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歷史沿革
上海是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名城。據考古發掘,上海地區已發現新石器時代至春秋戰國時期古文化遺址二十五處,分別反映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早晚有序的文化疊層關係,完整體現了上海史前的歷史。
這表明早在六千年前,上海地區的先民們已在這裏勞動、生息。最早的居民主要在崗身以西從事狩獵、漁牧活動,爾後逐漸耕墾務農,形成聚落。此後又隨三角洲新漲灘地的拓展向東發展,大都具有海濱漁村的特色。
春秋戰國時期,上海地區先是吳越之地,後又屬楚,楚考烈王時為春申君黃歇封地。相傳黃歇開鑿黃浦江,黃浦江因而又名春申江,上海別稱“申”由此而來。吳淞江下游兩岸居民多以捕魚為生,漁民創制一種用以捕魚捉蟹的工具“扈”,後“扈”演變為“滬”;古時又稱獨流入海的江河為“瀆”,故上海被稱為“滬瀆”,簡稱“滬”。從漢代起,上海就有鑄錢、冶鐵、煮鹽業。隋唐時期,隨著江南經濟的不斷開發,上海一帶的經濟也得到較快的發展。唐開元初年,興修了南起鹽官、北至吳淞江的捍海塘。土地也得到開墾,逐步發展成為重要的產糧區。此後,市境人口及縣鎮漸增,規模日益擴展。
中唐以後,上海與海內外的經濟、文化聯繫進一步擴大,唐天寶十年(七五一年),從昆山、嘉興、海鹽三縣劃出地區設立華亭縣,華亭縣東北境內的華亭海,即現在上海市區的所在地。天寶年間,華亭縣東北部的青龍集鎮,海舶雲集,煙火萬家,時人比之杭州。隨後,由於河道變遷和海岸線向外延伸,距海日遠,青龍鎮逐漸變為內港,其地位遂為北宋熙寧年間興起的上海所取代。南宋鹹淳三年(一二七六年),設上海鎮治,屬華亭縣管轄。當時上海作為新的貿易港口,已是風檣浪舶,商賈糜集之地。
元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年),在上海鎮設立市舶司,繼而又設都漕運萬戶府。其時,上海鎮已為“華亭東北一巨鎮”。至元二十八年,將華亭縣東北的五個鄉劃出,定名上海縣。上海建縣後,經濟得到很大發展。植棉業日趨興盛,棉紡織業亦漸漸興起。松江烏泥涇人黃道婆,從海南帶回先進的紡織技術,並改革紡織工具,織品量多質優,促進了手工棉紡織業的發展。明代中葉,上海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棉紡織業中心,布匹行銷全國,遠銷海外,有“木棉文綾,衣被天下”之稱。上海縣經濟的另一支柱是航運業。明永樂十年(一四一二年),在今川沙高橋鎮北臨海處構築土山,設有烽堠,以利船舶進出長江,時稱“寶山”。當時上海成為海運貯糧的集散點。沙船是航運中的主要運輸工具。
清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四八年),開放海禁,次年又設立江海關,由此上海的航運業得到空前發展。上海逐步形成內河航運、長江航運、南北洋航運和國際航運等多條航線,成為棉布進出口量最大的吞吐港,也成為海上貿易的中轉站,聚集在上海港的船舶有時多達三千多艘。清乾隆、嘉慶年間,上海逐漸成為全國貿易大港和漕糧運輸中心,被稱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一八四○年鴉片戰爭以後,英軍入侵上海、南京等地,上海作為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正式開埠。一八四五年,英國用欺詐手段在上海設立租界。接著,美租界、法租界相繼設立。以後英租界和美租界合併,成立公共租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面積達三二.八二平方公里。租界成為中國土地上的“國中之國”。開埠後的上海,成為外國殖民主義者在中國傾銷商品、搜刮原料的主要口岸。外國資本控制了上海海關的關稅行政大權,壟斷了絕大部分金融外匯和進出口業務,攫取了中國沿海南北洋和長江航運權。先後在航運、銀行、洋行、加工、印刷、制藥、建築、公用事業等領域開辦了一批近代企業。一批批外國冒險家先後來到上海,投機買賣,牟取暴利。上海成為冒險家的樂園。同一時期,隨著洋務運動的興起,清政府陸續在上海創辦了一批近代企業,如江南製造局、招商局、電報分局、機器織佈局等。民族工商業也得到相當發展,其中棉紡織、麵粉、繅絲、捲煙等行業發展尤為迅速。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期到三十年代初期,上海近代工業在企業數量、技術裝備、工廠管理等方面都在全國確立了優勢地位,同時,新的工業門類不斷開拓。
上海成為中國近代工業的重要基地。伴隨著經濟發展,上海一度成為遠東的貿易中心、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
抗日戰爭開始不久,上海被日本侵略軍侵佔,租界成為孤島。這一時期上海經濟出現畸形繁榮。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佔領租界,孤島局面結束,經濟一落千丈。在日偽的掠奪下,上海的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生產資料極度匱乏,工業全面萎縮,生活必需品奇缺,通貨膨脹,物價狂漲,投機事業空前活躍,給上海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抗日戰爭勝利後,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壟斷資本,控制和操縱了上海的電力、造船、化工、輕工等許多重要行業和金融、進出口貿易和航運業,國內的官僚買辦資本則把持著部分重要經濟部門。美國大量剩餘物資和積壓商品充斥市場,工廠倒閉之風又起。同時,物價飛漲,人心恐慌,經濟危機日益加深,社會狀況日趨惡化。
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七日,上海解放。上海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階段,重點發展原材料工業和裝備工業,使上海逐步成為綜合性的工業和科學技術基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上海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對內對外開放步伐加快,城市建設面貌發生顯著變化,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水準逐步提高。當前,上海人民正在為實現新的更加宏偉的藍圖而努力奮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