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各地簡介 »

貴州省歷史簡要

作者:佚名  來源:行政區劃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6日

貴州省歷史簡要

作為我國古人類發祥地之一,貴州有悠久的歷史,境內舊石器時代遺址由黔西南、黔西北到黔北呈曲線分佈,無論早中晚期均相互關聯。從發現的三十多處舊石器時代遺址看,貴州距今五六十萬年前就有人類棲息繁衍。其中最重要的有:黔西觀音洞古人類遺址,屬舊石器時代早期猿人,距今約五十至六十萬年,稍早於北京猿人;桐梓岩灰洞古人類遺址,被命名為“桐梓人”,處於“古猿人”向“古人”過渡階段,是我國南方最早發現的早期“智人”;水城硝灰洞古人類遺址,被命名為“水城人”,屬典型的中晚期“智人”。是我國南方發現古人類用火最早和最多的遺址,時間約晚於桐梓人;興義貓貓洞古人類遺址,被命名為“興義人”,為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時間晚于水城人。屬“古人”向“新人”過渡的晚期“智人”;普定穿洞古人類遺址,被命名為“穿洞人”,是我國舊石器時代晚期出土文物最豐富的遺址,較系統反映了新石器時代晚期智人的活動狀況;具有重要考古研究價值的盤縣大洞古人類遺址,為國內保存最完好的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對研究遠古人類東西方文化交流、古人類遷徙、古人類生活原貌等具有重要研究價值。被列入“一九九三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新石器時代,貴州發現多處遺址。根據威甯、赫章、畢節、平壩等地發掘研究,貴州新石器時代人類已由打制石器轉入磨制石器和燒制陶器階段。農牧業已從狩獵採集中分離出來,進入氏族公社時期。距今約四千至五十年。

夏商周及春秋時期,今貴州地區行政區劃情況,學術界有兩種說法。一說認為屬“鬼方”,一說認為屬古“牂牁國”。有待出土文物及文獻作進一步研究。

春秋戰國至西漢初年(西元前七世紀至前一世紀),今貴州地屬夜郎國,處於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時期。秦統一中國後設置的黔中郡轄今松桃、銅仁一帶。

漢代,牂牁、武陵、巴、犍為四郡分治今貴州地,部分地方形式上納入中央王朝統治,實際上是一種鬆散的“羈縻”關係。

秦漢時期,夜郎國逐漸縮小。漢成帝河平年間,(西元前二十八年至前二十五年)夜郎王興因反叛被誅,夜郎國滅亡。

魏晉南北朝,今貴州所轄郡縣略有調整。隋代設沅陵等六郡轄今貴州地。唐代基以烏江為界,江以北設經制州,朝廷委派官吏治理,江以南為“羈縻”州,由民族首領治理,仍推行漢代的“羈縻”政策。

宋代今貴州雖分屬夔州路、荊湖北路、廣南西路、潼川路管轄,實際大部分地區仍分佈著數十個羈縻州。從漢至宋,貴州成為全國“羈縻”州最多的地區。

元代置行省。今貴州分屬湖廣、四川、雲南三省。並開始推行“土司制度”。設有八番順元、播州、思州、思南、亦溪不薛、烏撒烏蒙等六個宣慰司及普定、普安、永甯三路。

明初維持元代土司制度,並先後設立三十個衛、一百四十多個所,置屯軍鎮壓威懾少數民族。明代設三司治理行省。明洪武十五年(一三八二年)設貴州都指揮使司,永樂十一年(一四一三年),因思南、思州兩宣慰司長期爭鬥,明王朝殺田琛、田宗鼎兩宣慰使,撤銷宣慰司,設貴州承宣佈政使司,貴州正式建省,成為全國十三個行省之一。永樂十四年(一四一六年)設貴州提刑按察使司,貴州三司齊備,下轄思南、鎮遠、銅仁、烏羅、思州、石阡、新化、黎平八府;普安、普定、永甯、鎮寧四州及貴州宣慰司。

明萬曆二十九年(一六○一年),播州宣慰使楊應龍反叛被誅後,撤銷播州宣慰司,設遵義、平越二府。清順治二年(一六四五年),原明朝桂王朱由榔在廣東肇慶即帝位,年號永曆。在清軍追擊下,永曆政權先後遷到梧州、桂林等地,順治九年(一六五二年),大西軍余部將領孫可望迎永曆帝至貴州安龍並獨霸朝政,順治十一年(一六五四年),永曆帝支持李定國除孫未遂,孫即于安龍誅殺了參與此事的十八位大臣,其墓葬後人稱為“明十八先生墓”,並建祠供後人瞻仰。順治十三年(一六五六年)李定國軍至安龍,移永曆帝往雲南。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年)永曆帝在緬甸被殺。

