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簡介、名稱來源、歷史沿革
天津市簡稱“津”,是我國的四大直轄市之一,位於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天津市轄十五個區,三個縣。市域總面積一萬五千多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五百平方公里。二○○六年,天津市被國家環保總局認定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市花
:月季。
市樹
:絨毛白蠟。
名稱來源
“天津”的得名一直是個懸念。雖經多方考證,目前尚無一個沒有爭議的答案,而正是這些爭議,給民間傳說提供了足夠的想像空間。據天津市人民政府地方誌辦公室主任郭鳳岐介紹,天津之名的由來,目前流傳較廣的有四種說法。
一、是星官說
《隋書.天文志》在記載“九坎東列星”時說:“尾亦為九子箕,亦曰天津”;《宋史.天文志》道:“天津九星在虛宿”;舊《靜海縣誌》卻雲:“女宿上有天津九星”;乾隆《天津縣誌》收記了以上諸條,並把此作為天津“故以為名”的說法之一。
二、是緣河說
《金史》卷二十七《河渠志》記載:泰和六年(
一二○六)“十二月,通濟河創設巡河官一員,與天津河同為一司,通管漕河閘岸,上名天津河巡河官隸督水監”,《天津衛志》在記述“學田”時,稱其有“一坐落天津河北武清縣”。由此可見,天津河確實有之。
三、是關口說
據《天津縣誌》介紹:“按舊志,天津本近口關名,在良鄉北……據《畿輔通志》考證,天津關在宛平縣西二百一十五裏。《方輿紀要》則稱關在陽鄉里北百餘裏,至易州出大龍門凡十五關口,中間差大者曰天門關,或雲天津口。”
四、是賜名說
這是史料最充分、記載最清楚的一種說法。明建文四年(一四○二年),朱棣登基,翌年改元“永樂”。永樂二年(一四○四年),在直沽設衛築城。為了紀念“靖難之役”的勝利,朱棣賜名“天津”,意謂“天子經由之渡口”。一九六一年在和平區南門外大街路東民居發現的明代嘉靖二十九年(一五五○年)四月立的《重修三官廟碑》記載:“夫天津小直沽之地,古斥鹵之區也。我朝成祖文皇帝,入靖內難,聖駕嘗由此渡滄州,因賜名曰天津,築城鑿池,而三衛立焉。”
歷史沿革
在遠古時代,天津曾是渤海的一部分,陸地是逐漸沖積形成的。夏朝時期,屬於冀州。周朝時期,屬於幽州。戰國時期,分屬於趙國和燕國。西漢時期隸屬漁陽等郡。唐朝中葉以後,天津已成為南方大米、絲綢北運的碼頭。
宋、遼時期,今海河當時稱“界河”。海河以北屬遼幽都府(後改析津府)武清縣;海河以南屬北宋高陽關路乾寧軍和滄州清池縣。宋朝在海河以南設立許多軍事據點——“寨”、“鋪”,如泥沽、雙港、三女、南河、沙渦、獨流等,以防遼軍南下。
金貞佑二年(一二一四)前,設“直沽寨”,派都統完顏佑、副都統完顏咬住戍守,“直沽”之名始見史籍。天津成為畿南軍事重鎮。
元至元十九年(一二八二)海漕開通,直沽成為漕運樞紐,為此在大直沽專設了接運廳和臨清萬戶府;並修建了直沽廣通倉等糧倉。至元年間(一二六四~一二九四)還在大直估、三岔口分別建了天后宮(東、西廟)。一二三四年三岔沽一帶鹽鹵湧出,特許高松、謝實等十八戶在此設灶煮鹽;兩年後,又專門設立“三岔沽司”、“大直沽司”,管理直沽鹽場。
元延佑三年(一三一六)在直估設“海津鎮”,命副都指揮使伯顏鎮守。
明建文二年(一四○○),燕王朱棣以“靖難”為名,與其侄朱以炆爭奪皇位,率兵從直沽渡河南廠,偷襲滄州,攻下南京,建文四年(一四○二)奪取了政權,翌年改元“永樂”。
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一四○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在直沽設衛,命工部尚書黃福、平江伯陳瑄、都指揮僉事淩雲、指揮同知黃綱興工築城,並賜名“天津”,意謂“天子車駕渡河之處”。
永樂二年十二月九日(一四○五年一月九日)設天津左衛。永樂四年十一月八日(一四○六年十二月十八日)改青州右衛(一說青州左衛)為天津右衛。
“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由指揮使統領,直隸于後軍都督府。每衛士兵足額五千六百人,天津三衛士兵定額一萬六千八百人。
衛的建制雖沒有行政職權,但有一定的土地(城堡及屯田)、數量較多的民眾(屯田的軍士及軍屬)和政事(軍政及屯政)。隨著人口增加,商業發展,事務繁多,詞訟糾紛發生,衛所已不能治理這個軍民混雜的商業化城市,明廷在天津陸續因事設官、設衙,建學,或將外地官、衙遷津理事。
清朝初年,沿襲了明朝的各項制度。順治九年(一六五二)將左、右衛併入天津衛,結束了衛所官員的世襲制。三衛合併後,設立“巡道”、“同知”,負責民政事宜;“戶曹”、“鹽政”,負責稅賦和鹽業;“總兵”、“遊擊”、“參將”,負責軍事。
雍正三年(一七二五),改衛為州,天津開始建立地方政府;九年(一七三一)升州為府,轄天津、靜海、青縣、南皮、鹽山、慶雲、滄州六縣一州。
一九一二年(民國元年)三月,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北京政府”(“北洋政府”)成立。是年七月,撤銷天津縣的建制,保留了“府”;一九一三年四月,又撤銷天津府,重建天津縣。
一九二八年六月,國民革命軍佔領天津,南京國民政府設立“天津特別市”。一九三○年六月,天津特別市改為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管的直轄的天津市。一九三○年十一月,因河北省省會由北京遷至天津,天津直轄市改為省轄市。一九三五年六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天津又改為直轄市。
另外,光緒二十六年六月十八日(一九○○年七月十四日),八國聯軍攻陷天津城,於七月五日組成“暫行管理津郡城廂內外地方事務都統衙門”(簡稱“都統衙門”),對天津實行軍事殖民統治達兩年之久。
一九三七年七月三十日,日本侵略軍侵佔天津,次日成立偽天津市地方治安維持會;十二月十七日,偽天津市地方治安維持會,改組為偽天津特別市公署;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偽天津特別市公署又改稱偽天津特別市政府,對天津人民實行了八年的法西斯統治。
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五日,天津解放,建立天津市(一說“區”)軍事管制委員會,同時成立天津市人民政府。一九五八年二月十一日,天津改為河北省省轄市。一九六七年一月二日,天津又改為中央直轄市,直至今日。
|