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宗族文化

入:   來源:潮汕旅行網  更新時間:2021年10月15日

潮汕宗族文化

在我國農村宗族勢力存在已久,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宗族勢力在一些地區已經趁於消亡。而在潮汕地區,宗族勢力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曾有所減弱,但改革開放以後卻又得到迅速發展,且有進一步加強的趨勢。潮汕宗族力量為何如此堅韌,以下先簡單瞭解一下潮汕宗族文化。

 

一、宗族

祖祠及宗親會、父母會。潮汕鄉民多聚族而居,而且特別注重宗祖,“……其營建家室也,必先建祠堂”(《普寧縣誌略·風俗》)。祠堂是本鄉一些頭領活動之處所,也是合族祭祖宗的場所。

宗親會是各鄉同姓者互相派人聯宗而締結的同宗組織。成立了宗親會之後,就必須編族譜,排輩序。每年在宗祠共祭祖宗,各鄉村同宗出錢派員參加,演戲祭祖,十分熱鬧。這一種宗親會,在國外潮汕華僑密集地區更是盛行。

父母會是舊時鄉人平素相親相善者,為了將來父母去世時喪事互相關照料理而成立的群眾互助團體,參會者多為平民百姓。凡加入父母會者,其間一人父母亡故,所有的成員戶都要出錢並幫助料理喪事。

二、分家

分家,俗話說:“樹大分杈,仔大分家。”每一個家庭發展到一定時期,兄弟就要分家,通常情況下是在姐妹大部分出嫁,兄弟大部分完婚的時候進行。分家前父母首先把兄弟召集在一起商議,並按弟兄人數把家產分成若干份。家產包括房屋、田地、財物,分得的房屋只准居住,不得轉讓或賣給別人,它的產權屬父母所有。分房子時,往往是長子分大房子,小兒子只得一些小房子,故有“尾仔弟,企厝耳”之說。財物則先分成若干份,然後兄弟從大到小依次挑選。財物當中,應該有一些家產分給最大的孫子。故此,又有“大孫當尾仔”之說。如果小兒子還沒有結婚,那麼分家時則要留出為他娶老婆的費用或等同價值的財產,或向已婚的兄弟攤派現金,俗稱“老婆本”。做父母的,也會自己保留一部分家產。

家產是由父母主持分配的,但分配家產那天,務必請來舅父、伯父、叔父當監督人,防止父母偏心或兄弟間因為小問題而吵架。

分好財產後,就要選擇吉日“分灶”。有的地方在這一天,父母要從原來合夥的灶裏取出燃旺的木炭或柴禾分給各兄弟當作火種,點旺各人的新灶。並用它做第一頓飯,象徵著雖分了小家,但大家庭的火種不滅。分火種時,父母還邊分邊即興作些預祝孩子吉祥、發達的詩句。有的父母在這一天要煮一鍋飯分贈各人。分家後,父母及未成年弟妹有的是輪流到各家吃飯,稱為“食夥頭”,有的是自己另起爐灶,各家逐月派錢給父母作為生活費。至於家中尚未出嫁的姐妹,除了特殊情況外,沒有財產分配權。但等到出嫁時,兄弟們便分贈錢物,為其備辦嫁妝。

 

 

Copyright©2006 - 2025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 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