡議的祭祀思想相一致。

朱熹不倡議平民祭拜始祖,主要由於祭祀始祖為貴族之禮儀,平民祭拜之,有簪越之嫌,而明清時期,普通百姓開始祭祀始祖,顯示了貴族之禮的平民化,祭拜始祖不再為貴族所壟斷。

其二、祠堂的位置發生變化。朱熹倡議祠堂設立於正寢之左,而明清時期的祠堂大多獨立,設置在居室之外。

之所以存在這樣的演變,主要由於家族規模的不斷拿擴大,獨立設置,祠堂可以容納更多的族人,方便行祭祀之禮儀。

獨立的祠堂,其形式上稱呼為家廟更加貼切,但祠堂獨自設立後,維護費用大大增加,除了族人攤牌以外,往往還需要族中富貴子弟捐助,這一點和朱熹提倡的祠堂文化也有比較明顯的差異。

其三、在宗祠的基礎上又興起了公祠和支祠。明清以來,很多祠堂開始設立公祠,公祠即是除建設本族宗祠之外,又共建一紀念古代名人的祠堂,例如乾隆二十九年(1764),江西一地共建有專祠8994所,除此之外,還有同姓共建的公祠89所。

寧波余氏支祠

支祠,則由家族分支所建立,隨著家族的不斷擴展,全族除建有共同的宗祠之外,各支還建立起自己的支祠。宗祠祭祀族人共同的祖先,而支祠,則為各支祭祀自己一支故去的先賢。

《廣東新語.卷十七.祖祠》記載,“(明清之際的廣州)其大小宗祖稱皆有祠,代為堂構,以壯麗相高,每千人之族,祠數十所,小姓單家,族人不滿百者,亦有祠數所”。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分支繁衍的後代逐漸增多,支祠也可能演變成祠堂。

其四、祠堂祭祀禮儀最初由宗子主持。明確規定有宗子主持存在很多流弊,如,宗子沒有能力擔任、好逸惡勞或遷移其他地方等,明清時期祭祀禮儀的主持不在局限于宗子。

據清朝時一些福建族譜顯示,晚明時已有“今宗子之法不立,或宗子貧窮不能自立,或流移四方,無正寢可容祭襯”的感歎。

其五、祠堂不僅單純行祭祀之禮,還發展成為執行族規的地方。

如明初的“浦江鄭氏家族”即是如此:“朔望家長率眾參調祠堂畢,出坐堂上,男女分立堂下,擊鼓二十四聲,令子弟一人唱雲:聽、聽、聽,凡為子者必孝其親,為妻者必敬其夫,為兄者必愛其弟,為弟者必恭其兄。聽、聽、聽,毋徇私以妨大義,毋怠情以荒殿事,母縱奢以幹天刑,毋用婦言以間和氣,毋為橫非以擾門庭,毋耽曲菜以亂厥性。”

明末清初以後,行完祭祀之禮,族人會請戲班來演戲,以示祭祀的隆重性,戲臺設置在祠堂附近的空地,節目則以忠孝禮儀為主題。

祭祀結束後的演戲

三、南北祠堂的留存

如果你是一位南方人,那麼肯定見識到過不少祠堂,現在的南方農村地區仍然保留有數量較多的祠堂;但倘若你是一位土生土長的北方人,那麼對於祠堂的概念大多來自於歷史課本上了。

為什麼如今的南方祠堂遍地,北方所剩無幾?總結起來大概有以下三個原因。

其一,現在保存下來的祠堂大多數建設於明清時期,而一座祠堂沿襲千年,需要較大的維護資金,因此,一個家族的祠堂能夠留存千年至今,極大的考驗著一個家族的財力。南北朝以後,中國的經濟中心不斷難移,南方的宗族往往更加富裕,且歷來南方的士子多餘北方,士子的捐贈,也是宗祠得以傳承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這一點來看,顯然南方祠堂更易於留存。

其二,北方人口流動略快。中國北方歷來自然災害頻發,明清時期,僅黃河洪水氾濫達數百次,除此之外,還有乾旱、蟲災等災荒;明清以後,北方的戰爭也多於南方,戰爭勢必造成傷亡。

人口的衰減和自然災害,使得北方人口流動頻繁,因此,北方的村落很少出現世代居住的狀況,那麼祠堂也就很難長期傳承。

留存至現代的祠堂祭祖文化

其三,清朝時期在東南地區推行的“糧戶歸宗”政策,更是將東南地區宗族的族人緊緊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因此,在這種制度下,祠堂是族人凝聚力的體現,甚至是族人精神的象徵,族人也更重視祠堂文化,使得祠堂在東南地區更容易保存下來。

四、結語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祭祖始于原始社會,農耕文明時期,人們應對自然災害能力有限,因此人類以氏族為基礎而群居。祠堂的設立一方面有尊祖敬宗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推行尊老愛幼、維護宗族血緣關係的需要。

族人在祠堂祭祀祖先的禮儀中一起緬懷先人,無形中強化了對家族的認知感,增強族人之間的凝聚力,從而形成一種集體情感和共同記憶。

昆明城中的嚴隆祠

可以說祠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傳承,在古代祭祀往往被認為是一個家族的盛典,其宣傳的亦是感恩報本的優良品性。祠堂有著嚴格的要求,通過嚴格的祭祀禮儀規定,將族人緊緊凝結在一起,成為族人之間加深感情的紐帶。

如,河南商城的《張氏宗譜.祭》中規定:“祭則,統車族人,俱衣吉服、禮冠,隨班行禮;無損越,以取罪房;子孫必須十二歲以上,能知禮法,方許入柯;幼不請禮者不得入!”

宗祠記錄著家族的文化傳統,通過祭祖,強化了家族內部的層級尊卑,宣傳了以“孝悌”為核心的為人原則,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和儒家文化的標誌與沉澱。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