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各地簡介 »

內蒙古自治區歷史

作者:佚名  來源:行政區劃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16日

內蒙古自治區歷史 

額爾古納河畔是蒙古族的歷史搖籃。“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逐漸統一各部落後才演變成了這些部落的共同名稱。

大約在西元七世紀,蒙古部從額爾古納河流域開始向西部蒙古草原遷移。

十二世紀時,這部分人繁衍子孫氏族分出了乞顏、紮答蘭、泰赤烏等許多部落,散佈在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當時在蒙古草原和貝加爾湖周圍的森林地帶,還有塔塔兒、翁吉刺、蔑兒乞、斡亦刺、克烈、汪古諸部。

十三世紀初,蒙古部首領鐵木真征服統一了蒙古地區的諸部後,逐漸融合為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

一二○六年鐵木真稱汗,號成吉思,建立了蒙古貴族政權——蒙古國。從此,中國北方第一次出現了統一各部落而強大、穩定和不斷發展的民族——蒙古族。蒙古族首領成吉思汗建立政權後,展開了大規模的軍事活動。

一二一一至一二六○年先後滅西夏和金,版圖擴展到中亞、南俄。忽必烈繼汗位後,遷都至燕京(今北京市),並於一二七一年改國號為元。

一二七九年滅南宋,統一了全國,基本上奠定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版圖,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的聯繫。

一三六八年元朝滅亡。後來明朝在遼東西部、漠南南部、甘肅北部和哈密一帶先後設置了蒙古衛所二十多處,各衛所長官都是由蒙古封建領主擔任。

十五世紀初,漠西蒙古瓦刺部和東部蒙古的韃靼部先後向明朝稱臣納貢,建立了臣屬關係。明未,女真建立後金政權。

一六三六年後金改為清,漠南蒙古各部封建主,也先後被清朝征服。

一六四四年明朝滅亡後,清人關統一全國,直到一七五七年平定準噶爾部落。至此蒙古族完全置於清朝的統治之下。清朝為了加強對蒙古族的統治,在重新調整蒙古原來的大小封建領主的基礎上,參照滿族的八旗制度,在蒙古族地區建立了盟旗制度。頒佈了以盟旗制度為核心的一系列詔令,強化和發展了蒙古的封建制度。清朝對蒙古族統治的加強,有效地制止了封建割據和戰爭,使蒙古族社會獲得了近二百年的穩定,畜牧業經濟得到了很大發展。元代以來,蒙古族在祖國許多科學文化領域做出了貢獻。如十三世紀中葉寫成的蒙古族重要歷史、文學名著《蒙古秘史》和清代的著名文學作品《一層樓》等。在醫學、曆算、數學等方面蒙古族也有重要貢獻。

一八四○年鴉片戰爭爆發後,蒙古族人民積極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鬥爭。那時駐防在東南沿海蒙古八旗官兵與各族軍民奮起抗敵。

一八四一年十月蒙古族愛國將領裕謙指揮三鎮將士在浙江定海奮戰六晝夜,以身殉國。次年四月英軍進犯乍浦,守軍七千人英勇反擊,其中有蒙古八旗官兵八百余人參戰,蒙古官兵犧牲二百餘人。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當英軍入侵渤海灣時,內蒙古東三盟和察哈爾旗蒙古士兵五千人,奉調天津海口防守。蒙古各地捐獻大量馬匹、銀兩支援前線。

一八五六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一八六○年英法聯軍攻佔天津、北京,僧格林沁親王奉命從內蒙古各盟徵調蒙古騎兵參戰。在大沽口的三次保衛戰和八裏橋之戰中英勇抗擊侵略者,其中有四千餘名蒙古騎兵參戰的第二次大沽口保衛戰中,打沉敵艦五艘,擊傷六艘,打死打傷英法侵略軍五百九十二人,獲得勝利。在第三次大沽口保衛戰中,蒙古族愛國將領樂善率千余官兵堅守炮臺,拼死抵抗,全部為國捐軀。在保衛北京的八裏橋之戰中;從卓素圖盟、昭烏達盟、哲裏木盟和察哈爾調集四千蒙古騎兵穿插奮戰,斃傷敵軍一千餘人。蒙古騎兵也有很大犧牲;在兩次鴉片戰爭中,蒙古騎兵以弓箭、馬刀抗擊了敵方的洋槍洋炮,在中國近代史上寫出了愛國愛民的悲壯詩篇。

