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 宗族祠堂遍天下 祠堂裡面有什麼

入:  來源: 人人焦點 歷史文化故事  更新時間:2021年10月20日

明清時期 宗族祠堂遍天下 祠堂裡面有什麼

明清宗族組織演劇活動時,多選擇在宗族祠堂內部進行,少數情況下也會選擇在廟宇劇場、會館劇場、園林劇場及臨時性劇場舉行。宗祠劇場——宗族演劇的主要場所,宗族祠堂是供奉先人、祭祀祖先的場所,中國古代祭祀時一直有歌舞娛神的傳統,選擇在祠堂內部進行戲曲演出,一方面是祭祀儀式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爲了方便族人觀賞戲曲。因此,祠堂劇場成爲明清宗族演劇的最主要空間。

宗族祠堂的普及有一個歷史發展過程。明代以前,由於封建等級的限制,庶民不許建祠立廟。宋理學家朱熹也說:「庶人無廟,可立影堂。」儘管宋元時期也有普通庶民宗族建立祠堂的情況,但只是個別現象,而且屬於「非法」行爲,所以並不普遍。從明代中期開始,民間違制建置宗祠的事例日益普遍,明嘉靖十九年,禮部尚書夏言上疏建議改制:「臣民不得祭其始祖先祖,而廟制亦未有定則,天下之爲孝子慈孫者尚未有盡申之情,詔天下臣民建立家廟」。該則奏疏得到了嘉靖皇帝的批准,普通民衆不得祭祀始祖、不得設立家廟的規定因而被廢除。從此,庶民之家建立祠堂和祭祀遠祖之事開始合法化。

出現了宗祠遍天下的局面。到了清代,在中國南方,幾乎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祠堂。宗祠劇場的選址,明中葉以後,戲曲演出繁盛,隨著宗祠在民間的普及,爲滿足宗族內部戲曲演出需要,許多宗族祠堂同時還建有戲台,供宗族演劇使用。這種建設在祠堂內部、供家族內部演出使用的戲台,學界稱之爲宗祠戲台,也叫宗祠劇場。從建築功能來說,宗祠戲台是宗族祭祀的演出場所,首要功能就是滿足敬祖娛神的需要。因此,在選址方面,一般設在祠堂進門處的下廂,背門而立,與安置有祖先牌位的上廂神堂相對;少數宗祠戲台作爲「活動台」或「過道戲台」,建在祠堂大門內。

也有部分宗祠戲台直接建在祠堂大門之上,分爲上下兩層,底層爲進出祠堂及戲台的通道,上層爲具體演出場所。總體來看,不管哪種形制,進大門便從戲台穿過,走到庭院回過頭來就是戲台。這種建造方式幾乎成爲祠堂戲台的一種固定模式,從明至清,從南到北,都是如此。例如湖南湘潭龍氏祠堂,「創建家廟,巋然於大屋灣之陽,即我始遷祖潭洲公徙居舊址也。其磚方逾尺,其堂高數仞,其榱題數尺,其旁廊九丈余,其前棟若回迎,中列戲樓,規模極其宏偉,重以丹楹刻桷,畫棟雕梁,仰茲雕鏤繪飾,輒目眩生花,結構可謂嚴整,所以棲祖靈而迎福祉者,不於是乎在耶」。

又如山西代縣楊家祠堂,該祠由大門、戲台、過廳、廊坊、正廳、廂房組成,其中戲台背靠大門,面對正殿。宗祠戲台通常是整個宗族祠堂建築中最華麗的部分,是宗族祠堂最具特色的建築。從實際使用效果來看,戲台倚門而立、面對享堂的建築形式,是一種最巧妙、最實用、最合理的建築空間布局方式。不管是建在大門之後還是大門之上,都可以利用大門後的庭院作爲面對的場地。正面享堂前一般都有台階、月台等,正好可以作爲多級式的看台,同時兩側走廊、廂房也都可以作爲看戲場所。這樣的設計構造,既符合傳統的中軸對稱平面布局,又不需要另外占據建築空間,體現了古代建築學的輝煌成就。

宗祠劇場的形制,關於宗祠戲台的建築形制,車文明教授曾有過詳細描述:「一般而言,戲台前台突出,呈三面觀,屋頂以單簷歇山式爲主。有的三開間歇山頂戲台,明間突出,次間稍低,翼以兩角,錯落有致,呈重簷之勢,屋角飛翹,線條優美。一麵館的戲台前台多爲三間。所有戲台之後台一般爲三間,兩側再接耳房以與院兩側看樓相連通。面積一般在70-150平方米之間。」當然,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區的宗祠劇場的建築風格樣式不盡相同,有著明顯的時代和地域特徵。

比如,明代多爲懸山頂式建築,而清代則以歇山頂式建築爲主。再比如,南方多有精美雕飾,而北方的則較爲質樸。還有觀演場地規模大小不一,大者可容納兩千餘人關係,小者僅容百餘人。概而言之,宗祠劇場的形制與一定時期、一定地域的建築風格和建築水平有關,也與宗族的經濟實力和風尚習俗有關。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