清順治十五年(一六五八年),清軍攻佔貴州,繼明代永樂、萬曆兩次“改土歸流”,康熙、雍正兩朝全面推行“改土歸流”。貴州土司制度基本廢除,但殘存一些長官司,至民國時期仍有土司存在。清初從鄰省劃進遵義等州縣屬貴州省,清末貴州省轄十二府,二直隸廳、十三州、十三廳、四十三縣、五十三長官司。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至民國廿四年(一九三五年),貴州相繼為興義系軍閥和桐梓系軍閥統治。民國廿四年(一九三五年)國民黨中央軍尾追紅軍進入貴州,取代軍閥統治,建立中央直接控制的政權。民國三十年(一九四一年),設貴陽市、新增六個縣。至民國卅八年(一九四九年)全省有一直轄區、六行政督察專員區;一市、七十八縣、一設治局。

 

貴州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一覽

二○○六年轄:四個地級市、二個地區、三個自治州;十個市轄區、九個縣級市、五十六個縣、十一個自治縣、二個特區。

貴陽市:

轄六個市轄區、三個縣,代管一個縣級市。

烏當區(新天街道)  南明區        雲岩區

花溪區        白雲區(豔山鎮)   小河區

清鎮市(青龍街道)  開陽縣(城關鎮)   修文縣(龍場鎮)

息烽縣(永靖鎮)

六盤水市:

轄一個市轄區、二個縣、一個特區。

鐘山區        水城縣(濫壩鎮)   盤 縣(紅果鎮)

六枝特區(平寨鎮)

遵義市:

轄二個市轄區、八個縣、二個自治縣,代管二個縣級市。

紅花崗區       匯川區        赤水市

仁懷市(中樞街道)  遵義縣(南白鎮)   綏陽縣(洋川鎮)

桐梓縣(婁山關鎮)  習水縣(東皇鎮)   鳳岡縣(龍泉鎮)

正安縣(鳳儀鎮)   余慶縣(白泥鎮)   湄潭縣(湄江鎮)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玉溪鎮)       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都濡鎮)

安順市:

轄一個市轄區、二個縣、三個自治縣。

西秀區        普定縣(城關鎮)   平壩縣(城關鎮)

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城關鎮)       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松山鎮)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關索鎮)

銅仁地區:

轄一個縣級市、四個縣、四個自治縣、一個特區,地區行政公署駐銅仁市。

銅仁市        德江縣(青龍鎮)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和平鎮)

思南縣(思唐鎮)   石阡縣(湯山鎮)   玉屏侗族自治縣(平溪鎮)

江口縣(雙江鎮)   萬山特區(萬山鎮)  松桃苗族自治縣(蓼皋鎮)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峨嶺鎮)

畢節地區:

轄一個縣級市、六個縣、一個自治縣,地區行政公署駐畢節市。

畢節市        黔西縣(城關鎮)   大方縣(大方鎮)

織金縣(城關鎮)   金沙縣(城關鎮)   赫章縣(城關鎮)

納雍縣(雍熙鎮)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草海鎮)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轄一個縣級市、七個縣,自治州人民政府駐興義市。

興義市(黃草壩街道) 望謨縣(復興鎮)   興仁縣(城關鎮)

普安縣(盤水鎮)   冊亨縣(者樓鎮)   晴隆縣(蓮城鎮)

貞豐縣(瑉穀鎮)   安龍縣(新安鎮)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轄一個縣級市、十五個縣,自治州人民政府駐凱裏市。

凱裏市        施秉縣(城關鎮)   從江縣(丙妹鎮)

錦屏縣(三江鎮)   鎮遠縣(陽鎮)    麻江縣(杏山鎮)

台江縣(台拱鎮)   天柱縣(鳳城鎮)   黃平縣(新州鎮)

榕江縣(古州鎮)   劍河縣(革東鎮)   三穗縣(八弓鎮)

雷山縣(丹江鎮)   黎平縣(德鳳鎮)   岑鞏縣(思暘鎮)

丹寨縣(龍泉鎮)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轄二個縣級市、九個縣、一個自治縣,自治州人民政府駐都勻市。

都勻市        福泉市(金山街道)  貴定縣(城關鎮)

惠水縣(和平鎮)   羅甸縣(龍坪鎮)   甕安縣(雍陽鎮)

荔波縣(玉屏鎮)   龍裏縣(龍山鎮)   平塘縣(平湖鎮)

長順縣(長寨鎮)   獨山縣(城關鎮)   三都水族自治縣(三合鎮)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