一九○○年前後與義和團運動相呼應的遍佈東西部各盟旗的反教鬥爭,從一八五八年伊克昭盟的“獨貴龍”運動起到辛亥革命前夕規模較大的反封建賦役、反墾、奪地的鬥爭共有十多次。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發後蒙古族的知識份子和上層人士,積極參加了辛亥革命,以謀求蒙古族的自由解放。

一九四七年五月一日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實現了蒙古民族的新的歷史轉折。內蒙古是實行區域自治的省一級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國成立最早的一個自治區。

西漢時期的內蒙古

秦、漢時期,漢、匈關係一方面表現為雙方的和平交往,另一方面是雙方通過戰爭爭奪包括今內蒙古大部分地區在內的土地。最後,以西漢王朝確立對內蒙古大部分地區的統治而告一段落,西漢的郡縣制在秦朝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和創新。今天內蒙古的大部分地區都被西漢設置的張掖郡、朔方郡、五原郡、雲中郡、定襄郡、西河郡、上郡、雁門郡、上穀郡、漁陽郡、右北平郡所管轄。

西漢政府於元狩二年(前一二一年)在隴西(今甘肅臨洮縣)、北地(今甘肅慶陽縣)、上郡、朔方和雲中五郡設置五個屬國,以安置附漢的匈奴人。屬國制是西漢王朝創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行政建置,在屬國管轄地域內,匈奴人保留官號和部落組織,在指定的地域內,從事遊牧生產;行政人歸西漢政府任命的屬國都尉管理。

西漢時期,內蒙古地區除分佈於郡縣轄地上的漢人以外,還有烏桓和鮮卑人。烏桓駐牧於烏桓山周圍(今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西北一四○里之地),烏桓原居地赤山。在額爾古納河東南,烏桓人大概是戰國以前遷徙到西拉木倫河流域的東胡人。此後,烏桓一直在這一地區活動,霍去病擊敗匈奴左賢王,奪取匈奴左部地區。之後,把烏桓遷徙到上穀、漁陽、右北平、遼西和遼東五郡塞外。

鮮卑駐牧於鮮卑山周圍,烏桓南遷五郡塞外後,鮮卑遷徙到西拉木倫河流域。西漢時期,另一部分鮮卑人在“大澤”(即今呼倫湖)地區活動,他們是從大興安嶺北段呼盟鄂倫春旗一帶遷來的。鮮卑人初遷呼倫湖地區大約是在西漢成帝在位(西元前三二~西元前六年)時期。

東漢時期的內蒙古

東漢繼承西漢郡縣制,仍分全國為十三刺史部,但刺史的地位,職能和權力已不同西漢。西漢十三州長官既無固定場所,轄境又不分明,並不是行政區。東漢十三州長官則有了固定治所,可以長期駐守地方,掌握了升降地方官吏的大權,逐步成為地方行政長官。靈帝中平五年(一八八年),刺史(亦稱州牧)已直接掌握一州的軍事、行政和民政大權,位在郡守之上。從此,十三州成為郡以上的一級行政區劃,即由郡縣二級制變成州、郡、縣三級。

東漢統治的大部分時間,大體上沿襲了西漢在內蒙古西部設置的郡縣名稱、治所和轄區。直至靈帝(一六八~一八九年在位)年間,雲中、五原、朔方、定襄等郡因戰亂不休而廢棄省罷,郡縣所轄民眾也流徙逃亡,一些邊郡,實際上名存實亡。東漢政府於獻帝建安十年(二一三年)省免並州,合入翼州。二十年,曹操罷省雲中、定襄、朔方、五原等郡,以塞外荒地置新興郡,領一縣以統舊民。實際上,東漢政府失去了對今內蒙古西部大部分地區的控制權和管轄權。在今內蒙古東部,東漢時期的右北平和遼西等郡的轄境也發生變化。右北平郡治所已由平剛遷至土垠,不再轄有今內蒙古英金河以南地區,東漢的郡縣已與今天內蒙古東部地區沒有太大聯繫。

