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歷史沿革
寧夏得名,始於西夏平定。西元一二二七年,元朝滅西夏後,改名“寧夏”,含有平定西夏、穩定西夏、西夏“安寧”之意。唐屬關內道;宋時屬西夏;元滅西夏後以舊地設西夏行省,不久改寧夏行省,治所為寧夏路,為寧夏得名的開始,後改行省為甘肅行省,遷甘州路。明屬陝西省,改寧夏路為寧夏衛;清改寧夏府,屬甘肅省,並設寧夏將軍;民國初設甘邊寧夏護軍使,後置寧夏省;建國後撤銷併入甘肅省,後設寧夏回族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寧夏回族自治區具有悠久的歷史。靈武市水洞溝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掘出來的石器、骨器和用火痕跡表明,遠在距今三萬年前後,寧夏境內就有了人類活動,他們創造了舊石器晚期的“水洞溝文化”。解放後,在寧夏境內陸續發現了較多的“細石器文化”、“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遺址。這些遺址表明,距今六七千年到三四千年前,寧夏南北的“居民”已由母系氏族社會進人父系氏族社會、開始從事畜牧業和農業生產,並與中原地區有了密切的聯繫。商、周時期,境內有稱為胡(北狄)、羌(西戎),後又稱為鬼戎、獫狁(熏育、葷粥)的遊牧部落活動。周宣王時,曾在“太原”(今固原一帶)調查戶口,表明當時不僅已有較多人口,而且有了行政管理體制。春秋戰國時期,固原南部屬秦,其餘地區分別為義渠戎、朐衍戎等部族的聚居地。
西周建都於鎬(今西安市西)其統治中心在陝西關中,故其以北地區,包括內蒙河套,寧夏全境及陝西、山西北部稱為朔方。春秋時期,今固原地區為烏氏戎所居,今銀南地區以鹽池為中心是朐衍戎的勢力範圍。戰國時期,秦惠文王攻取烏戎地,置烏氏縣(今固原縣南涇水北岸)轄今固原地區。之後又在鹽池縣境設立朐衍縣、轄今銀南地區。
西元前二二一年,秦兼併六國後,建立中央政權,寧夏屬北地郡。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西元二七二年)後,兩縣劃歸北郡管轄,這是寧夏地區有行政設置之始。秦朝時寧夏為北地郡,郡治在甘肅寧縣。
漢朝屬朔方史部。西漢時將北地郡治往今甘肅環縣。固原設安定郡。寧夏分屬北地郡和安定郡。東漢將安定郡治移至今甘肅鎮原縣,將北地區郡治移至今吳忠市利通區西南。
西晉末年,匈奴人赫連勃勃於四○七~四三一年建立地方政權,自號夏,以統萬城(今陝西靖邊縣境)為都城,寧夏屬其管轄範圍。
唐朝分全國為十道,寧夏屬關內道。唐王朝在靈州(今靈武市西南)設大都督府和朔方節度使。安史之亂期間,唐肅宗於七五六年在靈武登基。設六州:原州、靈州、西會州、安樂州、雄州、警州。
北宋時期寧夏地區屬秦鳳路,後寧夏北部被黨項族李繼遷佔領,北宋只控制寧夏南部,寧夏南部改屬涇原路。
西元一○三八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以寧夏為中心,建立大夏國,國號大夏(因其位於宋王朝西面,故史稱西夏)。定都興慶府(今銀川市),國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抵大漠”,“方二萬余裏”,形成了和宋、遼、金政權三足鼎立的局面。
元朝滅西夏後,設寧夏府路,開始遷入回回人。元朝時期在寧夏設西夏中興等路行中書省。
西元一三六八年,明太祖朱元璋滅元,建立明朝。但到一三七二年才完全佔領寧夏。明初在寧夏設府,後改為。曾增設寧夏左屯衛,中屯衛和前衛、中衛、後衛。後改設寧夏鎮和固原鎮,長城沿線設九個防區,稱九鎮,為明代邊重鎮之二。明朝設寧夏衛,大批回回以“屯戍人戶”的身份被安置在靈州、固原一帶。
清初在寧夏設巡撫,屬陝西布政司,下制衛所,寧夏為准省級。後撤,改寧夏府,下設州縣,歸屬甘肅,但又升寧夏總兵為提督,繼增置滿營將軍府于寧夏,仍不失省級格局。清朝建寧夏府。乾隆年間,銀川發生大地震,原址受損嚴重,乾隆帝撥下巨銀用於重建家園,在城郊建新城,稱新滿城。乾隆以後,“寧夏至平涼千餘裏,盡悉回莊”,成為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
一九一二年元月一日成立了中華民國,改府為道。因右為朔方,改為朔方道。
一九一三年,又改回寧夏道。
一九二八年十月十七日,民國中央政府決議設寧夏省。轄除固原以外的現有市、縣及內蒙古自治區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和磴口縣。轄朔方到八縣外,將阿拉善、額液晶納劃入。又將阿拉善之巴格的磴口劃置磴口縣。