東漢時期,內蒙古地區除分佈於郡縣轄地上的漢人以外,還有匈奴人、烏桓人和鮮卑人。

東漢初年,匈奴佔據了今內蒙古西部部分地區,後因匈奴國內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貴族爭權奪利,發生分裂。原駐牧于漠南地區的八部匈奴南下附漢,稱為“南匈奴”。東漢政府允許南匈奴入居今內蒙古河套地區,南單於庭設在五原西部塞八十里處。後來相繼遷至雲中郡內和西河郡的美稷縣,南匈奴部眾則分佈在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代郡和上穀各郡,包括今天內蒙古的河套地區、鄂爾多斯高原、呼和浩特平原和烏蘭察布高原的部分地區,一引起降附漢朝的北匈奴部眾也在上述地區遊牧。

建武二十五年,塞外烏桓首領八十一人率領部眾移居到遼西、右北平、漁陽、上穀、代郡、雁門、朔方等十郡障塞之內,服屬於漢。在東漢的雲中郡、西河郡、上郡等地,也有烏桓人活動。在戰國燕和秦朝長城內側也就是今天的內蒙古科爾沁草原南部,老哈河流域上游以西,烏蘭察布丘陵南,呼和浩特平原和河套地區,都有烏桓人駐牧其間。

北匈奴西遷,南匈奴、烏桓入塞,為鮮卑在大漠南北擴充地盤提供了條件。鮮卑向南佔據西拉木倫河、老哈河流域以後,向西面的蒙古高原擴張。東漢桓帝時,鮮卑統一了大漠南北,建立遊牧民事政權。鮮卑統治者把所轄地區劃分為東、中、西三部。東部轄地從東漢右北平郡塞外,東至遼東郡塞外,與夫餘、穢貊接壤,包括今西拉木淪河、老哈河流域、科爾沁草原和呼倫貝爾草原、中部轄地從右北平郡塞外,西至上穀郡塞外,包括今錫林郭勒草原、巴彥淖爾高原、阿拉善盟境內的沙漠地區和額濟納河流域等地。鮮卑的統治中心——牙帳,設在高柳(今山西陽高縣)以北三百餘里的彈汗山啜仇水邊,約在今烏盟化德縣境內。東漢靈帝光和(一七八~一八四年)年間,鮮卑政權瓦解,各部鮮卑“割地統禦,各有分界”,直至東漢滅亡。

清朝時期的內屬蒙古、外藩蒙古

內屬蒙古是清朝總管旗和都統旗的總稱。蒙古地區除劄薩克旗外,清廷又編設很多總管旗,也有都統旗,稱為遊牧八旗。總管旗(遊牧八旗)曾反抗過或者無功於清朝,故不授劄薩克,不設盟,也無世襲封爵(除附牧該旗的個別世襲佐領外)。這些旗直屬於該地區的都統、大臣、將軍,並統於理藩院。蒙古地區總管旗、都統旗始于漠南蒙古的歸化城土默特和察哈爾部。後在唐努烏梁海、阿勒泰烏梁海、阿勒泰諾爾烏梁海、準噶爾等地區,也相繼編設總管旗和都統旗。

外藩蒙古是清朝劄薩克旗的總稱。有內劄薩克和外劄薩克之別。漠南科爾沁等四十九旗為內劄薩克蒙古。漠北喀爾喀地區的86旗,科布多十九旗,新疆伊犁將軍所轄的十三旗,青海二十九旗以及阿拉善、額濟納為外劄薩克蒙古。內外劄薩克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有兵權,並直統於理藩院;後者無兵權,並受當地所設將軍、辦事大臣及參贊大臣指揮,再統於理藩院。內劄薩克設哲裏木、卓索圖、昭烏達、錫林郭勒、烏蘭察布、伊克昭等四十九個旗,分六個盟。外劄薩克的情況比較複雜。情況如下:一、喀爾喀劄薩克編成八十六個旗,分四個盟。二、青海二十九個薩克旗初不設盟,若需盟議,由西寧辦事大臣召集,于察罕托羅海會盟。乾隆十六年(西元一七五一年)改為每年會盟一次。三、阿拉善、額濟納二旗不設盟。四、科布多地區共分十九個劄薩克旗和三個盟。五、新疆土爾扈特、和碩特共分十三個劄薩克旗和五個盟。
 

內蒙古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一覽     2007.4.10.

全自治區轄:九個地級市、三個盟;二十一個市轄區、十一個縣級市、十七個縣、四十九個旗、三個自治旗。

呼和浩特市:

轄四個市轄區、四個縣、一個旗。

回民區         玉泉區         新城區

賽罕區         托克托縣(雙河鎮)   清水河縣(城關鎮)

武川縣(可哥以力更鎮) 和林格爾縣(城關鎮)  土默特左旗(察素齊鎮)

包頭市:

轄六個市轄區、一個縣、二個旗。

昆都侖區        青山區         東河區

九原區         石拐區         白雲礦區

固陽縣(金山鎮)    土默特右旗(薩拉齊鎮)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百靈廟鎮)

烏海市:

轄三個市轄區。

海勃灣區        烏達區         海南區

赤峰市:

轄三個市轄區、二個縣、七個旗。

紅山區         元寶山區(平莊鎮)   松山區

寧城縣(天義鎮)    林西縣(林西鎮)    喀喇沁旗(錦山鎮)

巴林左旗(林東鎮)   敖漢旗(新惠鎮)    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

翁牛特旗(烏丹鎮)   克什克騰旗(經棚鎮)  巴林右旗(大板鎮)

通遼市:

轄一個市轄區、一個縣、五個旗,代管一個縣級市。

科爾沁區        霍林郭勒市       開魯縣(開魯鎮)

庫倫旗(庫倫鎮)    奈曼旗(大沁他拉鎮)  紮魯特旗(魯北鎮)

科爾沁左翼中旗(保康鎮)科爾沁左翼後旗(甘旗卡鎮)

鄂爾多斯市:

轄一個市轄區、七個旗。

東勝區         准格爾旗(薛家灣鎮)  烏審旗(嘎魯圖鎮)

鄂托克旗(烏蘭鎮)   杭錦旗(錫尼鎮)    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鎮)

達拉特旗(樹林召鎮)  伊金霍洛旗(阿勒騰席熱鎮)

呼倫貝爾市:

轄一個市轄區、四個旗、三個自治旗,代管五個縣級市。

海拉爾區        滿洲裏市        牙克石市

紮蘭屯市        根河市         額爾古納市

陳巴爾虎旗(巴彥庫仁鎮)阿榮旗(那吉鎮)    新巴爾虎左旗(阿穆古郎鎮)

新巴爾虎右旗(阿拉坦額莫勒鎮)         鄂倫春自治旗(阿裏河鎮)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尼爾基鎮)       鄂溫克族自治旗(巴彥托海鎮)

巴彥淖爾市:

轄一個市轄區、二個縣、四個旗

臨河區         五原縣(隆興昌鎮)   磴口縣(巴彥高勒鎮)

杭錦後旗(陝壩鎮)   烏拉特中旗(海流圖鎮) 烏拉特前旗(烏拉山鎮)

烏拉特後旗(巴音寶力格鎮)

烏蘭察布市:

轄一個市轄區、五個縣、四個旗,代管一個縣級市。

集寧區         豐鎮市         興和縣(城關鎮)

卓資縣(卓資山鎮)   商都縣(七台鎮)    涼城縣(岱海鎮)

化德縣(長順鎮)    四子王旗(烏蘭花鎮)  察哈爾右翼前旗(土貴烏拉鎮)

察哈爾右翼中旗(科布林鎮)           察哈爾右翼後旗(白音察幹鎮)

錫林郭勒盟:

轄二個縣級市、一個縣、九個旗,盟公署駐錫林浩特市。

錫林浩特市       二連浩特市       多倫縣(多倫淖爾鎮)

阿巴嘎旗(別力古台鎮) 正鑲白旗(明安圖鎮)  太僕寺旗(寶昌鎮)

東烏珠穆沁旗(烏裏雅斯太鎮)    西烏珠穆沁旗(巴拉嘎爾高勒鎮)

蘇尼特左旗(滿都拉圖鎮)      蘇尼特右旗(賽漢塔拉鎮)

正藍旗(上都鎮)          鑲黃旗(新寶拉格鎮)

興安盟:

轄二個縣級市、一個縣、三個旗,盟公署駐烏蘭浩特市。

烏蘭浩特市       阿爾山市        科爾沁右翼前旗(大壩溝鎮)

突泉縣(突泉鎮)    紮賚特旗(音德爾鎮)  科爾沁右翼中旗(巴彥呼碩鎮)

阿拉善盟:

轄三個旗,盟公署駐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額濟納旗(達來呼布鎮) 阿拉善右旗(額肯呼都格鎮)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