一九三三年元月,馬鴻逵受蔣介石委任寧夏省主席,馬鴻逵主政寧夏。九月劃中衛縣東部為中寧縣。
一九四一年四月一日劃寧夏、寧朔兩縣為永甯縣,平羅縣北增為惠農縣、陶樂縣,並將寧夏縣改名為賀蘭縣。
一九四五年將靈武縣屬之吳忠鎮改為吳忠市。新的寧夏省領二旗九縣:阿拉善旗、阿濟納旗;寧夏縣、寧朔縣、平羅縣、中衛縣、靈武縣、金積縣、鹽池縣、鎮戊縣(後改為預旺縣、再改為同心縣)、磴口縣。增設香山、居延、紫湖三個設治局。
一九四四年四月增設銀川市。
一九四七年寧夏省會置銀川市。此後,直到解放前夕,全省共增設達十三縣,一市、三設治局。
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三日,寧夏解放,仍沿用寧夏省原稱,轄區範圍與民國時相同。額濟納旗劃由甘肅酒泉專區代管,並于同年十月二十五日成立了寧夏省人民政府。同時,調三邊軍分區三大隊駐防定遠營。
一九五○年一月,成立吳忠市,五月又改為吳忠鎮,十月恢復為吳忠市。五月二十五日,甘肅省人民政府決定,原定西專區的西吉縣、海原縣劃歸平涼專區。
一九五二年五月,永寧縣第四、第六兩區及賀蘭縣第四區各一部劃歸銀川市。八月十五日,為增進民族團結,阿旗首府定遠營為“巴音浩特”,十月十六日中央批復備案通過。
一九五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甘肅省人民政府通知,西海固回族自治區十月二十九日正式成立,四月一日,寧夏省“金、靈、吳、同”回民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在吳忠市成立,與吳忠市人民政府合署辦公。四月四日,寧夏省政府批准,惠農縣成立兩個相當於區級的回族自治區,即寶豐回族自治區和靈沙回族自治區。五月,中寧縣耍義山鄉(原四區六鄉)劃歸同心縣管轄。七月,寧夏省“金、靈、吳、同”回民自治區籌委會改名為寧夏省河東回族自治區籌委會。
一九五四年,撤銷寧夏省,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和磴口縣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地區併入甘肅省。四月二十一日,寧夏省河東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下轄吳忠市、金積縣、靈武縣和同心縣。七月十四日,內務部批准,銀川市由六個區合併為四個區。九月,寧夏省建制撤銷,併入甘肅省。十一月三日,寧夏省撤銷合併於甘肅省後,原河東回族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區劃不變,新設銀川專區。經內務部批准,惠農縣人民政府由寶豐城遷駐黃渠橋。
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八日,甘肅省河東回族自治區更名為甘肅省吳忠回族自治州,領導金積縣、靈武縣、同心縣,並代管鹽池縣。十一月十八日,國務院批准,西海固回族自治區改名為固原回族自治州。十二月一日,國務院批准鹽池縣正式劃歸吳忠回族自治州管轄。
一九五七年七月十五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決議,以原寧夏省行政區域為基礎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
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轄原屬甘肅省的銀川專區、吳忠回族自治州、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及涇源、隆德二縣。九月四日,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工作委員會批准中衛縣成立甘塘鎮,是自治區最早的城鎮之一。九月二十五日,中共寧夏工委批准永寧縣的永華鄉全部、楊顯鄉的部分地區和賀蘭縣的蘆花鄉全部和蘇峪鄉的大部(含賀蘭牧場全部)劃歸銀川市管轄。十月二十五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自治區轄二市、一專區、十七縣:銀川市、吳忠市、中衛縣、中寧縣、同心縣、靈武縣、鹽池縣、金積縣、固原縣、西吉縣、海原縣、隆德縣、涇源縣。
一九六○年一月,設立石嘴山市,撤銷惠農縣。八月設立青銅峽市,撤銷寧朔縣和金積縣。自治區轄四市、一專區、十四縣。
一九六一年設立銀川市城區。
一九六三年,撤銷吳忠市和青銅峽市建制,改設吳忠縣、青銅峽縣。自治區轄二市、一專區、十六縣,市轄縣級區一個。
一九六八年,設立銀川市新城區。
九六九年,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的五個公社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自治區轄二市、一1專區、一旗、十六縣,市轄縣級區二個。
一九七○年,固原專區改為固原地區。十月十日,將永寧縣的掌政公社和賀蘭縣通貴公社劃歸銀川市管轄。
一九七二年,永甯縣劃歸銀川市;設立銀川市郊區;設立銀北地區和銀南地區。
一九七五年,撤銷銀北地區和石嘴山市(縣級),設立石嘴山市(地級市)。並設立石嘴山市一、二、三,三個市轄區。
一九七六年十二月,設立石嘴山市郊區(縣級)。石嘴山市轄四個縣級區。
一九七九年五月三十日,國務院批准將阿拉善左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七月一日起正式劃回)。寧夏回族自治區轄二地級市(銀川、石嘴山)、二地區(銀南、固原),十六縣,市轄縣級區七個。
一九八○年一月一日,取消“革命委員會”,建立各級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並以“鄉”名稱逐步取代“人民公社”名稱。
一九八一年三月,石嘴山市一、二、三區分別更名為大武口區、石嘴山區和石炭井區。
一九八三年七月,設立彭陽縣。將固原縣東部地區的十五個鄉劃歸彭陽縣管轄。自治區轄縣增至十七個。十一月,撤銷吳忠縣,恢復吳忠市,以吳忠縣的行政區域為吳忠市的行政區域,市人民政府駐吳忠鎮。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撤銷青銅峽縣,恢復青銅峽市(縣級市),以青銅峽縣的行政區域為青銅峽市的行政區域。
一九八七年一月,撤銷石嘴山市郊區,恢復惠農縣。
一九九六年五月,撤銷靈武縣,設立靈武市;以靈武縣的行政區域為靈武市的行政區域。
一九九八年五月二十一日,撤銷銀南地區和縣級吳忠市,設立地級吳忠市,吳忠市新設利通區。九月設立紅寺堡開發區工委和管委會(正處級)。是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
二○○○年十二月紅寺堡管委會設立:沙泉鄉、買河鄉、大河鄉、白墩鄉和紅寺堡鎮。
二○○一年七月七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固原地區和固原縣,設立地級固原市和原州區。
二○○二年十月十九日,撤銷銀川市城區、新城區和郊區,將銀川城區分別設立銀川市興慶區、西夏區和金鳳區;撤銷石嘴山市石炭井區。十月二十五日,靈武市由吳忠市代管變更為由銀川市代管;紅寺堡開發區劃歸吳忠市管轄。
二○○三年二月二十八日,固原市原州區的大灣鄉、蒿店鄉、什字路鎮整建制劃歸涇源縣管轄。同年二~九月全區鄉鎮行政區劃全面調整,三百一十四個鄉鎮(七十六鎮、二百三十八鄉)撤並為一百八十八個鄉鎮(九十二鎮、九十六鄉)。十二月三十一日,撤銷中衛縣,設立地級中衛市,設立沙坡頭區(自治區尚未批准);將中甯縣、海原縣劃歸新設立的地級中衛市(隨後又將同心縣的喊叫水鄉劃歸中寧縣管轄);撤銷石嘴山市惠農縣和石嘴山區,設立惠農區;撤銷陶樂縣,將陶樂原屬的紅崖子鄉、高仁鄉和馬太溝鎮劃歸平羅縣管轄,將月牙湖鄉歸銀川市興慶區管轄。
二○○四年二月十一日,根據國務院批復精神,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撤銷中衛縣,設立地級中衛市。中衛市轄從吳忠市劃入的中寧縣、從固原市劃入的海原縣和原中衛縣。撤銷石嘴山市石嘴山區和惠農縣,設立石嘴山市惠農區,以原惠農縣和石嘴山區的行政區域為惠農區的行政區域。撤銷石嘴山市陶樂縣,將原陶樂縣的月牙湖鄉劃歸銀川市興慶區管轄;將原陶樂縣的紅崖子鄉、高仁鄉、馬太溝鎮劃歸石嘴山市平羅縣管轄。四月二十八日,中衛市正式掛牌成立。六月,撤銷石嘴山市大武口鄉。同年十二月將吳忠市利通區的陳袁灘鄉劃歸青銅峽市管轄,並撤銷陳袁灘鄉,設立陳袁灘鎮。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一覽 2007-3-26
全省轄五個地級市;八個市轄區、二個縣級市、十一個縣。
銀川市 :
興慶區;轄三個市轄區,二個縣,代管一個縣級市。
興慶區 金鳳區 西夏區 永甯縣 賀蘭縣 靈武市
石嘴山市:
大武口區;轄二個市轄區,一個縣。
大武口區 惠農區 平羅縣
吳忠市:
利通區;轄一個市轄區,二個縣,代管一個縣級市。
利通區 鹽池縣 同心縣 青銅峽市 附:紅寺堡
固原市:
原州區;轄一個市轄區,四個縣。
原州區 西吉縣 隆德縣 涇源縣 彭陽縣
中衛市:
沙坡頭區;轄一個市轄區,二個縣。
沙坡頭區 中甯縣 海原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